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两性人的性别认同:如何找到自己的身份

时间: 2023-08-20 05:27:3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两性人(intersex)的性别认同问题。两性人是指生殖系统和/或性别特征不符合传统男性或女性的人群。他们在生理上可能拥有男性和女性的特征,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中性人”。两性人的性别认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两性人的性别认同:如何找到自己的身份

生理角度

生理上,两性人的性别认同可能受到生殖器官、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影响。有些两性人可能拥有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或者生殖器官的大小、形态和位置不符合传统男女性别的标准。这些生理上的特征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自己性别的认同。

心理角度

除了生理方面,两性人的性别认同也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中,男女性别角色和性别标签非常明确,人们往往只将性别分为男和女两种。这种二元性别观念可能会让两性人感到困惑和排斥。他们可能感到自己不属于男性或女性,也可能感到自己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特质。这种内心的矛盾可能会让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

社会角度

由于社会对两性人的缺乏了解和认可,两性人在社会中面临着很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他们可能遭受来自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压力和排斥。这些社会压力可能会对两性人的性别认同产生影响,让他们感到自己不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如何找到自己的身份

对于两性人来说,找到自己的身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1. 接受自己的身体特征。两性人在身体上可能与传统的男女性别有所不同,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正常。接受自己的身体特征是找到自己身份的第一步。

2. 寻找自己的性别认同。两性人可能会感到自己不属于男性或女性,也可能感到自己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寻找自己的性别认同需要时间和勇气,建议可以寻求心理辅导或社群支持。

3. 寻找自己的社群。两性人在社会中可能会感到孤独和被排斥,但是他们并不孤单。寻找自己的社群可以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认同。

什么是性别身份定位

统人类学中的妇女研究包含婚姻家庭、亲属制度、性别角色的研究,女性人类学
者米德、本尼迪克特,大多被视为实践者而非理论构建者。70年代以女性主义和文化决
定观结合为前提的女性人类学,论析文化多变性与社会因素对性别行为和观念的影响,
开始了社会性别(两性差异)的探讨,改变了传统人类学的女性研究,使社会性别成为
妇女人类学研究的真正起点和贯穿始终的重要课题。主要包括:社会性别与妇女地位,
社会性别与人类起源、进化及社会生物学研究,社会性别与亲属制度,社会性别与劳动
力分工,社会性别与语言行为,社会性别与国家和殖民主义的研究,其基础的研究主要
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妇女生活地位成为社会性别研究的始点,涉及到女性概念、角色、身份和认同,包
括对“妇女不洁”观念的批判,对母亲角色的反思,对“家庭:社会=妇人:男人”逻
辑的批判和妇女性低下地位的认同等。认为,文化将女性定义为生儿育女的母亲角色,
正是女性附属地位形成的社会基础,两性差异普遍存在,其社会历史根源复杂而深远,
并且不仅仅是家庭范畴,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对社会性别史的回顾还追溯了19世纪巴巴
拉·韦尔特(Barbera Welter)的成果:社会性别分工割裂了男女,社会价值观以男性
为准则。开始将女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来研究其与男性地位的差异,美国妇女学者提出
需要修订通常的历史分期,以使妇女生活得以纳入正史(琼·凯利 1977),英国的妇
女人类学,讨论妇女作为沉默的群体的地位,伦敦妇女人类学小组受到马克思学说的影
响,探讨不同经济社会妇女生育生产问题,法国则中心研讨性别歧视与压迫。性别歧视
成为男性批判的热点,它是男女不平等事实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集中表现即暴力强奸

什么是真正的性别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性别如下:

真正的性别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概念,涉及到个人的性别身份、性别表达和生理特征的一致性。以下是对真正的性别的详细描述:

1、性别的定义:

性别通常被定义为人们对自己的内在认同和社会角色的理解。传统上,性别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种,与个体的生物学性别(根据生殖器官和染色体确定)相对应。然而,现代社会逐渐认识到性别是一个连续的谱系,并且个体的性别身份可以超越二分法。

2、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

性别认同是指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性别分类的内在感知和认同。性别表达则是个人通过行为、服装、发型等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性别身份。每个人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可能与其生物学性别相符,也可能存在差异。

3、性别多元性:

性别多元性认为性别是一个广泛的谱系,不仅限于男性和女性两种极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性别是多样和流动的,个人可以拥有非二元的性别身份,例如跨性别、非二元性别等。

4、生理性别和性别多样性:

生理性别是指基于个体的生物学特征而确定的性别分类,包括生殖器官、染色体和激素水平。然而,性别多样性意味着生理性别并不是唯一决定一个人的真正性别的因素。性别多样性认同和性别表达的一致性对于真正的性别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对真正的性别的一个简要描述。性别是个人身份和社会角色的核心部分,它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尊重个体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倡导多元性别包容,是促进社会平等和个体自由的重要一步。

如何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一种怀疑感,会觉得自己目前的身份不是最好的,也会觉得自己的身份是有落差感的。其实很多东西是一种骨子里面带过来的,或者说是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所影响到的。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有自知之明。

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在看待很多事情上会看得比较透,也会看得比较开,那么在事情的处理上就不会扭扭捏捏,就会义无反顾去做应该做的事。不少人也会说身份是要有匹配感的,而匹配感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认知。

一个富豪和一个穷小子见面,如果这个穷小子没有什么思想,没有什么才华,那么富豪也不会过多去跟这个穷小子交往和沟通。如果穷小子也没有一个点能够突破富豪的边界,那么两个人的对话就不是对等的。之前看过一部电视剧《我1997》,高建国去富豪李健盛家做客,两个人侃侃而谈,高建国虽然还是个穷小子,但是表现出来的从容和淡定,让李健盛刮目相看。所以两个人相谈甚欢,李健盛看到高建国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吸引是有磁场的,这个磁场会让两个人感受到那种舒适感,或者感受到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不要求自己能够获得什么,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自己是否努力过?自己是否奋斗过?自己是否斩钉截铁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时光匆匆,很多事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会发现素质的教育太重要了,相处的那种舒适感也太重要了。我们不喜欢一个人,就是骨子里面透露出一种不喜欢,这个东西会散发出来的。如果是真的喜欢,那就真的喜欢,会把身上很多的缺点都抹平了,就不会去过多猜想和猜疑。

身份的匹配感如何去获得自我的认同呢?一方面存在于自己的认知思维模式,另外一方面存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

从认知思维模式角度考虑:比如之前选择的朋友是酒肉朋友,现在选择的朋友是不是要更换一下。现在见面是不是要少喝酒吃肉,多谈点梦想、理想以及如何赚钱?那么这就是一种观念的改变,一种认知的突破。人只有在突破自己原有模型,重新建立新的模型时,整个人的状态会发生改变。日常所见,一个人一段时间不见面了,发现对方的认知高度上升了几个段位,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改变。那么此时此刻就会在自我的身份段位上重新建立一个思考维度。

从个人的内心感受角度来考虑:现在处在一种位置上,自我是否满意?如果满意了,那就会感受到幸福的感觉,如果不满意了,就会要求自己不断上进,不断去突破。比如现在去参加一个慈善晚会,里面很多的人物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此时的自己是否可以跨越阶级的考虑,而去和他们进行平等式对话?这种平等式对话更多是来自于心理层面的,而不是表面光鲜上的。当觉得自己的内心非常享受这种感觉,那么这种感觉就对了,就要觉得自己的身份能够匹配到当前的这个场。

我们这一生,会有很多的身份角色,在工作上有工作的角色,在朋友间有朋友的角色,在家庭有家人的角色。比如教师、医生、律师、闺蜜、兄弟、父亲、儿子等等很多的角色身份。每增加一种身份,其实就是对当下的自己提升了一种段位。因为身份赋予的背后有责任和担当。

愿我们不论自己的身份是什么,都要感谢当下自己的身份。底层式的自信是一种无条件的自信,可以让自己能够匹配到更多的身份认同感,当更换一种思考方式,那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通百通。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