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大学生压力的利与弊

时间: 2023-08-11 09:54:45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既可以起到推动个人成长的作用,也可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压力的利与弊。

大学生压力的利与弊

首先,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的压力。在高考之后,进入大学的学生们接受的是更高水平的学习和考试要求。学习压力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此外,学业压力还能够培养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精神和承受能力。

其次,就业压力也是大学生常常面临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然而,就业压力可以使大学生提前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目标,培养他们的求职技能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压力也能够激励大学生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社交压力也是大学生常常感受到的一种压力。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社交环境,需要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社交压力可以促使大学生主动融入社会,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子,并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样的压力有助于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和人际合作意识。

然而,过分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社交压力也可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学业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学习焦虑、失眠等问题;就业压力过重可能引发就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社交压力过大可能造成社交恐惧、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甚至导致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生。因此,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缓解大学生的压力。

总体而言,大学生压力既有利于促使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可能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针对大学生的压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同时也要注重调节学业负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压力,实现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

1.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学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2.情感困惑和危机。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量个案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3.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对他们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4.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5.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6.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7.就业压力。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为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阴影,教育部门应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尤其是高校教育中。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和心理学专家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做出了一些可贵的实践和探索,这对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不再成为心理弱势群体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压力和挫折?

(挫折) 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挫折对个体造成的负面情绪及内心感受,因而在遭受挫折之后,首先要面对和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从挫折而导致的诸如愤怒、沮丧、抑郁、焦虑、委屈、无奈等情绪状态中调整出来。挫折和失败是人生中之必然,然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它或是你完美人生的点缀,或是你人生中永远的伤痛;或是你成功的垫脚石,或是你前进的绊脚石,这完全取决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即对挫折的认识和应对方式。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挫折对于人生的意义,读出对面的美丽,我们要能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的同时,学会看到挫折背后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心理学家认为,经受过挫折和失败的人,能够勇敢的迎接挑战。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常经历挫折的人,经过多年的磨炼,会具备一种在逆境中生存的强大能力。无论出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不会像茅草屋遇到暴风雨时那样容易被摧垮;在灾难像飓风一样袭来时,也能够巍然屹立、毫不动摇。 面对挫折,年轻的大学生们可采用以下的方法:
一)从容面对、快乐掌控
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与其闪避、畏惧、排斥,不如迎面而上。面对不可拒绝的挫折,唯一可取的态度是从容面对,如果进而能够快乐地掌控挫折带来的烦恼,那么,一次“创伤”就会变为一颗宝贵的“珍珠”。“珍珠”是从愈合了的创伤之中升华出来的东西,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抚平伤痕,而且可以使我们珍视经验,减少错误。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这个小故事说明:痛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不止拥有挫折的痛苦体验,也拥有把不幸变为幸福、把伤痛变为无价奇珍、把令人痛心的缺陷变成新的力量的机遇。当我们从容面对,就可以掌控挫折;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并保持快乐,就可以得到最珍贵的收获。 (二)适度宣泄、尽早摆脱
面对挫折,有人惆怅悲观,把痛苦和沮丧埋在心里;有的人则选择倾诉——我赞成后者。如果心中苦闷,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把心里的话倾吐出来,这样,不健康的情绪就得到宣泄。宣泄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它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
宣泄应当适度,“乞丐型”、 “进攻型”、“碰触型”等宣泄方式是不值得采纳的。如果你还想活得有尊严,还想重头再来干点事的话,就不要像“样林嫂”那样总是述说“阿毛”的故事。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从痛苦的阴影中走出来,你的哭泣只能提醒人们注意你曾经的无能。当你醒悟到还有那么多的正经事等着你去干的时候,就没有必要选择“秋菊”的方式,因为过度“打官司”的成本太高,总是“要说法”会影响干正事。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做你应该做的正事,也许你早就远离了某次“风雨”的影响。
(三)激励潜能、独立自救
独立自救是生命中最闪光的品性,这已经被很多事例所证明。面对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则激发潜能,自己拯救自己——前者没有看到自己的潜能,后者则充分地汲取了潜能的力量。
一个小故事说:“一头猪的腰部脱臼,在那里费力的爬着,孙子要去帮猪按摩,爷爷喊住了他,爷爷拿起一个土块向那头猪扔去,那猪吓得挣扎着跑起来,爷爷在后面追赶它,只见那猪跑着跑着腰部便上去了,恢复了正常”。人遭受挫折就好像小猪脱臼,真正能帮助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有时,我们在挫折的伤痛中忽视了自己的潜能和改正错误的勇气,一味地等待外力的帮助,这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对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种懒惰和没有出息的做法。
林肯发现的“马蝇效应”和无锡小天鹅集团的“末日管理”,实际上都是一个道理:利用危机状态产生的压力激发生命体的巨大潜能。人是需要压力的,有了压力我们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才会不断进步。其实,在生活中让自己忙起来,是一种自我加压的方法。面对挫折,适度转移注意力,自我增加良性压力,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心境。比如可以通过从事集邮、写作、书法、美术、音乐等趣味活动来调试自己的心情,缓解苦恼带来的种种压抑,随着时间的推移,沮丧也就渐渐淡忘了。
(四)适当取舍、远离烦恼
放弃是一种智慧和境界,但是,面对现实的种种诱惑,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很多人原本也曾从容、平和地生活着,可一旦被太多的诱惑和欲望牵扯,便烦恼丛生。有的时候,我们将奋斗的目标定得过高;有的时候,我们将奋斗的目标定得过多——这是我们遭受挫折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使我们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都可能会导致迷失方向,走向绝望。
聪明的办法是学会取舍,不必事事争第一,舍弃自己还不具备能力与条件的目标不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在明白了自己一生何求之后,去明智地取舍,并学会放弃,才能摆脱无谓的烦恼,拥有自在的生活。
三).学会说出你的秘密,在亲情和友情的温存中消解痛苦,从他人那里获得力量与支持。一个快乐有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一个痛苦有两个人来分担,就变成了半个痛苦。学会说出你的秘密,不仅会缓解你的压力和痛苦情绪,而且可以学会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本身,往往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应对挫折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过好生活的每一天,充实的生活会让我们无暇顾及挫折;如同时学会遗忘,让时间做主等等。如何选用,因人而异,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慢慢体悟。 (压力)大学生自己要正确面对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自己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因此,当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退缩,要无畏地去正视它,解决它。应采取积极态度看待压力,那就是压力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把压力看成是生活的挑战,成长的机会。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人才是一快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因此在压力面前要保持勇气和信心,有心理准备去勇敢迎接各种各样的任务和挑战。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了自信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要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目标确定后,要用自己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去实现,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半途而废。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不能用经济价值和立竿见影的效益去衡量,知识是长远的利益和效益,不能简单地认为学习理论知识立刻就会在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永远都不利于我们意志的磨练与健康心理的形成。
作为大学生也应该积极地面对压力并通过一些方法减轻压力。这些方法有:(1)注意力转移法,也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产生压力的压力源离开,转移到某些其它的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从而减轻压力。(2)体育运动法,研究结果表明,散步、慢跑、打网球等对于抵消和减轻压力都是有益的。任何一种活动都可以增加输入到身体和脑部的氧,促进血液循环,人就会更显机灵,从而增强抵抗压力的本领。另外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创造一些适合自己的减轻压力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减轻压力的不良后果,增强压力的积极后果。

大学生活的利弊是什么?

大学生活有两面性,在疫情开始之前,大学还可以自由出入 和高中生活有很大区别。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在学校封着或者在家里上网课,与高中有些像。而且学校之间也不能相互串门了,感觉大家之间交流都没有那么紧密,与宿舍同学在一起时间较长。但是大家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时间,能自己做自己的主。而且大学吃的是真好,没有父母管着,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爱吃的。大学也有很多社团,可以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学的图书馆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大量书籍尽情阅读,很爽的。还有就是各种志愿活动让你感受奉献的快乐,收获更多。大学生可以当家教,体验当老师的感觉。我们还会参加很多竞赛,从中学到很多。大学虽然有很多看起来非常无用的活动,但是总的会让你感觉很充实。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其实真的很好,这是第一次独立的感受,也是最后一次可以畅所欲言的机会,到了社会上可能就没有机会能发表自己的观念,所以在大学可以随意一些 做自己想做的事,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自由,这是我们从小向往的,可以飞多高全凭自己了,大学还可以多去旅游,身体好而且有闲钱,真的是人生很美好的时光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