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矛盾型人格与自我认同的关系

时间: 2023-08-18 09:12:47

自我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包括自己的特点、价值观、兴趣和目标等。而矛盾型人格则是指内心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难以形成一个稳定一致的自我形象。矛盾型人格与自我认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角度分析矛盾型人格与自我认同的关系。

矛盾型人格与自我认同的关系

心理学视角:矛盾型人格影响自我认同的形成

矛盾型人格的人内心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因此难以建立起自我认同。同时,矛盾型人格的人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被外界所影响,这也会影响到自我认同的形成。心理学家认为,矛盾型人格的人需要通过心理治疗等方式来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才能够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认同。

社会学视角:社会环境对矛盾型人格和自我认同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矛盾型人格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标准,如果一个人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就容易形成矛盾型人格。同时,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到自我认同的形成,如果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对于某些价值观有着很高的认同度,那么这个人也容易形成自我认同。因此,社会环境对于矛盾型人格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育学视角:教育对矛盾型人格和自我认同的培养

教育对于矛盾型人格和自我认同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建立自己的自我认同。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避免形成矛盾型人格。

综上所述,矛盾型人格与自我认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视角认为,矛盾型人格影响自我认同的形成,需要通过心理治疗等方式来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社会学视角认为,社会环境对于矛盾型人格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学视角认为,教育对于矛盾型人格和自我认同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决矛盾型人格和自我认同的问题。

什么是矛盾型依恋人格?

矛盾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一译“反抗型依恋”,亦称“C型依恋”。是指婴儿依恋的一种。约10%的婴儿属于此类。属不安全依恋。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思1978年根据陌生情境测验提出。这类婴儿对母亲将要离开时显得很警惕,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安全探究的基地。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

怎么用心理学六大人格理论分析自己阿

啊!我们上个学期做过这道题!我把我的论文套过来借你用~!

自我人格解析
特点
经过卡特尔的16个人格特质测试发现我具有既冷漠.孤独和怀疑性.且恃强性.攻击性强,又聪慧性.任性与不谨慎的人格特质;并且在大五人格测试中神经质维度的测量上得了高分。
形成过程
冷漠和孤独是我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即首要特质。小时候我因为成绩不好经常受到母亲虐待和对自尊的践踏,以及父亲对母亲对我夸大的”罪行”描述的轻信和其他亲人的不理解,造成对亲人的不信任和冷漠的态度.认为只有自己可以相信和依赖,因此小时候很孤独。
我在这种成长环境下逐渐形成独立的性格,只有强大的自我才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具有较强的恃强性.
根据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的理论,我对于儿时创伤经历的记忆和父母的憎恨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可怕和不能接受,这些被自我控制在意识外的无意识的无意识的东西想要以意识方式表达出来,有时也感受到了这种神经性焦虑,对父母的憎恨使我产生了攻击性的本我冲动,而内化了社会规范的超我不允许这些冲动存在,于是夹在中间的自我产生出对付这些处理非期望想法的防御机制,我的自我使用升华机制将这种攻击性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能接受的行为,比如拳击.跆拳道等攻击性运动,在用尽全力挥洒汗水的过程中我能发泄我的无意识冲动,从而成功地减轻了神经性焦虑。
从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来看,我的聪慧性.能力强是根源特质, 任性.不谨慎是表面特质,通过我平时懒散的行为和不爱接受别人意见的习惯可以观察出来, 由于聪慧性的根源特质造成任性.不听人劝告,且相信自己只要想做就有能力做好事情,聪慧性.的根源特质是形成表面特质的原因,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
我经常会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根据罗杰斯的理论,我直到高中成绩转好后,才渐渐得到父母的尊敬和爱护,摆脱了常遭母亲毒打境遇,这种努力学习导致的积极刺激和以前的惩罚刺激造成鲜明对比的操作条件反射的父母的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使我前意识形成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让别人看得起,才能得到父母的关怀和爱的观念,于是我开始将父母的标准内化成所有的目标,开始拒绝我的成绩不好的弱点,不将它纳入自我概念中来。正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为了家的归属和父母的爱的需要.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而努力学习.大学时期由于同学成绩都差不多,竞争性比较强.考前压力大,以及过往经验产生的自己能力强的自我概念,如果考试不好,会产生和原来认为自己能力强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信息.这个信息对自我价值产生严重威胁.平时可通过扭曲和否定的自我防御机制比如自我暗示上次考试只是因为紧张,考得也还不错等观念降低焦虑,而当考试真的来临和考试后感觉不怎么样时,自我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非常大,防御机制作用失败造成的整合失败导致极端的焦虑.
对我以后人格修养的建议
改变观察亲人和社会的视角,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学会性格开朗和对人热情.信任。
试着将自己能力有时也会差的弱点纳入自我概念能的范围内.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成为罗杰斯说的心理和谐的人。
改变任性和不谨慎的性格,积极听取别人意见,做事谨慎.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