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亲近的人,在我们需要帮助和支持时,他们总是在身边。然而,有些人会讨厌自己的父母,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为什么会讨厌自己的父母
1. 亲子关系不和谐
亲子关系的和谐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一旦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孩子就会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父母可能会对孩子的行为和决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会让孩子感到被妨碍和限制。同时,父母的期望也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压力,一旦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就会感到自卑和失落。这些问题加在一起,孩子就会对自己的父母感到讨厌。
2. 父母的行为不当
父母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情感和行为。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的习惯或态度,孩子就会感到不舒服和尴尬。例如,父母可能会在孩子面前争吵、嘲笑或抱怨,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此外,父母的行为也可能会对孩子的生活造成影响,例如,父母可能会对孩子的朋友或爱好表示不满,这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失落。
3.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孩子就会感到被束缚和限制。例如,父母可能会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这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失落。同时,父母也可能会对孩子的决定和行为进行过度干预,这会让孩子感到被限制和妨碍。这些问题加在一起,孩子就会对自己的父母感到讨厌。
4. 父母的期望不合理
父母的期望往往会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不合理,孩子就会感到自卑和失落。例如,父母可能会要求孩子在学业或体育方面取得好成绩,这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焦虑。此外,父母的期望也可能会对孩子的人生路线造成影响,如果父母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来选择职业或生活方式,孩子就会感到被限制和束缚。
总之,讨厌自己的父母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亲子关系不和谐、父母的行为不当、教育方式不当和期望不合理等。为了改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这样,孩子就会感到被尊重和被关爱,从而与父母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
在长大的某个瞬间,尤其是在面对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和父母越来越像。
甚至我们会自我怀疑,为什么自己活成了最讨厌的样子?
其实,活成了父母的样子,不是我们的错。当然,也未必是父母的错。
我们这些人,不过都是代际传递中的受害者。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也活成了他们父母的样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缺点和痛苦必须代代相传。
觉醒,就是成功的一半。
当我们意识到代际传递,意识到父母养育方式的问题时,我们就走向了成功的一半。
第一,不把父母当父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把父母当成我们一切行为的标杆。
因为如果我们一直活在父母的影子里,选项只有两个——像他们或者完全相反。
这两者的本质都是认同,都是没有逃离父母的影响。
我们跳出父母与自己的关系,把父母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分析他们身上代际传递的东西。再察觉自身那些相似的点,然后尽量不要去用同样的方式伤害别人,摆脱身份认同。
第二,接纳相似,超越相似。
很多我们讨厌的东西,都是因为我们的不接纳。越是不接纳越是压抑,就越会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来。
与其如此,不如接纳这种相似。
不要觉得“真烦,我怎么开始像父母了”,而是可以自嘲地想“真有趣,我竟然和父母越来越像了”。
然后把这种相似的力量,变成超越的力量。接纳这种性格在我们身上已经客观存在,然后找到可以超越的地方。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从不敢掉以轻心,马虎从事,因此在小孩心中,父母的管教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们都清楚,孩子的一生有三个叛逆期,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心中的想法逐渐增多。俗话说: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由于长时间在父母的严加管教下成长,孩子的反叛心理自然就越来越明显,因此随着年龄增大,孩子反而越来越讨厌父母这种情况就见怪不怪了。
孩子有了叛逆心理,这并不可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阶段和经历,作为父母不应焦虑,此时应换位思考,多捕捉孩子的内心,多与孩子交心沟通。
此时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父母不能居高临下,应转换角色,以平等的姿态,以兄弟姐妹的氛围与孩子面对面的促膝谈心,设法让孩子放下芥蒂,摒弃"仇恨",孩子的叛逆的心结就会彻底打开,就不会形成"越长大,越讨厌父母"的恶性循环,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很多年轻人宁肯听老师的话也不听父母的话,他们觉得父母什么也不会!我隔壁是大学教授,博士级别,他们的女儿十多岁的时候就很讨厌父母,觉得这俩博士还不如他们的研究生老师厉害!我们每个人在青春期甚至20岁左右时都觉得自己有改变世界的本事,这也正常,随着在社会上磕磕绊绊逐渐增多,也会收敛很多。
年轻人真正懂事起码是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那时候,才跟当年的父母齐平。你的孩子也是这样看你的。于是心理就会转变了!觉得父母很厉害,工资那么少还能攒钱买房买车供我上大学。而我现在连个婴儿都养不起。我的工作能力在单位一般,挣得也不多,比我当年的父母差远了。
中国人最传统的一种思想就是,父母恩大过天,我生了你,我有资格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全盘操控。其实我有一点反感这一点。我们跟父母是最亲的血缘关系这个是肯定的,但是,我们每个人成年后还是应该跟父母有界限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自己的人生还是需要自己去掌舵。
无论我们的父母是怎样的人,他们对我们的生、养之恩,我们还是应该感激的。大多数父母也不指望孩子能还上这个生养之恩,不过大多数孩子也还不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