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因此对破坏孩子学习成绩的游戏深恶痛绝。家长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看起来毫无趣味的游戏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了,怎么办?下面我们便来一起分析。
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了,怎么办?
想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就得弄清楚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因此,想要解决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我们就得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游戏?这通常是源于下面两个原因。
1、即时反馈
即时反馈与延迟满足相对立,指的是当我们做出某件事时,能够立即得到反馈结果。比如说,当我们吃蛋糕时,我们能立即感觉到它好不好吃,蛋糕带来的满足感就是即时反馈。而我们在学习时,往往难以立即意识到学习的作用,所以学习带来的就是延迟满足。
那及时反馈和孩子沉迷游戏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游戏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吸引人而存在的,因此游戏的即时反馈机制做得很好。
比如说很火的《王者荣耀》,孩子只要赢一把游戏,就可以多加一颗星,这样在同学间的排位就会上升,这样带来的满足感就是即时反馈。此外,孩子在对局中,如果操作得当,就可以把敌方给杀掉。杀掉敌方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是即时反馈。
这样的强即时反馈机制,使得孩子沉迷于这种虽然短暂,但是高频次出现的快乐当中无法自拔,因此便沉迷其中。
2、自我实现的需求
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都有一些基本需求。马斯洛将这些需求从下到上分为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需求层次中的最高需求,人们往往都奔波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道路上。
令人感慨的是,这种在现实中难以被满足的需求,在游戏中却极容易被满足。孩子们在打游戏的时候,通过自己的一些练习就会在游戏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而这些成绩就会给孩子在同龄人之间带来一定的地位,这无疑满足了孩子自我实现需求。孩子觉得自己在游戏的世界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因此不愿放弃游戏。
知道了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家长该如何做呢?试试下面这个方法:
一味地打压孩子玩游戏的行为,比如说没收孩子的手机或是不让孩子玩电脑等,是没有效果的。因为这只能短暂地隔离开孩子和游戏,孩子依旧会被游戏所吸引,这样的打压行为不仅没用,反而会促使孩子为了玩游戏而做出更严重的叛逆行为,如逃学等。
因此家长们需要帮助孩子找到替代游戏的兴趣爱好,一旦孩子的注意力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了,自然就会减少玩游戏的频率。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有其他兴趣爱好,如喜欢篮球、足球或是画画、唱歌等活动的孩子,往往花在游戏上的时间比较少。
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了,怎么办?帮助孩子找到一个替代游戏的、更健康的兴趣爱好,是让孩子走出游戏成瘾的好方法。这需要父母更多地陪伴孩子,用更多的耐心来一步步陪着孩子走出游戏的陷阱。
序言:游戏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许多大人喜欢玩游戏,那么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的自制力比较差,更容易被游戏吸引,如果一旦沉迷于游戏,他们就会无心学业,成绩一路下降。家长在看到这样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的阻止他们,防止产生更大的伤害。
1、改善家庭环境,改善教育思想,改善亲子关系。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喜欢玩手机本身就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孩子有所改变,首先改变自己,例如下班回家,全家都不使用手机。假如父母从不读书,不做对孩子有益的事,整天看手机或看电视,对孩子都没有耐心,那么孩子就不可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家庭教育是孩子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每一个孩子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所有的信息都会对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模仿父母,父母是孩子重要的模仿对象。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示范。要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爱学习、远离手机,父母就应该给孩子从小树立好榜样,用有利于孩子行为的方式去引导。家长为孩子树立的榜样是其它任何因素都不能影响的。家长是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撬动地球的手,没有教坏孩子的手,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改善亲子关系,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远离手机,与书结盟。
2、养成良好的兴趣习惯,并用其他方法分散孩子对游戏和手机的依赖。孩子的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当我们用一个新的事物来吸引他们的兴趣时,他们就会远离手机,远离游戏。锻炼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或大自然中去寻找新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亲子关系得到改善,孩子的身心状态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阅览室、博物馆,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和学霸交个朋友。人生中,当孩子在某个方面表现得比较好,比较专注时,要注意肯定和鼓励孩子,并引导孩子往深里走。看孩子在哪个方面比较特别,对哪个方面比较有兴趣,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机会,比如报一个兴趣班,给孩子找一个老师,等等。对手机和游戏的依赖性完全可以通过培养其他兴趣而完全分散,甚至深入到孩子感兴趣的领域。
3、缩短孩子和手机接触的时间,或者让孩子有机会做点别的事,并给予奖励。例如让孩子专心做作业30分钟,中间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就可以让孩子玩手机,或者要求孩子画一幅画,专心画完,中间不分心,做得比较完整,就可以奖励孩子玩手机10分钟。如果完不成或做得不好,那就失去了玩手机的机会。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