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探寻自我实现的本质,看看你是否已经做到了

时间: 2023-08-20 05:32:12

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高的追求之一。但是,什么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指的是追求自身潜能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实现自我价值。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自我实现的本质,以及如何去实现它。

探寻自我实现的本质,看看你是否已经做到了

自我实现的本质

自我实现的本质是什么?自我实现的本质是追求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更有价值。自我实现的本质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和追求,是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欲望和梦想。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就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

实现自我实现的方式

实现自我实现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以下是一些实现自我实现的方式:

1. 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实现自我实现的基础。只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迎接挑战和困难,才能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梦想。

2. 培养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技能和知识是实现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3.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自我实现的重要保障。只有和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获得支持和帮助,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4. 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是实现自我实现的关键。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

自我实现的意义

自我实现的意义是什么?自我实现的意义是让个人变得更加完善和有价值,是让个人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个人还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他人带来帮助和影响,是一个人生命中最有意义的追求之一。

怎样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现在有很多的工具,比如,禅卡塔罗,自我觉察工具,等等,了解自己的性格真的是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的人生课题。人的一生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

首先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其二、给自己一个空间和时间,对自己的言行、思想、学习状况进行自我反思,

其三,不过分压制自己

第四,通过别人充分了解自己。“旁观者清”,通过他人的态度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

【心理】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许多研究已经发现图式越强大越发达,我们越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与这些图式相符的信息和特征上。

同时,我们的心智自动过滤那些与图式不一致的特征和信息,在通过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符合既定图式的信息上,图式的正确性也得到了确认(尽管我们不得不过滤很多不支持图示的信息来达到这种确认)。

因为图式包括对于某种经历的预期,我们会无意识地塑造我们的行为以符合预期。

比如你的领导已经预设你是一个偷懒不好好工作的人,你汇报工作的时候他觉得你不用心,但是你用心做了这件事,他把他认为你不用心的这个情绪或者说这个预设通过一种微妙的言语或者其他途径的暗示使你感知到了这种情绪,于是你原本努力上进的动力就会打折扣,因为你不努力上进的印象已经在别人的印象中挂上号了,再怎么努力上进也不会扭转这个印象,于是你自暴自弃的工作,这样,在你的领导那里,他就形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人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人的行为。

1.1唤起:你的存在本身就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会唤起环境中其他人的回应,从而改变环境。

1. 2选择:把自己置于某种环境而非其他环境来影响环境。自己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

1. 3行为操纵:比如那些试图使气氛活跃的人,煽动人们情绪的人的所作所为。

1. 4内隐行为:从思维上将环境的蕴涵由一种改为另一种,达到认知上的转换。将环境从认知上进行转换

1.5托马斯公理:在任何特定行为发生之前,总有一个检查和思考的阶段,称之为情景界定。如果人们将情景界定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是真实的。

我们自己的界定决定了我们在该种情况下如何行动——一个错误的情景界定唤起一个行为,使得初始错误的情景界定变为现实,这个错误的界定是扎根于行为人本身的认知,这个界定无论对与错,都使得行为人以特定的方式行事。

行为人的行为实际上将客观情景与主观情景相协调,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2.1行为确定效果(信念的客观现实)

一个人有一个信念或期望,使得他引发另一个人的行为,这个行为会确定第一个人的信念或期望,如皮格马利翁效应。

2. 2感知确定效果(信念的主观现实,先入为主)

大部分的行为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很少被全部感知,我们面对一个模糊的行为,总是根据我们自己的信念来解释它。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将根据自己的期待来形成。我们将行为对象所做的行为阐释为与我们的信念与期望相一致。

2. 3自我确认

行为对象知道进行的是怎么回事或者有特定的方式想表达自己,能够考虑到行为方行事,并改变了行为方的信念期待与感觉。

(验证实验:声波武器,同态复仇,交叉升级)

社会心理往往不同于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里,你有证据证明这个物质存在,这个物质就会存在——宏观上牛顿三定律对所有人都适用,自然法则任何人都不能违背。

而社会认知科学里,有人这个因素加进来,很多事情就会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在社会现实方面,观念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创造了我们的现实。

我们与环境相互作用,如果人把情况定义成真实存在的实际情况,那么这种情景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

对一个情境的定义会成为这个情境的一个组成部分,随之影响其后的发展。

你有可能开始有一个错误的定义或知觉,对情境的理解是不准确,有偏差的,接着你会以对这种情景的不准确理解为基础做出行为,你做出的行为会使情景符合你的不准确理解。

通过这种方法使你的理解变的准确。就社会现实而言,我们尝试理解的社会现实,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自己观念的产物。

期望确认效果起作用时,知觉者对他们将感知的世界有某种期望,通过行为明显地表达出来,或者在他们的心理过程里秘密地表达出来,从而使世界符合他们的期望。

所以在行为确认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他人身上诱出确认我们对他们的期望的行为,这样我们就能创造出一个公共现实,如果我用某种行为对待某人,从而确认了我对他们的期望,他们展示出来的确认我的期望的行为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大家会说,没错,他就是那样的人。

或者当目标的行为是模糊的时候,我们会有一套知觉确认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目标的行为解读成它们是符合我的期望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知觉确认,我创造了一个私人现实,我使我对现实的心理表征符合我的观念的期望。

不管我是创造了一个公共现实还是私人现实,都是我的观念创造了我们想要理解的现实。

社会知觉的本质是构建性的,刺激不会自动就让知觉者意识到它是什么,知觉者要做的就是超越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填充缺失的信息,解读模糊的特征,这样一来,我们就构建了我们做出回应的现实。

你自己在对事情的发展方向和结果作出预测的那一瞬间,由于你自己本身就是置身于事件之中的,你是整个事件的一个组成部分,你的思想可以左右事件的进程——要命的东西来了——你就会把自己的预言进行自我实现。

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做出预言的人,只要是把这个预言公布于众,在预言里受到损害的人就会拼命阻止这个预言的发生,以至于这个预言不能被实现,而预言者做出预言的有效性也会受到质疑。

但是如果预言者做出预言而只有自己知道,那预言的意义又何在呢?典型的例子是马克思做出了对共产主义的预言,而使得资本家意识到无产阶级的巨大力量,资本家就会适当提高工人的待遇,使得预言不会实现。

小白和小红是一对恋人,有天小红怀疑小白不喜欢自己了,于是带着这个信念想要给他一些考验,但是这个怀疑的念头催使着她对小白的各种各样的行为作出了错误的心理方面的解读(怀着一个信念,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从而陷入了一种叫“人类只相信他们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的怪圈”)比如小白提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小红觉得这个解决方案背后的动机其实是小白不再爱我了。

这样,小红就误会了小白的真实动机,这种误会的言语小红会通过对话传递给小白,小白觉得自己被无端误会之后,本来深爱着小红的小白,渐渐的也不会像当初那么爱着小红了,整个过程就像由一方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小红作出的预言,万万没想到最终是由自己的行为导致的预言成真,从而实现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你作为一个餐厅的服务员,觉得那个顾客面相不善,估计很小气,一会肯定给小费给的特别少(预设的观点,自己瞎想的预言),所以你给他提供的服务也有所懈怠(持有这种观点和认知的前提下,自己做出的行为),他当然感知到了这种懈怠(你的想法通过行为被对方捕捉),从而他只给了一点点小费。他的这种反馈更加加强了你之前认为这个人是小气鬼的认知,你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预言。

自我实现的预言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心里偏差,自证偏差,意思是你自己总是寻找能够证明你观念对的证据,不断强化,而对能够证伪你信念的证据视而不见。

所以说,把这种效应发挥到极致的做法是,找到你一个可以信赖的人选,你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让他对你说,你将来会成功的。

一旦这个模式开启,你以后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关于自己如何成功的,一定程度上也会避免一些负面消息。

欣赏式探寻,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正能量。

质疑型探寻,你就会得到你质疑的负能量。

你探寻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信念什么,它就会变成你自己预言的现实。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