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弗洛伊德精神层次理论

时间: 2023-08-17 15:50:39

弗洛伊德是心理学界里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他的精神层次理论是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思想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层次理论,并探讨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弗洛伊德精神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层次理论分为三个部分: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层次是人们最为清楚地认识和控制的部分,包括人们能够意识到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潜意识层次则包括那些人们认识不到但仍会影响人们行为的思想和感觉。最后,无意识则是无法意识到的、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思想和感觉,这些思想和感觉在人们的行为和情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行为和思想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人们的情感、行为和人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经历对于人们的人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个性、性格和社交行为方面。此外,弗洛伊德也认为,人类行为和思想是由无意识的冲动和欲望所驱动的。这一理论为研究人类行为和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

弗洛伊德的精神层次理论还对于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治疗上,弗洛伊德认为,治疗师应该帮助患者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这一理论成为了心理治疗的基础,并对于心理治疗的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弗洛伊德的理论也为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一些学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过于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观察,缺乏科学性。此外,一些学者也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过于强调人类的冲动和欲望,而忽视了人类的理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精神层次理论是了解人类行为和思想的重要工具。它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对于临床治疗和疾病诊断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一理论也受到了不少批评和质疑。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评价这一理论,以便更好地应用它来解决现实问题。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有什么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的。它最初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治疗实践中产生,并逐渐发展壮大,被称作是西方心理学三大门派的第二大势力。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为古典精神分析学,他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心理学的对象论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前意识和潜意识统称为无意识。弗洛伊德开辟了无意识的研究领域,在他之前,传统心理学只是研究意识范畴内的认识过程。当然弗洛伊德过分强调和夸大潜意识的作用,忽视和贬低意识的地位和作用,否认意识是心理的实质,本身就是犯了非理性主义的错误。潜意识不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核心和根本动力,而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必要补充和辅助成分。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也不是互不相容的对抗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

2、心理学的本能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在他早期的理论中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性本能又称力比多,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它遵循快乐原则,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满足。后期理论中,他则修正了本能论。把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则代表着恨和破坏的力量。在本能论中,弗洛伊德过分强调力比多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泛性论,在对传统主义提出反抗的同时,夸大了人的性心理的自然属性和性心理发展自身的特殊性,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境地。

3、梦论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梦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4、人格论 弗洛伊德认为整个人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系统组成的动态能量系统。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本我、自我、超我三者达到相对平衡时,则个体表现比较和谐。当三者失调时就容易导致个体出现焦虑

5、自我防御机制 在人格结构中,自我同时受三个主人即本我、外在现实和超我的驱使。当自我软弱时,便会产生焦虑。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为了减轻焦虑的威胁,自我防御机制将发挥作用。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自我防御机制主要有八种,即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行、移置、认同、升华、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6、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观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去除症状,更重要的是促进个体人格上的成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假设是:精神症状是潜意识冲突的表现,要让来访者暴露内心的冲突,以便查找致病原因及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过程只要是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析、过失分析等来引导病人领悟病因,理解其意识的冲突,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开辟了无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开辟了新的心理学的学科领域,对西方社会思潮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突出了治疗的价值,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在临床实践中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
当然,其理论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就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不过对于在当时能够从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并提出这样的理论,已经很了不起了。

弗洛伊德的三个意识层次

弗洛伊德认为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
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弗洛伊德认为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就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这部分属于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前意识,是人们能够提前预知他人或自己事态的发生及后果的意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所以从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准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无意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世界主要划分为哪三个部分?与此相应的人格结构是哪三个?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对应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指人存在的物质性,包括原始的生物特性、无机物特性;本我是初始唯一的主宰,它占有人的潜在能量,运作方式不可捉摸,佛洛依德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通过联想、梦解析、移情等工具揭示了这种重要的人格组成部分。
超我对于个体来说是外来族,为了维持种族延续性,由父母、社会教育等后天植入的人格部分。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它逐渐成为重要的潜在能量的占有者、使用者。它不是天使,不会顾及个体存在的感受,有时候比本我还要冷血可怕。
自我这个可怜虫,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委屈求全,当两大势力失去平衡时候人便精神了。找到自我、重建自我是精神分析工作者的职责。自我从野兽口中获取潜在能量本来就很危险,超我还时常构成巨大的障碍,一不小心自我便被巨大的社会、家庭、工作等诸多的责任感压倒。自我常常叹息:人生苦短。
在思想开放的社会里,在生存节奏适当的经济社会中,自我在大多数时候,扮演的是以弱胜强的典范,自我的胜利才能有较高幸福指数。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