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如何培养自己的自驱力

时间: 2023-08-04 08:38:10

自驱力是指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拥有自驱力的人能够自我激励,克服困难,完成目标,取得成功。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培养自驱力并不容易。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如何培养自己的自驱力。

如何培养自己的自驱力?

一、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培养自驱力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有挑战性,但同时也要合理。当我们设定目标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以及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只有制定了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才能够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推动我们不断前进。

二、培养自律

自律是培养自驱力的重要部分。自律是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规则和纪律,以及制定自己的计划和时间表。对于缺乏自律的人来说,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每天定时起床、定时用餐、定时锻炼等,逐渐形成习惯。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增强自驱力。

三、积极思考

积极思考是培养自驱力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学会积极看待事物,以及保持乐观的心态。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不应该轻易放弃,而是应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断尝试。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放松自己,减轻压力,保持身心健康。通过积极思考,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增强自驱力。

四、寻找支持

寻找支持也是培养自驱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互相鼓励和支持,分享经验和知识。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竞争力。通过寻找支持,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帮助,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之,培养自己的自驱力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设定目标、培养自律、积极思考和寻找支持。我们需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取得成功。

如何让孩子更有自我驱动力

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父母都习惯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但这种善意会导致孩子无法自我成长,同时,父母也会感觉筋疲力尽。怎样能让孩子更自觉、更有自我驱动力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的微信公众号“周成刚在路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新书《自我驱动的孩子》(The Self-Driven Child)里的观点。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是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鲁德(William Stixrud)与教育专家内德·约翰逊(Ned Johnson)。他们提出,现在的孩子被剥夺了对自我生活的控制感,自主意识较低,因而自我驱动力不足。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已要替孩子做出最好的决定,只要有一个决定出了错,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 Edward L. )和瑞安(Ryan Richard M. )曾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能力感(competence)和关联性(relatedness)。自主性像饥饿和口渴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的自主感较低,就无法成为一个自我驱动的人。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逼孩子去学不喜欢的东西,即使这项技能提高了孩子的能力,但也付出了代价,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会变得紧张,孩子的关联性(与父母的关系)和自主性也会降低。

两位作者认为,下面3个原因降低了孩子的控制感。首先是玩得太少。心理学家彼得·格雷(Peter Gray)研究发现,孩子玩的机会变少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控制感,如果孩子能在周末花大部分时间去玩,他们就可以选择玩什么和如何玩,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意识,但现在孩子的周末通常是作业和一些有组织的活动。第二,睡眠不足。由于课外活动变多、电子设备的影响,现在的孩子要比以前睡得少。当他们睡眠不足,感到疲倦时,就会产生较低的控制感,更容易感受到压力。第三,缺少对自身价值的探寻。心理学家珍·特文格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越来越重视外在、金钱、和职位,忽视了对生活意义的探寻。孩子一直拼命往前赶,却很可能并不清楚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就会导致之后的迷茫和失控感。

家长该如何帮孩子获得控制感呢,书里也给出了6条建议:

1.成为孩子的顾问,而不是老板。孩子做作业时遇到困难,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愿意提供帮助或者给出建议,但是孩子的任务还得要他自己完成。“成为顾问就意味着彼此是合作的关系,为对方塑造安全感,培养主动性,而不是事无巨细地管控。”

2.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自己做决定,真正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完美地做好一件事情。

3.多问孩子,问题出在哪里?当孩子遇到问题或犯错时,要带着同情心去倾听,为他们提供帮助,但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建议。

4.不要给孩子制造焦虑。孩子们在轻松的状态下会有很强的控制感,控制感正是形成动机的关键因素。因此,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焦虑、内疚或愤怒,不要过于情绪化。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表现得比他们更难过,更苦恼。

5.让孩子感受“心流”。在真正喜欢的事情上做到最好,并将这种积极的体验延续到其他工作中,这就是心流。孩子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产生自我激励,家长需要支持孩子对兴趣爱好的深层次追求。

6.让孩子学会准备plan-B。你问问孩子,“如果事情没有按你希望的方式发展,你的备份计划是什么?” 有一个备用计划能帮助缓解压力,孩子也就更有勇气去做一件事。家长需要帮助孩子,练习寻找灵活解决方案的技能,这能让孩子更有韧性和自信,能去驾驭混乱和不确定性。

以上就是让孩子更自觉、更有自我驱动力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长都喜欢自觉的孩子,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学习自驱型的孩子呢?

如今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变大,很多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他们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可是要是想让孩子真实喜爱学习,就得培育他们的自律,而培育孩子自驱力的主要使命便是给他们足够的自由,让他有自己安排时间的思想。家长都喜爱自觉的孩子,那么如何才能培育出一个学习自驱型的孩子呢?

自主心理

就是指在孩子面对应战时,为他提供更多的空间让他能够自己挑选,让孩子有掌控感。这样能让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都是自己的挑选,他所支付的所有也都是由于自己心里的唆使,不是为了取得外在的奖赏和夸奖。要是家长现已把让孩子自己做主这件事做得特别的好了,那么达到孩子的自主需求也就没有问题了。

胜任心理

就是指协助孩子建立胜任应战的信心。这种信心,其实并不是真的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而是一种内心认可自己把事处理好的感觉。家长协助孩子达到这部分需求的时分,不是替孩子完成一些使命让他们的难度降低,而是协助孩子建立起对事件本身的认识。就如同自己的孩子的成绩就算不是特别优异,可是你依然能够表达对他的付出的认可,为他感到特别的自豪。

归属心理

这便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关心和关爱的。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时期,上学的时分,喜爱某门课程,并不是这门课的内容特别吸引人,而是这门课的教师关心自己。自己由于喜爱这个教师,才乐意在这门课上支付更多的时间。同样当你的孩子能够感触到你对他传递出的所有的爱时,他就会告诉自己我的父母关心的是我,而不是我的成绩。

男孩主动学习能力,总是弱于女孩,该怎么培养自驱型男孩?

男孩子的开窍比较晚,总是需要父母在后面不断的催促,不愿意自主的学习,让父母感到非常的头疼。女孩的家庭非常的和睦,而男孩的家庭总是冲刺着各种催促声。该怎么培养自驱型男孩?

一、发掘男孩的好奇心。

男孩的自驱力比较差,其实男孩的自制力差很多原因也是因为他的好奇心太强,很容易被新鲜事物给吸引,不愿意去深入的了解。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男孩身上的这种不安定的因素,好奇心强,探索意强,这些都能够给孩子带来自驱力。而重要的是父母应该如何让孩子把好奇心和探索力,变成孩子的自驱力让他们能够更深入的去了解,更应主动的学习。
二、培养男孩的自信心,让男孩勇敢的去实现自己的自己的想法了

男孩子很多时候他们的自驱力不行,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心,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信心去完成,所以干脆就不去做。很多家长发现很多男孩很懒惰,其实这种懒惰只是他的外在表现,而真正的内在原因是因为他害怕失败,对失败有一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感导致孩子缺乏内在的驱动力,自信心不足也让很多男孩子越想去表现自己,可是越想表现自己也会出错。所以一定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他们勇敢的去面对挫折。
三、支持孩子而非控制

很多家长把指导孩子当成控制孩子,觉得只有控制孩子才能够让孩子更加听话,才能够拥有孩子的掌控权。男孩喜欢通过自己去摸索尝试新鲜的事物,而不是由家长告诉孩子这件事情不能做,以其听家长的话不如自己去实现,这就是很多孩子的真实想法。所以家长在合理安全的情况下,应该去合理的支持孩子,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尊重而不是被控制。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