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沟通中,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还包括身体语言的交流,而微动作心理学就是研究这种微小的身体语言的学科。微动作心理学指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微小而自发的肢体、面部、眼神等动作所表达的情感、意向和态度。这些微小的动作虽然微不足道,但却能影响到沟通效果,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微动作来改善沟通效果。
微动作心理学:如何通过微动作改善沟通效果
一、微动作心理学对沟通的影响
微动作心理学是研究肢体语言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它强调了人们在沟通中的微小动作。微动作虽然微小,但它们会传递出重要的信息,通过观察微动作,我们可以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是否真诚,是否有共鸣,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和情感。
二、微动作改善沟通效果的方式
1、保持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表达出我们的诚意和信任,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和情感。
2、姿态要自然。我们在交流时,要保持一个自然的姿态,这样可以让对方更加放松和信任我们。
3、微笑传递信任。微笑是人类最具有亲和力的表情之一,通过微笑可以传递出我们的信任和友好,这样可以让对方更加放松。
4、注重肢体动作。我们在交流时,肢体动作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手势、头部动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微动作心理学的应用场景
微动作心理学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商务谈判、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等方面。在商务谈判中,微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谈判。在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中,微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情感,从而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四、结语
微动作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而改善沟通效果。通过关注微动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和情感,从而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快速阅读283/300】《儿童微行为心理学》儿童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心理学解释,都藏着孩子最真实的情绪。帮助孩子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心地去观察、去发现孩子内心的渴望。父母的认同才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帮助孩子处理心理情绪,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第一章哭是儿童的直观语言
一、婴幼儿哭泣的不同含义
1、健康表达,我健康;意愿的表达,我需要抱;困倦表达,我要睡;烦乱的表达;想要游戏的表达,我想玩;冷热的象征,我感到冷或热。
2、表达饥饿、口渴等基本需求,还有其他的含义,家长读懂孩子哭泣语言,才能更好地照料他们。
二、敏感型哭泣
1、情感敏感期到来,动不动就哭泣。
2、做法:尽可能地理解孩子的感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以说代哭。给孩子多一些鼓励,肯定孩子的行为。
三、目的型哭泣
1、哭泣成了孩子的武器。
2、做法:延迟满足,转移注意力。向孩子提条件,不能有求必应,结合实际情况让他懂得需求需要努力和等待才能满足。不哭闹多表扬。
四、胆小型哭泣
1、原因:母亲怀孕期间过度紧张和难产;父母对孩子过多地进行限制保护溺爱。
2、做法:正向引导;不要给孩子过多限制,放手让孩子在各种小事中锻炼,减少责备和恐吓,丰富孩子的信息量。
五、压力型哭泣
1、孩子面临的压力:活动受限,自由活动时间不足;与同伴交往时间或机会不足;学习任务过重;父母态度过冷或过热。
2、父母做法:主动和孩子沟通;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注重表达方式;换种排解压力的方式;为孩子找一个伙伴。
六、分离型哭泣
1、与孩子安全依恋有关,孩子都会有分离焦虑,只因孩子的特质或气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2、做法:做好分离缓冲;提前适应离开妈妈;教孩子学会表达需求;提前训练生活技能;不要恐吓孩子;给宝宝时间适应新环境。
七、挫折型哭泣
1、挫折教育不是人为地设置某些苦难让孩子去经历,而是要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挫折顾问”的角色。
2、做法:换位思考,巧妙沟通;帮助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创设挫折情景;教孩子摆正心态;利用榜样教育孩子。
八、焦躁型哭泣
1、做法:谨防“踢猫效应”,明确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不受欢迎;教孩子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第二章说谎一一孩子成长期的必经阶段
一、孩子说谎是一种正常现象
1、孩童时代撒谎并不代表孩子品行有问题,说谎的孩子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孩子说谎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锻炼和学习!
2、说谎是孩子思辨能力的发展,是孩子变相反抗能力的发展,是规避风险、为人处事、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3、1到3不宜大加斥责;3到5岁顺着孩子的思维;5到12找出说谎原因的关键。背后隐藏着不敢说出来的要求、希望和恐惧。
4、父母倾听孩子的谎言,仔细揣摩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二、攀比式说谎
1、原因:内部因素(孩子表现欲、模仿能力);外部因素(父母言传身教)
2、纠正:改变攀比兴奋点,把攀比变成动力,改变孩子的消费观,鼓励孩子跟自己比。
三、想象式说谎
1、家长引导:教孩子区分现实和想象;注意启发提升想象力;多让孩子观察;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想象。
四、模仿式说谎
1、父母做法:从自身做起,对孩子说话算话,严格对待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2、说谎后主动认错,给予表扬,强化诚实行为。
五、TRUTH沟通法则
1、诱骗(父母不要设圈套,避免孩子说更多的谎言),尊重(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唠叨,平等与孩子交流),理解(理解孩子说谎背后的动机),冷却时间(花时间冷静),尊敬诚实(创造尊敬诚实的家庭氛围)。
第三章孩子爱缠人——帮孩子摆脱依赖心理
一、安全感缺失型依赖
1、安全感是个人渴望稳定和安全的心理需求。来源于自身成长经历和环境。
2、如何培养:陪伴但不干预,不要吓唬孩子,建立温馨和谐的氛围,记录安全感得分,例如抱孩子了加分,训斥了减分等。
二、恋物型依赖
1、与物品建立非常亲密的依恋关系,与婴幼儿的情绪环境有关。
2、引导:尽量减少孩子独处时间,多准备几个迁移物,避免强硬分开睡,多拥抱孩子。
三、恋母型依赖
1、原因:4岁前依赖最强,妈妈过分溺爱保护,妈妈对孩子过度过长时间进行抚触,内心缺乏安全感。
2、做法:合理分配相处的时间,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共处,教孩子学会自己玩,妈妈主动犯错,让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给孩子独立玩耍的时间。
四、电子产品型依赖
1、根据年龄段不同合理使用,减少手机对孩子的消极影响,设置访问权,逐步增加孩子的社交活动,父母反应自己的行为。
五、思维依赖
1、给孩子独立面对问题、动脑思考、解决问题、增长经验的机会。
2、培养说话方式“我认为”,鼓励孩子自己做主,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勿打断孩子的发言,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予孩子自由活动的机会。
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原因:父母大包大揽,父母在孩子做事的时候责备孩子。
2、做法:按照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训练孩子,偶尔示弱,鼓励孩子自理行为从孩子理解水平出发。
七、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多锻炼多经历,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
2、教孩子如何去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第四章叛逆一孩子独特的内心世界
一、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父母处处限制孩子,教育方式不当,压抑孩子好奇心!
2、做法:尊重孩子,不直接批评孩子的错误,给孩子选择权,父母一致性,采用激将法。
二、厌食型叛逆
1、拒绝孩子边玩边吃,改变食物的外观,控制孩子吃零食,利用儿歌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吃饭。
2、吃饭不训斥孩子,讨论有趣话题。
三、乱丢乱扔型叛逆
1、设计扔东西游戏,规定可扔东西的区域,营造整齐的环境,父母注意控制情绪。
四、执拗型叛逆
1、执拗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没有足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2、做法:给孩子一定自由,不要一味压制孩子。不要讽刺孩子,要与孩子有足够的交流。
五、口头对抗型叛逆
1、喜欢说反话、爱顶嘴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原因:喜欢说“不”掩盖错误,语言上反抗父母是因为孩子的道德观念并不稳定,低龄儿童思维发展水平还不高,情绪控制能力差。
2、做法:告诉孩子不为犯错误找理由,弱化孩子的行为,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他想做的事情中去,一起探索。探索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父母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
六、行为对抗型叛逆
1、原因: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父母过于唠叨,受他人影响。
2、做法:理解倾听孩子,坚持正面教育,给孩子探索自由,用言行鼓励孩子
第五章儿童肢体行为的小秘密
一、好动坐不住
1、原因:身体发展需要,内心驱使。
2、做法:游戏提高自控力,安排活动消耗精力,加强专注力训练。培养自制力,做出示范。
二、吮吸手指
1、原因:缺乏父母陪伴,释放压力,不良嗜好。
2、纠正:消除环境中的紧张因素,转移注意力,不要口头强化,借助游戏矫正。
三、嘴巴说不停
1、孩子自言自语是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
2、做法:一起阅读,接触社会增长见闻,教孩子观察身边的物品,多给孩子一些需要提示,角色扮演进行亲子游戏。
四、手部动作
1、手部信息:用手托腮说明深度思考,父母不打扰;抓耳挠腮,父母主动交流帮助孩子解决难题;双手放在腿上(孩子心不在焉)或两侧(无戒心对谈话感兴趣);其他手势,捂鼻子或嘴巴想掩盖自己真实想法。抓脖子表示对事疑惑或者犹豫不决;拽衣服说明内心愤怒或挫败感;下意识握拳内心冲动反感现在的话题。
五、坐的动作
1、蜷坐。表示对谈论话题不感兴趣,培养专注力。
2、猛然落坐。反应孩子焦躁不安。舒适坐代表喜欢和父母交谈。
3、浅坐代表紧张不安,父母不适合跟孩子深度交流。
4、侧身而坐是优秀的倾听者,舒适而坐,乐于与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
5、坐时爱抖腿,无聊的表现。父母停下来,把表达权还给孩子。
六、不停地走
1、原因:处在行走敏感期。
2、做法:给孩子安全的环境。给予孩子行走的自由,不催促孩子,在孩子需要时抱他,不要怕孩子摔倒。
第六章抓住孩子爱玩的心理,让孩子越玩越聪明
一、玩水玩沙
1、保持宽松态度,给孩子准备“工作服”,与孩子一起玩中学,注意安全。
二、玩玩具
1、玩具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不要给太多,选择经典玩具,根据孩子性格和兴趣。
三、参加户外活动
1、增加户外锻炼,不要过量,父母积极参与。走进户外去玩耍。
四、玩过家家
1、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增强语言能力。
2、父母参与其中,多开发游戏内容,告诉孩子性别常识。
第七章孩子为什么不合群一一用心理学法则帮助孩子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抢夺型社交
1、自然后果教育法,教孩子分清物权,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要求,帮孩子建立交换意识,建立合作意识。
二、羞怯型社交
1、不过分勉强,打消孩子内心的顾虑,事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从孩子兴趣入手。
三、缄默型社交
1、给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父母做表率,减少包办行为,多让孩子表现自己的长处。
四、冲突型社交
1、创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正确引导孩子,培养爱心,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心情暂停法令处理。
五、拒绝分享型社交
1、尊重孩子意愿,不要强迫;从家庭氛围入手,培养同理心。
2、让孩子明白借出去后会归还,让孩子说出拒绝分享的原因。
六、告状型社交
1、安抚孩子,了解孩子告状的目的,教孩子换位思考。适当忽视。利用书籍教育孩子,面对问题尽量独立解决。
七、霸道型社交
1、转移注意力,运用移情法,多带孩子参加活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第八章孩子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一、涂鸦行为
1、正确认识,提供涂鸦工具和环境,锻炼观察能力,陪孩子一起画,说一说绘画内容。
二、说脏话
1、父母不笑,给孩子做榜样,说脏话立即纠正,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教孩子文明用语。
三、重复行为
1、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反过来向孩子提问,留白让孩子猜测,进行扩展。
四、偷拿行为
1、物权意识,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利用孩子的羞耻心和内疚心纠正。
五、装病
1、减少对孩子的满足,降低焦虑感,让装病现原形,
六、拒不认错
1、教育方式诚恳,父母以身作则,切勿新旧账一起算,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七、耍赖
1、不买就耍赖(未雨绸缪提前说好),耍赖要别人东西(打预防针告诉孩子如何做),走不动要抱抱(转移注意力,比赛)!坚定立场,因材施教。
八、爱提问题
1、认真倾听,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与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
九、咬人
1、出牙——准备磨牙棒、苹果等硬物品咬。
2、语言贫乏——父母耐心教孩子用正确的句子表达,引导孩子会沟通。
3、模仿别人,发泄情绪。反复强调不能咬人,严厉制止。
4、侵略或过于兴奋。教育,去道歉,承担后果。
微表情、肢体语言这些心理学知识,如果你学会了,对于你在职场中的人际交往会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尤其是能够帮助你提高情商。智商是先天条件,情商却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高的。
在职场中,懂得肢体语言等心理学知识的人,往往可以在初相识的4秒内,就能判断一个人。霍普说:“你得记住,在你走进会议室坐下来的时候,人家已经判断出你是什么样的人了?”
如果你上身挺直、步伐轻快地进入会议室,会给你人传达出“在这里,我很自信”的信息。相反,如果你耸肩弯腰驼背地进入,会给人传达出什么样的信息了?“我很不自信”“反正,也没我啥事,会议快点结束吧。”
所以,懂得一些微表情、肢体语言等心理学知识,即可以让你明白当事人,真正传达出的信息是什么,又能够让你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做人太假了。如果你学会了这些知识,能帮助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沟通时尴尬的局面,又有什么不可了?
再者,当你学会一些肢体语言等心理学知识后,在与领导交流沟通时你会发现顺畅很多。比如,当你与领导交流时,他的双手呈尖塔式样子,两只手的手指轻轻相碰,这表明他对眼前的事很自信,是上级对下级指导时的招牌动作,此时你只需要点头附和,发表与之相似的观点,就会为你加分不少。
再比如,与领导交流时,发现领导在摸耳朵或者眼神还漫不经心地看向别处,这个时候就表明他在怀疑你说话的真实性,“这事是真的吗?我为什么没有听说过”。如果你说的事情是真的,你不马上采取措施弥补一下的话,这事肯定就黄了。
当老板竖起食指挨着脸颊,大拇指抵着下巴,甚至还会用手指摩擦一下眼睛时,你还误以为他在思考吗?不,其实他想说的是“我的时间很宝贵,能快点吗?”现在,你觉得学点心理学知识有用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