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指的是人们将不快或不满情绪传递给弱者,进而产生连锁反应的一种现象。而自我控制能力则是指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种关系。
踢猫效应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是什么?
首先,踢猫效应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与情绪管理能力密切相关。情绪管理能力是指一个人处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缺乏情绪管理能力,他就容易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他人,从而产生踢猫效应。而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从而减少踢猫效应的发生。因此,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强,他就越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他人。
其次,踢猫效应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踢猫效应的产生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它容易引起他人不满和反感。而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因为情绪失控而破坏人际关系。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强,他就越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避免产生踢猫效应。
此外,踢猫效应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长期形成的心理特质,包括行为方式、情绪反应和价值观等方面。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会影响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踢猫效应的产生。例如,一个情绪波动较大的人容易产生踢猫效应,因为他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一个性格稳定的人则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踢猫效应的发生。因此,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会影响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踢猫效应的产生。
综上所述,踢猫效应和自我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减少踢猫效应的产生。而踢猫效应的产生又会影响人际关系,进而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减少踢猫效应的产生,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踢猫效应是非常著名的一个心理学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紧张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踢猫效应影响 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
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踢猫效应”是指人与人之间因负面情绪传递而带来的连锁反应。它来自一个故事:一位父亲由于受到公司老板批评,回家把正在玩耍的儿子臭骂了一顿。儿子很生气,于是转身狠狠踢了身边小猫一脚。小猫受到惊吓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经过,司机紧急避让,却撞伤了站在路边的孩子。
由此想到,在基层,一些主官特别是年轻主官因“踢猫效应”带来连锁反应的现象并不鲜见。由于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用不恰当的方式发泄负面情绪,就会导致负面情绪的连续传导。
造成“踢猫效应”,给部队管理工作带来难度,特别是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隐患,不仅影响正常工作开展,也会影响自己身心健康。
生活中有挫折烦恼,就会有负面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应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由此带来“踢猫效应”。
首先应培养宽广胸怀,通过加强修养,使自己保持较为稳定的情绪状态;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尽最大可能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和传递,时常保持平和心,努力增强集体凝聚力;最后,关键在于能驾驭情感、控制情绪,进而排除负面情绪。
基层主官可以通过正常途径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比如通过运动、看书、听音乐等多种方式转移注意力、舒缓情绪,让自己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干事状态。
本周五,公司培训的主题是如何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个开放性话题,我为同事们准备了四个问题:
1.你会因为孩子(同事/朋友/家人)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发火吗?
2.你人生中发的最大一次脾气具体是什么样的?造成了什么结果?
3.现在回过头去看,你觉得当时你的行为对吗?
4.如果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同事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大概记了下内容,现在尽量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复述一遍:
实例之一:
因为脾气不好,我经常跟小孩发火。后来小孩一听到我大声,就会情景反应般的瑟缩一下。
我知道这是之前吼宝宝或是动手打她的后遗症,心里很后悔,明明想好好爱她,为什么最后我却成了一个让她害怕的妈妈?
实例之二:
人生中最后悔的一件事:跟老师赌气,试卷交白卷,最后退学,没有参加高考。
这件事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我常常在想,如果当时我没退学 ,我现在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
实列之三:
刚结婚那几年,老公很爱玩游戏,经常玩到半夜三更不睡觉,刚开始天天吵架,火星撞地球。
现在他还是很爱玩游戏,但基本不怎么吵了,因为发现吵了也没用,他油盐不进,我自己气的半死,没有意义。
所以我现在学会了眼不见心不烦,自己找事情做。他玩他的游戏,我上我的班,各自有各自的空间,挺好。
实例之四:
因为我是在宝宝三年级的时候回到她身边的,那时宝宝已经有6岁左右,因为一直是家里老人带,所以有些不好的习惯,甚至有些手脚不干净。
我家门口有一个小卖部,她又有一次不经任何人同意偷偷拿奶奶的钱去小卖部买吃的,被我拿一个碗口粗的棍子追着楼上楼下死打,如果不是奶奶拉住,还真的不确定会发生什么。
因为那件事,导致宝宝直到现在都很怕我,我知道她心里有阴影。
实例之五:
我的上一份工作,让我印像深刻。
因为我们是做影楼销售的,所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门市业务,一种是内部业务。
那个单子是我们内部接的,但却被算在了门市,我当时去找老板理论,从上午理论到下午。
因为脾气有点冲,老板又和我年际相当,我们后面越吵越凶,后来我把老板前台的一个招财猫给摔碎了,老板按住电梯门不说我走,如果不是老板娘和其它人拉扯,我们当时差点打了起来。
虽然后来我当着所有人的面跟老板道歉了,但我最终没有待在那家公司了。
现在回过头想,其实也没多大事,但当时就是情绪不受大脑控制,以致于事情朝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踢猫效应的原版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公司被老板骂,回家后骂孩子,孩子心情不好,踹猫,猫逃到街上,碰到一辆车,车辆避让,结果撞伤了路边的孩子。
踢猫效应形容的是坏情绪所导致的恶性循环,破坏力大,杀伤力大,负面影响大。
2017年2月18日,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一家面馆,因为春节之际,热干面涨了一块钱,店主在结帐时与客户胡某发生口角,最后被胡某斩头杀害。
这个去年年初因为1块钱而引发的人命案,震惊了国人。
后来经警方调查,虽然证实了胡某是精神病患者,但如果店主没有涨那一块钱,或者没有恶言相向,后面的结果可能是另一番模样。
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事件。它告诉我们,坏情绪是可以传染的,你永远无法估量你的坏情绪会引发什么样的恶果。
它提醒我们:如果学不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你的生活也许会在某一天失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春秋战国时期,蔺相如因完璧归赵一事被赵王封为上大夫,官位在当时的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不服,因为是武将,所以看不起靠能说会道上位的蔺相如,扬言说如果以后遇到他,要他当面好看。
蔺相如听到这些传言后,常常避开和廉颇正面接触避,远远的绕道而行。身边的人不解,蔺相如解释说:秦王我都敢当朝呵斥,怎么会怕廉将军?强秦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若我和廉将军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我之所以避开退让,是不想因个人恩怨置国家于危难之中啊。
后来这段话传到廉颇耳中,他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从此赵国将相和,蔺相如和廉颇成了刎颈之交。
现在思考一下,如果当时蔺相如因为听到廉颇辱骂他的言语而与他心生间隙互相攻击,赵国会朝局动荡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当时蔺相如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廉颇陷入文争武斗之中,赵国也许会提前在内耗中走向衰落。
看,将相和的故事给我们另外一个启示。虽然踢猫效应告诉我们,坏情绪是可以传染的,你永远无法估量你的坏情绪会引发什么样的恶果。但我们也可以走到这个结论的另一边,如果正确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可以让事情朝好的方案发展。
本周的培训话题是如何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现在结合以上事例总结出以下几点:
1.情绪是本能,不可逆,你不知道你在什么时候因什么事发火?
2.每个人都有脾气,都有失控的可能。
3.当时被愤怒激的失去理智,但事后回过头去看,都是后悔的。
4.未来我们有可能还会发火。
5.如果正确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会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
那么,如何正确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一:深呼吸,正念。
当负面情绪来临,深深吸口气,再慢慢呼出,让自己冷静下来。
二:冷静下来后,用枕头法换位思考。
枕头法换位思考五立场:1.我对你错。2.你对我错。3.双方都对双方都错。4.这个议题不重要。5.所有观点都有道理。
三:发泄。
听歌,跑步,爬山,找朋友倾诉,读书,写字……
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四:总结和反思。
当事过境迁后,一定要及时总结和反思。只有经过自己理智的客观的分析后,你才能正确的评估当时的事件给你造成的后续影响,并形成正确的自我情绪管理认知,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规避。
五:实践和坚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总结和反思不能只想想就算了,一定要在现实中应用。
失控——总结——反思——实践
再失控——再总结——再反思——再实践
自己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一生的事,不是一时的事。
塞缪尔曾说过: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生活从来都是复杂多变的,同一件事情如果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过程就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一念天堂,或一念地狱,全在你一念之间。希望我们都能做情绪的主人, 而不是情绪的仆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