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测试原生家庭对你影响有多大

时间: 2023-08-14 20:47:47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原生家庭是指人们从出生到成年所处的家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价值观、行为习惯、情感表达方式等等。那么,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测试原生家庭对你影响有多大

1. 价值观的形成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最早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了孩子形成自我认识和价值观的重要依据。比如,一个家庭中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如果父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那么孩子也会认为成绩是最重要的;如果父母鼓励孩子多交朋友,那么孩子也会认为交朋友很重要。因此,一个人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2. 情感表达方式的形成

原生家庭也是一个人最早学习情感表达方式的场所。父母在处理家庭矛盾时的方式和孩子的亲密程度,都会影响孩子对于情感表达的认识和方式。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经常采用暴力或者冷漠的方式来解决矛盾,那么孩子也会认为这种方式是正常的;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经常表达亲爱和关心,那么孩子也会认为这种方式是正常的。因此,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3. 人格特点的形成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人格特点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家庭中,孩子学习到了很多社会技能,比如沟通、合作、协调等,这些技能都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础。同时,原生家庭中的家庭氛围也会影响孩子的人格特点的形成。如果家庭氛围融洽,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稳定,那么孩子也会比较开朗、自信、乐观;如果家庭氛围紧张,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稳定,那么孩子也会比较内向、自卑、焦虑。

总之,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价值观、情感表达方式、人格特点等多个角度来看,都可以看出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原生家庭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哪些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以下四点:

原生家庭的第一大影响:亲密关系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验。

原生家庭是个人情感经验与两性相处方式学习的最初场所。一个人的婚姻是否幸福,通常在他成长的家庭和他童年的经历中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有所缺失的部分,往往会在成年后拼命加倍找回,甚至带入到未来的恋爱、婚姻中去寻找,给亲密关系带来困扰;而一个人在原生家庭枝樱羡被满足的部分,反而容易做出取舍。

原生家庭的第二大影响:性格特质

李开复说:“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在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在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短短一段话,道出了不同的原生家庭,会带给孩子怎样不同的性格特质。

心理学上认为:孩子的自信,以及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都是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或者发现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自己必须听话,必须懂事,必须做得足够好,才能得到父母的爱。那么,哪怕他之后取得再大的成就,他的内心也始终是匮乏的。

所以,那些从小与父母亲密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更有自信,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反之,孩子就很容易自卑,出现社交困难等状况。

原生家庭的第三大影响:亲子关系

我曾经看过一幅很有意思的漫画。孩子犯了错,爸爸拿起鸡毛掸子就要打儿子,这时候,爷爷一手拉住儿子,一手抄起鸡毛掸子就喊道:“爸爸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打你儿子!”

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就在这种强猛拍大的延续性。如果我们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和成长,那么就很可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重演悲剧。颂扰

就像有些父母对孩子脾气很差,动不动就是又打又骂。孩子长大了,发誓自己绝对不对孩子发火,结果每次孩子一做错事,他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坏情绪。

还有些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关系冷淡,等他们长大后,想要和孩子亲近,却发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对孩子好,而是因为他们不曾在原生家庭体会到好的亲子关系,所以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好好相处。想要改,就必须经过长时猛拍间的学习和成长。

就像国际顶级家排导师伯图?乌沙莫所说:父母能够自然给予孩子的爱,通常是他们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的爱。

作为一个父亲,如果我从我的父母那里得到很多爱,我对孩子的爱就会很自然地流动;如果我没有从自己的家庭得到足够多的爱,那么就很难把爱自然地给予孩子。

原生家庭的第四大影响:金钱关系

路易斯海在《生命的重建》一书中列出了一些“与钱过不去”的限制性信念,包括:钱是丑恶、肮脏、邪恶的;我很穷,但是我很清白;我永远不会找到好工作,永远挣不到钱;赚钱是很困难的;我不够好,不值得拥有……

通常情况下,那些在物质上过得拮据,或者是拥有财富也始终感到匮乏的人,大多都有以上的某种或者几种限制性信念。

而这些信念,往往都是在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里塑造而成的。

就像有些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节俭,总是跟孩子说“赚钱不容易,你省着点花。”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很容易产生一种颂扰强烈的不配得感,枝樱羡不敢花钱,不敢对自己好。甚至变得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还有一些人,因为童年一些遭遇,会对金钱有一种强烈的抓取欲。总觉得只有金钱才能带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得到更多财富。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