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女跨性别:性别角色认同与性别刻板印象

时间: 2023-08-20 05:28:19

跨性别人群是一群被较多人忽视的群体,他们的性别认同与生理性别不符,这种不匹配感让他们在社会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女性跨性别者更是被较少人关注的群体,她们需要克服的性别偏见和歧视更加严重。本文将从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刻板印象两个角度分析女跨性别者所面临的挑战。

女跨性别:性别角色认同与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女跨性别者一般都有强烈的性别不一致感,她们认为自己是女性,但生理上是男性。这种不匹配感让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女跨性别者在使用公共厕所时会遭遇歧视和不安全感,社交场合中也面临着被误认为男性的尴尬。在工作场所中,女跨性别者也会遭遇到就业歧视和职场不公平,很多公司不愿意聘请跨性别者,或者将她们较多地安排在低技能岗位。这种就业歧视不仅使得女跨性别者的就业机会受到限制,也让她们在工作中感到孤立和不被接纳。

另一方面,女跨性别者也面临着性别刻板印象的挑战。性别刻板印象是指社会对于男女性别角色的固定和刻板印象。女跨性别者因为自己的性别认同与社会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不符,所以在社会中面临着更多的歧视和困扰。比如,女跨性别者在社交场合中往往被认为是“女汉子”或“变态”,在医疗健康方面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为医生往往会按照生理性别进行诊断和治疗,而忽略了女跨性别者的性别认同。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不仅会对女跨性别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也会使得她们在社会中感到被孤立和不被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女跨性别者所面临的挑战,并为她们争取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社会应该尊重女跨性别者的性别认同,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消除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让女跨性别者能够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哪些因素可以促成性别角色认同_影响小学生性别角色认同的教师因素

一、性别角色相关概念解析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儿童性别角色领域的研究结论分歧较大,甚至相互矛盾。国外有学者认为,概念上的混乱是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一)性别角色
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性别角色意指社会按照人的性别而分配给人的社会行为模式。笔者比较倾向于张积家的界定:“性别角色是个体在自身解剖学、生理学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文化的两性规范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上的特征”。它既承认了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遗传因素,也承认一定社会规范和期望对性别角色形成的作用,明确在相同的社会规范和期望下,不同的个体在行为特征上可以有量的差别。
(二)性别角色认同
以性生理为依据的性别角色认同观认为,性别角色认同指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的标定。改观点强调个体对生理性别的一种心理自认。
以社会性别为依据的学者(林崇德)观点认为,性别角色认同指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这一类的概念强调的是在生理性别基础上个体对社会文化所期望的适合个人性别群体的理想行为模式的认可程度。
(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又称性别定性观念,即社会成员公认地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传统的性别定性观念包括外表形象、角色行为、人格特征、职业选择。有学者观点,性别刻板印象并不是生理差别的结果,而是社会文化环境的结果。
二、教师对小学生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
儿童心理学家G·G荣格的观点,儿童在学校里,男教师代替了父亲,女教师代替了母亲。教师除了授予知识外,还必须以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和感化儿童。教师的言行极易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而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念又决定了他对不同性别儿童的教育态度,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方向,塑造着个体自我概念、生活态度,规范着个体的行为。
一般而言,学校强调安静、顺从和被动性,这正是一些符合女性角色的特点。吵闹、果断、竞争性、独立性等适于男孩的品质在学校常常不受赞许。毫不奇怪,女孩比男孩更喜欢学校并且学习成绩更好,至少低年级是这样。另一方面,男孩认为自己比女孩更少被老师喜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做的一项学生品德评定比较调查显示:女生的品德评定显著优于男生,其中被评为最差等级的男女生比例是10:1,被评为最好等级的男女生比例为2:3,其他各等级的评定也均为女生优于男生。这种评价标准导致了一些男生对女教师和受好评的女同学的不满,并产生了对性别角色行为的迷惑。过度女性化的教育环境不利于孩子们健全人格的形成,不利于孩子们对将来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学习。
三、影响小学生性别角色认同的教师因素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儿童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性别恒常性和性别自认这一基本概念。低年级学生在性别角色认知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通过观察成人的性别刻板行为来习得自己的性别角色。有证据表明,一些儿童由于遵从性别刻板印象而无法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这对男女生都会造成伤害。
(一)教师性别角色典范
性别角色典范也可同义于性别角色榜样。对学生来说,教师可能被看作是角色典范。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模仿内化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机制,儿童的许多性别角色行为在于对同性别成人行为的追随和模仿。儿童通过观察和替代学习获得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方式,从内心接受这些行为方式并将它们纳入自己已有的价值体系中,这就是内化。
我国初等教育的女性化环境影响到教育目标、方法、评价等各个方面。周围的女性世界影响着男孩对性别角色认同的学习。男孩认同女性为模仿对象的心理一再强化,就易使男性女性化。有调查表明:在女教师占绝大多数的一些小学里,女生的行为一般比较容易符合女教师的行为期望,因而比较多地受到表扬和肯定,而男生的某些“男子汉”的行为特征则容易被视为不守纪律,因而受到限制和批评。已有国外学者表明,过分的强调服从、规则意识对男女儿童的危害都是明显的。教师怎样行为,他们如何向学生显现学习主题、学习材料,可能对学生的观念有显著影响。
小学教师对男女学生不同的性别态度,也是产生角色典范扭曲的一个方面。比如,现在还存在刻意的安排男女生分坐,在体育运动课上男女生也分别被安排进行不同的体育活动。显然,这无异于直接给小学生树立了一个性别刻板的教师角色典范。同样,当学生经常接触非刻板印象榜样,他们在信念和行为中就更少具有传统性别观的限制。比如,女班主任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男班主任开展野炊活动,而使学生不再受限制,注意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跨越传统性别角色的活动。
(二)教师性别角色期望
教师由于自身的角色意识与典范作用,可能因此出现对男女学生有不同的期望。有研究表明,一些学生确实内化了教师对他们的性别期望,并相应地表现出来。在学校,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初进学校,他们对老师教材充满了崇敬和强烈的好奇心,这一阶段的儿童常以老师为权威,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老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业期望等都对低年级学生性别角色认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有研究者发现多数教师更倾向于多请男生回答问题,并乐于给其更多的帮助。例如当女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常常会让其他学生回答;当男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却乐于鼓励启发他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这一行为方式可以看出,教师在潜意识中认为女生是被动的学习者,而男生应该具备积极主动地学习精神。因此,教师一旦对学生产生了某种期望,便会以不同的潜在方式影响这个学生,强化其行为特定的方面。
教师对待不同性别儿童采取的不同的互动方式及言行,在极大程度上对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教师对男学生的高标准要求间接导致了学生的未来人生定位。相应的,教师往往觉得女童由于“先天智力水平较为低下”,只能做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所以对女童的要求也相对放宽松,而女童在受到这样的角色期望后,也常常采取与此一致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儿童就这样内化了自己的性别角色,教师性别角色期望的影响也就显现出了人为的差异性。这一点也跟教师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存在有必然的联系。教师对男女学生的受教育结果的期望不同,给男学生作业通常较有难度,对男学生的褒奖较针对作业的内容及品质。有其他的研究者已经注意到,教师主要是通过设定不同的任务水平、不同的任务量和不同类型的工作以及给学生的不同反馈,从而将不同的性别角色期望传递给学生的。

如何确定自己的孩子是跨性别者

目录部分1:观察你的孩子1、留意你的孩子是否有不符合自己性别的言行。2、留意跨性别迹象。3、留意他们是否因被迫做符合自己性别的事而不高兴。4、听听孩子怎么描述自己的性别。5、注意,孩子的性别观念很早就形成了。6、性别观念的一致性。7、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直到青春期或更晚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性别问题。8、给孩子体验的自由。9、让你的孩子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寻找自己认可的性别。部分2:跨性别者到底是什么意思1、你要知道"跨性别者"到底是什么意思。2、要了解孩子变成跨性别者的原因。3、有些人会比其他人花更长的时间来发现并宣布自己真实的性别。4、找可靠资料来读。5、要判别孩子的跨性别行为是否只是一时兴起。6、和医生聊聊。部分3:让孩子更自在1、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2、记住,你的支持对孩子的未来很重要。3、要支持你的孩子。4、做孩子的依靠。5、要支持孩子去跨性体验。6、留意孩子是否有抑郁或焦虑的迹象。7、对跨性别者孩子,考虑诉诸医疗手段。如果孩子经常做一些不符合自己性别的事,那你也许就会担心他们是跨性别者。这时,要听听孩子怎样描述自己的性别,看看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但也不要过分揣测,很多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言行都是刻板印象的产物而已。比如,男孩喜欢玩洋娃娃并不能说明他就是跨性别者。无论怎样,孩子都需要大人们来帮他们了解自己的感受,认清自己的性别。如果他们确实是跨性别者,也要给他们爱、支持和鼓励。
部分1:观察你的孩子
1、留意你的孩子是否有不符合自己性别的言行。也许你发现你家女孩喜欢玩"男孩"才玩的玩具。但要知道,你的女儿喜欢玩卡车并不能说明她就是跨性别者。但要是孩子对偏离自己性别的事物有着过分的偏爱,那就要多加注意了。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奇怪的孩子有可能是跨性别者。一个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比较奇怪,而且对自己的性别非常排斥,那就很可能是跨性别者。
记住,多数性别概念都是刻板印象的产物。比如,并不是所有的男孩天生就喜欢蓝色。
2、留意跨性别迹象。一个跨性别的孩子身上有很多迹象会表明他们真正的性别。他们真实的性别会体现在自己编的故事里,有时通过他们的穿衣打扮也可以看出些端倪。一个跨性别孩子身上常有以下特点:男孩在商场里坚持在女孩区买东西,反之亦然
男孩会为自己选一个女孩的名字,反之亦然
喜欢结交异性朋友,希望自己也变成他们的样子
对发型很计较
经常假装自己是书或电影里与自己性别相反的角色
对自己的生殖器感到厌恶
男孩崇拜大姐姐,想和她们一样,反之亦然
男孩很想要女生才玩的玩具,反之亦然
下辈子很想做与自己性别相反的人
因为自己天生的性别而伤心哭泣
允许他们按照自己想要的性别做事情,他们会很开心
3、留意他们是否因被迫做符合自己性别的事而不高兴。比如,如果你的儿子因为剪了短发而吵闹,或你的女儿因为不能买男孩子的衣服来穿而哭泣,这都是跨性别者的迹象。性别归属感很重要,所以对你的孩子来说,不得不成天假装成另一个人是很痛苦的事情。留意孩子是否会因为发型、衣服样式、对粉色的偏爱等穿着打扮的原因而生气。这可能会感觉像是在逼迫孩子做符合自己性别的事情。
留意争吵的内容。比如,如果你说:"男孩不应该穿裙子",而你的儿子却说:"可我不是穿裙子的男孩!我是女孩!"那么他就很可能是跨性别者。
留意孩子的言行是否时常透露出消极情绪。被强迫扮演自己不认同的性别角色会让孩子烦恼,并会从行为上表现出来。他们可能会内化这些消极情绪,时间长了会产生心理问题。还好,通过跨性别体验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专家提示
EricA.Samuels,PsyD
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学博士EricA.Samuels是一位持证临床心理学家,在美国旧金山市和奥克兰市的私人诊所执业。他于2016年获得莱特学院的心理学博士学位,擅长于男性、年轻人、不同性取向和性别身份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EricA.Samuels,PsyD
临床心理学家
我们的专家认为:如果孩子对你或者社会期望他们表达性别的方式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不适,那么你的孩子可能就是跨性别者。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在出生时被归为了女孩,但却非常不喜欢女孩的服装,那么她就可能是跨性别者。孩子可能还会要求你给他改名字。
4、听听孩子怎么描述自己的性别。你的孩子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如果孩子对自己的性别非常不认同,可能会说:"我很清楚我是男孩!"但事实上她们是女孩。孩子们可能还会说:"不,我是女孩!"虽然他们本来就是男孩。
5、注意,孩子的性别观念很早就形成了。性别观念在孩子大概3岁时就形成了,有些孩子会更早,比如2岁或18个月大时。
6、性别观念的一致性。如果你的女儿在周末总是让你们叫她"约翰",并不能说明这孩子一定是跨性别者。因为小孩会有一段时间想假装自己是另一个性别的人,这很常见。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坚称自己是相反性别的人,那么这可能是跨性别者的征兆。一直说自己的性别不对的孩子很有可能是跨性别者。跨性别体验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学校学习、心理健康都有好处,还有有助行为矫正。
有些孩子会用很长时间才发现自己的性别有问题。这通常是他们9到10岁的时候。
7、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直到青春期或更晚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性别问题。你的孩子也许长大些后才会对自己的性别产生怀疑。青春期常常是很多青少年开始怀疑自己性别的时期。身体和荷尔蒙的变化会让你的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及其带来的感受。青春期及其后面的几年都是孩子们开始形成性别认同的时候。如果他们感到不认同自己的性别想和你聊聊时,要耐心倾听。
8、给孩子体验的自由。给孩子体验的自由来寻找他们内心认同的性别,这对他们非常有帮助。如果你的孩子认为他们是跨性别者,那就腾出周末或几天的时间,让孩子"变成"与其性别相反的人。这意味着,你要改口叫你的儿子"詹妮弗",支持他穿裙子,或者做诸如此类的事。整个体验过程以孩子为主。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比如换个称呼来叫他们。
体验过程中要观察孩子。他们是否变得更开心、更自信了?他们是否很享受所做的事?从中你会了解这件事是否使你的孩子变开心了。
9、让你的孩子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寻找自己认可的性别。当你的孩子也许不太想和你谈论这件事,或者你可能觉得自己无法给孩子他们需要的支持时,不妨找个心理医生来帮助你们。要找有执照且具有相关经验的心理医生。
部分2:跨性别者到底是什么意思
1、你要知道"跨性别者"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术语在学术领域仍有争议,而且近年来,它的含义变化很大。但有一点共识,那就是跨性别者具有一个与文化教条对其生理性别的期待相违背的性别认同或性别行为。
2、要了解孩子变成跨性别者的原因。变成跨性别者并不是孩子的选择,和你抚养他的方式也没有关系。很多家长都会说:"我到底做了什么使他变成这样?"答案是"你什么都没做"。跨性别孩子可能天生就是这样。不要觉得跨性别就是"不正常",有些小孩生下来就是跨性别者,其实这很常见。如果你的孩子是跨性别者,一定要给予他帮助。不要让自己陷于孩子这么做是否"正常"的焦虑中。
3、有些人会比其他人花更长的时间来发现并宣布自己真实的性别。有些孩子在3岁的时候就会说出自己真实的性别,而另一些孩子则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发现自己是跨性别者。妨碍自己承认是跨性别者的因素有:缺乏相关的知识
害怕被人排斥
见过大家对跨性别者的歧视
曾试着说出自己的情况,但被人嘲弄或训斥
4、找可靠资料来读。不要听信不实消息或谣言。花些时间来了解什么是跨性别者。可以看看有"父母、家人、朋友和同性恋"话题内容的网站,或读读关于"怎样与家人相处"的文章。你还可以去当地图书馆看看。问问管理员,有没有关于跨性别者的书可以推荐。
读读跨性别者写的故事。这些第一手叙述会帮你理解作为跨性别者的感受。
5、要判别孩子的跨性别行为是否只是一时兴起。如果孩子始终坚称自己性别不对,那就很可能不是一时兴起。如果你的孩子说这只是一时兴起的体验,那在定论前先和他们谈谈。说自己的行为是一时兴起的孩子有可能在说谎,因为也许有人议论了他们,或他们觉得如果承认自己是跨性别者你就不那么爱他们了。要让他们知道无论怎样你都爱他们,要让他们严肃对待这个问题。
6、和医生聊聊。如果你对跨性别现象的科学性有疑惑,可以和孩子的医生谈谈。如果你想知道跨性别现象对人的心理影响,可以咨询心理医生。记住,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长,这都是一段让人困惑的时期。你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给你指导来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探索自己真实性别的时期。专业的心理医生想问题都很周全,不会逼你的孩子做自己还没准备好的事情。要注意的是,你没有准备好不代表你的孩子没准备好,他们可能会因为你没有给予及时的支持而伤心。
部分3:让孩子更自在
1、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如果你仔细倾听,孩子就会告诉你他们到底想要什么。这会帮你判别说"我是女孩"的男孩和喜欢穿女孩衣服的男孩之间的区别。接受(或拒绝)这种跨性别体验是基于孩子的需要和快乐,而不是基于家长的期望。不要只是因为你看不惯就阻止孩子做自己,如果性别立场不坚定的孩子不想体验跨性别的事,那就不要强迫。
2、记住,你的支持对孩子的未来很重要。如果能得到家人的支持,跨性别的孩子在未来试图自杀、变成流浪汉或患上严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会很低。家人的支持也会帮助孩子应对来自社会的欺凌和歧视,缓解这些事情对他们的心理伤害。通过接受并支持你孩子真正的性别,可以让他们避免让很多跨性别者痛苦的遭遇。有研究表明,处于跨性体验的跨性别儿童和顺性别同龄人相比,患抑郁症的几率相同,但患焦虑症的几率略微偏高。
而那些没有处于跨性体验的跨性别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会很高。
3、要支持你的孩子。如果孩子表达了想改变自己的性别身份的想法,作为家长不要给与消极的回应。不要批评他们或告诉他们你不想再听到这种话。你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通过尝试不同的事情或着装来探索自己认同的性别。如果你仍有顾虑,可以和你的伴侣或孩子的医生谈谈。不要让孩子知道你有顾虑。无论孩子怎样你都要爱他。你的孩子可能正处于一个痛苦的时期。要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你都爱他们。
你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遇到了一些事情。但要记住,无论怎样我都爱你。"
4、做孩子的依靠。如果你的孩子做一些不符合自己性别的事,也许或遭人嘲弄或欺负。比如,其他小孩看到你女儿穿得像个男孩,也许会奚落嘲讽。你要帮助孩子应对这种问题。让他们知道你会去和老师或这些孩子的家长谈谈。如果你听到关于跨性别者的消极议论,要对他们说:"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话,请不要再说了。"
5、要支持孩子去跨性体验。跨性体验意味着孩子决定了要像相反性别的人一样生活。你要支持他们的决定。如果孩子想要穿与性别不相符的衣服,不要反对。如果孩子想让你用别的称呼叫他们,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注意,如果孩子改变了主意,可以不再进行跨性别体验。如果孩子这么做真是一时兴起的体验,那么他们可以把发型或衣服换回来了。同时孩子会记住当自己有这种疑惑时,你是支持他们的,这一点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孩子跨性别体验时不要慌张。刚开始有些家长对这种行为很难接受,但要记住,这对你的孩子很重要,而且要是孩子不想这么做了,仍可以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6、留意孩子是否有抑郁或焦虑的迹象。跨性别儿童可能会感到很大的压力,有时会经历来自社会甚至家人的欺凌、歧视或排挤。这对孩子来说是很痛苦的。所有对自己性别不确定的儿童,相比之下面临心理问题的风险会更高。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的迹象,最好是送孩子去看一看心理医生。这些迹象包括:嗜睡
体重突减或突增
对以前喜欢做的事情丧失兴趣
情绪波动异常
专家提示
EricA.Samuels,PsyD
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学博士EricA.Samuels是一位持证临床心理学家,在美国旧金山市和奥克兰市的私人诊所执业。他于2016年获得莱特学院的心理学博士学位,擅长于男性、年轻人、不同性取向和性别身份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EricA.Samuels,PsyD
临床心理学家
我们的专家认为:对于自己性别不太认同的人,特别是孩子,通常都会存在很多沮丧和焦虑的迹象,包括与社会隔绝、精力不足、容易分心、没有动力、睡眠困难或食欲改变。这还可能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不安和身体症状,比如头痛、胃痛、便秘、腹泻等。
7、对跨性别者孩子,考虑诉诸医疗手段。你的孩子可能想采取进一步措施,让自己不再排斥自己的身体。医疗手段是在支持孩子,而不是"治疗"。和孩子的医生谈谈这么做是否对他们合适。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使用激素抑制剂可以让他们免受变成自己不想变成的人的痛苦。这种试剂只能推迟发育,而且效果可逆。这是最好的"自然方法",还有助于防止出现心理问题。
对于年龄大些的青少年,得服用激素来帮他们度过发育期,以变成自己想要的性别。
作为成人,他们可能会选择变性手术。有些人确实需要这种手术,但有些人不做也可以。
小提示要知道很多孩子都在经历这件事。
不管怎样都要支持你的孩子。如果你需要帮助,去找心理医生。
如果孩子给你说他们是跨性别者,不要对他们说这只是他们一时兴起的体验或不让他们接受自己认可的性别。
作为父母要支持孩子,即使他们是跨性别者也要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和支持。
花些时间去了解其它性别分类。如果你的孩子不是二元性别者,那么至少对自己的性别不确定,去查查关于“第三性别”的信息。如果你的孩子的跨性行为有时有又有时没有,这很正常,他们可能属于中性性别或其它类似的情况,他们只是不愿给自己贴上特定性别的标签。关于这方面的情况都要了解一些,这样当孩子有困惑时你可以及时给出支持和建议。
警告要避免一些不安全的、旨在“改造”或“修补”孩子的自我性别认同的心理治疗项目。这些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会使其产生轻生的念头。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