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时间: 2023-08-12 14:02:33

责任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每一个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幼儿园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幼儿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只有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与他人的关系,从而理解自己的责任。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情感和思维。

2.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除了自我意识,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孩子能够与他人正常交流和合作,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责任。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让孩子在与他人合作中感受责任的重要性。

3.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这也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当孩子能够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事务,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教授孩子如何穿衣、洗手、收拾玩具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4. 培养孩子的家庭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只有当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责任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家庭教育中,可以通过教授孩子如何收拾自己的玩具、如何帮助家人做家务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和家庭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只有当孩子具备了责任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大班幼儿责任感培养初探|大班幼儿责任意识

培根说:“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我们知道,幼儿期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是否具有责任心,就决定着将来我们整个社会成员是否具有责任心。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责任心的教育和培养,以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发展和提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5~6岁的孩子社会目标是:学习选择活动方案,学习认真、努力地完成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责任感。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我将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建立区域管理,建立值日生制度和小组长制度”三个方面简单阐释自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对孩子责任感培养感悟和理解,并简单介绍一些做法。
一、从自我管理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事应当让他自己做”,做到这一点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老师让孩子从具体的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在幼儿教育应该明确哪些事情是由老师来做的,哪些事情是老师一起帮助来完成的,哪些事情必须是自己做的,这样只要不包办,让幼儿逐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完成的习惯,久而久之,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有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意识。
班级中有一位杨铮杰小朋友,老师有时会布置一些作业回家:比如摘几片树叶来,他很少能完成老师的任务,问他为什么,他总是说:“他们(指大人)不给我弄好。”比如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喝完水,杯子就随手一放;午睡时,脱下的衣服乱成一团,随地乱扔;玩过的玩具七零八落,满地都是。于是我加强了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将自己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对自己负责,从自理能力上逐渐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另外,针对一些孩子做事有头无尾,马虎敷衍的现象,加强了个别教育的力度。引导幼儿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件事情。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情,逐渐形成孩子责任感的萌芽,并作为培养幼儿责任感的途径。
我们大班根据幼儿发展水平自我管理的内容包括:折叠衣物和棉被(当幼儿学会了穿、脱衣裤,我们会要求把脱下的衣服折叠整齐,并学会叠棉被。如果老师的要求停留在幼儿已经学会的本领上,这样使他们减少了劳动的机会,削弱了他们的责任心);吃饭后会收拾自己吃过的地方;户外活动时不做危险的游戏,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自己保管整理好自己的东西;积极参加班级开展的活动……
在班级我们每周都会交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任务,如从家里带一件自己喜爱的玩具、图书等物品,并对完成任务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幼儿有一种责任的意识;在家里我们与家长一起协商共同为孩子制作一张表格,列出孩子必须独立完成的事情,如穿脱衣服、吃饭、刷牙、整理玩具等等,孩子独立完成的就打上“√”,每周进行检查并给予适当的奖惩。在进行的过程中家长不要轻易代替他完成,特别是孩子玩过的玩具,没收拾好的可以暂时收藏起来,让孩子体验到未尽到责任所造成的后果,也让孩子去体验责任的含义并承受到一定的来自责任的压力。总之,责任感的培养首先要从孩子自己的事做起,家长必须要严格要求。
二、在班内建立值日生制度和小组长制度,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通过让幼儿进行每日的值日,给花草浇水、摆放桌椅,每日为幼儿报菜谱等让幼儿逐渐养成责任的意识。值日生,孩子们都很喜欢。每天会轮到5~6名孩子,他们尝试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如:搬桌子、分调羹、检查洗手情况等。我就利用这样一个契机,组织每天的值日生比一比,哪个值日生的“工作”不用老师提醒;哪个值日生的“工作”最好;评出的最负责的值日生就可以获得“小巧手”的称号。这样一来,孩子们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的明确,责任心也大大加强了。
要当组长也是有要求的:你要记住自己组的茶杯上的记号;记住自己组的小朋友小椅子上的名字和作业本的名字;会收发作业本等等。你所记住的内容就是你的责任。
三、增设幼儿管理员,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为了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我在班级中增设了管理员:书包管理员、鞋子管理员、小椅子管理员等。不同的管理员每半月更换一次,并且在晨间活动中对幼儿责任区管理情况进行讲评。对责任心强、管理的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并在评比栏贴朵小红花,周五,谁累计的小红花最多,谁就是本周的“责任小明星”,并获得一份小礼物。在此过程中,幼儿为了争得荣誉,就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责任,并要尽心尽责,当责任区出现了什么问题,他就必须利用自由活动时间马上进行处理。这样一来幼儿的责任心不仅大大增强,同时还实现了幼儿自己管理班级的目标。
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方法也有好多种:如树立榜样,让孩子形成责任感;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逐渐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意识;通过情景感知,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在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应从小树立孩子的责任感,从关心家人、家庭做起,这样才能延伸到幼儿园和社会,这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点。对责任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从基础抓起,让幼儿自己在一点一滴的小事里和平时熟悉的行为习惯上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培养幼儿的责任情感、责任意识、责任行为。

如何教育孩子有责任心

导语:儿童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

一、让孩子去承担家庭中的责任

作为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孩子既应该享受权利,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建立家庭中的岗位,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层次的责任心难以确立,将来走上社会也难以向社会层次的'责任心过渡。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轮流担任教师的助手,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能力,孩子们都很愿意参与,并为自己日渐增长的能力感到自豪。

在家庭中,父母应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例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等。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也是培养责任心的一种方式,不但要倾听他的心声、感受,也要同他谈些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谈谈建设家庭的计划,待孩子大一些后,甚至可以与孩子商计家庭财政安排。

三、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当孩子没认真完成安排的事情时,父母一定不要代劳,比如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等,必须让孩子重新或继续完成,而不是直接动手将事情办好,这样,孩子才知道如何负责任。所以,父母要注意,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帮孩子解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某些人生中的难题,必须靠自己努力解决,要勇于面对,勇于负责任,相信自己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四、父母首先要有责任心和责任感

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一个对家庭、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1、订立责任合同,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并且与处罚联系在一起。如把洗青菜的家务活承包给孩子,要是没做好,便不能吃所有的菜。这样,孩子才知道一个人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2、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有位10岁的小女孩,她负责倒家中的垃圾已经5年了。在她5岁那年,她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父母为了支持她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对她倒垃圾的事予以表扬,夸她能干,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她。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3、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有的家庭要求家人洗澡后把换下的衣服放进洗衣机,可8岁的王刚经常忘记,妈妈让他用本子记下洗澡后该做什么事,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从此以后,王刚再也没有忘记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他为自己的进步感到自豪。可见,当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大人经常提醒,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也慢慢地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4、让孩子对自己某些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设法补救。如小孩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也许对方会认为损坏的玩具没多少钱,或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但家长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当然,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