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不同人的抑郁症状和药物反应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法,并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抑郁质的药物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药物治疗方法
1. 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药物。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有三类:SSRI类、SNRI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SSRI类药物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类抗抑郁药,其优点是不良反应较少,但副作用包括头晕、恶心、失眠等。
2. 丙咪嗪类药物
丙咪嗪是一种非常规的抗抑郁药物,其作用机制与传统抗抑郁药物不同。丙咪嗪类药物的优点是副作用较少,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肝脏损伤。
3. 心理药物
心理药物包括抗焦虑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心理药物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药物治疗只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方法,不应过度依赖。患者应该通过心理治疗等方法,逐渐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2.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副作用,患者需要了解自己所使用的药物的副作用,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同时,如果出现药物副作用,患者应该及时向医生反映。
3. 不要自行停药
药物治疗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患者不应自行停药。如果需要停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
抗抑郁药是反映消除病理情绪低落、提高情绪。用以治疗抑郁症性疾病的精神药物。它不同于精神振奋剂,只能消除病理性抑郁情绪,并不提高正常人的情绪。已用于临床的有三类。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常用药物有丙咪嗪(imipramine)、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多虑平(doxepine),氯丙咪嗪(Chlorimipramine)等,治疗剂量为50~200mg/d。主要适用于内因性抑郁症及其它疾病中出现的抑郁症状。还可用于治疗症及惊恐发作。严重心、肝、肾疾患和青光眼患者禁用,老年、孕妇、前列腺肥大及癫痫患者慎用。
TCA抗抑郁作用机理尚未TCA阻断胺泵、减少突触前膜对生物胺的回收,特别是减少去甲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回收,使突触后受体部位有效神经递质的浓度增高,起到抗抑郁作用。
TCA的镇静作用出现最早,继之为饮食和行为方面的进步,一般在2~4周后才出现情绪改善。应用时,采取剂时递增法,于取得治疗效应后,继续应用治疗剂量治疗4~6周,然后递减至半量维持治疗6个月。
TCA的副作用,以外周性抗胆碱能副作用为常见,如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老年患者中可导致尿潴留,肠麻痹等。对血压的影响和对心脏的毒性较大,可引起心肌损害,应密切观察心律及心电图变化。还有诱发躁狂、双手细震颤及抗胆碱能性谵妄状态等副作用。
(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MAOI)是最早出现的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郁制单胺氧化酶(MAO),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递质的破坏,增加突触间隙内的浓度,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由于MAOI的副作用较多,抗抑郁效果不及TCA,近20年来已逐渐被TCA取代。
常用药物有苯乙肼(肼类),从15mg每日2次开始,逐渐加量,最高日量为75mg;超苯环丙胺日用剂量为10~30mg。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其抗胆碱能副作用和对肝脏的损害,有心血管、肝、肾疾病者忌用。服药期内不宜吃含酷胺较高的食物(如乳酪、鸡肝、啤酒等),否则易产生高血压危象。MAOI和许多药物或食物产生交互作用应引起医务人员警惕和提醒患者注意。
一般不与TCA合用,如需改用TCA时,应先停用MAOI2周后,再开始服用TCA。
(三)四环类抗抑郁药(tetracyclica)代表药物是麦普替林(maprotiline)疗效与TCA相似,但具有奏效快、副作用少、抗抑郁作用谱广等优点。因其对心脏毒性较小,病人对该药的耐受性较好,更适用于老年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郁症患者。
用药方法同TCA,最高日量为200mg。
抑郁症的治疗一般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非常重要。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调节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症状,例如抑郁、焦虑、失眠等。抗抑郁药物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作用机制是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和作用,缓解抑郁症状。然而,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因为每个患者的症状和反应不同,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和剂量。
心理治疗也是抑郁症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从而缓解抑郁症状。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心理治疗需要持续的时间和努力,但它可以帮助患者培养自我认知和管理的技能,从而预防和缓解抑郁症状的复发。
总之,抑郁症治疗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个方面的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长期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防止症状的复发。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补充一点,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还有其他一些治疗方式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状,如物理治疗、光疗、运动疗法等。这些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增强身体健康和心理韧性。因此,综合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而且治疗的效果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诊、遵循治疗计划、接受心理治疗等。
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超过三亿。然而,该病的诊断及治疗率仍较低;即便接受到规范的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治疗过程也并不顺利。医生必须及早识别那些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并与患者密切合作,促进病情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尽管一部分患者会因治疗费用及可及性等原因调整治疗,但一般而言,调整抗抑郁治疗方案的最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1. 症状改善不足。
2. 无法耐受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3. 用药期间病情复发。
美国麻省总医院George I. Papakostas博士认为,上述三个原因导致调整治疗方案看似顺理成章,实则暗藏临床陷阱。以下内容来自其远程会议中的观点,并发表于J Clin Psychiatry:
一、症状改善不足
症状改善不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治疗抵抗”或难治性,另一种是治愈但存在难以接受的残留症状。相比于治愈且无显著残留症状的患者,这两种情况均可升高患者复燃/复发及迁延为慢性的风险,缩短发作间隔,损害职业功能及人际关系,升高共病率、死亡率及自杀率。
尽管目前面向公众的宣传称,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的精神障碍,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疗效不尽如人意的情况相当常见。一项纳入182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尽管每种抗抑郁药治疗时间均≥4周,但仍有近一半患者达不到有效(response)的标准,汇总有效率为53.8%,而安慰剂为37.3%。
另一项纵向自然观察研究显示,即便是抑郁症专科门诊,经过4轮足量足疗程的治疗,也仅有一半的患者达到治愈(remission)标准。每一轮治疗中,只有20-30%的患者可达到治愈,无效率则达到15%-57%,每个时间点都有大批治疗无效的患者,而整个抗抑郁治疗堪称艰难的爬坡过程。
治疗抵抗/难治性
首先需要明确,“无效”和“有效”并非医生及患者主观评定,而是基于针对症状的量化评估。一般而言:
▲ 无效:抑郁症状自基线改善<25%
▲ 部分有效: 抑郁症状自基线改善25%-49%
▲ 有效:抑郁症状自基线改善≥50%
▲ 治愈:抑郁评定量表在正常范围内(如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总分≤7)
在判定患者使用某种抗抑郁药“效果不好”之前,需保证抗抑郁药治疗足量足疗程,尤其是后者。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指南建议,除非无法耐受,否则均应保证足量足疗程(一般为4-6周)的抗抑郁药治疗,之后再考虑更换治疗方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同样指出,抗抑郁药治疗一般于治疗的第2-4周起效,一般需要4-8周才能评估患者对某种治疗是部分有反应还是完全无反应。
尽管也有研究显示,抗抑郁药早期应答可部分预测长期疗效,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抗抑郁药治疗失败缘于缺乏足够的耐心,过早地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尤其是早期有一定改善(如症状较基线改善20%)的患者。
目前,基于量化的评估已成为抗抑郁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复诊过程中,医生应在口头问诊的基础上,定期使用同一种量表对患者的症状进行量化评估,以全面判断患者症状是否改善或完全消失。其中,常用的他评量表包括Montgomery-Asberg抑郁评定量表(MADRS)及HDRS,患者自评量表包括16项抑郁症状快速评定量表(QIDS-SR16)及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上述量表均比较省时,适合临床使用,关键是可能覆盖常规问诊未能发现的问题。
治愈但存在残留症状
如上所述,“治愈”通常被定义为抑郁症状评分在阈值之下。一些幸运的患者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治愈,即全部症状完全消失或微乎其微,但更多的患者可能会残留个别症状。例如,STAR*D研究的第一轮抗抑郁治疗结束时,三分之一的患者达到了临床治愈,但其中90%残留至少一种症状。若残留症状难以接受,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及时针对上述两类患者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及功能水平。例如,Rush等发现,抑郁的难治程度与日后的复发风险相关:经过更多次治疗才获得治愈的患者更容易复发,而较早获得治愈的患者日后持续处于治愈状态的时间也更长。此外,治愈后残留症状越多,患者复发风险越高。因此,抗抑郁治疗既不可急躁冒进,也不可有“拖延症”,而应在规范评估及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当前的状态做出针对性的治疗决策,即“坚定而灵活”。
二、无法耐受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患者对抗抑郁治疗的耐受程度至关重要,因为该因素可影响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客观上使用及维持目标剂量的能力。Hunot等对147名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束时,只有19%尚坚持服药,一半人中途停药,其中89%为自行停药,还有9%的患者甚至没有服完第一张处方中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不良反应是治疗不依从的显著预测因素(P<0.001)。
在患者看来,副作用是评估抗抑郁药治疗好坏的关键因素,医生同样如此。Zimmerman等报告称,患者的某一或某些具体症状是医生选择抗抑郁药的首要考虑因素(52.3%),第二重要的因素则是避免具体的不良反应(48.7%)。
副作用也分三六九等
很多患者在抗抑郁药治疗中出现了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往往远高于临床研究所报告的数据。医生必须了解,其中哪些是最常见的,哪些是对患者困扰最大的,哪些是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的。
有研究者对401名使用SSRIs的患者进行了电话访谈,结果显示,困倦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38.4%),其次是性功能障碍(33.9%)、口干(33.9%)、头痛(23.4%)。然而,让受访者对不良反应的困扰程度进行评分后发现,性功能障碍排名第一(16.7%),其次为困倦(16.5%)、体重增加(11.5%)、失眠(11.2%)及焦虑(11.0%)。
相比而言,医师应主要关注患者眼中困扰程度更高的不良反应,以评估哪些患者真正需要调整治疗。尽管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对医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很多医生往往会低估这些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实际困扰。例如,17种纳入评估的不良反应中,相比于患者本人,医生低估了其中15种的不适程度,如图1。
图1 医生及患者对不良反应困扰程度的态度差异(Hu XH, et al. 2004)
另外,抗抑郁药的很多不良反应可随着治疗的进行而逐渐改善,但也有一些并非如此。同样是上述研究,研究者发现,治疗前2周出现的不良反应中,相当一部分在3个月后仍存在,如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震颤、皮疹或瘙痒、水肿等不良反应于治疗后期持续存在的比例高于预期。不过,作为抗抑郁药极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恶心是一个例外:治疗最初2周,多达82.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而在之后的随访中,这一比例下降至32.5%,提示这一副作用通常为一过性。
此外,抗抑郁药的认知副作用也较为常见,常见表现包括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找词困难、精神运动迟缓等,发生率超过30%。
当患者表示难以耐受不良反应时,降低抗抑郁药剂量可能是最常见的选择。然而有meta分析显示,相比于维持原剂量,减量会显著损害疗效,表现为复发风险的升高(15.1% vs 25.3%,P=0.001)。此外,很多不良反应并非剂量依赖性。因此,通过降低抗抑郁药剂量改善副作用并不一定可行。
一些副作用相当简单明确,如恶心、胃肠道不适、紧张不安、激越烦躁等,单纯的问诊已经足够。此外,与疗效类似,医生也可借助某些工具评估其他副作用,如失眠,因为失眠既可能是药物副作用,也可能是抑郁残留症状。其他一些较为复杂的症状,如疲乏、认知副作用及性功能障碍,也可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评估。对于性功能障碍,相比于依赖于患者自我报告,医生应直接询问。
三、用药期间病情复发
首先,复发也有时长要求:患者须满足抑郁发作的时长标准,即≥2周。然而在此之前,医生及患者应及早关注相关迹象,而维持期内的常规评估有助于监测到这些迹象。
一项为期2年的维持期治疗研究显示,文拉法辛及氟西汀治疗期间的复发率分别为28%和44%;与安慰剂相比,文拉法辛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3%和8%,而安慰剂组则高达42%和45%,提示抗抑郁药维持治疗的确可以有效预防复发。2年内,正念认知治疗(MBCT)在推迟抑郁症复发方面不优于抗抑郁药。
早期识别病情的恶化,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有助于患者社会心理功能的改善。例如,Furukawa等发现,从治愈到康复(连续两个月处于治愈状态),再到持续康复期(连续6个月处于治愈状态),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均呈持续改善的趋势;然而,若发现苗头而不及时干预,并发展为典型的复发,则可能前功尽弃。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