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三国,发现新版三国中对曹操这个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其中,关于曹操的诸多诡诈,在新版三国里都体现了出来。
三国中曹操生性多疑,在黄巾之乱时,他刺杀董卓不成后逃离洛阳,途中被陈宫所救,两人一同来到了老友吕伯奢的家中,吕伯奢对二人热情款待,吩咐家人杀猪招待故友,自己便去西村买酒。
吕家人也是十分好客,拿出刀来磨,准备杀猪待客,没想到曹操听到磨刀声后,认为对方是要杀死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将吕家灭门。
真相大白后,陈宫指责曹操不义,曹操便说出了一句传世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而曹操的敏感多疑也因此闻名天下。
虽说这段剧情只是三国里虚构的,现实中也很少有这种极端的人,但是高敏感人群依旧存在。
在现代偶像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片段,男主和女主是一对情侣(夫妻)。
女主深爱着男主,却对他的行为格外在意。
每天晚上,只要男主稍微晚一点回来,女主就会大吵大闹,不仅翻看男主的手机,还不断地盘问男主到底去哪了?是不是背叛自己了?
实际上,男主就是在公司加班,而女主的多疑反而引起了男主的反感,两人关系就此破裂。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剧情也有不少,不仅是对待婚姻,许多人对身边的人还有被害妄想症,别人一两句无心之言都会让他牢记于心,甚至因此抑郁好几天。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高度敏感。
一、高敏感人群大多属于哪一类?
说起“高敏感”这3个字,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性格内向的已婚女性。
受到一些肥皂剧的影响,人们总认为女性比较矫情,容易为一些小事操心,耿耿于怀,所以认为内向的已婚女性性格更加敏感。
然而,据一项科学研究表明,高敏感人群有30%是外向的人,而且有一半以上的都是男性!
二、为何外向的人也会高敏感?
因为高敏感人群不爱社交,他们喜欢独处,所以容易被人误以为是内向型的。
实际上,高敏感人群和内向型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高敏感人群中,有30%左右的人属于外向型的,他们善于与人交往,也能够给予他人情感支持。
因为内向和高敏感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外向的人也会敏感。
只不过,内向的人因为缺乏社交,不容易与他人敞开心扉,他们比外向的人更容易积累负面情绪,也更容易高敏感!
三、为何高敏感人群中男性偏多?
受到传统思维影响,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女性容易敏感。
但是,通过科学研究证明,男性的确比女性更容易敏感,这是因为在家庭生活中,男性在经济、社会方面面临的压力往往更大。
在我国,一直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长久以来,人们对男性的要求就比较高。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男性往往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需要担负起家族兴亡的责任与义务。
这也就意味着男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极其重要。
不仅是家庭方面的压力,男性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更多,他们更在乎自己的社会地位。
所以,男性往往更注重面子以及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男性的责任与担当让他们不能安于现状,也不能接受自己的一事无成。
他们更容易对自己的状态不满,从而产生羞耻心。
而这种羞耻心最怕被别人提起,特别是自己的另一半。
高敏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在过度地保护自己的羞耻心,这也是男性为何比女性更容易高敏感的深层原因。
四、高敏感不一定是坏事
许多人认为,高敏感就是自尊心太强、自卑多疑,是一种负面的心理。
实际上,高敏感并不一定是坏事,许多高敏感的人也干成了大事。
比如曹操,他虽然生性多疑,却文韬武略,善于用人,若不是因为头痛早早离世,或许真能统一三国。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够利用高敏感的力量与天赋,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高敏感人群相对于普通人,也有几大优势。
1、更容易与他人建立深层关系
高敏感人群,更容易随时地注意到他人的需求和情绪变化,容易与他人进行深度交流。
他们往往情感细腻,更容易与他人发生共情,这样一来就可以深度讨论。
当我们与他人感同身受时,便能逐步地建立信任关系,交到贴心的朋友。
2、更容易规避风险
虽然高敏感人群有些疑神疑鬼,但毫无疑问,他们这种心理会为他们规避掉许多风险。
实际上,这种敏感多疑的心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高敏感的人做事比较细致,谨小慎微,他们哪怕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也不容易犯错误。
高敏感人群做事低调认真,凡事量力而行,他们是实干家,却不会因此冒险,也不容易将自己置入险境。
3、更有创造力
由于思维敏捷,情感细腻,高敏感人群的内心往往很丰富。
因此,高敏感人群的创造力也很强大。
历史上不少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都是高敏感人群。
三国中的曹操虽然嗜杀无数,却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诗人,他一生作诗无数,让同时期其他诗人望尘莫及。
正因为高敏感人群的创造力,才使得他们能够观察到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强大的内心,也使得他们在创造力上远胜于常人。
总的来看,高敏感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我们掌握好了这一个度,或许也可以因为这种性格成就一番人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