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型依恋人格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恐惧并存。这种依恋模式常常导致情感失调,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矛盾型依恋人格的情感失调和治疗方法。
矛盾型依恋人格的情感失调和治疗方法
一、矛盾型依恋人格的特点
矛盾型依恋人格的特点是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恐惧同时存在,表现为矛盾和难以解释的情感体验。这种依恋模式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波动,例如过度焦虑、忧虑、沮丧、愤怒、嫉妒等。此外,矛盾型依恋人格还表现为自我中心、控制欲强、难以信任他人、容易产生偏执和妄想等。
二、矛盾型依恋人格的情感失调
矛盾型依恋人格的情感失调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不适应和沮丧。他们常常渴望亲密的关系,但同时又害怕和回避这种关系。这种内心矛盾和冲突会导致情感上的不稳定和失调。此外,矛盾型依恋人格的人也容易对他人产生过度依赖和不健康的依恋情感,这种依赖关系容易变得病态化,影响人们的情感健康。
三、治疗方法
治疗矛盾型依恋人格的关键是建立安全稳定的治疗关系。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矛盾型依恋人格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治疗、情感焦点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和情感失调,并提供改变这种模式的方法。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治疗矛盾型依恋人格方面并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可以用于缓解症状。例如,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缓解情感失调,抗焦虑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恐惧。
3.认知重构
认知重构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通过认知重构,患者可以学会更健康的依恋关系和情感体验,并建立更加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应持积极态度进行矫治。
1.药物治疗: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焦虑表现明显者可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伴有脑电图改变的暴发型人格障碍可予抗癫痫药,碳酸锂对有冲动或攻击行为者有效。
2.精神治疗:在精神支持性治疗基础上的行为治疗,或通过参加治疗性团体(又称治疗性社会)组织的活动以控制和改善其偏离的行为。
3.精神外科治疗:颞叶切除或立体定向手术可改善一些人格障碍的表现,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实践证明: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和锻炼,适当的劳动对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是有益的,处罚很少见效。提高素质和改善环境是预防人格障碍的主要措施,也是十分艰巨和长期的工作。
矛盾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一译“反抗型依恋”,亦称“C型依恋”。是指婴儿依恋的一种。约10%的婴儿属于此类。属不安全依恋。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思1978年根据陌生情境测验提出。
这类婴儿对母亲将要离开时显得很警惕,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安全探究的基地。
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
这类婴儿的母亲好像对婴儿感兴趣,愿接触婴儿甚至密切的身体接触如搂、抱、吻婴儿;对婴儿的信号、需求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定,作不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对待婴儿的行为、态度多变,不稳定,有时充满热情,有时则怒气冲冲,或冷漠,对婴儿的态度与方式依赖自己的心境、情绪的好坏。
扩展资料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
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
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
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毕竟人是感情动物有七情六欲。但有一类人在各个方面的情绪表现出极不稳定属于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那么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1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
这种病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治疗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主要还是需要依靠心理治疗,一般治疗难度较大,而且病情容易反复。主要表现为会有紧张且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会努力避免在想象中或者是在真实中被抛弃。还有可能会出现人格分裂的现象,对世界缺少安全感等。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是什么病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之一。边缘性障碍患者经常对自己是谁感觉很不确定。因此,他们的自我印象或者自我意识经常变换很快。常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根本不好或者很坏。这种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可能导致频繁的更换学习方向、工作、朋友、目标、价值观和性别意识。
边缘性人格障碍通常是一种破坏性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对病患本身还是他周围的人。它的成因可能是不健康的童年经历或者是脑机能障碍,被诊断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被发现他生活在内心世界疯狂而外部平静的状态下。他们很难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经常处于一种起伏不定的状态。
他们扭曲对自己的印象,常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根本不好或者很坏。并且当他们渴望爱时,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病患通常发现他们的愤怒、冲动、起伏不定和频繁波动的情绪将别人推开。
治疗难度大,因为患者试图唤起保护人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抚爱。但患者病情的反复,虚构的不满以及违反治疗计划,常使保护人——包括医生——对其沮丧失望,视其为拒绝帮助。边缘性人格障碍具有某些其余人格障碍的的边缘特征,而又不同于这些人格障碍。
比如,与表演性人格障碍患者比起来,他们更愤怒,更冲动,对身份认识陷入混乱,并且具有持久的空虚感、认同障碍及遇到应急时发生短暂的精神病发作。他们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更多思维过程障碍,而且更多地把攻击性转向自身。
主要症状
⒈、疯狂努力以避免真实或想像中的被抛弃。
⒉、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点是对所交往的人的印象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的贬低之间变来变去。人格的部分分裂,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易造成人际冲突。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极端思考模式 ,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
⒊、认同障碍:自体形象或自体感受持续明显不稳定。
⒋、至少两方面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
⒌、一再自杀的行为、姿态、威胁,或自伤行为。
⒍、由于心情过度易于反应,情感表现不稳定。
7、长期感到空虚。容易成为性瘾患者、酒鬼、吸毒者。
⒏、不合宜且强烈的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2 如何解决情绪不稳定问题
所谓情绪不稳定,主要是指一个人不能积极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人们常说的爱生气、爱发脾气就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一、了解情绪不稳定问题
情绪不稳定的人的心情经常会像天气一样变化不定,刚才还兴高采烈,一会儿就“晴转多云”,甚至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了。这里反映的问题就是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的问题。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过程中,心理还不成熟,自我调节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情绪变化强烈且不稳定,其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而且以感情反应为主,理性反应较少;加上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各种事件和压力的冲击;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容易引起情绪困扰,还会导致不良的行为,严重者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二、情绪不稳定的主要表现
(一)爱发火
情绪不稳定的青少年经常为一些小事情发火,这些事情可能在一般人看来根本没必要发脾气。发完火之后,发火者也觉得自己不应该发脾气,经常感到后悔,可是因为当时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破坏了和其他人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好生闷气
生闷气、耍小性子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情绪,表现为在精神上折磨自己,把已成事实的、盲目的、无用的怨恨留在自己的心里。女孩更倾向于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生闷气容易导致各种身体和心理的问题,如会使内脏活动和内分泌系统失常,造成胃口不佳,消化不良;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狭小的范围内,思考问题也局限于很小的圈子里,减退人的记忆力。另外,人在生闷气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拒绝与他人交往,不理睬别人,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许多朋友,变得形单影只。
(三)情绪大起大落
情绪大起大落,就是强度大,但稳定性较差的一种情绪问题。这种人常常让人觉得喜怒无常,难以揣测。这样的人在高兴时情绪高涨、忘乎所以,在生气时容易翻脸无情、出口伤人。
三、解决方法
(一)帮助辅导对象了解自己的情绪
情绪不稳定的人经常通过发脾气或者生闷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别人看来,他们的行为很没有道理。但是发脾气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情绪反应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因此,要改变他们情绪不稳定的问题,首先应当帮助他们体验到对方的感受,从而认识到自己情绪反应不合理的地方,进而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里给大家推荐角色扮演技术帮助辅导对象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角色扮演主要是帮助辅导对象理解自己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的过程并认识别人对自己情绪的感受。
(二)改变辅导对象不合理的想法
和辅导对象一起分析其发脾气时的想法,指出其不合理处,并用合理的想法取代不合理的想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从识别不合理信念到挑战不合理信念,再到可以处理不合理信念。
(三)运用合理方法控制情绪
1、自我教导法
当辅导对象知道自己在某些时间、面对某些人、某些事容易生气时,尤其是当这些事情是日常碰到的事件时,就可以先预习,用自我教导的方法,帮自己打预防针,到时候就不会被消极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了。
2、情绪转移法
一般情况下,在发生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的情境中,可以建议辅导对象进行积极地转移,即设法使自己的思绪转移到中性或者积极的方面上。情绪的转移关键是要主动及时,不要让消极情绪沉溺太久。
可以主动去帮助别人,或是找有益的书来阅读。要使自己的心思有所寄托,不要使自己处于精神空虚、心理空旷的状态。凡是在不愉快的情绪产生时能很快将精力转移他处的人,不良情绪在他身上存留的时间就比较短。
另外,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同样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颜色柔和的环境,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相反阴暗、狭窄、肮脏的环境,给人带来憋气和不快的情绪。
因此,改变环境,也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当辅导对象在受到不良情绪压抑时,不妨到外面走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能够旷达胸怀、欢娱身心,对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很有作用。
3、宣泄情绪法
身体宣泄的方法:不良的情绪可以通过消耗人身体的能量得到发泄。比如,不开心的时候去跑跑步、打打球等都是很好的方法。活动能使人的肌肉兴奋起来,通过出汗带走身体的能量,会改善人的情绪。
心理宣泄的方法:当感到情绪不佳的时候,可以通过言语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比如,发怒时,可以用言词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会把事情办坏的。陷入忧愁时,提醒自己忧愁没有用,于事无益,还是面对现实,想想办法吧,等等。在松弛平静、排除杂念、专心致志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自我暗示,对情绪的好转将大有益处。
有时候,不良情绪光靠自己独自调节还不够,还需借助于别人的疏导。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处于压抑的时候,应当允许有节制地发泄,把闷在心里的苦恼倾倒出来。因此,有了苦闷的时候,可以主动找亲人、朋友诉说内心的忧愁,以摆脱不良情绪的控制。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3 一、经常情绪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1、一般造成心情不稳定可能跟不良的生活环境或者内分泌紊乱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如果平时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者经常熬夜的`话,也会造成心情不稳定的现象。
2、比如长时间的精神压力过大,或者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休息,或者是在饮食上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长时间的熬夜等情况下,都是会引起患者出现睡眠质量不佳甚至是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3、可能是无法面对不如意的事和困难,不去想办法解决,只会一味的逃避,乱发脾气来解气。无法面对自己的不足,也不去寻找原因和努力去改变,只会怨天怨地,不懂的满足和感恩或珍惜,这样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总觉得自己有多不幸,就算全世界围的他转,都还会觉得不满足。
4、自己的内在有很多的情结,或者脆弱点,这些点容易被碰触和激发,这个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5、情绪敏感度高,耐受力低,这个和先天气质有关系,也和后天的成长有关系。
6、自体感低,过多的自责,自我否定,会降低自己的自体感,就像很浅的水一样,容易晃荡。
二、情绪不稳定怎么调节
1、增加运动的机会
缺乏锻炼的人情绪的不稳定性远比经常锻炼的人的为高,由于经常锻炼,其思维的敏捷性也相对提高,很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哪方面出了缺陷,又由于处在运动之中,会把令人烦恼的东西丢在一边,转移了注意力,从而改变不良的情绪。相反经常坐办公室懒于运动者,其性格内向的成分就居多,情绪一直收到压抑而不易改变。运动不仅是一种肌肉的锻炼,也是一种情绪的放松。
2、讲究饮食
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几乎每一个人来说,食物和情绪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联系。 碳水化合物之所以是一种能起镇静作用的安慰“食品”,原因在于它能刺激大脑产生出一种使人感到镇静和放松的化学物质,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镇静作用。
3、改善环境
颜色是精神的“营养物”,其作用如同维生素对身体一样重要。为了摆脱烦躁和愤怒,暂时避开红色会有帮助;在与沮丧和消沉“斗争”时,应该尽量不穿黑色或深蓝色这一类让人情绪低落的服装,多接触使人精神轻松的温暖、明快和活跃的色彩;
4、旅游和外出
当心情烦闷时,看看青山绿水,看看袅袅炊烟,泛舟江湖之上疲劳,苦闷之感顿消,这也是我国古代的诗人们常用的方法当抑郁不得志时,何以解忧-唯有旅游!
5、看电影
这其实是个好方法,当你抑郁时,你看个喜剧片,比如《不见不散》,一见葛优那灯泡式的脑袋,你就想笑,当他朗诵着“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你都的笑的肚子痛。无论是电影和戏剧,当你看时,你会很容易投入的,这种移情效应是很明显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