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成瘾是什么?行为成瘾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通常与以强烈欲望、需要和沉迷于某个特定行为为特征的复杂精神疾病相联系。它是指一个人对某种活动,无论这个活动是好的或是坏的,都不能自拔地进行,并且这个行为会给他们的生活和他人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什么是行为成瘾?行为成瘾的心理调适方法有什么?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卫生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行为成瘾的影响和危害。如今,行为成瘾已经变得危险而普遍,并且它通常被用于描述像滥用毒品、赌博、网购、手机使用、网络游戏等行为上瘾的情况。
虽然行为成瘾通常被视为一种病态模式,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愿意公开承认他们正在经历这种东西。这主要是由于社会上对成瘾行为的偏见和社会排斥,但实际上,成瘾行为是一种精神问题,并且需要得到专业帮助。
行为成瘾的心理调适方法有哪些?以下是几个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调整成瘾行为。
1. 寻求心理治疗
专业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成瘾者了解自己的成瘾行为,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咨询师可以探讨成瘾者自身成为成瘾行为受害者的原因,他们何时开始成瘾行为以及实现“解毒”的最佳方案。
2. 参加治疗小组
治疗小组是由一位或多位心理医生组成的一组人,旨在为成瘾者提供相互支持和帮助。参加治疗小组有助于成瘾者认识到自己不是独自一人,他们还可以获得来自其他成员的有益建议和建议,以帮助自己脱离成瘾。
3. 培养健康的爱好和习惯
培养健康的爱好和习惯可以帮助成瘾者克服成瘾,同时还有更积极的方式来填补他们的生活。这些爱好和习惯可以包括运动、旅游、阅读等。
4. 规划和自我管理
规划和自我管理是调整成瘾行为的一种有效方法。成瘾者可以为自己制定计划,并为实现目标制定目标和重点。同样,制定适应成瘾行为的管理策略也是很好的帮助成瘾者成功战胜成瘾行为的途径。
综上所述,行为成瘾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可能会对成瘾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心理治疗、参加治疗小组、培养健康的爱好和习惯以及规划和自我管理,成瘾者可以提高克服成瘾行为的能力,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使用没有被正式定义的术语“成瘾”时,会产生一些误解。所以首先,我们需要确认一下,何为“成瘾行为”。这种行为的本质是指人们完全投入于某种活动中,不顾其对于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后果,而坚持继续而为之。其次,再来看看什么样的行为可界定为成瘾行为,在精神病学的专业中,根据DSM-IV-TR做为标准分类中的冲动控制障碍曾被归为成瘾行为,包括病理性赌博、偷窃癖、冲动性购物、拔毛癖、精神性剥皮及网络成瘾等等。
1、神经递质理论。基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这三种主要的神经递质在关键行为过程中的相互联结,研究认为这三种神经递质与成瘾行为的发病机制相关。因此,降低的5-HT浓度(5-HT与行为触发、行为去抑制有关)、增加的NE(NE可以调节机体的觉醒性,并识别出新的刺激)和DA(DA与奖赏和强化机制有关)的功能,能够易化成瘾行为。其中,作为最关键的神经递质DA,在一般成瘾与物质成瘾的过程中负责生物传导的强化加工。2、神经解剖及神经心理理论。在大脑中合成DA的主要区域位于中脑的腹侧被盖区(VTA)和伏隔核(NAc),神经元会投射到额叶皮层和部分边缘系统,这被称为中脑—皮层—边缘多巴胺系统,也称作奖赏系统。关于奖赏系统的发现,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早期,加拿大McGill大学的博士后JamesOlds和PeterMilner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电极植入大鼠的脑部,发现大鼠会主动寻求脑部的刺激,甚至对食物、饮水都不感兴趣,直至精疲力竭,这种行为被称作自我电刺激。通过进一步提取分析,这一脑区受到刺激时所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即为DA,而这一脑区就是VTA。
一些研究表明,个体奖赏系统中的DA活性低下,可能导致了人们通过各种超出正常水平的活动来努力补偿这种活性的减少,而其成瘾行为也可能是保持DA活性在体内达到平衡的一种行为活动。以病理性赌博为例,在进行猜测任务中,通过rMRI扫描被试的中脑和边缘系统,可见负责奖赏、决策与冲动控制的前部纹状区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活性低下;在认知任务中,脑前叶下腹中轴皮层的活性减少;而当个体边缘系统和感觉活动增强时,伴随着情绪高涨,愿意尝试冒险行为;如眶额叶皮质受损,通常的后果是判断能力下降。
上瘾:会让你形成这种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和习惯,换句话说就是做了还想做,鸦片、赌瘾、游戏、社交媒体等这些都是上瘾行为,其实你不知道的很多行为都是上瘾行为。
行为心理学家可以很好地解释成瘾这件事:做了一件事让你感觉很不错,于是情不自禁地还想做,哪怕长期来看,也知道这样做可能对自己不利,但还是很难打住。
此外,当你感到不愉快的时候,也会想要通过做那些感觉不错的事情来避免体验不愉快,这样下去,就会成瘾,产生依赖。
所以,有人会据此推断说如果你的生活中常常感到寂寞、空虚、孤独、缺乏爱,那么你更有可能染指某些成瘾行为,因为成瘾行为带来的体验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不愉快的或无感状态,获得一定的存在感和心理上的抚慰。
一组短期内可安抚人未能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但长期执行会对人有害的行为。
如果做某件事能满足你的某种心理需求,你不做它就不行,甚至会忽视生活的其他方面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做这件事,那就表示你行为上瘾了。
瘾君子学会的,是把一种特定的行为与诱人的结果关联在一起。
其所处的环境提供了大量线索来帮助他记忆上述关联。因此如果离开了该环境,就等于不让很多“闹钟”不断提醒他上述关联,就能使他更容易地戒瘾。
一个例子是在越南染上海洛因毒瘾的美国兵在回到美国后可以较容易地戒除毒瘾,这是因为离开越南后,他们摆脱了与吸毒行为相关的线索。
没有多巴胺,人仍然可以获得快感,但不会再主动地渴望快感。
有时候,快感本身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对做某事的渴望会驱动着人继续去做某事。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因为人从思想上为做这件事(行为)与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获得快感)建立了关联,认为做了这件事就能满足需求。
只要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观念,那么即便事实上做该事已无法满足需求,人仍旧会做该事。因为前面的观念驱使他渴望做这件事。
刘琳坚持第1617天分享(2021/11/24)
? ? ? 行为上瘾,我们中近半数人至少有一种“行为上瘾”:无时无刻不盯着手机,不断刷朋友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没日没夜打游戏,频繁查看邮件,用太多时间工作……
? ? ? ? 实验小猫刚一出生就把他们关到一个黑的屋子里。其中一群小猫放在只有竖条纹的房间里,而另外一群小猫则放在只有横条纹的旁。过了一个多月以后,等把这些小猫放出来的时候,小猫走路会撞到桌子腿。他的眼睛就根本看不到立体的东西。
? ? ? ? 如果孩子从小就玩手机的话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就像一个腌过的黄瓜一样,永远都无法复原。
? ? ?平常我们吃饭的时候,手机都放在旁边。即使是这样,我们聊天质量也会下降,因为即使我们不看手机,心里边还会一直在惦记着手机,因为那好像有另外一个世界,有时候在想我微信有没有人发信息呀。即便手机在没有打开的时候,它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
? ? ? ? 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上瘾相同——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的大脑看起来就和海洛因吸食者的大脑一样。适量多巴胺分泌会感觉很愉快,但是你能想象多巴胺喷涌的状态吗?而玩游戏其实大脑中就是一种多巴胺喷涌的状态。
? ? ?有没有因为手机和爱人吵过架,有没有因为手机的孩子吵过架,有没有每次上床的时候想着我就玩一会手机,结果一下玩到了半夜,甚至通宵,这就是不受控状态。
? ? ?2008年的时候,成年人每天花18分钟在自己的手机上,到2015年的时候就变成了2小时48分钟。
? ? ? 成瘾的生理学机制:几乎所有的成瘾行为都来自于痛苦。有的时候我们为了回避一个痛苦,会用另外一个更大的痛苦去掩盖它。我们只是把我们的痛苦找到了一个替代方案,但是这个替代方案只是促进了我们多巴胺的分泌。我们误认为这就是解决的方法,其实并不是。
? ? ? ? 成瘾不是喜欢,而是渴望,我内心当中并不觉得打游戏是对的,其实自己也非常想控制这样的行为,我不想打游戏,我不想上网,我不想玩游戏,但是做不到。我们不喜欢打游戏,但不到那个点,不打就不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