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反社会人格是天生的吗

时间: 2023-08-16 00:02:37

人类历史上,反社会人格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人认为,反社会人格是一种天生的特质,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某些人群中。但是,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探讨反社会人格是否天生的问题。

反社会人格是天生的吗

首先,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反社会人格确实有可能是天生的。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与基因有关,可能与多个基因的互作有关。例如,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可能与反社会人格有关,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大脑中的表达与决策、情绪和行为有关。此外,其他研究表明,低MAOA基因表达与反社会行为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反社会人格可能与基因有关,是一种天生的特质。

其次,从环境因素的角度来看,反社会人格也可能是后天形成的。许多研究表明,反社会行为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家庭、教育、社会经济地位等。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父母的离婚、独居、家庭暴力等因素与反社会行为有关。此外,一些研究也表明,教育水平、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也与反社会行为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反社会人格可能是环境因素的结果。

再次,从心理因素的角度来看,反社会人格也可能是后天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反社会行为与个体的心理因素有关,例如自尊心、冲动和情绪控制等。例如,一项研究发现,低自尊心与反社会行为有关。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冲动和情绪控制也与反社会行为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反社会人格可能是心理因素的结果。

最后,在探讨反社会人格是否天生的问题时,也需要注意到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许多研究使用的是横向研究方法,只能得出相关性,而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因此,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来证实反社会人格是否天生的问题。

综上所述,反社会人格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形成的。从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的角度来看,反社会人格都有可能产生。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反社会人格归咎于天生的原因,而是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日本“推特杀人魔”被判死刑!此类反社会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反社会人格,这个词语我们经常能遇到。影视作品,小说书籍,八卦闲聊中,每个人能对?反社会人格?评头论足,说上那么两句。

但是反社会人格,到底有什么特性呢?

很多人以为反社会人格是极度的暴力,具有攻击性,一定会家暴,并且认为反社会人格是一群恶魔。

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把反社会人格与罪犯画上了等号,这样的概念绑定,其实会忽略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暴力是反社会人格性格特点造成的结果之一。

现在我们就说一下反社会人格的主要特征。

生命是自己的,不必用别人的标准来框定自己的人生。

首先,反社会人格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冷漠。我们所熟知的反社会人格的一些负面案例,很多都是冷漠这一特点造成的。反社会的人通常漠视他人,不关心他人的权利、感受和幸福。所以反社会人格的人,也被称为社交障碍者。

反社会人格的特点,在儿童期就能比较早的观察出来一些端倪,像小偷小摸,幼年抽烟或与其他孩子打架、残忍对待动物、威胁恐吓其他儿童、破坏公物、撒谎、违反规则、违反父母意愿晚归、逃学等,都可以视作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冲动、社会态度冷漠、爱心缺失、违反该年龄应该遵循的社会规范等行为问题。

一项研究表明,具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早在5岁的时候,就能被幼儿园老师发现具有冲动型和反社会人格的苗头。并且,行为问题在男孩身上的发生率,是女孩的三倍还多。

儿童早期形成的这类行为特征,还没有发展成为稳定的反社会人格,还未能称之为人格行为障碍。如果家长和老师及时注意,并且给予相应的帮助,帮助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儿童是可以慢慢回归到正常的行为轨迹上来,并且在未来健康成长。研究表明,大部分早期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在家人和成长环境的帮助下,是可以在成年早期前摆脱这些问题的。

如果一个孩子成长到16岁,未曾表现出任何行为问题的迹象,那么很大概率上成年后不会形成反社会人格。

如果在儿童时期表现出这些行为的苗头,但是家长或老师没有协助纠正,一旦儿童的行为问题形成了稳定的模式,就会有极大的概率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问题会逐步扩大,恶化,最终演变为入室抢劫、故意破坏、强奸、伤害他人、虐待等行为。?

当一个成年人形成了反社会人格之后,那么?冷血?这个词,是对他们与他人互动最好的描述了。为了获得奖赏和快乐,他们可以无视法律、骚扰他人、打架、盗窃、操控或欺骗他人。并且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很少有反悔的表示,他们更多觉得受害者?罪有应得?,自己的行为是有充分的理由的。

幸福不是得到你想要的一切,而是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

第二,反社会人格的另一个普遍特征,是易冲动,也表现为做事之前经常缺乏计划。研究事实表明,很多反社会人格的犯罪者,在犯罪的时候更多是?一时兴起?,在犯罪的时候并没有思考后果,也没有想过如何撤退。在日常生活中,反社会人格的人,经常会不假思索的做一些决定,并且不考虑后果(说走就走的旅行?手动滑稽)。比如有的人不和任何家人沟通,一连失踪好几天等。他们常常更换工作、更换伴侣、迁移住所。

第三,反社会人格也容易表现出易怒的倾向。生活中非常小的事情,都会让他勃然大怒。(比如在自动贩卖机买水,付款后不出货) 在反社会人格的人组成的家庭里,家暴占了很大的比例。

第四,鲁莽,也是一个典型特征。比如危险驾驶、酒后驾车,和很多异性发生关系却不采取保护措施等。

第五,反社会者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无法承受单调或枯燥的生活压力。他们容易一时头脑发热没有任何计划的辞去工作。频繁的无故旷工、经常欠债不还、大把挥霍,赌博等。所以,不负责任,也是反社会人格的关键特征。

但需要注意,人格的组成是很复杂的,不是一个是非问题,而是一个程度问题。有的人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特征,但是频繁度、严重程度不大的话,并不能称之为反社会人格。

而且,反社会人格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有的反社会人格并不一定具有以上所有特征,比如很多反社会人格并不会有暴力相伴。有些反社会人格的人,能言善辩、风度翩翩,在社交中很圆滑,让人心生亲切。他们看上去自信,给人印象非常好,通常,刚和他们见面的人,在心里都会留下不错的印象和评价。所以对于这类反社会人格,很多人,哪怕警察、心理医生等职业人士也有被表象欺骗的案例存在。

?

毫无愧疚和对他人疾苦的冷漠,是反社会人格的标志。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说了这么多反社会人格的行为特征。你很可能会按照本文说的,去观察别人,当身边人表现出一两个类似的行为之后,为他们贴上?反社会?的标签。如果你这样做,那就就走上了偏见的道路。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去总结对方人格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对方个体所生活的环境,行为表现时候的社会环境,当时的情景。很多时候,我们的?不良行为?仅仅只是对于当时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而已。不要轻易对他们贴上标签。

?反社会?应该只用于指那些表现出功能性障碍行为模式,长期如此,环境的变化不会改变其行为模式的时候,而不要因为对方在某一情景的即时反应,就贴上标签。

12种危险人格你占了几种?

如下:

1、自恋型人格。

自恋,顾名思义就是自己非常的爱恋自己,它不同于自信。自恋的人有一种夸大表现的欲望,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不会去在意他人的感受,自视过高,认为自己优越于他人,认为他人是卑微的,就该屈服于他,恨不得将全世界都踩在脚底下,但实际上却能力平平,没有一点作为。

2、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它是天生的,据调查患病率在发达国家为4.3%-9.4%,他们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体会过羞耻感和自责感,从来不忠实于任何一个人,即使是父母也一样。

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总是给人冷酷无情的感觉,缺乏羞愧感,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以违反社会规范为乐,经常的违反乱纪。

3、偏执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也可以称作是妄想型人格,这类人多敏感、多疑、固执。总是将一些不合理或者想象的东西合理化,或者被一些念头占据整个大脑。最危险的就是他们在心理上总是产生一些非理性的恐惧,总是怀疑周围人会害他们,但其实这些偏执的恐惧,都是来自他们的内心。



人格简介:

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