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讨好型人格适合的伴侣,需要满足这4点!

时间: 2023-08-03 19:38:34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为满足他人需求而忽视自己需求的内心倾向,因此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在人际交往特别是亲密关系中吃亏。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讨好型人格适合的伴侣呢?需要满足以下4点。

讨好型人格适合的伴侣,需要满足这几点!

1、自信

想要做好讨好型人格的伴侣,首先自信是必须的。讨好型人格就是因为缺乏自信,缺乏对自己的认可,所以才会在关系中委曲求全、处处忍让。如果讨好型人格的伴侣也不自信,那么岂不是不仅帮不到讨好型人格,还会受到讨好型人格的影响,甚至也变成讨好型人格。

2、细心

讨好型人格的心思是很细腻的,他们会小心翼翼地思索亲密关系中的种种问题。而如果讨好型人格的伴侣不够细心,就会察觉不到讨好型人格的这份谨慎心思,甚至会觉得对方的思想和行为莫名其妙。因此,细心是讨好型人格的伴侣必备的素质。

3、耐心

有自信和细心还不够,讨好型人格的伴侣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自信和细心只是代表着拥有了和讨好型人格好好相处的能力,并不意味着双方的感情就一定能够和谐。假如讨好型人格的伴侣耐心不够,那么即便ta能意识到讨好型人格的细腻心思,却不去包容、安慰对方的话,又有什么用呢。

4、人际关系良好

人际关系良好的人,也适合做讨好型人格的伴侣。因为他们的人际关系良好,所以就能给自己的伴侣一些建议,帮助伴侣从讨好型模式中走出来。即便他们不主动提出建议,讨好型人格也能从这样的伴侣的行为中学到如何为人处世,从而达到改善自己行为的目的。

讨好型人格适合的伴侣,需要具备的特点有:自信、细心、耐心以及人际关系良好。当具备这些特点后,这个人就能在恋爱关系中帮助讨好型人格完善自己,从而改善他们的不良认知模式。

讨好型人格如何改善?

讨好型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过度迎合他人,很难拒绝他人的请求或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而往往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这种行为模式可能会对个人的自我价值、情绪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帮助改善讨好型人格的方法:

认识自己的需求和权利: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权利,才能更好地为自己争取权益,不要过分迎合他人,同时也要学会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

学会说“不”:学会在合适的时候说“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不要为了讨好他人而违背自己的意愿。

重塑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于那些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人来说,需要重塑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要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而是应该更关注自己内在的价值和感受。

培养自我接纳和自信心:讨好型人格通常背后隐藏着自我接纳和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治疗、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来提高自己的自我接纳和自信心,从而减少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

寻求他人支持:讨好型人格的人可能需要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者参加一些支持小组等等,从而更好地应对讨好型人格带来的问题。

总之,改变讨好型人格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努力,但只要坚持努力,积极寻求支持和帮助,就能够逐步改善和转变这种行为模式,提高个人的自我价值和幸福感。

讨好型人格的4种克服方法,你都知道吗?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常见的人格特征,表现为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和需要,常常为了讨好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下面是一些克服讨好型人格的方法:
1. 学会说“不”
讨好型人格往往难以拒绝别人的请求,即使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完成。因此,学会说“不”是克服讨好型人格的关键。可以通过练习在小事上说“不”,逐渐培养自己的拒绝能力,让自己有勇气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需要。
2.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讨好型人格往往缺乏自我认知和自信,因此需要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需要。只有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并更自信地与他人交往。
3. 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讨好型人格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为担心会引起他人的厌恶或拒绝。因此,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克服讨好型人格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练习在小事上表达自己的意见,逐渐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让自己更好地被他人理解和尊重。
4.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讨好型人格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建议寻求专业帮助,如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这些专业人士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和需求,提供有效的行为和认知技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和克服讨好型人格。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