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为什么我们会恐惧

时间: 2023-08-17 06:26:59

恐惧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我们在面对危险或不确定性的时候,会产生恐惧的情感反应。然而,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情感?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为我们解释了这一现象。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为什么我们会恐惧?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是在19世纪后期进行的,他通过研究狗的口腔分泌物的分泌量,证明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他在实验过程中,先给狗食物,然后在给食物之前响铃。狗在反复经历这个过程后,听到响铃的声音就会开始分泌口腔分泌物。这是因为响铃成为了一个条件刺激,与食物的无条件刺激形成了联系,导致狗产生条件反射。这个实验说明了动物的行为和心理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改变的,而这种条件反射也存在于人类的行为和心理中。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恐惧是我们的生存机制之一。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恐惧帮助我们逃脱危险和保护自己。恐惧的反应是一种本能反应,当我们面对危险时,身体会自动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这些反应帮助我们迅速做出反应,逃离危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恐惧是一种条件反射。我们在经历过某些创伤或不愉快的经历后,会形成条件反射,即对于类似的刺激会产生恐惧反应。比如,如果一个人曾经遭受过狗的攻击,他对于狗就会产生恐惧反应。这种条件反射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一生都不会消失。

另外,文化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恐惧。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价值观和信仰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导致我们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产生恐惧反应。比如,某些文化中对于蛇和蜘蛛有着强烈的恐惧感,而在另外一些文化中则没有。

总的来说,恐惧是一种常见的情感反应,我们可以从进化、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它。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解释,也为我们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心理学笔记:9,巴甫洛夫关于狗的条件反射心理学实验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Iwan Petrovich Pavlov1849-1946)是一个杰出的生理学家(physiologist),研究动物的消化过程。1904年的,他的关于消化的研究得到了诺贝尔奖。

当时心理学尚未被广泛接受作为正式的科学学科,本来他沿着消化研究的权威地位,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动物生理消化。由于在消化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他冒着风险涉足一个崭新的领域,尝试用心理学来解释动物唾液分泌机理。

他的冒险得到了巨大成功,开创了伟大的条件反射理论。通过他的条件反射研究,为研究人类的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也带来了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并且登堂入室,成为正是科学门科。

巴甫洛夫的生理学研究室关于动物的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他用狗来做为观察样本。他和助手,会把一些食物和非食物的物质放到够的嘴里,然后观察狗分泌唾液的多少和强度。

为了科学地测量狗分泌唾液的数量,他用了一个现在看来比较残忍的办法:用一个小手术把狗的唾液管道切开(salivary duct),让后让唾液管道重新沿着狗面颊的切口,连接到一个试管里收集唾液。通过这样的研究,巴甫洛夫得到了许多关于消化和唾液的重大发现。

例如他观察研究发现,如果给狗喂食湿润的食物,狗只分泌少量的唾液;如果喂食大量的干燥性的食物,狗就会分泌大量的唾液。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唾液的分布不同,巴浦洛夫认为是条件反射,也就是当一个特殊刺激出现的时候,不用学习动物就会天生自动发生反应。比如说,如果你感觉饥饿难耐,在你面前突然出现一盘最爱吃的丰盛的美食,你都会不自觉地分泌大量的唾液,准备进食了。

当巴甫洛夫沿着它的生理学研究康庄大道继续前行,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就是当他的狗在食物还没有进到嘴里,或者说食物还没有近距离到闻到味道的时候,狗就开始在分泌唾液。是什么外在刺激让狗分泌唾液呢,不是食物直接入口或者食物的味道刺激,他经过观察分析环境因素,认为可能是看见送食物的人,或者是听见送食物人的脚步声,刺激了狗的唾液腺分泌唾液。

这种思考和深入研究对于当时的巴甫洛夫来说,是一个艰难选择,十字路口。因为他观察到狗的消化反应发生,来源的刺激好像与传统的消化研究无关。就是说当时纯粹的生理学研究无法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答案可能在心灵学。

当你听到耳熟能详的国歌的时候,往往心潮澎湃,心率加快,情绪轩昂。而一个外国人,听到你的国歌,可能只是礼貌性的示意,不会发生你的这些条件反射反应。

人们在看见放炮仗的时候,会不自觉锁紧身子,有女孩子捂耳朵,因为人们知道这东西爆炸会危险。你旁边一个人,吹气球在快吹爆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眯眼睛(防眼睛被爆伤)或者身子偏向一边,等等。

有的人小时候坐车呕吐,后来甚至到听到车响,知道车来了,就开始条件反射地要呕吐。

由于没有直接的条件刺激,巴甫洛夫假设狗学习食物要来的经验,来自于一些特定的信号刺激。尽管这些信号刺激不能自然地产生唾液,但是狗学会把这种环境中的信号刺激与食物联系在一起,因此信号一来,就等于食物要来了。

因此,巴甫洛夫推断两种反射必须存在。一种是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es)。这种反射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就像哺乳动物一出生就会找奶吃,小鸡一出生就会找谷物吃一样。当食物进入嘴中的时候,会分泌唾液;当灯光暗的时候,你的瞳孔会扩大一样。这种与生俱来的本领,是动物身上普遍存在的,在同一物种之间没有多少差异。

另一种是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es),需要通过经历积累或者学习,这种能力在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因为经历和环境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一只狗可能因为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能够分泌唾液。有的人闻到某种气味就呕吐,有的人可能看到某种动物就产生恐惧等等。

无条件反射是由于无条件刺激而产生的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fleces, unconditioned stimulus, unconditioned response);在巴甫洛夫的研究里,无条件刺激是食物,无条件反应是唾液分泌。

条件反射包含条件刺激,就是饲养员的脚步;和条件反射,就是唾液分泌。在两个反射中,反应都是唾液分泌,但是条件反射中的狗通过学习,知道熟悉饲养员的脚步,知道饲养员来送食物了。这是由于学习而得到的能力,不是狗天生就会听和辨认饲养员的脚步。

问题是:如果说狗是通过学习熟悉饲养员的脚步,然后在大脑中把饲养员的脚步和食物联系在一起,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知道食物来了,唾液就分泌了。对于狗来说,饲养员的脚步声,就是环境中的一种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

当饲养员第一次来送食物的时候,狗吃到了食物同时听到了脚步声;随着同一位饲养员喂养次数增多,狗慢慢学习熟悉了饲养员的脚步声;当后来,饲养员从远处走来,狗还没有看见但是听到了脚步声,条件反射就发生了。

为了科学的严谨,巴甫洛夫的正式实验采用节拍器。当节拍器响起的时候,马上给狗提供食物;后来重复几次,节拍器一响,食物即使不来,唾液也马上分泌。狗已经把节拍器响声和食物联系在一起。

后来巴浦洛夫认为是还做过喂食狗柠檬的实验。给狗喂食柠檬的时候,狗会分泌大量的唾液,可能是因为酸;他们选择香草(vanilla)作为中性刺激介质(neutral stimulus)。在每次喂食柠檬之前,先让狗闻闻香草的味道;经过大约20次的重复过程之后,狗一闻到香草的味道,就知道柠檬要来了,马上分泌大量的唾液。狗经历20词的重复学习后,已经把香草的味道和柠檬的酸联系在一起。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关于中性刺激介质的发现,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

比如有些恐惧症的治疗方案,需要先了解这种恐惧条件反射的刺激来源于哪里,然后才能针对性逐步减轻乃至消除恐惧。

你为什么不喜欢特定的一些食物?为什么闻到某种气味就要恶心?甚至广告如何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用什么重复性的中性刺激介质?为什么每逢重大考试,你就要紧张失眠,以至于发挥失常?

实际上,这都是条件反射的例子,你可以从寻找形成条件反射的中性介质刺激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特定的一些恐惧害怕的事物,会影响到孩子,即使孩子完全没有见过这种刺激。比如对蛇和蜘蛛的恐惧,就会影响到孩子也恐惧。

上世纪70年代,一些大牧场主苦于狼和土狼偷吃羊群,但是也不想把狼和土狼赶尽杀绝。因此,一些科学家根据条件反射原理给出了这样一个方案:先把新鲜羊肉中放上氯化锂(lithium chloride,一种让动物得病的化学物质),然后让狼和土狼吃掉。吃掉含有氯化锂羊肉的狼和土狼会立即晕眩,严重的恶心和呕吐。

当重复几次之后,这些有经验的狼和土狼被放到关着羊群的围栏外。这些狼和土狼露出天性,开始攻击羊群。当近距离嗅到羊肉的味道,那种氯化锂的条件反射立即发生作用,他们开始停止捕猎羊群,逃得越远越好。

这成为一些牧场主对付狼和土狼的惯用办法。

在1985年的一项行为医学实验中,科学家给老鼠喂食他们最喜欢喝的甜水,同时注射一种削弱老鼠免疫系统的药物。当重复多次,后来只给老鼠喂食甜水,没有注射弱化免疫系统的药物时,老鼠的免疫系统仍然条件反射性地呈现弱化状态。喂食甜水和免疫系统的弱化,已经联系到一起,变成了条件反射。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因此推断,如果反过来条件反射,可以有条件低提高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

你因此可以想象,你可以通过一些非医疗的方案,进行有效的条件反射刺激,让你的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提高增强,对抗疾病。比如,当你身体弱或者面临流感的时候,你可以多听听免疫反应增强的音乐,(immune response enhancement music)。当抗流感的音乐充斥你的耳朵,你的对抗流感的免疫能力,会因此而提高。

实际上,在进行的轻音乐刺激下,用冥想提高免疫力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如果听音乐多了,音乐变成了免疫力增强的中性介质刺激,音乐响起,免疫力得到增强。

巴普洛夫的跨界对他当时来说是风险,放弃功成名就的山头,进入全新的羽翼未丰的新领域。但正是新领域不毛之地,他的条件反射研究,才影响这么广,涉及面这么大。

也许少了另一个消化领域诺贝尔奖,但是带来了心理学的大发展,奠定了不朽的科学丰碑。

2,条件反射原理的应用似乎无处不在

在解决和思考周围人际环境中问题的时候,用条件反射原理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寻找解决方案。

心理学入门之十一巴甫洛夫的狗

? ? 终于要说到这一段了。

? ? ? 这一部分的内容属于学习。所以先来说一说学习,它是由于经验引起的思维或者行为的较持久的改变。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现象,是后天习得行为经验的过程,学习后会引起行为变化(但不一定会马上发生),但也不是任何行为的改变都是由学习引起的。

? ? ? 学习很重要,它是我们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同时还促进成熟和心理发展。学习理论的两大派别,是以巴甫洛夫和桑代克、斯金纳为代表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以苛勒、托尔曼为代表的注重学习发生机制的认知学习理论。

? ? ? 今天要说的就是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是学习理论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由“经典条件反射”而产生的行为。比如当我们走进医院问到药品味道或者消毒液味道的时候,我们会感觉紧张,因为它可能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某一次打针的疼痛感。还有旁边的人在吹气球,我们会禁不住的想要多远一点或者缩着身体,可能因为曾经的气球爆炸的声音让我们不禁将它和吹气球联系在一起。
? ?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如此的重要,但其实他是一个生理学家,还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生理学奖。

? ?起初,巴甫洛夫只是明确了唾液的分泌是食物或异物进入口腔时身体的反应,为的是消化、稀释或排出异物。但是,他发现当助手出现,无论是否有食物,仅仅是看到拿着碗或者听到脚步声,也会引起唾液反应。就是说,狗已经学会了将助手或者某一个物件和食物联系起来,所以看到助手就流口水。

? ? ? 这样的现象,让巴甫洛夫认识到与消化无关的刺激引起了消化反应,纯粹的生理学已经很难来解释。

? ? ? 巴甫洛夫提出在实验中,狗从经验中学会在某种信号后会有食物出现的期待,这种“信号”本身不会自然引起唾液的分泌,但狗将“信号”和食物联系起来,且做出分泌唾液的反应。所以应存在两种类型的反射。

? ? ? “无条件反射”是无需任何训练和经验而自动出现的、先天的。比如肉进入狗的口中,它会自动分泌唾液。熄灯后人的眼睛瞳孔会放大。
? ? “条件反射”则是通过经验或者学习获得的,闻到医院的消毒水味道会紧张。在此实验中,狗听到脚步声就开始流口水也是“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由“无条件刺激”引起“无条件反应”,其中肉就是“无条件刺激”,分泌唾液就是“无条件反应”。“条件反射”是由“事件刺激”引起的,比如实验的“脚步声”引起了“条件反应”既唾液分泌。
? ? 现在,巴甫洛夫要解决的问题是:条件反射不是先天的,那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 ? 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对狗来说,实验人员的脚步声可能是一开始引起了狗的关注(可能是好奇是什么),但并不会引起它的唾液分泌,此时的“脚步声”只是“中性刺激”。一段时间后,狗发现每天喂食全都有同样的脚步声,开始将食物和声音联系起来。仅仅出现脚步声就会引起唾液分泌,此时“中性刺激”转变成了“条件刺激”。

? ? ? 下面巴甫洛夫开始要验证他的理论。

? ? ? 首先,他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实验室,要有良好的隔音,这样能使被试与实验者及过程中的额外刺激全部隔离。这样的实验环境,可使用一个单独特定刺激,记录反应时排除实验者和动物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影响。

? ? ? 然后,他选择食物作为无条件刺激,同时将“节拍器的声音”作为和食物完全不相关的“中性刺激”,在几次建立条件反射的实验中,狗听到节拍器的滴答声后立即得到食物。此后,节拍器的声音已成为它的条件反射。

? ? ? 同时,他们还用了不同的无条件刺激和中性刺激来详细表达。比如,用柠檬汁溶液倒入狗嘴中(无条件刺激),同时呈现香草气味(中性刺激)。柠檬汁会引起唾液分泌(无条件反应),这样的刺激组合重复多次后,狗只闻到香草气味也会分泌唾液。

? ? ? 简单的说就是,两种事物一起反复出现,我们的大脑就会学会预测到一个事物会伴随着另一件事物发生。

? ? ? 他的发现解释了很多人类行为现象,包括恐怖症的缘由。任何一种中性刺激都能用于形成条件反射。例如有一项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对某种事物感到恐惧,儿童虽然无法直接接触到这种事物,但只通过父母那儿得到的“帮代性”条件反射,就能对同样的事物产生恐惧。因此巴甫洛夫的发现一直被用于治疗成人与儿童的恐惧症。
? ? 巴甫洛夫本身并非心理学出身,也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但却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生活的时代,心理学作为还未被划分到科学的研究领域中,他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 ? ? ?

? ? ?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