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超我和自我反思的关系及其在自我提升中的应用

时间: 2023-08-20 09:16:08

超我和自我反思是人类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超我是指人类内心深处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它是个体内部的“裁判员”,对个体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自我反思是指个体对自身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反思和总结,以达到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自我等目的。超我和自我反思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在个人自我提升过程中,超我和自我反思发挥着重要作用。

超我和自我反思的关系及其在自我提升中的应用

从超我对自我反思的影响来看,超我是人类内心深处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它对个体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可以促使个体在自我反思时从道德和价值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伦理和个人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此外,超我还可以激发个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个体在自我反思中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并为之努力奋斗。

从自我反思对超我的影响来看,自我反思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自我反思还可以促使超我价值观的更新和发展,因为超我价值观是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自我反思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历史的变化,从而更新和发展自己的超我价值观。

在个人自我提升过程中,超我和自我反思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超我和自我反思可以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其次,超我和自我反思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并为之努力奋斗。最后,超我和自我反思可以帮助个体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社会和历史的变化,从而更新和发展自己的超我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

综上所述,超我和自我反思是人类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在个人自我提升过程中,超我和自我反思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个体认识自己、完善自我、促进成长和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超我和自我反思的培养和发展,以实现个人自我提升的目标。

如何提升自己的超我意识?

想要提升自己的超我意识需做到:

一: 祛除心理上的惰性,培养寻根究底的好奇心.?

?当他人有新的想法或对工作中某一环节产生兴趣的时候,支持并积极参与,帮助他的创新活动

对公司的产品具有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对市场有敏锐的目光,不断地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创造新产品,满足更多的客户的需求.

时刻警惕自己心理上的惰性,愿意为了更高的效率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二;打破思维定势?

?当传统的思维把我们逼进死胡同的时候,尝试训练自己的逆向思维,从想要获得的结果入手,顺通摸瓜,一步步解决阻碍达到的障碍,这样往往比正面民思苦想的有用的多

? 找出我们真正要达到的结果,不因经验或者惯用思维方式作出无为的假设

?寻找真正的机遇,不人云亦云,当发现错误时候,勇于放弃自己已经投入的

经常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不让自己被习惯所束缚

三:把继承作为超越自我的起点?

?1. ?不拒绝继承?

?2. ?树立正确的创新,明确创新并非推翻一起。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与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

这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是弗洛伊德对于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时所提出的概念,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对人格的结构有详尽的介绍。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自我(ego)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出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米德的“本我与客我”、库利的“镜中我"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有什么关系

纠正一下,应该是米德的“客我与主我”
米德的“客我与主我”的特点是继承了进化论的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思路,客我是一个计划做某事的我,而主我是一个做着某事的我。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我”。
而库利的“镜中我”是强调的我的循环特性,我是一个反身代词,特点是反身自指,这就像一个圆圈,我是“对自我的认识”。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是从伦理道德与生物本能角度解释我,超我是道德的我,本我是本能的我,自我是协调的我。
这三种理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自我意识,但其中也是有相同之处的。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茶壶,茶壶都是茶壶。
米德的理论强调的是交流互动,强调人在与社会中他人的交流互动中确立自己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强调与社会的交流。而库利强调的是自我控制,自我交流。弗洛伊德兼顾把我分成与社会交流的我既是超我,和自我控制自我交流的我既是自我,最后还有一个来源于潜意识的本能的本我,这正是弗洛伊德的伟大之处,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理论兼顾了百家之长,而且相比米德和库利的理论有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