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认知疗法的基本治疗目标

时间: 2023-08-15 12:47:35

认知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基本理念是,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他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认知和思考方式所决定的。认知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调整他们的思维方式,以改变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下面从多个角度分析认知疗法的基本治疗目标。

认知疗法的基本治疗目标

1. 改变负向思维方式

认知疗法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调整他们的负向思维方式,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愤怒等负向情绪。认知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他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认知和思考方式所决定的。负向思维方式会让人们对自己、他人和世界产生消极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导致负向情绪的产生。因此,认知疗法通过帮助患者发现和纠正他们的负向思维方式,以改善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2. 培养积极情绪和行为

除了调整负向思维方式外,认知疗法还帮助患者培养积极情绪和行为。积极情绪和行为可以帮助人们应对挫折和压力,增加自信和幸福感。认知疗法通过教授患者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技能,以及帮助他们找到积极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促进他们的积极情绪和行为。

3. 提高生活质量

认知疗法的另一个基本治疗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指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关系、自我实现等多个方面。认知疗法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

4. 预防复发

认知疗法还可以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复发。一些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容易复发。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掌握预防复发的技能,以避免疾病的再次发作。

综上所述,认知疗法的基本治疗目标包括改变负向思维方式、培养积极情绪和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复发。这些治疗目标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复发。

认知治疗的主要环节是

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是以纠正和改变患者适应不良性认知为重点的一类心理治疗的总称。它以改变不良认知为主要目标,继而也产生患者情感及行为的变化,以促进心理障碍的好转。认知治疗又分为理性情绪治疗、自我指导训练、问题解决疗法及Beck认知治疗等种类,这里重点介绍Beck认知治疗。理论背景

认知过程
认知治疗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理论上有密切的联系,强调认知过程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Beck认为与其[1]直接有关的理论来源于三个方面:

1.由Adler,Rank和Horney发展的心理学观察方法,基于古希腊斯多葛(Stoic)派“一个人对自身及其周围人际关系的观念,决定其行为”的哲学观点。

2.Kant及Pmtld的结构理论和深层心理学。结构说将人的认知分为原发和继发;而继发过程属高层结构,较为特殊和精炼,可检验和校正原发的较粗糙过程。病理时则高层纠正功能受损,结果情绪行为失控。

3.吸取了行为科学的某些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并产生适应不良行为;通过疏导教育可改变患者不合理的信念,达到改变情绪和行为的目的。

适应范围
  1.对轻至中度的抑郁症及非精神病性抑郁最为有效。

2.躯体疾病或生理功能障碍伴发的抑郁状态也有较好的疗效。

3.内因性抑郁或精神病性抑郁,需配合药物治疗。

4.还适用于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恐怖性强迫症、酒瘾、药瘾等。

5.可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的心身疾病,如偏头痛、慢性疼痛等。

6.对多动性行为障碍,冲动性行为等行为问题,也有较好疗效。

方法及技术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解释治疗的目的及方法,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2.全面了解患者的当前问题及有关背景材料,列出关键问题。

3.识别患者负性的自动思维确定首先干预的目标。例如Beck认为,抑郁症有负性认知三联征:

①对自身的负性评价。

②对以往经历的负性评价。

③对前途的负性评价,由此呈现动机行为的病态表现。

4. ABCDE技术的采用。 A即刺激,B指个体的信念,C指情绪和行为结果,D为干预性指导,E为干预后的效果。

5.Beck认知治疗往往取以下三个步骤:

①启发患者寻找不良认知。

②协助患者暴露认知曲解或逻辑错误,并加以讨论、检验、合理推论。

③通过反复“诘难”改变负性自动思维,放弃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认知。

6.改变错误认知方式常用技术有:

①检验假设校正法。

②信条(或称价值观念)改变法。

③思维方式转换法。

④心理剧角色扮演领悟法等。

7.布置家庭作业,可列出三个栏目:

①自动思维。②认知歪曲的评定。 ③合理认知。

8.行为改变技法,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日常活动计划表”,适于缺乏动机及活力的患者,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原则。

9.“M?/FONT>P”技巧的使用。 M即调控、把握,P为愉快、欢乐。根据患者的日常活动评价M值和P值(0~5分制),并书面记录下来,依计划行事调整进度,动机强化后成功的自信心及愉快感也由之增加。

10.价值观念的矫正:

①“该与不该”信条:患者的内心价值体系中总有一些“应该”与“不应该”的人生守则,目标过高会不堪负荷,范围过广则难以宽于待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治疗者要指出这一信条的非现实性及局限性,使患者的待人处事律己会更现实、更富有弹性。

②“幸福与痛苦”信条:这常常是来访者人生目标追求过程中的两种极端情绪化反应,也基于相应认知过程。例如“不是楼上楼,就是楼下搬砖头”、“要幸福必须事事成功”、“达不到目标勿宁死”,也称此为“非此即彼”,又称“全和无”观念。治疗者应该使患者明确“世上事并非十全十美,不如意常有八九”,不能事事都“背水一战”,必须经常调整目标及期望值,提高对挫折及失败的耐受力。

③“危险与安全”信条:对环境及事件发生前危险度的估计因人而异,估计过高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焦虑,使行为受限(如恐怖症、强迫症);估计过低,则易发生意外。临床常见的为前者,治疗时要向患者指出这种过分不安全感的危害性,易造成紧张或人际交往困难,过高估计危险会畏难不前,产生适应不良行为。诸如此类的不现实价值观均须予以矫正,故认知治疗又称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则及特点

1.工作的基础:用认知行为模式对个案的问题不断评估-解释-概念化;2.良好的治疗性联盟:共情、支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3.强调合作与积极参与:议程设置,目标达成等;
4.目标导向、聚焦于问题;
5.聚焦于当下;6.强调心理教育,目标在于教来访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强调复发预防;
7.有时间限制的;
8.结构化的;
9.教会:患者识别、评估以及应对自己的功能不良想法和信念;学习的过程;
10.采用各种技术来促使思维、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