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绪,它主要表现为,对某一些事情的过度担忧,为一些可能存在的未知危险而反复纠结,并伴有心跳过速、冒冷汗、肌肉紧张、呼吸急促等诸多心理反应。那么,焦虑症应该如何进行自我缓解呢?下面通过一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
焦虑症的自我缓解,这些方法真的很管用
1、客观的觉察自己的情绪
当你出现一些焦虑情绪的时候,不用强行克制它,也不必一直与其做斗争。你可以试着和它保持一定的距离,从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来观察它。你也可以给自己的情绪命名,不需要认同它,只需做一个情绪的旁观者。
当你将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去觉察这些情绪的时候,你就不再会被情绪所操控,反而对自己的情绪问题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2、观察念头
在人类的大脑中,每天都会产生数以万计的不同的念头。而在这些念头中,绝大部分的念头都是毫无意义的。有时候,它们就在我们的大脑中一闪而过。如果你的大脑捕捉到了这些念头,并纠结于这些念头,不断地继续乱想,那么这些念头就会变成强迫思维,反复的折磨着你,让你感到焦虑和痛苦。
所以,当一些负面念头出现在我们大脑的时候,不去理会它,想象它们就是一条瀑布,念念相连、连绵不断、永不停息。你与它们的斗争是毫无意义的,不如任由它们存在,自己不去理会它们,让它们静悄悄的来,又静悄悄的走。经过反复的练习,你会发现自己焦虑情绪有很大的转变,专注力也会得以提高。
3、正念冥想
研究发现,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冥想,可以有效的改善焦虑或抑郁症状。冥想可以让我们进入一种浅睡眠的状态,这时候,我们就会比较的轻松,那些焦虑问题也能得到很有效的改善,冥想一般在睡前做比较合适。
冥想可以从最简单的方法开始,你可以坐在椅子上,选择一种比较舒服的坐姿,排空大脑,然后做几个深呼吸,把心率稳定住,然后闭上眼睛,转为自然呼吸。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转移到自己的身体上,然后再回到呼吸上,关注呼吸和呼吸背后的情绪以及念头。哪怕是自己走神了也没关系,再次将注意力回到呼吸上。
通过不断地练习冥想,你的身体会感到越来越轻松,长时间下去,你的焦虑情绪也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4、自我暗示和催眠
当人处在焦虑中的时候,睡眠往往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此时,你也可以通过自我催眠来缓解内心的焦虑。自我催眠是人们在放松状态下的一种心理暗示,比如常见的一种方法:数绵羊,也会让你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
通过反复的放松训练,你会慢慢地触摸到入睡的感觉,并且将这种感觉与自我暗示和催眠建立连接,形成条件反射,慢慢地消除对失眠的焦虑。
5、观想蓝天或云彩
当我们在观想蓝天或云彩的时候,心理也会逐渐地归为平静。我们心中的那些杂念,纠结的想法,也会被广袤无垠的蓝天所掩盖。闭上眼睛,沉下心,用心去感受并观想这片蓝天,慢慢地,你的心情也会逐渐的恢复平静。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