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改变。同时,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如何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孩子的心理健康保护问题。
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护?
1.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道防线。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同时,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处理情绪,如何与他人相处等。
2. 学校教育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我调适和适应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体系,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3.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环境是否稳定、和谐,是否有良好的价值观念,是否有良好的心理咨询机构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社会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4.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锻炼、良好的饮食习惯等。这些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总之,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多方面、多层次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首先增强自信克服自卑。
有这样一个小学生,他是个男孩子,在家里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会干不少家务活儿,也能关心家里的人。但是他不太善于讲话,上课不 敢举手发言,即使会回答的问题,问到他也是一言不发。为此,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时间长了,他就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内向,不爱与同学、老师打交道,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最后发展到作业本也不 带的程度。当妈妈的为此着急,和他谈话时,发现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老师也不喜欢,甚至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这样自卑以至悲观厌世的灰暗想法,出自一个稚嫩的孩子之口,实在让妈妈吃了一惊。
从这个男孩子身上反映出了心理健康上的问题,一种严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时的心理,是自信心的大敌。自卑心不是天生而来的,往往是因为自我评价不恰当而逐渐形成的,客观上讲是由于个人的某些缺陷或者屡遭失败而造成 的。
自卑心理有以下种种表现:
1.遇到困难时,首先怀疑自己的能力。
2.办起事来优柔寡断,总怕把事情办错而被人讥笑。
3.常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
4.做事总爱后悔,总觉办得不如意。
克服自卑心理,就要建立自信心。
有自信心的表现如下:
1.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
2.对自己的能力有比较正确的估计。
3.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做事能够坚持到底。
当我们树立了自信心,就可以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且改善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其次要意志坚强克服困难。
现在我们很多小学生都是处在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生活条件 优越,个人需求无不得到满足。这样的外界环境很容易让自己感到世界 就是这样温暖如春,就是这样风调雨顺,一个人生活的道路从来就像北京的长安街一样,笔直而平坦。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好的环境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好的环境又使自 己难以体验到困难与挫折。
害怕困难的表现有如下几点:
1.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也不再加劲努力,甘居中下游。
2.做事不能 做到底,经常知难而退,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什么也做不成。
3.遇到困难,不是积极想办法,而是消极等待。
那么与害怕困难,缺乏毅力,缺乏坚持性相反的一种心理状态,就 是有坚强的意志,能够不怕挫折,不怕困难。
意志是什么呢?意志是一个人在想做一件事和做完这件事的过程中 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是积极地去完成,也就是有自觉性, 有坚持性地完成。也可以是消极的,那就是害怕困难,依赖别人等等。
归纳起来,有意志、有坚持性的表现有如下几点:
1.对自己所做的事,如果已经认定是正确的,有价值的,而且是能 够做到的,那么就要从开始到结束,坚持到底,把事情做完。
2.不怕困难,并且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
3.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最终达到目的。
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过程就好比爬山,当一座高山等待我们 攀登时,眼望着烟云环绕的山峰,就要鼓励自己,一定要爬上顶峰,山 路是靠人一步步走的。当爬至半山,精疲力竭之时,是止步不前,还是咬牙继续前进?有时候,在最想打退堂鼓时,最需要坚持一下的勇气,一旦超越了这个“极限”,也就战胜了自己,那么等待在面前的就是无 限风光了!
那么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培养自己的意志呢?培养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可以:
1.从短时间开始,向长期过渡。
2.从老师、家长的督促开始,向自觉坚持做事过渡。 我们生活在良好优越的环境下,只要自觉地意识到应该主动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那么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可以战胜的。
此外我们小学生要保持健康的心理,还要做到:胸襟宽广克服妒嫉、学会克制克服任性、勤劳肯干克服懒惰、富于同情克服自私、合群友爱克服孤僻、要荣誉感克服虚荣、独立自主克服依赖、开朗乐观积极向上!
想让孩子的心理更健康,重要的是父母自己的心理要先健康起来。
第一,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全的家庭中。
世界上最完美的家庭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
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幸福美满、充满爱的家庭,更能够让孩子心理健康的了。如果父母之间,成天互相指责,互相抱怨,不能给孩子一个温馨幸福的家,那不管怎么努力,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我们由于教育理念的不一致,孩子看到的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之间的互相埋怨,互相指责,因而反映到孩子身上也是学会了指责,学会了埋怨,学会了满满的负能量。当我们都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和老公开始努力地成长自己,也开始努力经营好我们的关系,不知不觉中,孩子也在一点儿一点儿变美好。
第二,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
如果孩子不能生活在一个健全的家庭,那么作为他的监护人的父亲或母亲,更应该表现出坚强乐观,而不是对缺失的一方的指责贬低。
孩子需要成长在一个正能量的环境当中,他需要看到父母的坚强,乐观和面对困境时候的坚韧不拔。只有这样,孩子也才能在逆境中变得坚强乐观。
总之,说起来很简单,想要让孩子心理健康,就要让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正能量的环境中。但实际做起来,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去努力营造这样的环境。想让孩子美好起来,那就先美好父母吧!想让孩子心理健康,那就父母先让自己的心理健康起来吧!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请关注公众号:香草珠儿
、对于儿童帮助最大的事情就是陪伴。很多家长以自己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很少陪伴自己的孩子。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孩子如果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的爱,那么他也会是一个充满爱的人,会爱自己,爱父母,爱自己的小伙伴。相反,孤独的孩子会形成孤僻的性格,严重会发展成自闭症。所以父母应该经常陪孩子玩游戏,交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2、拒绝打骂孩子。经常打骂孩子,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笨,而且心理脆弱,性格懦弱,害怕与人交流。孩子犯了错误非常正常,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错误,何况是孩子。儿童一旦犯了错误,一定要以讲道理为主,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如果因为不小心做了错事,不能责怪孩子,引导孩子下次要小心一点。
3、及时地表扬孩子。孩子完成了一件事情,父母要及时地夸奖孩子。“你做得真棒!”“你做了一件家务事,能帮妈妈了。”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具体,不能笼统地夸奖孩子。经常夸奖孩子,孩子以后会变得非常自信和乐观。
4、儿童遇到了困难,一定要鼓励孩子,不要害怕困难,帮助孩子一起度过难关。很多孩子心理非常脆弱,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甚至会出现轻生的念头,这些都不是正常的心理。在困难面前不要害怕,爸爸应该教会他一些坚强的道理,困难是在考验你,当你打败困难,你就成功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