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些人把自己的人生与父母的人生进行比较时,会发现他们内心有些伤痛与父母非常相似,例如父母离婚了,他们也最终选择离婚。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代际创伤”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父母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那么代际创伤是什么意思呢?
一、代际创伤是什么意思?
心理学上的解释是心理创伤在一代人身上发生了以后,会影响到下一代,甚至影响下下代的心理现象。简单来说,代际创伤就是会在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的一种心理创伤。比如,父母受到的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
这类似于生理上的遗传,但心理创伤的遗传并不是通过基因来遗传的,而是通过上一代有意无意的行为进行传递的。
二、代际创伤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创伤事件发生后,它会直接伤害亲身经历的人,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受害者的孩子,即使它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那件事,也受到了与父母相同的心理伤害。
第二个特点就是强迫性重复。就是说收到心理创伤的人本意上并不想创伤重演,但却在无意识中将这件事进行重复,这是强迫性的,不可控的。
三、代际创伤会传递哪些内容?
代际创伤传递的内容有很多,其中有三个方面比较普遍,在很多人家庭中都可以看到。
1、人际关系模式
有时候我们说孩子的命运与父母出奇的相似,说的就是父辈的人际关系模式传递给了下一代。比如父母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孩子也一样;父母与上一代的关系疏离,孩子也一样。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模仿,所以父母表现出来的好的与不好的人际关系模式都可能在孩子身上重复。
2、人生任务
很多父母如果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没有实现,就会寄希望于孩子身上。比如自己曾经有个钢琴家梦想没有完成,就会要求孩子去学钢琴,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就希望孩子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很多时候,这种意愿是无意识传递给孩子的,比如心中有钢琴家梦想的父母,会关注各种有关的信息,会在无意中表达对钢琴曲的欣赏,对钢琴家的崇拜,让孩子觉得自己应该去学钢琴。
3、对孩子的教养方式
有时候,我们明知道父母教养我们的方式不太对,却又在无意中用到自己孩子身上,比如父母对我们非常严厉,我们对自己的孩子也严厉。父母忽视我的感受,我们做了父母之后也在无意中忽视孩子的感受。
了解了代际创伤是什么意思,我们就会明白,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能总是一味地责怪孩子,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孩子刚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涂什么样的颜色就是什么样的颜色,父母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作为家长应该先冷静下来,想想自己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对待他,而不是下意识地重复父母教给我们的方式。
因为这些出格的照片,母亲名声大噪,而伊娃原本单纯平静的世界却被毁掉了。她不惜与母亲对簿公堂,切断与母亲的联系,甚至在几十年后依然无法放下心结。
在现实中,类似的家庭悲剧层出不穷。细心思考之后,你可能会发现,所有悲剧的根源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不良的原生家庭。
那么,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悲剧又为何一再重演呢?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里,你会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奥利佛·詹姆斯,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长期致力于心理知识的普及与推广,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这本《天生非此》,正是这些宝贵经验的结晶。
奥利佛·詹姆斯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数据,以及名人案例,向我们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揭示了家庭教育模式代际传播的规律,并为我们提供了如何走出家庭负面影响的诸多建议。
《天生非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亲密关系或亲子关系。相信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更加了解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会如何用爱来创造更良性的关系,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重获爱与幸福。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自己?是你独特的性格,特别的成长经历,还是因为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可能这些都是正确的答案。不过在这之前,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还是我们的原生家庭。事实上,无论是我们的性格、职业、三观,还是诸多的人生选择,都来自家庭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孩子灵魂的第一位画师。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可以说,父母的样子,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比如,看到爸爸随手扔垃圾,孩子就学会了随手丢垃圾。看到父母对人有礼貌,孩子也会学到礼貌。
每个人最基本的诉求,就是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在群体中,我们如果不想被排斥,就需要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的频率。同样地,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同,孩子会将父母的某些特征或期待代入自身,让自己变得更像父母。比如,有的人像父母一样暴躁,有的人会以父亲的职业为目标,或者考入父母期待的名校等等。
爱和虐待,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来自父母 健康 的爱,会让我们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有安全感的人。而那些没有得到过爱和关注,或者被父母虐待的人,则会带着内心的不安和创伤长大,成为一个敏感脆弱的成年人。
另外,虐待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虐待,也包含精神和情绪上的虐待,比如对孩子冷漠无视、冲孩子发脾气、批评责骂等等。
很多家庭悲剧的根源,就在于家庭养育方式的代际传播。虐待和伤害,常常会从一代人传向下一代人,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没有人愿意重蹈父母的覆辙,却仍然无意识地复制了父母的养育方式。
当我们意识到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时,很多人都难免怨恨和责难自己的父母。不过不要忘了,真正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父母,而是一个家庭的养育模式。
每一个成年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正是他们曾经被对待的方式。
如果父母在幼年时,得到的是被爱和关注环绕的回应式照料,那么他们也会成为回应式的父母。如果他们曾经被虐待,没有感受过爱与温情,那么他们很大可能也会变成一个无回应的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完美的父母,每个人身上都带着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模式,也不过是对上一代人的复制和传递。当我们试着去了解父母的成长经历,看他们是如何被养育的,就会更加理解和同情现在的父母,也才有机会寻求改变,重新获得幸福。
打破原生家庭的诅咒,不是上一代人或下一代人的责任,而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毕竟,我们也会为人父母,也会成为孩子的原生家庭。为了避免不幸的循环一再上演,我们不应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地寻求改变的可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不良的家庭影响中走出来呢?事实是,打破任何一种习惯的力量都异常艰难。想要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更需要我们持续不懈的努力。作者奥利弗·詹姆斯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觉察到问题,就是改变的第一步。我们首先要找出自己家族的代际遗传模式,了解创伤是如何代际传播的,就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要停止。以书中提到的人物为例,在亚历山大的家族中,父亲对儿子的残暴是代际相传的。而亚历山大发现这种模式后,就以温和体贴的方式与儿子相处,从而打破了家族的恶性循环。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却可以自我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负责人。治愈创伤的前提,是你要相信一切都有改变的可能,并且愿意去改变。我们可以通过顿悟疗愈自我,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重获精神的 健康 。只有当我们自身变得快乐和满足,才会切断不幸的循环,开启幸福的模式。
在每个成年人身上,都有三个不同的身份模式,分别是:父母、孩子和成年人。
在父母模式下,你会重复父母曾经的养育模式;
在孩子模式下,你会变得孩子气,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在成年人模式,你能客观地看待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这三种模式里切换。不过,要想摆脱家庭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好能对自己的行为保持警醒,随时切换到成年人模式中去。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但其实,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因为他们有同样不幸的家族代际传递模式。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如何去爱,又如何感受幸福呢?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馈赠,从来不是物质财富或名利地位,而是教会他们爱和幸福的能力。
-END-
原生家庭创伤对几代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首先,原生家庭创伤可能会影响到子女的成长和发展。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暴力、虐待、忽视等创伤事件,他们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职业和人际关系,甚至可能导致成年后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这些心理问题也可能会对子女的孩子产生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原生家庭创伤可能会影响到父母的婚姻和亲子关系。如果一个夫妻在婚姻中经历了家庭暴力、出轨等问题,他们可能会出现沟通困难、情感疏离等问题,导致婚姻破裂或者不幸福。同时,这些负面情绪也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与子女的关系,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和疏远。
第三,原生家庭创伤可能会影响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如果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经历了原生家庭创伤,那么这个社会就可能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例如,社会上可能出现更多的犯罪行为、家庭暴力、青少年自杀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原生家庭创伤也可能会对几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研究表明,经历过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可能会出现一些长期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等等。此外,他们也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模式,如依赖他人、回避冲突、缺乏自信等等。这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自己和周围的人。
总之,原生家庭创伤对几代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问题。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消除这种影响,但是通过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措施,我们可以减轻这种影响的程度,让更多的人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我们在成年后的许多行为和想法,都会受到自己童年经历的影响。有许多父母过早离异的孩子,会发现自己很难相信爱情,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格,那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就会有自卑的问题,始终都觉得自己不够好。
虽然原生家庭的创伤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但幸运的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无解的。
这本《这不是你的错》,就为我们提供了治愈家庭创伤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获得崭新的生活。
这本书的作者是“家庭代际创伤领域的先驱”——马克·沃林恩,经过20多年的研究,他发现,当家庭创伤对我们产生作用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些关键线索。
在共读完这本书之后,相信你我都能够找到这个关键线索,并顺着它成功走出家庭创伤的阴影。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1.gif
写在基因里的家庭创伤
我们都知道,基因是可以遗传的,我们的样貌、身材都来自于我们的家庭。但其实,家庭创伤也是会遗传的,它就写在我们的基因里面。
大量科学研究发现,父母的创伤经验会影响孩子的基因表达和反应模式,使孩子变成新的受创者。
我们无法逃避的一点是,家庭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无论本身是否愿意,它都与我们共存。
在动画片《马男波杰克》中,波杰克的母亲碧翠丝虚荣而又严厉,波杰克从母亲那儿得到的永远都是羞辱和讥讽。
碧翠丝告诉波杰克,“你生来就支离破碎,这是你天生的。你是马男波杰克,你已经无药可救。”
碧翠丝之所以会对波杰克如此冷酷无情,是因为她自己也经历了一个悲惨的童年。
波杰克的舅舅在战争中牺牲了,经历了人生至痛之后,波杰克的祖母就把自己的内心关闭了起来。
碧翠丝就在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中成长了起来,她憎恶这个社会,不相信自己的老公,也不爱自己的孩子。
波杰克的悲剧不只是他自己的,而是跨越了至少三代人的。
精神病学家戴维·萨克博士经过研究发现,参加伊拉克或者阿富汗战争,并且患有创伤后遗症的父母中,他们的孩子有30%也会有相似的症状。
戴维·萨克博士说,“父母的创伤会成为孩子他们自己的,同时孩子的行为、情绪问题也会与父母相似。”
这些悲剧刻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预告着我们自己也会经历同样的痛苦,遭受同样的折磨。
2.gif
会遗传的亲子伤害
有一位学者曾经对200名九岁的男孩进行了调查研究,他先是记录了这些孩子与父亲的关系,以及父亲的教养方式。
接着就一直追踪这些孩子的生活,直到他们结婚生子,并研究他们成为父亲之后,对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如果男孩的父亲使用正向管教的方法,那么孩子在成为父亲之后,也会使用正向管教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子女。
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会在世代间遗传。
如果男孩与父亲的关系不好,或者是父亲曾经伤害过男孩,那这个男孩也很有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来伤害自己的孩子。
随着教养方式的遗传,亲子关系中存在的伤害,也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成龙的女儿吴卓林性格叛逆,她十几岁的时候就任性地离家出走,还曾经在天桥下睡了一个月。
吴卓林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成龙从未公开承认过吴卓林的身份,她的母亲吴绮莉性格乖张暴躁,整天烟不离手还经常酗酒,对吴卓林也非常冷漠。
而吴绮莉自己也是一个饱受原生家庭之苦的人。吴绮莉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她跟着母亲郑黎明一起生活。
郑黎明经常侮辱吴绮莉,还千方百计地阻止吴绮莉同合适的对象结婚。
这种伤害与被伤害的经历,在家庭中不断地重复上演,甚至成为了下一代人难以摆脱的“宿命”。
科学家们曾经追踪过1500多年轻男女的婚姻状况,他们发现,那些父母在16岁以前就离过婚的孩子,结婚后会比其他人更容易离婚。
另外,研究表明,在暴力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男孩,容易下意识地认同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而女孩往往会认同在暴力环境下应该逆来顺受的想法。
问题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对病态的关系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婚姻关系,甚至造成家庭的破裂。
3.gif
强迫性重复,正在毁掉你的生活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观察自己孩子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情之后,会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经历,以便体验到同样的情感。
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称作“强迫性重复”。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这种强迫性重复,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影响我们做出的每一次重大决定。
我有一个事业成功的女同学,她的前男友是酒鬼,喝醉了就动手打她。她后来找的老公也是喜欢酗酒,还经常家暴她。
她非常痛苦,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遇到这样糟糕的男人。
了解过她的原生家庭之后,发现原来她的父亲就是一个酒鬼,父亲喝醉了就回家回家打她的妈妈。
我的这个女同学,在无意识中重复了自己母亲的生活,跟一个酗酒、家暴的男人生活在一起。
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只配跟这样的男人一起生活,但同时她又觉得自己能够改变这个男人,让他不再酗酒打人。
尽管我们怨恨自己的家庭,想要摆脱从前那种痛苦的生活,但是又会不自觉地想要在自己目前的生活中,重建过去的生活。
因为对我们来说,原生家庭虽然是痛苦的,但毕竟是我们所熟悉的。在这种熟悉的生活模式中,我们能够获得一种“病态”的安全感。
我们想要通过复制自己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重建和修补自己的过去。
但是这种强迫性重复,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它会反噬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放弃挣扎,继而把我们拖入痛苦的深渊。
4.gif
不要被家庭创伤蒙蔽了双眼
当我们习惯了这种痛苦,我们就会渐渐变得冷漠和麻木。对生活失去信心,对这个世界也不再抱有美好的期待。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曾奇峰说,人在六岁之后的人生经历,是六岁之前的强迫性重复。
当一个人被家庭创伤蒙蔽了双眼,就再很难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也会逐渐丧失爱与被爱的能力。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曹七巧被贪财的哥哥嫂嫂卖给了姜家,去伺候一个残疾人。
曹七巧像疯子一样在姜家忍了 30 年,为了报复,她把多年来积压的怨恨全都倾泻到自己的儿女身上。
她教女儿抽鸦片,借此败坏女儿的名声,拆散女儿的爱情。曹七巧不惜一切手段破坏儿子的婚姻,导致儿媳被折磨致死。
曹七巧自身的不幸,使她不能容忍别人的幸福。她用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断送了儿女的一生,也彻底毁掉了自己。
像这样由于家庭创伤的遗传而导致的悲剧,数不胜数,许多家庭创伤甚至可以追溯到祖父母或者是曾祖父母那一代。
更可怕的是,只要这个创伤还没有被发掘和疗愈,家庭的悲剧就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亲子关系中存在的伤害,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我们会不自觉地继承和重复家庭创伤,这种强迫性重复会让我们变得冷漠和麻木,放弃对痛苦的反抗。
那么,家庭创伤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严重的负面影响呢?明天我们将继续领读《这不是你的错》这本书,一起来探究家庭创伤的负面影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