众所周知,尿床是出现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的一种不良习惯,它是指孩子在睡梦中无法自控的排尿行为。一般而言,大多数孩子到了3岁半或者4岁就不会尿床了。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到了7岁仍然会尿床,那么,7岁的孩子尿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文了解一下!
7岁的孩子尿床,可能是属于遗尿症,遗尿症是指小儿在熟睡的时候不自觉地排尿,一般而言,超过4岁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尿床行为,就可能是患有遗尿症了。那么,遗尿症的形成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大脑发育延迟
孩子的排尿系统是要通过大脑中枢控制的,如果孩子的大脑发育延迟的话,可能会出现无意识排尿,一般而言,这种无意识地排尿可能会和孩子的发育迟缓有关。
2、睡眠过深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孩子身上,成年人也会有。当人睡眠过深的时候,膀胱被尿液堆积带来的不适感没有立刻将人从睡梦中唤醒,使得膀胱无法承担只能自动排出。
3、心理因素
孩子的心理不健康,也可能会造成遗尿症的出现。比如,孩子缺乏父母的疼爱,失去照顾、没有安全感,都可能让他们失去控制夜尿的习惯。而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胆小害怕、内向孤独,不合群。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心灵上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周围人的友善,得到充分的安全感后,他们的遗尿症也会逐渐地变好了。
总的来说,孩子的遗尿症大部分情况还是和心理因素有关的,所以,照顾孩子一定要用心去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疼爱,这样的话,孩子有了安全感,自然就不会夜尿了。
大多数孩子尿床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机能性的问题,父母应该找找孩子尿床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纠正孩子的尿床习惯。
1. 父母没有照顾好
父母在孩子幼儿时期的照顾方式也会影响到孩子尿床的问题,比如,孩子幼儿期父母没有给孩子做好排尿训练,或者长期使用一次性尿布,从而导致孩子对排尿不敏感。
另外,孩子的内裤太紧、睡前喝水多、突然换环境,甚至天气突变,都会引起孩子尿床。父母要多留心观察,及时引导,对于这类孩子,睡觉时最好准备好隔尿垫,避免之后的清洁问题。
2. 心理原因
有的孩子尿床纯属是因为睡前玩的太过于兴奋或者太疲惫了,有的孩子是因为白天受到了惊吓或与发生过争执吵架的事情,甚至有的是因为父母吵架受了刺激导致。
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因为在幼年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或者出现尿床了,总是会被父母责骂,而导致的心理紧张性的尿床事件。
3. 可能是遗传
一部分孩子会尿床,是因为家里有遗传的因素,比如,父母双方或者单方曾经有过尿床的习惯,那他们的孩子自然也就会有高概率的尿床事件。
4. 疾病引起
当然啦,引起孩子尿床自然是有疾病的可能性,比如说尿道口感染、尿路感染、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但因疾病引起的尿床所占的比例比较小。
孩子尿床的问题,父母应当重视起来,因为尿床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导致孩子害羞、缺乏自信心、处事能力差、恐惧集体生活等。还有的孩子会因为尿床出现偏执和自卑的心理问题。
父母发现孩子尿床了,不要责骂,也不要太担忧,可以给孩子做好睡前预防工作,养成睡前不多喝水、不玩闹,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更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不然会让孩子越来越容易加重尿床的问题。多培养孩子的排尿习惯,必要时,求助专业医护人员帮忙解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