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学习。如果你总是把任务推到最后一刻,或者对于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动力,那么你可能正在面临拖延症的问题。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拖延症的表现。
拖延症的表现有哪些?
1. 行为表现
拖延症的最明显体现就是行为上的表现。这些表现包括但不限于:经常找借口拖延完成任务、在工作或学习中总是等到最后一刻再开始、经常把任务推迟到头痛症状出现等等。
此外,拖延症的人通常对待自己的时间不负责任。他们可能会轻视时间,错失良机,不按计划工作或学习。
2. 心理表现
拖延症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拖延症常常会导致压力和焦虑的发生,使得拖延症更加严重。尤其是在最后期限临近时,人们会经历到更加强烈的紧张情绪,甚至是恐慌和崩溃。
此外,拖延症还会导致人们的自尊心下降。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拖延了很久的时间后,他们会感到无能、无助和自我否定。
3. 原因分析
拖延症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它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缺乏自制力、过高的期望值、缺乏兴趣、对任务的恐惧、缺乏计划和目标设定等等。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就能更好地理解拖延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它。
拖延症的表现例子
拖延症实在令人讨厌,以下是由我为您介绍的拖延症的表现例子。
拖延症的表现例子
某"拖延"同学完成作业的流程
1.找张舒服的椅子,坐在电脑前亮堂的地方;
2.登录QQ,把状态设定为?离开?;
3.详细阅读作业要求,确保完全理解;
4.到楼下买瓶可乐,帮助集中注意力;
5.查邮件;
6.出宿舍打电话约朋友去喝咖啡,然后才能安心做作业;
7.回到宿舍,找一张舒服的椅子,坐在干净亮堂的地方;
8.再次阅读作业要求,确保100%理解内容;
9.查邮件;
10.照照镜子;
11.打开音乐网站下载新歌;
12.查邮件??怎么感觉刚刚做过?
13.在QQ上和朋友闲聊;
14.查邮件;
15.听新下的歌儿,感觉意犹未尽,继续下载;
16.打电话问给隔壁宿舍的同学是否开始写作业,然后闲话家常,小到这门课,大到世界观;
17.到小卖部买包口香糖;
18.既然买了口香糖了,不妨再买份杂志;
19.查邮件;
20.看看最新美剧和韩剧的节目单,不错过任何值得一看的节目,有的话就顺便看一两集;
21.玩会儿qq游戏,再玩一下系统自带的?扫雷?和?蜘蛛纸牌?;
22.到各大社区网站逛逛;
23.洗个手;
24.打电话问朋友是否开始写作业了,说不定也没开始呢;
25.看看舍友从家乡带回来的相册,挨个问照片上的都是谁;
26.坐下来仔细思索未来的计划;
27.逛一下QQ空间,把好友们更新的日志看个遍,然后一个个回复,如果再遇上个志同道合的,就拿日志回复当聊天工具瞎侃半天;
28.一边查邮件一边听新下载的歌儿;
29.这时,电脑一如既往地崩溃,该重启了;
30.再次阅读作业要求,做到烂熟于心;
31.把椅子拉到窗前欣赏日落;
32.看看脚下的鞋子袜子,思考是否需要重新买;
33.捶墙、搞点破坏;
34.查邮件;
35.看看时间,差不多该吃饭了;
??
36.5:00am开始马不停蹄地写作业,6:00am完成作业;
37.和同学相互抱怨这破作业害到自己整晚没睡觉,到教室交完作业后马上跷课回宿舍打盹。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待收拾的桌面、待上交的作业、要看的书全堆在眼前,焦虑的小心脏不安地跳动着。明明有很多事情赶着做,我们偏偏就跟自己说,再呆一会儿,等下再做。于是,一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也过去了,凌乱的桌面依然凌乱,要看的书依旧尘封??这就是拖延。
1.何谓拖延?
?拖延?的英文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意为推至明天。不同学者对它的定义有所不同。Solomon和Rothblum将其定义为个体对可能体验到主观不适的任务进行的不必要的延迟行为;McCarthy则认为?拖延?是一种个人特质,个体某一方面存在拖延现象,在其他领域同样如此。
2.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
Ellis和Kanus发现高达95%的大学生有意推迟学业任务的完成,70%的大学生有经常性的学业拖延行为。国内的.研究中,陈保华等人发现80%的大学生存在学习拖延,拖延程度与任务情景有关。赵霞等在08年使用拖延评估量表学生卷(PASS)对山东大学等七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有41.7%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拖延现象,在完成作业和考前复习时的拖延现象尤为严重。
3.拖延的成因
拖延的成因很多,根据近年国外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三类。一是特质论,研究者把拖延视为个性特质的反映,受个体尽责性、特质焦虑、懒惰、低自我效能感等个性根源影响;二是动机论,研究者认为期望水平、恐惧失败、完美主义定向、自我妨碍和自律需求都会影响到个体的拖延行为;三是调节论,研究者将拖延视为行为自我调节的失败,是个体不能很好地协调个性、动机、认知与情境因素的结果。国内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主要原因有任务嫌恶、朋辈压力、自我控制力差、非理性的人之观念、缺乏内部学习动机、适应性的学习计划调整、过去侥幸拖延经验强化的结果以及冒险性与依赖性。另外,学习动机、时间管理、情绪、完美主义倾向、学习任务的难度以及无关任务的干扰也是影响学习拖延的原因。
若要追究?拖延症?的生理学根源,答案在于我们的前额叶皮层。它负责大脑的执行功能,如计划、冲动的控制和注意力,同时起过滤作用,降低来自其他脑区分散注意力的刺激。其损伤或者低活动性会导致过滤干扰刺激的能力降低,使处理任务的组织能力变差。
4.攻克拖延症
美国德宝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瑟夫?R?法拉利发现,拖拉也是一种病,且能根治。他认为喜欢把该做的事尽量往后拖的人为慢性拖拉症患者。他把慢性拖拉症分成?激进型?和?逃避型?,前者有自信能在压力下工作,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以寻求刺激;后者通常缺乏自信,害怕做不好而迟迟不肯动手,或害怕成功后受到别人的关注。
造成拖延的原因有很多,攻克拖延症也应该对症下药。
(1)完美主义:做事情要尽善尽美,所以不愿匆忙开始。
解决办法:允许不完美的存在,每有一点进步都鼓励自己。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不犯任何错误,因此不必要求自己达到完美。
(2)容易颓废:任务太难了,明天再做吧。明日复明日,一拖再拖。
解决办法: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降低任务难度;推迟自己要放弃的心态,每天尽可能多完成任务。
(3)自我贬低: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当自己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时却认为是运气。
解决办法:对自己有信心,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赞扬;自己对自己进行勉励。
;
孩子的拖延症和孩子的迟钝是两个概念,因为孩子拖延症的一些表现并不会出现在迟钝的孩子身上。如果孩子有拖延症,往往说明他们的时间观念很差,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在迟钝的孩子身上。因为前者的时间观念很差,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或者在做事的时候,自律性会比较弱。但是,性格迟钝的孩子,做事情慢,并不代表他的自律性或时间感差。有拖延症的孩子,他们在性格上往往非常被动和懒惰,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缺乏主动性。这意味着他们很少主动去做某件事,他们往往需要别人的催促或要求才能把事情做好。
而性格慢热的孩子,只是做事很慢,却没有懒惰和消极的态度。虽然他们做事很慢,但他们经常把事情做得很完美,但这在拖延者身上很难看到。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这是导致他们拖延症的直接原因。他们不在乎已经过去的时间,也不在脑子里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规划。很多事情都是带着自己简单的想法懒洋洋的去做的。所以,家长要注意从小给孩子灌输时间的概念,让孩子多了解时间,深刻感受时间的存在。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偷懒,所以这和家长的监管有关。
有时候家长监管不到位,懒孩子就会出现“能拖就多拖一天”的情况。孩子的惰性需要长辈的纠正,父母的督促,才能养成及时做事,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每天早上,父母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醒来,不被人从床上拖下来,他们是不会离开床的。他总是最晚吃完饭,其他人都拿筷子。他磨蹭着只吃了一半,边吃边做其他小动作。最后,他的父母生气了,他慢慢地吃完了饭。我没有一个好的个人习惯。我逃避做事,不帮家里做家务,总是逃避事情。养成懈怠拖延的坏习惯。没有主动性,不能专心学习,整天就想着玩,耍花招。
很多孩子只是单纯的意识到了这种行为的错误,并没有想着去改变。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会对自己的未来造成什么伤害。他认为反正也没什么惩罚,顶多被骂两句,得过且过。但是,家长不能像孩子一样,对这件事置之不理。对孩子从小养成时间意识、守时、自律的习惯有很大帮助。父母在帮助孩子改掉拖延症的时候,不要执着于孩子。他们应该做的是反思自己,检查自己平时哪里有拖延的习惯。如果是,那就要改变,在孩子面前做个好榜样,做事干净勤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陪伴孩子做出改变。
孩子出现拖延症有什么表现
小孩时间观差;小孩如果有拖延症得话,通常代表着它们的时间观是特别差的,这在性情慢悠悠的小孩的身上不怎么会发生。由于前面一种是对时间观差,因此她们分不清楚事儿的次序,或是在做事情的情况下,自身约束会非常弱。可是性情慢悠悠的小孩,仅仅在做事情的情况下较慢,并不代表它们的自身约束,或是时间观就非常差。
小孩做事情三心二意;发生拖延症的宝宝在做事情的情况下,通常也是较为三心二意的,因而她们难以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很有可能宝宝在做作业的情况下,脑中还惦记着刚并没有看了的电视机,又或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玩着别的物品。
并且它们在做其它事儿的情况下,又一直能为自己寻找很好的原因或是托词,这就致使她们本来应当做的事一拖再拖,乃至要拖拉到很晚才可以完毕。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有一些小孩子的工作本来并不是许多,但一直要提到夜里一两点才可以完毕,这就是由于小孩存有拖延症,因此把本应要做的事儿磨磨蹭蹭到了最后
应对孩子的拖延症,父母可以如何做
父母不必过于勤劳‘小孩往往会发生拖延症,很有可能由于父母过于勤劳了,因此才会出现推迟散漫的主要表现。这也是为啥教育小孩的情况下,会发生"懒妈培育出勤劳小孩"的大道理。
因此父母可以合理的懒散一点,将小孩自身应当做的事儿交还给小孩,而不是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所有承揽好。那样就不可能让小孩觉得,本来属于它们的义务,必须他人替自身担负。那麼忽然让小孩担负任何义务,显而易见也不是尤其实际的事儿,因此父母可以从生活中的很多琐事下手。
父母多多的奖励孩子;那麼有一些小孩在发生拖延症的情况下,很有可能由于父母过于严格的规定,造成她们舍弃对自身本应做的事儿负责任。
因此父母不如可以在平日生活中,对宝宝开展多多的激励,要了解激励针对孩子成长也是十分关键的。那样能让她们搞清楚,或是觉得自身的意义所属,这对小孩责任心的塑造也特别有协助。父母可以在小孩第一次打扫或是洗袜子后,对宝宝的这种行为开展夸奖。
尽管这也许就是一次简洁的激励或是夸奖,但或许便会让宝宝搞清楚,这种事儿仅有在自己做了后,才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