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斯金纳的迷箱实验过程

时间: 2023-08-16 19:36:09

斯金纳的迷箱实验是心理学上的一项经典实验,其目的是研究动物的学习过程。该实验主要是让动物通过按压特定的按钮或拉动特定的杆子,获取食物奖励。在实验过程中,斯金纳使用了一种叫做“操作条件反射”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反复练习特定的行为,从而使动物能够正确地做出反应。

斯金纳的迷箱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斯金纳的迷箱实验是通过将动物置于一个类似于迷宫的环境中进行的。实验中,动物需要按照指定的顺序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才能得到食物奖励。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动物通常会随机地探索迷箱中的各个角落,不断地试图找到食物的来源。

当动物在迷箱中发现食物的时候,它们会开始尝试寻找获取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动物的行为分为两大类:正向行为和负向行为。正向行为是指动物在迷箱中寻找食物的行为,负向行为是指动物在迷箱中没有发现食物时的行为。

斯金纳通过对动物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动物通常会随机地探索迷箱中的各个角落,不断地试图找到食物的来源。然而,当它们发现了获得食物的方法之后,它们会开始重复这个行为,直到它们能够正确地按照步骤获取食物的奖励。

分析

斯金纳的迷箱实验从多个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 操作条件反射的学习模式

斯金纳的迷箱实验采用了一种叫做“操作条件反射”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反复练习特定的行为,从而使动物能够正确地做出反应。这个学习模式在人类的学习过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学习弹钢琴、游泳等技能。

2. 行为的习惯化

斯金纳通过对动物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当动物在迷箱中发现食物的时候,它们会开始尝试寻找获取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这种行为称为“正向行为”。当动物在迷箱中没有发现食物时,它们会进行“负向行为”,即在迷箱中随机地探索各个角落。

3.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斯金纳的迷箱实验表明,环境对动物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动物通常会随机地探索迷箱中的各个角落,不断地试图找到食物的来源。然而,当它们发现了获得食物的方法之后,它们会开始重复这个行为,直到它们能够正确地按照步骤获取食物的奖励。

斯金纳箱是什么意思?怎么运用在实践教育中?

斯金纳箱是心理学实验装置。行为主义者斯金纳1938年发明,并于动物操作条件作用实验。 该装置实际是对桑代克迷箱的改进,后被用于研究动物学习能力和自我刺激与合作行为等心理学研究。已采用了电子线路,使用更方便。

斯金纳箱的实验告诉我们什么@三七写作营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做过著名的“斯金纳箱”实验,将小白鼠放在设有食物投放机关的笼子里。

如果小白鼠每踩一下机关就会有食物掉落的话,小白鼠就知道在饥饿时去踩机关。如果每隔10分钟的那一次踩机关才会有食物掉落的话,小白鼠就会每隔10分钟去踩一下机关。

对于小白鼠来说,掉落的食物就是“奖励”,“奖励”的规律会帮助小白鼠养成“习惯”,从而建立起固定的“行为模式”。

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与手机形影不离,一旦打开手机也会有“奖励”给你。或者好看的视频,或者好听的音乐。有些软件还给你钱。感觉你不用上班每天玩软件就能衣食无忧了。

我们和斯金纳箱子中的小白鼠一样的。为了得到软件的奖励后,就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所有的空余时间都和它牢牢绑定。

一旦形成习惯,即使没有诱人的奖励我们也会去玩手机。及时没有任何奖励,我们的习惯也让我们不自觉的打开视频一刷就是半夜。

昨天看到一个视频,这人边刷着手机边在抱怨:没有人可以聊天好无聊。突然微信好友语音电话响了,他一看名字“某朋友”,立刻挂掉,“烦死了,打啥电话呢。”

一边在抱怨没人聊天一边又拒绝与人沟通。这是什么原因呢。

看到这里估计你也会说我,为什么你也拿着手机刷视频呢?是呀,我们都被手机养成习惯了。

敲敲木头——斯金纳的鸽子实验是怎么回事?

斯金纳以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等心理学成果闻名于世。作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经强化形成的操作条件反射,包括迷信。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迷信是因为他们相信或推测迷信行为和某些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虽然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关。人们相信这种联系是因为该行为曾经被偶然地强化了一次、两次或者几次。斯金纳称之为非关联性强化。这种强化与特定行为并不一一对应,但人们却相信这种因果关系确实存在。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论,斯金纳进行了严谨而细致的研究。研究采用的被试是8只鸽子。他首先连续几天喂这些鸽子少于它们正常进食量的食物,以便在测试时它们处于饥饿状态,由此增强寻找食物的动机,同时增加强化的效果。然后,他把鸽子放进一只箱子(心理学史上著名的斯金纳箱)。箱子里有食物分发器,而且食物分发器被设定为每隔15秒便自动放出食物,也就是说,不管鸽子做了什么,每隔15秒它都将获得一份食物,或曰奖赏,即强化。
之后,他让每只鸽子每天都在实验箱里待几分钟,对其行为也不作任何限制,但会由两个独立的观测者(避免人为主观误差)来观测记录鸽子的行为表现,尤其是两次食物放出期间的行为表现。
最后,斯金纳归纳分析了这些记录。他发现,鸽子们在食物发出之前的时间里,出现了一些古怪的行为,并由于食物的出现而被固着下来。有的鸽子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有的鸽子反复地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还有的鸽子的头和身体呈现出一种钟摆似的动作,它们头部前伸,并且从右到左大幅度地摇摆。鸽子们表现得这些行为好象会产生食物一样。也就是说,它们变的迷信了,迷信这些动作会给它们带来食物。
随后,斯金纳选了那只摇头的鸽子继续实验。他把两次投放食物的时间间隔慢慢拉长到1分钟。这时,他发现,鸽子表现得更加精力充沛。在两次强化间的1分钟内,这只鸽子竟像是在表演一种舞蹈,他称之为“鸽子食物舞”,那是一种典型的迷信行为。
最后,实验要消除鸽子的这种迷信行为。这意味着在测试箱中的食物,也就是强化不能再出现。这样,迷信行为就会逐渐消退,直至完全消失。然而,让人惊奇的是,这只“跳舞”的鸽子在迷信完全消退前的这种反应次数竟超过了1万次。
斯金纳由此认为,这一实验证明了一种迷信。鸽子行为的依据是行为和食物间的因果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实际上并不存在。在解释这个结果时,斯金纳还举了打保龄球的例子,因为他发现有些打保龄球的人扔出球后,球在球道上滚动时他还在转动胳膊,似乎这可以控制球,但是,这些动作并不真能对沿着球道滚动的球起作用。
不过,斯金纳补充说,打保龄球的人转动手臂与球的运动方向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也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是,当球离开掷球者的手之后,掷球者的行为虽然对球没有影响,但球的运动却对掷球者有反作用。换句话说,有时候球可能碰巧沿着掷球者身体移动的方向运动,球的运动及其全中或补中的结果偶然强化了掷球者的转臂行为,使掷球者相信他的转臂是有用的,从而使这种迷信得以保持。
斯金纳这个研究成果没有引起多大的争议,并慢慢成为迷信心理方面的一个经典研究。或许有人会认为,用鸽子来做被试是欠妥当的,那么,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列维斯基设计的一个实验就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他们用人来做被试的一个实验同样证明了人类是多么的容易形成迷信行为。

2022教师资格笔试:斯金纳常考知识点

斯金纳理论的知识点是行为主义相关内容在教资科二考试中是一个常考考点,常考的形式有案例反选、定义单选,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判断题干中使用的特定原理。

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迷箱实验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先有刺激,再有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先有操作,再有刺激)。

1.强化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小鱼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奖励一个蛋糕。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小鱼按时完成作业,妈妈不用她洗碗。

普雷马克原理,也叫祖母原则,用常考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例如:妈妈跟小鱼说,写完作业就可以吃蛋糕。

2.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出现)与回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尚未出现,预示厌恶刺激的信号已出现)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例如:小鱼上课爱接话茬儿,老师不搭理她,时间久了,她上课不再接话茬儿。

4.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例如:小鱼没有完成作业,妈妈让她洗碗。

二、考题重溯

1.小明一旦出现作业未完成的情况,父母就会让他执行新规定,一个月内不准玩任何网络游戏,这种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消退 C.惩罚 D.负强化

解题思路: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选项A,正强化是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选项B,消退是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选项C,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选项D,负强化是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小明的父母一个月内不准他玩任何网络游戏是撤销了一个愉快刺激,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小明不完成作业的情况,这属于惩罚,因此本题答案选C。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