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更年期,许多家长一个头两个大。进入更年期后,家长的脾气都大了不少,遇到一点小事就喜欢大吵大闹。而这时候,恰巧又遇上了青春期的孩子,那家长可就真要崩溃了。一个家庭里两个活宝,个个都是执拗不弯的,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呢?
更年期家长遇上青春期孩子怎么办?
1、家长要学会忍让
即使更年期自己很难受,但家长毕竟是家长,我们懂的事比孩子多得多。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的话,我们应该尽量让着孩子,不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家长越是刚烈,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就会越严重,两人谁也不让谁的话,只能是两败俱伤。
2、双方进行柔和的沟通
无论是处于更年期的家长还是青春期的孩子,情绪都十分容易激动。所以,双方如果在一个激烈的环境下沟通,肯定是会吵起来的。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等双方冷静的时候,找一个安静而又舒适的地方进行柔和地沟通。因为只有坐下来好好说话,我们才有机会和孩子聊到一些比较深层次的话题。先理解孩子,顺着他的思路去说,然后再引回自身,让孩子理解你,从而达到灵魂上的契合。
3、不强迫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理比较严重,而更年期的家长脾气又大。很多时候,当家长看到孩子不听话,就会强迫他去做某些事。但是,这种强迫极易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从而抗拒家长。所以,我们在应对青春期孩子的时候,应该顺从他们的思维,不要强迫对方,这样一来,自己才能与孩子有更好的交流。
总的来说,当更年期的家长遇上青春期孩子的时候,是会有很多矛盾产生,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和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了。
人之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青春期和更年期常常不期而遇,引发诸多的家庭矛盾。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即使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也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是他们的代名词,家长说往东,他偏要往西,处处与家长作对。而更年期的妇女,情绪特别容易烦躁,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可能会导致一场家庭战争。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舒缓二者的情绪才是关键。另外,在饮食及保健方面也可以做一些功课。
在舒缓情绪方面,无论是青春期还是更年期,都可以采用一些自我的心理疗法控制情绪。
在心里学上,这方面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心理暗示法,目标转移法,思想交流法,运动释放法等。这些方法或是采用自我的心理暗示,或是转移情绪发泄对象,
或是通过沟通、运动让情绪有一个合理的发泄。总之,不管是哪种方法,其核心都是疏导情绪的集聚点,让情绪的产生和平缓,发泄更合理,从而减少家庭矛盾的产
生。
其次,在饮食上面,青春期的孩子和更年期的妈妈都应该注意,多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和绿叶蔬菜。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有大量的微量元素,一方面可以减少大脑中导致烦躁的物质的含量,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和妈妈一个好心情,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最后,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合理而科学的保健也很重要。对于妈妈来说,可以多服用一些有助于平心静气类的保健品,也可以吃一些中成药,合理调理内分泌,帮助妈妈平安度过更年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彭 丹) 距离中考还有近三个月的时间,一些家长却发现,孩子变得更加叛逆了,经常和自己发生矛盾。有关心理专家认为,面对青春期叛逆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冷处理效果更好。
不急不躁 激起孩子沟通欲望
李女士进入更年期后,变得多疑、暴躁,喜欢唠叨。可孩子又偏偏面临关键的中考,让李女士放心不下。以前不怎么和孩子交流的她现在经常为了学习的事情和孩子争执。“我就是想问问儿子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可他的态度太恶劣了,你说往东,他偏要往西。”李女士生气地说。上了初三,李女士开始每天接送儿子上学,为了让孩子学习成绩能提高,她还给孩子请了好几门家教。光是家教费一个月就是一千多元,可孩子不领情,让李女士感到很伤心,一沟通,母子间又爆发一场大战。无奈,李女士只好向儿子低头道歉,在她看来,这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结果没想到适得其反,李女士不仅没有和儿子建立起信任和良好的沟通,反而让儿子觉得母亲的道歉只是为了让自己听话,他变得更加不愿和母亲沟通了。
记者从一些中学了解到,像李女士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不少当年晚婚晚育的家长都赶上了“更年期和青春期的PK”。孩子刚好上初三,现在正是中考前关键的时候,家长却由于更年期的一些症状,变得叨唠、脾气暴躁,难以冷静。“更年期和青春期的沟通”成了不少家庭的难题。
对此,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心理老师闵敏说,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急躁,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家长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更要冷静,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案例中的李女士,平时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基础没建立好,急于在中考前“恶补”是不明智的。向孩子道歉,反而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在耍花招儿。面临中考,家长不要突然改变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要过分关心孩子,否则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对于叛逆的孩子,家长要反其道而行之,想和孩子沟通,可以尝试不要理他,让孩子产生“我妈以前对我很关心,现在怎么不管我了”的疑问,激起孩子的沟通欲望。
要谈学习 先从生活入手
初三生张林(化名)在走进学校心理咨询室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最怕看我妈的眼睛”。张林说,看到母亲眼神里的那种焦虑、担心和失望,自己心里比她更难受。每次考试完,母亲就会问自己,考得如何?别的同学考得怎样?为什么丢了这几分?“我最烦我妈动不动就说‘别人家某某这次考了多少分,中考肯定要超过你’这样的话。她一说这话我就什么都不想和她说了。”现在,张林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句话也不和家长说。
据了解,不少上初三的孩子最怕和家长谈学习,家长对学习成绩的关注,是初三生产生压力的一大原因。心理专家温方认为,沟通问题突出的原因是家长过分想参与孩子的学习,表现得过于急功近利。家长们要认识到,和孩子沟通要建立在平时情感积累的基础上,越是逼迫,孩子越不信任家长。
家长最想和孩子沟通的是学习问题,但这却是孩子最不想说的。这时家长可以采用情感接近的方法和孩子沟通,从生活问题入手,先别谈学习,和孩子谈谈他喜欢的明星、他关注的社会热点等,给孩子快乐,让他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有的家长喜欢为孩子做事,有时候过于包办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长为孩子做什么,要看孩子的需要,不要强求。
孩子青春期到了,我们就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们的生活,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孩子做的是对了。我们要把自己的精力的重心都放在自己身上,多看点关于孩子青春相信每个妈妈都有同此痛心经过,当儿子初二后,迷上电脑游戏,每天要为这件事作斗争,一直很乖的儿子让妈妈气的发疯。的事物,胆子也比较大一点,而这正是妈妈最担心的,所以容易发生争吵。其实妈妈也应该理解孩子,是正确的就应该加以肯定,不能有家长作风,不能对待孩子说一不二,让孩子有点生不要对孩子发脾气、说狠话。说狠话可能是我们每一个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犯的错误。但是父母这样做了,呈了口舌之快,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在我们眼里还太小,但他们自己的自我意识觉醒,会意识到并注重自己的隐私、想法、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对自己负责。所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隐私,不偷听孩子电话、家长对孩子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更多的空间,适当改变关爱方式.多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学会尊重孩子.学会赞美孩子。这样最终我们总能搭建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营造轻松和平的青春期由于身体巨大变化,第二性征的发育,以及学习任务的繁重,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心理上来说,心智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已经脱离了儿童期幼稚和天马行空的思想。
妈妈到了更年期了,作为你母亲的孩子,只要用一句话来告诉自己就好(女人进入更年期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的)。当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控制情绪,换一个词更贴切“管理情但是作为孩子,你更希望自己去经历、去跌倒、去成长,有更多的空间!你不愿意受束缚,你在不断突破。你的想法可能没有错,但你要懂得去表达。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