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脾气暴躁却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家长脾气暴躁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家长脾气暴躁
首先,家长的脾气暴躁会对孩子的情绪造成影响。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可以感受到家长的情绪变化。当家长脾气暴躁时,孩子会感到害怕、不安甚至恐惧,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稳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家长脾气暴躁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家长的脾气暴躁会让孩子感到紧张,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当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发脾气,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不能集中注意力,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家长脾气暴躁还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未来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第三,家长脾气暴躁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家长的脾气暴躁会让孩子变得缺乏安全感,这样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孤僻、易怒、情绪波动大等。而且,家长脾气暴躁还会让孩子学会模仿家长的行为,这样会让孩子也变得暴躁,对社会的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家长脾气暴躁还会影响到家庭关系的和谐。当家长脾气暴躁时,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家长的脾气暴躁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会出现矛盾和冲突。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在家庭中没有安全感,对家庭的认同感下降。
综上所述,家长脾气暴躁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家长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绪,避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以身作则,做出一个好榜样,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事小丽最近很苦恼,她儿子14岁,无论什么事都和他对着干,她让做作业,儿子要看电视;她让吃饭,儿子要吃零食;她让早起上学,儿子赖床不起......
总之,她让孩子往东孩子偏偏往西,为此她不知道发了多少次脾气,吼了孩子多少次。开始还有点效果,后来一点用没有,往往是把自己气的够呛,孩子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比她吼的更大声。
生活中见过很多父母通过大喊大叫的方式制止孩子的叛逆行为。这种方法有诱惑力的地方在于,暂时看起来挺管用。
因为对于父母的大喊大叫,孩子出于害怕一般会马上服从父母的要求。但是时间久了,孩子会对父母的吼叫形成免疫力,充耳不闻,甚至和父母针锋相对。
科学研究表明:经常采用大喊大叫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约束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人身攻击、语言攻击和社会退缩,而且缺乏积极行为表现,比如说分享和同情。
因此,父母需要了解对孩子大喊大叫的弊端,采取合适的方式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彻底摒弃掉“大喊大叫育儿法”。
孩子越叛逆父母越暴力?掌握这五点,远离“大喊大叫式育儿”
大喊大叫对孩子的危害
曾听14岁的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当爸妈对我大喊大叫时,我感到压力很大。我不甘心去做他们叫我做的事情,而且会变得很焦躁,想和他们吵一架。”
大喊大叫会严重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情绪经常失控的父母很难让孩子有安全感,孩子不会把父母当作可以敞开心扉的安全对象。
经常被吼叫包围的孩子,内心会变的自卑。父母的表现,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配被友好对待,是自己的行为导致父母情绪崩溃。其实对孩子大喊大叫多是父母表达内心愤怒的一种方式,孩子的表现只是导火索。
被父母的大喊大叫困扰的孩子最终会学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应父母。孩子是父母行为的一面镜子,被暴力对待过的孩子,不可能用讲道理、冷静自若和理智的方式来回应别人的不良情绪。甚至会形成这样的思维“如果别人能够对我大喊大叫,那么我也可以对别人大喊大叫。”
孩子越叛逆父母越暴力?掌握这五点,远离“大喊大叫式育儿”
父母对孩子大喊大叫的原因
找到原因,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关键。
遭受强烈挫折后的反应
成年人的生活会面临许多冲突、压力和要求、遭受挫折非常普遍。对于许多父母而言,对孩子大喊大叫是其遭受强烈挫折的一种反应。
父母心情不好时,孩子要是不听话、闹脾气,父母极有可能采用暴力手段呵斥孩子。
“我父母对我大喊大叫过,我也这样做了”
一些父母在成长过程中,曾多次遭受过父母情绪崩溃对其大喊大叫的情况。一些父母认为:“我必须解决大喊大叫的问题,否则孩子就会学我的样。”但也有一些父母觉得孩子的行为太不像话,大喊大叫才会让他们步入正轨。
大喊大叫成了一种习惯
很多父母觉得,只有对孩子大喊大叫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于是经常采取这个办法,形成了习惯。
这种习惯带来的问题是,父母能够预计孩子的反应,孩子会等着父母大喊大叫,然后采取“充耳不闻”或是“以牙还牙”的方式应对父母。
孩子越叛逆父母越暴力?掌握这五点,远离“大喊大叫式育儿”
代替大喊大叫的策略
1. 成为主动的倾听者
如果父母和孩子正处于冲突之中,父母可以尝试把孩子从矛盾冲突中拉出来,通过询问、引导沟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真实感受。避免当众对孩子进行评判,当众评判会让孩子觉得在受指责批评,进而产生防范心理。
实践证明主动倾听的方法很有效。朋友也曾是个“暴躁”母亲,有一天她换了种方式对待12岁的儿子,她说:“请告诉我,你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焦躁不安?”儿子当时没有给她直接的回答,但是她意识到问完这个问题后,她打开了自己的心扉,随时准备着儿子来与她分享思想和感受,儿子也不再像往常一样对她怒目而视。
2. 通过理解平静情绪
倾听有助于父母更深地了解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二个方法是尝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这不仅能让父母平静心情,更能找到有效的方法。
儿子拒绝去上学,是因为他有科考试没有准备好;女儿害怕被新朋友拒绝,因此对妈妈发脾气吗?理解你的孩子正在经历什么事,有助于你把情绪平静下来。你的情绪越缓和,你就越不会冲动行事,就越不需要大喊大叫。
孩子越叛逆父母越暴力?掌握这五点,远离“大喊大叫式育儿”
3. 直接告诉孩子你的期望
朋友的儿子五岁,每次出去逛街都会用力拉她的衣服,这让她非常冒火,开始她认为儿子拉衣服是淘气好玩,说过几次,但都没什么用。有一天她尝试换了一种方式,她蹲下来平和地告诉儿子不要再拉扯她的衣服,妈妈不喜欢,之后孩子真的很少拉她衣服了。
孩子的领悟力和理解力并不全面,如果父母不向孩子讲清楚某件事让自己头大,受不了,孩子是不会知道的。
如果父母不讲清楚直接对孩子大喊大叫,并不会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适得其反。孩子需要父母耐心的讲明白才能理解父母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孩子对父母送的的礼物视而不见或者并不喜欢,父母就对孩子大喊大叫,孩子并不会理解成是由于自己的行为让父母觉得没被感激或被拒绝。
让孩子知道你期望什么、想要什么,而不要让他来猜测你的期望是什么。这一点对于解决亲子矛盾非常重要。
4. 运用低声细语
低声细语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在公众场合避免“孩子哭闹,家长暴躁”也非常有用。
运用低声细语,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步骤:
1)平静地走向你的孩子,首先引起他的注意;
2)直接盯着孩子的眼睛,在你说话前停顿一会儿(如有需要,要蹲下来);
3)如果你认为不会在身体上威胁到孩子,轻轻地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
4)简单扼要地轻声说出你的要求,语气要坚决,然后离开。
孩子越叛逆父母越暴力?掌握这五点,远离“大喊大叫式育儿”
5. 指令要简短清楚
在家里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叫了孩子好几次让他把衣服捡起来,可衣服还是在地上;父母让孩子写作业,孩子嘴里应着,却丝毫没有放下玩具的意思......
如果孩子比较小,父母需要帮助他养成按规定完成任务的习惯,因为孩子有时候并不完全理解家长发出的要求。
如果孩子已经10岁多了,完全理解父母的话,但是他有时候并不知道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因此父母在向孩子发出指令时,首先要确保表述非常清楚。
对孩子说话时避免使用“你”,用“我”代替。比如,可以说“我注意到你没有把衬衣捡起来”,而不要说“你必须把衬衣从地上捡起来。”避免使用“总是”、“绝不”、“经常”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太苛刻、有失公平,会使孩子产生消极和防御的心态。
1/6 分步阅读
父母脾气容易暴躁,阴晴不定,前一秒晴空万里,后一秒就开始破口大骂,会让孩子敏感,沉默寡言,不敢多说一句话,深怕又说错话惹父母生气,丧失了孩子的童真。
2/6
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爸爸或妈妈,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自卑,比较懦弱,总是想去讨好别人,压抑着自己,孩子很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抑郁。
3/6
脾气暴躁的父母,也许很爱孩子,也许只是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但是依然不可避免的给孩子带来伤害,因为孩子必须活的小心翼翼,一直活在恐怖的负面情绪中,情绪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4/6
父母也许暴怒之后,发完脾气,情绪得到释放,就把这件事忘记了,可是你发脾气的样子却深深的印在了孩子的脑海里,让孩子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
5/6
父母的情绪易怒,家庭氛围就会变得比较紧张,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很难有自信,并且小时候不得已在忍耐着,到了青春期就会比其他孩子更加叛逆。
6/6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希望父母们企图控制孩子情绪的同时,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也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