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是一种表达歉意、承认错误、改正行为的方式,是维护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孩子正确态度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道歉的态度存在误解,认为道歉是软弱的表现,这种观念的形成对于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教育孩子正确的道歉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道歉不是软弱的表现!教育孩子正确的态度
首先,道歉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道歉需要勇气和诚实的勇气,需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和过失,以及愿意为此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歉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表明一个人能够勇于面对自己的过错,以及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态度不仅彰显了一个人的成熟和自信,更为重要的是,道歉能够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沟通与理解。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学会道歉,认识到道歉的正面意义。
其次,道歉需要正确的态度。当孩子犯错并且需要道歉的时候,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正确的态度,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并且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我们也需要告诉孩子,道歉需要真诚和诚恳,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及需要尊重被害人的感受。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让孩子认识到,道歉并不是一种“赔罪”的行为,而是一种承认错误并寻求改正的行为。只有在这种正确的态度下,孩子才能真正认识到道歉的意义,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成熟。
再次,教育孩子正确的道歉态度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以及引导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告诉他们道歉的意义,以及对错误的认识和改正。同时,学校也可以在课堂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包括道歉的意义和正确的态度。通过这种共同的努力,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认识道歉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道歉态度,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成熟。
总之,道歉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教育孩子正确的道歉态度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包括正确的态度、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认识到道歉的重要性,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成熟。
很多人带着小孩子去一个朋友家做客,给其中一个小朋友一起过生日,生日蛋糕打开就放在了餐厅的桌子上,正好是放在了所有小朋友都能够得着的地方。房子里的小朋友都在打打闹闹,在客厅与餐厅之间窜窜索索。等到拿出蛋糕准备过生日的时候,那位妈妈将蛋糕拿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发现蛋糕缺了一个大口,都能猜的到是哪个小朋友贪吃去偷吃了一大口,但是没有人愿意承认是自己偷吃了蛋糕。
过年的时候,亲戚们都带着自己的小孩子来家里做客,跑跑撞撞的,撞到了邻居家的小妹妹,但是让他们认错好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小朋友们都昂着头,谁都不肯先说一句对不起。
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不免让大人们怀疑,小孩子承认个错误真的有那么难吗?
其实小孩子犯错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大多时候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的错误,但是要让小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那可比登天还难呢!很多父母也为此感到无奈和恼火,在大多数人的认知当中,会觉得孩子犯错和孩子认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犯错是行为问题,而认错是态度问题,涉及到性质问题,有一些家长还会逼着孩子认错,逼着孩子说“对不起”,但是越是这样的话,孩子们的心里越不服气,从而亲子之间的矛盾就会越加升华。
孩子和家长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孩子的错误在大人们眼里是一粒眼中的沙子,不能有半点容忍,但是孩子却会觉得自己不认错可以有自己天真的理由,首先我们要先弄清楚,小孩子为什么会在犯错拒绝认错呢?
1、不具备同感和移情能力
孩子的处事经验还不足够,所以对一些事情不具备同感和移情的能力,有数据显示,女孩在6岁之前,男孩在8岁之前,他们大多都会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说他们做错了事不会有对不起对方的感觉,相当于他们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你的心情。
同感,可以将他视为感同身受,移情,是将对其他人的情感设想到自己的身上的一种过程,但是孩子在一定的年龄段前,他们控制情感和处事经验还在发育和积累中,所以会出现犯错后不肯认错的现象。
2、害怕家长的责罚
小孩子都知道犯错之后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特别是那些对孩子很严格的家庭,家长的每一个笑容,眼神,动作都能看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孩子一旦发现有对自己不利的苗头,为了逃避家长们的责罚,便会选择拒绝承认错误。这也是很多家庭对孩子的错误不分轻重,也不问原因的就开始责罚,甚至还会在孩子承认错误之后,还进行训斥打骂,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就相当于在告诉孩子,你虽然承认了错误,但是你仍然逃不过要被训斥的结果,相反,如果孩子能死咬住不说,反倒能逃避惩罚。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宁愿撒谎不愿意承认错误,也不愿意面对挨打的结果,孩子慢慢会变的愈加叛逆,爱说谎,孩子变得很小心翼翼,大多都是因为家长们的要求太过苛刻了。
3、小孩儿也讲“面子文化”
面子,从古至今对中国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不仅大人们会有,小孩子也有。
经常会看到公众场合不少父母会逼着孩子认错,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孩子接受训斥,但其实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有些自尊心还会强过成年人,他们的内心也很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家长们在那么多人面前训斥他们,他们为了守住自己的面子,便咬死了不承认错误,孩子越不认错,家长们就越着急,使用的方法就越偏激,孩子就越不付出,从而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孩子是一个要引导去教育的天使,他们的本性并不坏,有时候可能是家长们做法太过偏激,让孩子不知所措,也可能是因为孩子有心结,所以不肯认错,家长们要做的就是要去引导孩子承认错误。
1、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不是神仙,不可能永远不犯错,所以家长们要允许孩子去犯错,去试错,很多家长太过于望子成龙或是保护过度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错误采取零容忍的态度,通过不恰当的方式来恐吓孩子不许出一点差错。家长们也要有同理心,谁都不想犯错,但是有时候犯错就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孩子在长大成人的一个必修课,与其整天担心孩子犯错,不如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有经验了之后就不会再犯错了,也有勇气承认错误。
2、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例如两个孩子打架,按理来说是两个孩子都有错,但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是先动手的那个孩子才有错,而我还手是没有错的,但是往往的情况是两个孩子都僵持着不肯认错,有些家长们会马上指责自家的孩子,并严令孩子向对方道歉,但如果这个孩子不是先动手的孩子自然不会服气的说对不起,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责骂或逼孩子,这样并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家长们要给孩子充分解释的机会,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不肯说道歉的话,多给孩子一点来解释,这样也能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3、父母要带头承认错误
在孩子们眼里,父母们是神圣的,是不会犯错的,但是父母们也会犯错啊,家长们犯错之后也要及时的承认错误,做一个好的示范,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孩子受到渲染。
总之,要想让孩子从口中和心中同时说出“对不起”的话,家长们要懂得去正确引导孩子,他们不想承认错误都是有原因的,家长们要允许孩子去犯错,并且在犯错之后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同时也要自身作责慢慢去渲染孩子犯错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因为生活经验不足, 知识点积累、自己的能力不足,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很容易犯一些错误, 每一个家长对孩子的态度都是个不相同的。
孩子经常犯错,已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孩子犯错是家长可以容忍的, 但是犯了错误,却坚决不承认,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这是经常引起亲自之间的争执。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 男孩拿着父母的手机出去玩,结果回来的时候发现将父母的手机弄丢了 ,男孩回家之后直接坦诚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
虽然孩子第一时间承认错误 ,导致父母十分的生气,甚至丧失理智,爸爸直接拿皮带抽打男孩,男孩的母亲非但没有阻止, 还拿起家里的大扫把拿出来打在孩子身上。
年仅6岁的孩子 ,因为一部手机被父母混合打,当爸爸上前查看的时候孩子已经没有呼吸,到医院的时候还是没有抢救过来, 生命就这样停止在6岁。
现在孩子只要犯错,家长最先想到的便是收拾一顿,只有打一顿孩子才能有记性,下次肯定不会再出现错误, 可是这种惩罚方式是有效的也是无用的。
更多的时候也是当时有效, 过后该犯还是得犯家长打骂孩子,只会是刺激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让孩子能够自己分析过错, 不仅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在孩子心理留下心理阴影,孩子会变得非常的敏感。
2. 假装抛弃孩子的想法
这算是很家长自己认为的绝招, 在孩子犯错事情的时候,故意作出要抛弃孩子举动,表现为“不打你,也不骂你,也不理你”就给孩子自己往旁边一放, 这样的状态孩子肯定会听家长的话。
但是作为家长。 还是不要把抛弃当做一种惩罚,孩子还小对于这些是十分敏感的,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残忍的方式, 也会让孩子的安全感有所下降。
3. 当着外人的面惩罚孩子
有很多家长在外面,孩子如果犯什么样的错, 不是等着回家之后再进行惩罚,而是直接当着外人的面进行惩罚,让孩子当众出丑。
当孩子被当众批评的时候, 只有想要逃离的想法,就算是父母的道理再好,孩子可能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作为家长在外人的面前大骂,让孩子以后怎样立足?
4. 不问清楚原因就开始打骂
有很多家长听说孩子犯错了,还没有问清楚原因就直接上打骂,觉得自己家孩子淘,肯定是自己家孩子的原因,不分青红皂白直接上。
家长一味自己对孩子的了解,才会这样做, 可是家长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的伤害会有多大,跟家长之间的信任值也会变得很低。
首先,恶化亲子之间的关系,一旦家长使用让孩子无法接受的惩罚,孩子很难将我们视为体贴他们的亲人, 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差,这对孩子的心理 健康 非常主要。
孩子会觉得无法在信任他们,跟父母在一起是不安全的,在犯错的时候不会在向他们承认, 在孩子的心理已经留下很大的阴影,他们心里想的便是怎么和家长保持距离。
其次,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本来就缺乏自尊的孩子,难以思考怎样去完善自己,才能去赢得他人尊重。大庭广众教训孩子 ,会让孩子觉得所有人们都在嘲笑自己。
最后 ,会使孩子变得更加叛逆,有很多家长说:“为什么孩子总是犯错?”家长教育过很多次, 但是却没见到孩子改正,同样的错误总是犯。
这样的孩子都是比较叛逆的,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家长暴力的惩罚不仅不能帮助到孩子,还会使孩子更加的叛逆,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隔阂也会越来越大。
不一味地指责孩子,宽容对待
当自己家孩子犯了错误,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宽容对待这件事情。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抱怨,只会将孩子逼退到一个你看不到的的角落里
他会用各种方式来隐瞒他犯的错误,他不敢直接面对自己的错误,更不敢面对父母的指责和埋怨。其实,犯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面对自己错误的勇气。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其实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他在 探索 外界和 探索 自我认知的的过程中, 在不断地犯错中才能有经验,以后做事情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否则, 孩子永远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误的。自己的行为好与坏还没有定论,不能去评断别人的行为是怎么样的。
父母起好带头作用
有些父母就太要面子,就算知道自己错怪孩子,也不愿意给孩子道歉,孩子的大脑闪过一些疑惑,难道家长犯错误就不应该道歉么?
作为父母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意识到自己错怪孩子之后,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向孩子道歉, 为孩子做一个知错能改的好榜样。
【笔者寄语】
正确的教育方式很重要,家长一定注意不能暴力惩罚孩子,不然的话亲自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生疏起来,在孩子的心理可能留下很大的阴影。
家长要找对一个让孩子自己承认错误的方法,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做错事情是要承担后果的。
今日话题:你还知道那些可以让孩子自己认错的方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但是很多时候碍于面子,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道歉,家长如何向孩子正确的道歉其实也是教育的一环。大人做错了事情,一样需要向孩子道歉。
除了孩子犯错之外,还有的就是家长自己犯错,明知自己违反了规定,却不肯承认错误,这样不仅对孩子造成了不良的示范,对家长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
不能因为树立自己的权威而选择不向孩子道歉,其实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是单位的领导犯了错误,他们死不承认和真诚道歉,哪个才能打动自己对他们另眼相看呢?
答案应该是能够知错就改的领导更能获得下属的依赖,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是一样的。如果家长能够及时承认错误和道歉,反而能够更加得到孩子的喜欢。更关键的是,父母在做错之后及时道歉,能够培养孩子更加真诚的品格。
家长做错了之后如何向孩子真诚的道歉,需要一些沟通的技巧。
1. 描述错误行为道歉需要理由,作为家长也不例外,当准备好向孩子道歉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描述自己错误的行为。
描述道歉行为有的时候并不需要长篇大论,而是将自己做得错误的行为如实描述出来即可。
家长在说自己错误的时候,可以不要说是因为本质而引起的错误,而是尽量强调是因为某种特定的环境而导致的犯错。
这样孩子才能对家长将来的预期更加客观。
2. 说出伤害在交代行为之后,家长要说出因为自己的做法而有可能造成的对别人的伤害,这样能够明确的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是错的。
通过交流情绪来了解因为自己的错误对孩子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如实的描述出来孩子此刻的心情,才能更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当中。
3. 说出改正方式既然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就要乘胜追击,说出如何改正,不仅能够让孩子知道家长的错误在哪,还能够更好的知道犯错之后如何进行改正。
家长犯错之后不要找借口或者是用贿赂的方式,或者逼迫孩子接受自己的道歉。要向孩子明确的说明为什么自己的做法是错的,这样有助于他们理解错误的原因,从而下一次尽量避免错误。
更重要的是,家长要通过讲述来让孩子知道,如何做能够避免下一次犯错。
在教养的过程中家长最关心的其实就是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很多时候家长的不坦诚就会造成孩子的隐瞒和欺骗。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自己做到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犯错之后能够真诚的向孩子道歉,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真诚的品格,因为当孩子看到无所不能的父母也会犯错,同样会道歉的时候,他们就不会认为自己有了错误是需要隐瞒和掩饰的,更加能够大方自信的和别人交往,发展出真诚的品格。
俗话说人无完人,况且在教育的路上家长难免会犯错,对于朋友和同事,意识到自己做错的时候有可能会马上承认错误,那么何不对孩子坦诚一点,有了错也要及时承认呢?
父母的主动道歉不仅能够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还能够更好的让孩子了解到承认自己错误的重要性。
在错误的事情上能够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通过合适的方式不仅要向孩子说明自己做错了,还要告诉他们错在哪里,做错了事情之后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要如何隐瞒,而是要如何勇敢的承认,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面对这件事情。
只有该道歉的时候就道歉,正确的教育形式才能树立起来,让教育起到真正的作用。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正确的榜样,在这件事情上他们自然就会懂得正确的做人道理。如果孩子看到家长做错事情都能勇敢道歉,他们自己也才能够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不逃避,不找借口,不用可以提醒也能主动承认错误。父母在自己做错的时候主动道歉,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尊,同时也能够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不要让自己的面子影响了孩子正确的是非观,不要只是教导孩子知错就改,却从来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不仅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反而是给他们做的最好榜样。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问题总是躲避和推卸,甚至觉得道歉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潜移默化的也会形成错误的认知。
逃避责任和错误的认知自己,会形成不良的人际交往能力,父母在与孩子和解的时候使用的正确态度,其实就是孩子学习如何处理矛盾的最好模仿对象,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面对。
父母之所以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但这种行为确是没有将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其实是变相的不尊重孩子。
不能因为自己地位高就不承认错误,这种意识的导向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培养。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当家长学会因为错误而向孩子道歉的时候,就是他们行为最好的模板,同时也有助于养成孩子更好的人格。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