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如何走出伤害

时间: 2023-08-11 19:50:47

伤害是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会经历各种形式的伤害。无论是身体上的创伤、心理上的伤痛还是情感上的打击,伤害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困惑。然而,我们不能让伤害永远束缚住自己,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并走出这些伤害。走出伤害并不容易,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如何走出伤害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伤害。当我们遭受伤害时,往往会有一些否认和逃避的冲动。我们可能想要隐藏自己的痛苦,或者试图忘记所有的不愉快。然而,这种逃避只会让伤害变得更加深重。我们需要正视伤害,接受自己的痛苦和受伤的事实。只有当我们勇敢地面对伤害时,才能开始疗愈的过程。

其次,寻求支持和帮助也是走出伤害的重要一步。我们不必独自承受伤害,身边总会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家人、朋友、心理咨询师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倾诉和寻求支持的对象。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痛苦,并寻求他们的建议和鼓励。他们的陪伴和理解将帮助我们减轻痛苦,走出伤害。

在走出伤害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伤害常常会导致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负面的态度和观念。我们会自责、怨恨他人,甚至对整个世界感到失望。然而,将心态调整为积极乐观是走出伤害的关键。我们可以努力寻找积极的事物和快乐的经历,培养希望和乐观的信念。当我们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时,就能够摆脱伤害带来的阴影。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焦点转移来走出伤害。过度关注伤害和痛苦只会让我们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我们可以选择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放眼于更广阔的世界和更美好的未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培养新的爱好,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子。这样做不仅能帮助我们摆脱伤害的困扰,还能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

最后,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疗愈。走出伤害需要时间和耐心。每个人的疗愈过程都是不一样的,不能急于求成。我们需要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愈合伤口,重新建立起内心的健康与平衡。当我们真正疗愈时,才能够真正地走出伤害。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伤害?

原生家庭可能会给人带来的两种极端伤害,一种伤害是人格失调,另一种伤害是神经症,如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等。比较糟糕的一种情况是,当孩子没有发展出他自己的人格,带着父母教导的行事方式跟限制性信念和这个社会打交道的时候,他会因受挫而导致更大的心理创伤。

解开原生家庭的伤疤,目的不是为了要怪罪父母,而是从这些已经形成的伤痛中,承认自己的过去,承认父母的不足与局限,也承认你值得被爱、被肯定、被接受。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它塑造我们的个性,影响我们的人格成长。亲密关系,情绪互动,甚至我们在恋爱中和婚姻中也在不知不觉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原生家庭是伴随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能追溯到痕迹。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是否有一个健康的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甚至一生来说,极为重要。

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痕迹或印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一个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未能被满足的需要,长大后,会在亲密关系中加倍讨回;一个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伤害,长大后,会在亲密关系中复制。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遇到了困境,也常常会从原生家庭上寻求答案,剖析根源。

不少人总结:
来自家庭的“爱暴力”,才是影响我们这代人敏感、胆怯、自卑、多疑等大多数负面性格的重要因素。

大家开始反思自己的亲子关系,尝试着从原生家庭寻找性格的起点。如果说一定要给出什么降低伤害的建议,
那么,第一个建议就是发自内心地给以孩子爱和祝福。

美国精神分析大师霍妮这样写过:
孩子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忍受一般所谓的创伤,比如突然的断奶、偶尔的打骂、性的体验等,只要他在内心深处感到自己被人爱,被人需要。不用说,孩子完全能够敏锐地感觉出这种爱是否真诚,他绝不会被任何虚伪的表示所欺骗。

这样真诚的爱,任何时候都不迟。

第二个建议:就是做父母的,要懂得觉察和直视自身的问题。当我们真的勇于直视,创伤它反倒会结疤,会开花。



我们长大的过程,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创伤。

绝大部分创伤,并不会困扰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被淡忘在时光里。

少数创伤,会化作我们心中的隐痛。但,它们也并非是绝对糟糕的东西。

那么多童年过得不快乐的人,正因为自己早年经受过了创伤,才能够对他人真正地感同身受。他们后来成为了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

那些在表达上有这样那样欠缺或限制的人,正因为情绪情感压抑的体验太深刻,于是把这些体验写成诗,唱成歌。他们后来就成了诗人,以及歌者。

创伤是痛苦的,但也可能成为独特的天赋和财富。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觉察它,承认它,面对它,表达它。

去跟自己信赖的人表达,去用文字或艺术的方式表达,或去跟专业的心理医生表达。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