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代偿效应是指当某个方面的能力或行为受到损害时,人们会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以尽可能保持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在学术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可能会在社交方面表现突出,或者在运动方面表现出色。心理学代偿效应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都非常重要,因此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心理学代偿效应
一、心理学代偿效应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代偿效应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两个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某项任务中完成任务的能力的信念,而自我价值感则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价值和自尊心的感受。当个体在某个方面遭遇挫折时,为了保持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他们会在其他方面寻求成功和认可,这就是心理学代偿效应的表现。
二、心理学代偿效应的实践意义
心理学代偿效应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展现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心。在职场中,员工可以通过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卓越表现,从而弥补在其他方面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帮助患者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减轻他们对缺陷和不足的焦虑和困扰。
三、心理学代偿效应的缺点
尽管心理学代偿效应有着许多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如果个体只是在某些表现突出的领域获得认可和成功,那么他们可能会对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产生忽视和漠视,从而忽略自己的潜在缺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如果个体过于依赖代偿效应,他们可能会陷入一种无法改变自己缺陷的境地,从而放弃了自我完善的机会。
四、如何促进健康的心理学代偿效应
为了促进健康的心理学代偿效应,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应该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认可和成功。其次,我们应该帮助个体发现自己的潜在缺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最后,我们应该让个体明白,代偿效应只是一种暂时的解决方案,真正的自我完善需要不断地努力和追求。
见过很多家长含怕孩子玩游戏,连手机、电子产品都不让碰,殊不知你压制的越严,孩子反抗的越凶,往往会变本加厉。这其实是普遍心理问题(反弹效应)
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把握角色的命运,一夜之间就成为“盖世英雄”或“商界奇才”。很多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遭到家长的斥责、老师和同学的蔑视。上网打游戏,不断“练功升级”,成为他们找回自尊、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所以不是简单地谴责网瘾,对孩子采取高压措施,而是要虚心向虚拟世界求教,彻底改造我们的教育体制,使得孩子们的社会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得到满足,不必去虚拟世界寻找替代物。
建议的做法是合理的游戏时间和奖惩。正确对待,就如喝酒吸烟上瘾一样,不能因噎废食,矫枉过正,控制合理的时间,度。转移注意力才是解决良方。
补充: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文格纳是最早研究这个现象的,当时他和同事做了一个实验,就是选了一批志愿者,要求他们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了反弹,越是不让想,头脑越是很快地浮现出一只白色的熊。
当我们为了忘记刻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时,思维其实在无意识地进行自主监视的行为,监视你是否在想不应该的事情,从而使你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去关注某件事。
日常必知的心理健康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心理健康是我们常常提及的一个词,近年来大家对这类健康也更加关注了,那么对大家心理健康认识有多少呢?什么样的心理是健康的,什么样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你是否了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心理类型: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1、急中生智定律
拿破仑的一名士兵掉在水里,在水里扑腾。旁边的士兵都不会游泳,干着急。
拿破仑得知落水的士兵稍微会一点游泳之后,拿起枪,对落水士兵说,你马上给我游过来,否则我枪毙你。说完后,冲着落水的士兵开了几枪。士兵一来是看到了元首,二是怕被枪毙,就赶紧游过来了。最后,士兵得救了。再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2、兴趣定律
有一部侦探电影,由于看到最后才知道凶手,所以很受大家欢迎。有人花高价买了电影票,在包厢里观看,很投入。此时,服务生殷勤服务,企图得到消费。可是,专注的他将服务生训斥了一顿。
最后,服务生为了报复他,指着屏幕说:“看到那个花匠了么,他就是凶手。”
结果,这位先生兴趣全无,根本没法继续看下去。
3、逆反情结
国外有一档针对主妇的节目,当主妇诉说丈夫的种种恶行的时候,如果主持人说:“这样的人怎么还能和他在一起,赶紧离婚。”
这个时候,主妇反而犹犹豫豫,不愿提及离婚两个字。
某大学在男洗手间分别写上“严禁胡乱涂写”和“请不要胡乱涂写”,可发现写了“严禁胡乱涂写”对的洗手间反而涂写很严重。
4、旁观者效应
当发生车祸时,当有人突然晕倒时,当有人遭受偷窃和抢劫时,很多人都无动于衷。
这些现象不仅使人们从道德的角度加以关注,纷纷谴责冷漠的看客。同时也引起心理学家们的关注,心理学分析认为,这是“旁观者效应”在作孽。
心理学家拉塔奈和达利于20世纪70年代做了大量实验加以研究。结果发现,在紧急情况下,只要有他人在场,个体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就会减少。而且旁观者越多,利他行为减少的程度就越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也是人们最常见的冷漠心理。
“也许我不去,别人会去的”。
5、潜能最佳状态
颜渊曾向孔子请教,说一名艄公的驾船本领神秘莫测。于是颜渊问艄公:“您的驾船的本领别人能掌握吗?”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艄公还说:“善于游泳的人只要经过练习就可以学会,会潜水的人即使从外接触过船也能操作自如。”颜渊不理解艄公的话,就来请教孔子。
子曰:“游泳能手是不惧怕水的,他对驾船没有恐惧心理,心情完全是放松的;擅长潜水的人把陆上和水上看成一码事,把翻船更不当一回事。所以,即使从没有驾过船,也能操作自如,悠然自得。”
孔子还打了个比喻。参与赌博的人,用瓦块为赌注,常常获胜;用衣物就有些顾忌;用黄金下赌,就顾虑重重,患得患失。有了负担,技巧就更难发挥,更容易输掉。
对结果抱以达观态度,姿态放松,会表现出很高的水平。
心理学家认为,放松状态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心理潜力。
完全放松、精力充沛的精神状态下,一个人的记忆力最强,思维能力最佳,潜能发挥最完全。
6、情感宣泄定律
一天深夜,赵先生接到一个陌生妇女的电话,一口气诉说了自己照顾孩子和生病的老人,多么辛苦,而丈夫还以为自己在享福。自己想出去,丈夫也不让,而丈夫自己却借口应酬常常出去。
最后,赵先生告诉她,打错了。没想到该妇女却说:“我知道,但我终于把这些话说出来了,好多了,打扰您了。”
一个人的情感如果不能及时宣泄,压到心里,有朝一日就像洪水暴发!
但宣泄也应该通过正常的渠道,就像是高压锅,一方面要适当放气,另一方面还要把饭做好。
还有,一个人在宣泄中,尽量不要指责别人,也不要通过诉苦的方式,博得别人的同情。尽量通过听音乐、做运动、写日记、自言自语等方式,转移到另外一件对任何人都无害的事上。
7、期待的力量
故事:
战国时候,起过的丞相管仲在做宰相的前曾经负责押送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他让犯人们按自己的喜好自己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的日期到达目的地就可以了。结果,犯人们没有一个中途逃走的,全部如期赶到了目的地。
心理分析:
这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心理使得惯于作恶的人,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自动放弃恶行,弃恶从善呢?
这就是期待的力量。
教育应用:
这就是教育上我们经常听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8、厌恶心理定律
厌恶感是高级动物的一个标志。
在很多时候,我们所厌恶的事情往往是对我们不利或对别人不利的事情,也是我们不该做的。比如我们对撒谎都有一种本能的厌恶,但是为了某种利益,我们却可能违背自己的本性。
如果我们经常做自己厌恶的品行不端事情,会让我们的心态变得很不好。而有时我们热心帮助别人,及时吃亏,也会因为心灵的满足而感到愉悦。
9、当头棒喝定律
在教育中,当头棒喝也是一个在某些情况下不可代替、非常有效的方法。
这里的棒喝可以理解为纪律处分、严肃批评,是对沉溺于错误的学生的一种突然性的处罚、惩戒。
这正是要以其突然性,给学生以震惊的感觉,才有可能促使其突然醒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改正自己的错误。
但强刺激一定要注意适时、适人、适地。惩罚的目的是教育,必须让学生认识问题所在,同时体验到老师的爱心、善意和尊重。而且惩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要避免那种主观、武断和随意i的惩罚。
10、情绪共鸣定律
故事:四面楚歌的故事
楚汉之争末期,张良在彭城山上用箫吹起悲哀的楚国歌曲。结果项羽营中很多士兵受歌曲感染,宁可投降,也要保全自己的性命。于是,有的士兵逃跑,有的斗志松懈,导致项羽兵败自杀。
心理学分析:
张良其实是不自觉地利用了人类的“情绪共鸣”这一心理学原理。
现代心理学指出,在外界的刺激下,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内部状态和外部表现,能影响和感染别人。在一种情绪的影响和感染下,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应,叫做情绪共鸣。
应用:
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大多具有情绪共鸣的成分。
还可以利用这一定律,来治疗某些心理疾病。
11、近水楼台效应
群体性交往的时候,男性比较喜欢离自己近的女性,女性也对离自己近的男性抱有好感。
居民进行社交的时候,居住的远近往往是影响社交对象的主要因素。离得越近,越容易产生交往。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12、金钱破坏定律
故事:
有位画家,在成名前醉心于自己的创作,觉得创作室他最快乐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突然一举成名天下知,他的画一幅能卖几十万。
可是,从那以后,不知怎么,他创作时,潜意识里总是考虑画能不能被观画者接受。这样,画画成了对他的约束而不能带给他像以前那样的快乐。
亲身体会:
有时候,我们盼望得到经济上的奖励,可当我们得到金钱的奖励之后,我们很多情况下会产生“按钱干活”的心理。我们工作的乐趣就少了很少。
还有,我们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果经常想着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我班的成绩啊,之类的,我们往往也会顾虑重重,做出错误的决定。
应用:
有些人用这个理论来治疗儿童的网瘾。连续上网5个小时有奖励,上不够5个小时要惩罚。到最后,儿童为了奖励而玩,失去了上网游戏的乐趣,就不玩了。不知道是否可行,我没有实践过。
13、亚健康状态
人的心理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影响的,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下,使人颓废,对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甚至会造成身体状况的恶化。
而积极的情绪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
14、寂寞空虚定律
寂寞在某种程度上与期待相似。没有期待的人,是不会寂寞的。一般重病患者是不会寂寞的,而那些在恢复中的患者,往往更容易寂寞。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丰富,他的寂寞感就越少。因此,内心丰富的人,一般都比较容易自负。
我们看到很多科学家,忘我工作,一个人搞研究,也不觉得寂寞。这是因为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感受到了快乐。
心理学家还发现,寂寞对人类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损害。我们应该主动去和他人接触,多培养业余爱好。
15、冲动惹祸端
好冲动的人容易受主观因素的支配,以情绪衡量事物,不能真正深入事物的本质中去,因而不能得出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思维有片面性。
对冲动的克制和理智行事,来自于一个人的见识与自控力。那些才识高,见解深的人,一般都比较善于思考,能分清事情的本质。
但是,我们说的反对感情用事,并不是提倡不要感情。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人的不幸福,往往是因为在该用理智的时候用了情感,而在该用情感的时候却用了理智。”
16、一诺千金心理
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会轻易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
17、助人为乐定律
一般来说,人在心情好的情况下,更容易帮助别人。所以,很多人都是在别人心情好的时候,请求帮助。
18、代偿行为
当人遇到障碍难以逾越时,往往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达到实现类似目标的办法,谋求愿望的满足。这种做法叫做代偿行为。
19、酸葡萄定律
得不到的,肯定是不好的!
20、“皮肤饥饿”现象
“皮肤饥饿”现象
21、情绪与健康
情绪能够影响健康
人更容易喜欢上喜欢自己的人。
人们对于喜欢自己的人往往会很容易表示出善意,并且也会很容易注意到对方,从而自我自信度提高。
心理学上讲,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想要追求对方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个兴趣指标——那就是对方是否有向外界表露出TA的心动暗号。而这个指标也是人们愿意去喜欢并且追求TA的一个重要因素。
利用恋爱补偿效应:
1、语言上的迎合
首先和TA说话时你经常笑,这种笑不需要假笑,我相信如果你真的喜欢TA,一个温暖的笑容并不难。比如找TA的兴趣之处,你们的共同之处,这样你们聊天双方便都能从中得到满足和幸福。
当然不止语言上的迎合,还要掌握聊天时的“主导权”,提高你在TA心中的价值感。这会在我下一篇文章中重点引出了详讲。
2、情绪上的投资
懂TA所想,知TA的兴趣指标。比如他做事细心,你可以告诉他你很欣赏像他这样的男孩。
比如他做了一件不错的事情,聊天很开心,对你很温柔等,你可以说:“跟你聊天真开心,我最最喜欢你了!”等一些表示喜爱的话。
3、肢体上的接触
比如他出汗了,拿纸巾帮他擦一擦。他逗你时,打情骂俏似的伸手打他等等。总之,就是尽一切可能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我非常喜欢你,很想和你在一起。
属于心里补偿效应。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