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想的太多的人活得太痛苦怎么办

时间: 2023-08-03 21:18:46

“为什么她总是时不时看着我?我是要出什么事情了吗?”

“今天向同事打招呼,她没理我,是我做错了什么吗?”

“男友为什么早上洗澡?他是不是喜欢上了他公司里的一个女同事?”

…………

尽管一切都很平静,并没有发生什么。

但是很多人却经常通过一些很细微的事物,然后在脑海中不断遐想。

最后演变成对自我的反思。

这种“想太多”其实是一种“高内耗”的行为。

它会对人产生3种危害:

1、 浪费很多时间精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想太多”的人,经常会将自己时间和精力。

一味沉溺于痛苦或者瞎想中。

在大脑里演变千万种可能性,就是不会去实际行动一步。

这样自然会极大地消耗自身的幸福指数。

然后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2、过度解读他人,人缘不好

“想太多”的人,会觉得别人对他们说的每一句话。

都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意思。

他刚才说我“玻璃心”、“太敏感”……..

我是不是惹他生气了?

他是不是觉得我很差劲?

我对别人来说,是一个累赘!

实际上,这些想法都是自己的臆想。

但这些臆想却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从而让他人不喜欢和这种性格脆弱敏感的人打交道。

3、做事效率低

“想太多”的人,其实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他们总是习惯性地为一个尚且没有进行的行为预设出结果。

在脑海中设想出千万种,却不付出任何实际行动。

属于追梦完美的过度思考者。

因此,在做事的时候,很容易拖延进度,做事效率很难提高。

01

那么为什么会“想太多”呢?

●太喜欢从自身找原因

心理学上认为,这种“想太多”。

实际上是“强迫性思维”。

它是指有很多时候,自己已经意识到那些想法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想把大脑中的这些想法给踢出去。

但是却并不能进行自由干涉,常有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受。

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太喜欢从自身找原因了。

一般,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大多数人都会先从外界寻找原因,然后再从自身找原因。

但是拥有“强迫性思维”的人。

他们会习惯性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全部归结到自身。

领导今天好冷漠,一定是我做错了事情;

别人有房有车有女友,我什么都没有,就是因为自己太差劲了;

男友出轨,也是因为我自己不会打扮。

长时间这样否定自己,不认可自己,自然会导致不停地恶性循环。

●太闲了

当一个人因为工作忙碌或者其他的事情忙碌,他是没有机会去想太多的。

因为没有这个时间。

可是当一个人很闲的时候,他就会忍不住胡思乱想。

小杰的妈妈退休后,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与小杰发生争执。

她总跟小杰说:

“我知道,我现在年纪大了,干活不利索,也挣不到钱了,你嫌弃我了。”

小杰真是倍感无奈,她真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会产生这种想法?

后来她给妈妈报了老年大学。

结果妈妈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不再像之前那样,总因为一些小事和小杰去争吵。

●原生家庭引发的自卑

从小生活在一个被父母否定、被打击的环境下。

长大后肯定会有强烈的自卑感。

做什么都不自信,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所以他在面对问题时,首先就会深深地反思自己,认为全是自己的错。

02

那么我们该怎么克服“想太多”这一问题呢?

1、经常对自己说“关我啥事”

因为“想太多”的人总是习惯性从寻找原因。

所以要不断跟自己强调这一句话。

让自己形成心理暗示。

慢慢洗脑自己,然后去放松自己的心理负担感!

比如:

同事升职加薪了,关我啥事;

邻居女儿嫁了个有钱的老公,关我啥事;

同事没向自己打招呼,关我啥事,也许是他自己心情不好。

2、让自己忙起来

工作很清闲或者处于。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

尤其是在晚上,根本无法安心入睡。

因此,这时候可以读书、看电影、做运动。

找一些兴趣爱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逐渐变得有事可干。

这样,自然就不会有时间让自己去瞎想。

3、每天对着镜子说3遍“我是最棒的”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自卑的人。

因为它属于潜意识激励法,需要长期坚持。

日本曾做了一个实验,选出3位在公司不受欢迎的女性。

她们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是最美的。”

30天过去后,这3位女性在公司中的异性缘得到很大的提升。

可见潜意识激励可以对一个人的自卑起到改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