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心理学上提倡用合理的、健康的方法来减轻负面情绪,比如转移注意力、理性情绪疗法等。那么如果一个人喜欢用自残来发泄情绪是怎么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自残会让心里舒服一点?这篇文章为你解答这两个问题。
一、喜欢自残来发泄情绪是怎么了?
1、错误的认知
一个人喜欢用自残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说明他心中存在着错误的认知模式。心理学的情绪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对事物的认知引起的,尤其是不合理的信念容易引起负面情绪。
错误的认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
第一是隔离和遗弃,如果童年时期有过强制与父母分离或者被亲人遗弃的经历,那么通常会认为他人都是不可靠的。
第二是内部自我的扭曲,如果家庭中各个成员都悲观、缺乏目标感、感到自卑,那么就不会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不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第三是过度关注他人,如果在原生家庭中,孩子需要压抑自己的欲望和牺牲自己的满足感,才能获得父母的爱,那么孩子也会产生错误的认知。
2、严重的心理疾病
另外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也可能会喜欢用自残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就比如抑郁症患者长期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他们可能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时常觉得头痛、头晕、胃痛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让他在心理上感觉非常痛苦,所以抑郁症患者可能用自残这种错误的方式来排解自己的痛苦,希望身体上的伤痛能够减轻心灵上的痛苦。
二、为什么自残会让心里舒服一点
1、痛感=快感?
有的人自残是因为他能够从痛苦中感受到快感,你可能觉得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这的确存在,而且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说法是,心理学上体验快感和体验痛感,二者在头脑中激活的区域是一样的。比如酸甜苦辣中的辣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痛觉,但有的人就是觉得吃辣的感觉很舒服、很爽。
第二种说法是,从进化学的理论来看,当我们感受到痛意的时候,如果能从中获取积极向上的力量,那就能让我们更强大。比如一些人热衷健身,每次都去健身房练习到肌肉酸痛,但是他们很开心,因为觉得自己的身体更强了。
2、心理防御机制
为什么有的人能从自残的行为中感觉心里舒服了一点?可能是他们通过自残行为,开启了一种叫做转移的心理防御机制。
也就是说当他们有自残的想法、有自残的行为时,他们的心里不再想着那些不开心的事,他们把自己的意志转移到了当下的“自残”行动中。
转移机制有许多种,比如替代性对象的转移、替代性目标的转移、替代性方法的转移、情绪的转移等。需要注意的是,转移是一种攻击机制,所以我们应该找到合理的方法,减少自己的攻击倾向。
所以如果一个人喜欢用自残来发泄情绪,可能是因为他存在错误的认知模式或者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至于为什么自残会让心里舒服一点,可能与痛感和快感的联系、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