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心理治疗中的移情

时间: 2023-08-14 22:15:34

移情是指患者在心理治疗中对治疗师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爱、恨、崇拜、羡慕等。移情是心理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也是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心理治疗中的移情

移情的来源

移情的来源有很多种,有潜意识的影响,也有客观的因素。在治疗中,患者往往会把治疗师当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情人,这些角色都是患者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存在。患者对治疗师的投射,往往是对这些角色的再现,而不仅仅是对治疗师自身的情感。

移情的作用

移情在心理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移情为治疗师提供了对患者内心的洞察,使治疗师更好地理解患者。其次,移情能够促进患者自我认识的提高。当患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移情,就可以探讨这些情感背后的原因,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最后,移情也有助于建立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当治疗师能够恰当地处理患者的移情,就可以建立起信任和尊重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推进治疗。

如何处理移情

治疗师在处理患者的移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治疗师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在处理患者的移情时,不能被情感所左右,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其次,治疗师需要及时识别和解释患者的移情。当患者产生移情时,治疗师需要及时识别并解释这些情感的真实意义,避免误解和偏见。最后,治疗师需要通过移情的处理,促进患者的自我认识和治疗过程的进展。通过恰当地处理患者的移情,治疗师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推进治疗。

总之,移情是心理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识别和处理患者的移情,治疗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促进患者自我认识的提高,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因此,治疗师需要认真对待患者的移情,通过恰当的处理,推进治疗的进展。

【咨询实务】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附个案)

文|丹思心舞

移情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的过程。移情分为正性、负性或是混杂的,移情往往在相当程度上是无意识的。

正移情 是来访者将自己喜欢的特征投射到咨询师身上,咨询师好像自己生活中喜欢的一个人或者期望的完美人格,会美化咨询师,甚至涉及一些与性有关的、与感情有关的假想。

负移情 是来访者把咨询师想象得有些夸张的坏,把自己生活当中不喜欢的某些人的特征投射到咨询师身上,觉得咨询师就是那种人,进而产生一些攻击性、防御性的反应。

除了来自于原生家庭关系模式导致的移情现象, 还有可能是来自“种族-文化”的移情 ,“咨询师应注意求助者对咨询师的种族和文化的知觉,作为移情关系的一个潜在可能部分”。比如带着种族仇恨的人,对于敌对民族所有人都带着愤怒。

在另一方面,咨询师在个案中的感受或情绪的扰动,可以统称为“反移情”。“它是咨询师针对移情或麻烦自己的事物做出的真实、本色的反应” (《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四章),也分为正向和负向。

弗洛伊德最开始认为移情是咨访关系的一种障碍,后来逐渐改变了态度,觉得移情不可避免,可以将移情分析当做精神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途径,甚至故意诱发某些移情。后来的关系学派会认为,咨询靠的是反移情,很多干预都是反移情的体现,这种说法也不错,因为所有的针对移情的处理不免要带有咨询师的情感反应,只是要识别反移情对于来访者和治疗是否有益和有效。

现在心理咨询界比较有共识的,是认识到移情广泛存在、不可避免,是情感的客观现实。移情表现能够反应出来访者平时的交往模式、内心未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澄清咨询中的移情帮助求助者看清,他们在咨询中对于咨询师的期望,实际上就是他们对生活中其他人的期望。

首先移情的判别就看来访者的感情反应是基于对咨询师的了解还是基于想象。如果是想象,就应该探索背后可能的移情。

处理负移情和正移情,在本质上没有差别, 在体验上却是天壤之别。共性的来说,咨询师要:

咨询师处理求助者的移情通常有五种方式 (Gelso)

咨询师也可以通过 共情 反映出求助者欲望或愿望(如被爱、变得重要、控制他人等)的方式,来有效处理移情问题。上述“自我暴露”通常也是一种共情的方式。

咨询师在个案中的“反移情”感受有一部分来自来访者这个特定的人和人格特质激发出来的,需要咨询师识别出来,借助它进一步与来访者工作;有一部分带着咨询师个人的成分,需要进入体验环节,跟我们自己的咨询师和督导去讨论。

可能发生的有越界的反移情类型包括 (Corey, Corey & Callanan,2003): 过度保护案主、过于温和地对待案主、拒绝案主、需要案主经常予以赞赏、在案主身上看到自己、发展出性或浪漫的感觉、不由自主地给建议、和案主发展社交关系等。

咨询师的反移情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有危害的反移情往往出自咨询师本身的伤痛。经常发生在以下情况:

为了避免有害的反移情,咨询师需要通过接受个体和小组咨询以及个案督导对自己进行清理和辅助个人成长。

咨询师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未竟事物或未完成事件,以及未被解决的个人内在冲突,会对专业助人过程造成干扰。专业伦理守则都有相关的界定,强调 咨询师应该对个人的身心状况提高警觉,以免影响助人的专业效能。

专业咨询伦理还强调以来访者的利益为前提, 咨询师要时刻觉察自己的对移情的处理或反移情是否符合来访者的利益,是否符合咨询伦理规范的行为准则。 比如,咨询师对来访者产生一些感情,甚至性幻想,如果能控制在行为规范以内,没有发生性关系或者建立亲密关系,能够克制自己的情感为来访者提供帮助,是允许的,如果不能做到,就应考虑转介给其他咨询师处理。

不同心理咨询流派对于移情也有不同方式的处理,下面两个个案可以看到一些区别。不过因为在发展趋势上,不同流派对于咨访关系在咨询或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性上有了更多的共识,处理移情的方式也多倾向于更加人性化,在现实关系中陪伴和帮助来访者纠正问题模式,成了共同的工作方向,但是在具体理论假设和技术上会有所差异。

1. 金妮的个案

《日益亲近》是存在主义和人际关系取向代表治疗师欧文.亚隆与来访者金妮合作发表的对治疗过程的记录,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正移情帮助来访者的真实案例,其中也包含了咨询师对于自身“反移情”的一些觉察和反思。以下系列跟踪了亚隆与金妮的陪伴之旅。在这个个案中, 亚隆本着人际关系取向的治疗原则,没有着力于挖掘金妮移情中来自原生家庭和过往经历的潜意识情结,而是着眼于当下和未来、聚焦在现实关系中改善。

《日益亲近》1-茆丁导读
《日益亲近》2-作者序言
《日益亲近》3-第一个秋天
《日益亲近》4-一个漫长的春天
《日益亲近》5-夏天
《日益亲近》6-一个转瞬即逝的冬天
《日益亲近》7-最后一个春天
《日益亲近》8-日益亲近
《日益亲近》9-后记与总结

2. Mia的个案

Mia在日常生活与咨询过程中,与男性相处的关系受到了对父亲的移情影响,而且这种移情很复杂、很隐秘。她对父亲有着理想化的想像,没有事实上但在情感上有乱伦的情结,这影响了她在规则世界里建立亲密关系。同时她的潜意识里又还是有对父亲隐藏的弱点的辩护,这让她作为律师往往选择对弱者有过失而有一定权威的人士作为客户提供辩护,还让她在私生活和咨询中有很出格的表现,比如在跟其他男性的性关系、对咨询师的性勾引,等等。以下系列提供了Mia个案的解读。 主角Paul是精神分析取向治疗师,所以对Mia来自对父亲的美化想像产生的移情潜意识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揭示,但同时也引导Mia进行了成人化身份和存在意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Mia的个案1-Paul与Mia的相遇与首次面谈
Mia的个案2-Mia的再次越界与第二次面谈
Mia的个案3-揭开“秘密”的第三次面谈
Mia的个案4-Mia的“惊喜”与焦虑
Mia的个案5-Mia陷入抑郁与无助
Mia的个案6-Mia是结束还是继续治疗
Mia的个案7-答疑与总结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医生也会出现移情反应吗?

会 咨询者对来访者也可能产生同样的移情,这被称为对抗移情或逆移情,书上写的是反移情
反移情是咨询师对来访者所产生的一种潜意识的反应倾向,因此它是应情的对立面,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移情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移情表现的反应,即,咨询师把早年对父母的感觉、想法和情绪投射于来访者身上。广义的反移情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无意识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反应趋向,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咨询师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世界观决定的。

“移情”在心理学上怎样解释?

移情指本应是对他人(通常是父母,但也可以是兄弟姐妹、配偶等)的情感和态度转移到了分析家身上。有正向和负向之分。正向就是案主对心理咨询师产生好感或依赖感。负向就是厌恶感。
如果咨询师与移情者一同陷入情感的漩涡,这样咨询者关系就会产生质变,这是需要严加防止的。
咨询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在面对移情时,也难免会动心的。一旦动心,就称为反移情,即反向移情,反移情对于咨询来说是有害的。咨询师要有充分的理性来避免它的发生。

什么叫正性移情和负性移情?

正性移情

该术语描述主要由任一形式的爱组成的移情反应。

这是指在病人偏向于他的治疗师(分析师、精神病医师或心理学家)时,热爱、喜欢、信任、多情、爱好、关心、奉献、爱慕、迷恋、激情、对欲望的渴望或尊敬、非性爱的、非浪漫的、温和的爱的形式有利于工作联盟。

另一种正性形式是在病人爱上分析师的时候。这种在治疗中出现的爱同真实生活中的爱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病人爱上她的分析师或治疗师造成了多种困难。在这些阶段要达成工作联盟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对处于困境中的病人深思熟虑、考虑周全,而且仍然继续从事分析的任务。或许这一富有同情心的分析态度、克制的人性和坚定如一不会在其它时间这样绝对由必要。

病人的移情之爱总是成为一种阻抗的来源,可能通过病人的迫切需要和即刻满足的渴望对抗分析工作,病人失去对顿悟和理解的兴趣。

理想化也是其它种类的正性移情。

负性移情

指明移情的感受以任一形式的恨、恨的原形和派生物为基础。可以借助憎恨、愤怒、敌意、不信任、憎恶、厌恶、勉强、怨恨、讽刺、嫉妒、讨厌、轻蔑和恼怒等得以表达。负性移情总是出现于分析中,尽管它常比正性移情现象更难揭示得多。不仅病人对之加以防御,分析师自身也同样(即反移情)。

在分析早期负性移情反应的出现较早期短暂的移情之爱引起更多问题,在治疗早期形成可靠工作联盟之前,敌意和愤怒引诱病人见诸行动,于是分析过程中断。

然而一旦工作联盟已经建立,负性移情的出现可以是治疗进展的一个重要迹象。只要存在一个好的工作联盟,移情中对童年早期人物的敌意和憎恨的再体验是分析工作一个最富有成效的阶段。

在其它方面,负性移情也经常用于防御的目的-----作为对正性移情的阻抗。一些病人特别是同性别治疗师的病人之所以会挖掘出他们敌对的情感,是因为他们使用这些情感作为一种对爱尤其是同性恋情感的防御。对分析师的性的情欲化情感也是负性移情,因为它们也使分析过程终止,病人只希望自己满足。复杂因素之一是治疗师的反移情可能卷进来以阻碍一些憎恨形式的进展和识别。我称此为"分析师的阻抗"。

认识到恨不是针对医生或分析师是很重要的,他是对来自于早期经历中爱的情感的阻抗。

持久的负性移情总是表明负性移情是隐藏的,而非不存在。

为帮助病人详尽阐述这些过去的情境并消除其敌对的移情,我们须试图指出病人所感受到的对我们的敌意来自于他的早期经历。这一工作的可能性极大取决于分析师在治疗过程中的状态,他的反移情和阻抗。

弗洛依德对反移情不如他对移情概念的理解那般透彻,不过,他仍指出:对治疗师来讲,产生反移情的倾向给了治疗师有用的提醒,即这可能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所想,治疗师应该明白,病人是在治疗情形下对治疗师产生爱的感情的,这并不是说他本人如何有魅力,如此就更没有理由为病人产生的情感而沾沾自喜,相反,治疗师应该将之排除在分析情景之外??。弗洛依德认为,只有通过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治疗师才能具备觉察移情-反移情的能力。现在心理分析则有另外的看法,一般认为:反移情在治疗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治疗师必须通过察觉自己内心中的微妙反应来理解病人内心中的真正冲突,往往发生的情况是:治疗师反应越强烈、越尴尬,就越能反映出病人内心蕴藏的关键性冲突。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