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内心自由是指个人在心灵深处的自由状态,它是指个人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自由。自我认同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接受,它是指个人在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它们互相影响并相互依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
内心自由与自我认同的关系
首先,内心自由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内心自由可以使个人更加自信和自主,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容易达到自我认同。内心自由还可以使个人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从而使自己更加真实和自然。而且,内心自由还可以使个人更加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愿望,从而更容易实现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
其次,自我认同对内心自由的影响。自我认同可以使个人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从而更容易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自我认同也可以使个人更加自信和自主,从而更容易实现内心自由。自我认同还可以使个人更加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从而更容易明确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第三,社会环境对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的影响。社会环境可以对个人的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自由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可以使个人更容易实现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相反,一个保守和压抑的社会环境可以使个人更加难以实现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此外,社会环境也可以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来影响个人的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
总之,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内心自由可以促进自我认同的实现,而自我认同也可以促进内心自由的实现。社会环境也可以对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实现内心自由和自我认同,并努力创造一个自由和开放的社会环境。
“什么是自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意义深远的问题最近总是萦绕着我,挥之不去。在想法渐渐成熟后,我想来谈一谈我的、关于“自由”的自由言论。
有人说:“自由便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也管不着。”又有些稍为严谨的人说:“自由是在法律允许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并不想对这两种看法作出任何评论,因为在我刚看到这个问题时,想法与前者相同,过了几秒又与后者相同,这过了几天了,我也总算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自由是不可以被明确定义的。它就像一个数学中的集合,左边是负无穷,右边则有一个方括号提醒你,该适可而止了,越过这个“栅栏”,自由便不复存在了。每个人对自由的定义是不同的,有些学生觉得,不用写作业,不用上学便是自由;一些公司白领认为,给他们放几天假,来一次小旅行就是前所未有的自由;逃犯觉得,不被警察抓到就是自由。所以,自由的左边是无限的,它可以被你定义得很小,而这样看似小小的满足便是一场自由的放逐;它也可以很大--不越界的大,心无旁骛,你的世界只剩下自己与心中的信仰,也许许多得道高僧便真的是拥有了这样无边无际的自由吧。
那么,人类是自由的吗?
从某方面来说,人类确实是地球上最自由的生物。人类拥有七情六欲,人类有着其他生物无法披靡的智慧,人类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人类拥有可以操控思想的理性,人类拥有的这一切,难道还无法证明人类是自由的吗?
但是大多数人一定会更加认同这个观点:人类自由的不自由了。
都说 社会 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可否认,它确实存在不是吗?孩子在幼稚园天真烂漫,到了小学渐渐勾心斗角,中学有些少年老成,大学无疑是成王败寇,你说自由,他们能服气吗?中国式教育下的众多傀儡,难道可以说是自由的吗?
教育在中国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但新的 社会 问题却也被“重而不视”。
福建孩童八死五伤,罪犯是一个想要报复 社会 的年轻人。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事件的表面现象,指责罪犯、指责学校安全措施,却很少有人把目光聚焦在整个事件的背后。罪犯杀人固然可恶,但他却也是一个可怜人。他只是被这样一个功利的、职场冷漠的 社会 束缚、被扭曲、被侵蚀,继而产生心理疾病而逾越理性,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还可以坦然地说自己是自由的吗?
自由是天空,不自由是大地,我们生存于大地,却渴望着蓝天。我想,这才是人与自由真正的关系!
可儿短视频
自我了解就是对自我所处环境的适当评估,对所扮演角色的正确认知和对于理想与现实能力的掌握。包含了以下内容:
1、我是谁,我的本质是什么?
2、我是怎么样的人,我的个性、特长与能力如何?
3、我想做怎样的人,我的愿望和理想是什么?
4、我应该做怎么样的人,我的道德和价值观是什么?
这是我在的第一篇文章,不知为何刚才填完资料之后,就想起了一部电影,《狗镇》。
电影讲述一个美女逃避到一个穷乡僻壤,寄人篱下的谦卑加上外界谣传她其实是一个通缉犯,地位越来越低下,沦落到一个人尽可夫的存在,最后还上了锁链,像狗一样的活着
可能是和我最近的经历有关缘故,当时看完这部电影。刚好印证了我思考的问题,就是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这半年多发生了很多事,离职,恋爱,新工作,再离职。最重大的是开始考虑要结婚了,为什么重大?因为在我之前的观念里从来没想过结婚这个事情。突然觉得好幸运的同时,又压力山大。
11月份我辞去了原有的工作,休息几个月后,做了电话销售。
做电话销售这期间,很奇妙。我像灵魂出窍一样可以从我之外的角度去看清自己。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这话一点也不错。主要的体现方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它能让你看见你以前从来没法看见的,比如你背后的衣服染了一块污渍。
电话销售其实是一份挺难的工作,因为你唯一能使用就是电话传递的声音。同时也有一个优点:你可以掩盖声音之外的缺点,诸如表情穿着形体等等。
对于之前一直从事简单技术类工作的我来说,从一个行业到另外一个行业肯定是比较难的。所谓万事开头难说的是你刚进入一个领域,所有事件的打开方式都和你以往的经验不匹配。这会让人措手不及,深入下去之后又别有一番收获。从来就不觉得自己讲话的方式有什么问题,而我发现,我说的话,别人根本就不怎么理会。
所谓自信,就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同
不同的讲话的音量、语气、速度、用词,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先抛开内容不说,如果你说话铿锵有力,语气坚定,有节奏,用词确切,人们已经先信了七分。即便是你的内容别人本来不是很认同的,因为你的话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对此事理解有偏差。
换句话说,你讲任何事,你自己都坚信你自己所说,别人会被你感染的。
反过来,如果你自己说的话你自己都不确定的样子,吞吞吐吐、低声细语,别人根本没有听下去的兴趣,更别说相信你了。
所谓自信,就是内心深处对自己是认同的。不自信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都是不认同的。在人前,总是怕说错话做错事被别人笑话,或者给别人带来麻烦。
卡耐基说人性的弱点就是自重感,佛陀说人的劣根是贪嗔痴慢疑。所谓“自重感”或者“慢”就是认同感。首先是自我认同,然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也就是社会的认同。为的是什么呢?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越高,你的生活水平就越好。人们总是自觉的或者不自觉的在做着这样的事。那就是提高自己的社会认同,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提高生活水平。
那么提高社会认同的途径那些呢?两种:一种是“学习”,从学校、从书上、从别人身上等等;另外一种就是“支援”,就是结交有能力的朋友,关键时刻自己的本事不够用的时候,请他来支援一下。
这就是为什么大V总受人家追捧,因为从大V身上既能学习东西,又能得到支援。“支援”,也就是所谓的人脉,人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因此,别人和你初次见面,你一开口说话,人家发现你说话没什么底气,自然就会联想到你没什么本事。再稍微寒暄几句发现你这个人“没什么料”,既不能从你身上学到东西,又不需要获得你的帮助,俗称没有利用价值。自然就不会想和你有后续的往来了。因为提高自己社会地位这件事情的时间是很紧迫的、尽力消耗是很巨大的。哪里能浪费在你身上。
人人都希望得到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感差的人也是如此。但是这往往很困难。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刚才说了,大家都在提高自己的社会认同,一但发现你是个低认同的人,哪会愿意搭理你。害怕你拉低他的平均值,对你当然是避之不及。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你又失望地回到了原点。
所以,想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来一步一步提高自我认同感,是不科学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自己心里安装一个开关。一个按钮下去,把自我认同感噌噌地一下子放大一百倍。没错了,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装逼。
别人常说,装逼招雷劈。装逼招不招雷劈我不知道,但是你要是不装逼的话,往往连机会都没有。例如你在向客户销售你的产品时,你必定热情大方,一套说辞洋洋洒洒下来未必要夸大其词,但必须掷地有声。你对自己的产品都没有自信满满的态度,客户又怎么会买你的账。又比如谈恋爱的小伙子,哪怕你平时在家多么邋遢,第一次见面总要捯饬捯饬,不求光鲜亮丽至少也得体面吧。否则一见面姑娘就基本对你失去兴趣了。再一开口,吞吞吐吐,一点主见都没有。这事八成是黄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装逼要的不是不学无术、虚有其表。要的是通过改变别人的第一印象来博取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努力的机会。如果这是一场足球比赛,你连进场哪怕做替补的机会都没有,哪能摸到球呢?
我们假装外表强大,并不影响我们拥有谦虚进取的内在。
那么如果不去假装外表的强大那会怎么样呢?当然处处碰壁是肯定的,因为人大多欺软怕硬。除非等到你有绝对实力的时候,人们自然对你敬而重之。
那么如果社会地位降到零甚至是负值了会怎样呢?电影《狗镇》的女主角就是如此。一次又一次警察进村带来的消息,对她的社会认同不断刷新新低。最后她成为了“通缉犯”。尽管她仍然活泼开朗,乐善好施。但是,请不要忽略也不要高估人性丑恶的下限。上面说人大多欺软怕硬是客气了。在特定的环境里根本没有道德可言。比如就像这部电影里,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子,一个孤独无依的通缉犯并且将来要成为阶下囚的外地女人,一群生活不如意内心压抑的村民。村民自以为掌握了女主的命运——他们藏好她她就相安无事,他们把她交出去,她就是囚犯。
成为负值的社会地位,让她被剥夺了“人”这个属性。最后她被村里的男人随意侮辱,被狗链拴住防止逃跑。就连那个不敢让人知道自己瞎了,长年躲在屋里不愿出去的盲人,对女主也是大肆凌辱。说明社会地位成负值,是多恐怖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就好像猫炸毛一样,不是愤怒也不是进攻,恰恰相反,我们是恐惧是防守。守住我们最后的领地,不至于被别人践踏在脚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