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学名称

时间: 2023-08-21 21:41:02

在人际关系中,某些人会出现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即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表现是,受害者会对施害者产生依赖,并且无法自主地摆脱这种依赖关系。这种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受害者在与施害者的关系中,受到了某种形式的虐待或伤害,导致他们对施害者产生了一定的认同和依赖。这一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

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学名称

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现象并不罕见,它可以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关系中,比如家庭、恋爱、友情等。在这些关系中,施害者会对受害者进行某种形式的虐待或伤害,而受害者则会对施害者产生依赖,甚至愿意为他们承担某些不必要的责任和负担。这种心理现象不仅对受害者本人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也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困扰和危害。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现象主要是源于受害者的自我认同和心理防御机制。在与施害者的关系中,受害者可能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受到了贬低,这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产生怀疑和不安。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受害者会寻求与施害者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从而得到对自己价值和存在的认可。另外,受害者还可能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比如否认、回避、逃避等方式来应对施害者的虐待和伤害,这也会导致他们对施害者产生依赖。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念有关。在某些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强势者往往被认为是有权威和地位的,而弱势者则被视为无能和无助。这种价值观念可能会导致受害者对施害者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同和依赖,从而导致受害者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受到伤害。

另外,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对于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现象,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受害者重新建立对自己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从而摆脱对施害者的依赖。此外,心理治疗还可以帮助受害者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避免再次陷入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状态。

总之,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受害者本人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困扰和危害。对于受害者依赖施害者的心理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帮助受害者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社会心理问题:受害者心理

关于社会心理问题:受害者心理

从湖北襄樊女企业家停止捐助5名“不感恩”贫困大学生事件中,我们看到受捐者的不感恩和捐助的“索谢”,以及舆论对此事喋喋不休的争议和交锋,杂文家鄢烈山先生在某报撰文认为,这暴露出当下中国社会一种病态,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互相猜疑互相防范。人变得刻薄、偏激,缺乏平常心,不宽容。相当多数人都怀有一种“受害者心理”――好一个“受害者心理”,这个角度的观察是敏感和睿智的,抓住了当下中国社会心态的一大基本特征:相当多数人看待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讨论时,都站在受害者立场带着一种“受害”情绪,当下舆论的对抗、偏激、苛刻、冲突大多源于此。

“受害者心态”不是一个抽象的词,你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弥漫于网络跟帖中,夹杂在街头巷尾的闲聊中,深嵌在许多新闻事件中,甚至就隐藏在你的潜意识中。

一场考试或考核,无论程序多么公平、制度多么规范,落选者总会以“必有黑幕”的受害心态,来看待这场考试,感觉其后必有一双罪恶的双手在操纵着一切,而且这种猜疑总能赢得舆论共鸣。一项政府新政或改革,即使平衡了各方利益、照顾到了弱者利益,舆论总会站在受害者立场来苛责这项改革,臆想着存在一个剥夺利益者。在有关穷人富人的舆论争议中,这种心态表现得更明显,没有多少是非原则的认知,充斥着受害者的情绪发泄,网友用最极端的语言指向那些他们眼中的“施害者”。

受害者心态不仅存在底层身上,而似乎是一个普遍心态,不少掌握着一定资源、相对强势的阶层也有这种心态。对国内顶尖富豪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富豪认为,财富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感觉自身是仇富舆论的受害者。公务员心理压力很大,杭州一个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中有心理问题的占近17%;常有民企老总抱怨压力大,白领更是抱怨成为“过劳模”,医生更是抱怨后代没几个会继续当医生。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失衡,这应该是受害者心态普遍化的第一个原因,有人是因为处于真实的利益受损境地而有受害心态,比如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有人是因为遭遇舆论敌视而感到受害,比如富人和医生群体;大家似乎都在断裂的舆论语境中互相伤害。第二是社会存在着一种垄断着各种资源的权贵阶层,权力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制度很多时候对他们形同虚设。社会存在着这种“通吃性”的超强势群体,没有人会有安全的感觉,从民企老总到高级白领,再风光的阶层也会感觉自己是弱者。最后源于制度的不规范,制度最大的功能在于能给人以稳定的利益预期,而我们当下的不少制度还不规范,透明性、法治化、规范性程度较低,公众难以有稳定的利益预期,不信任和猜疑之心自然横行。

一个大多数人都感觉受益的社会才会是健康和理性的,普遍的受益感才能让人们之间充满信任,才能让人们看问题时更有宽容之心,才能使人们带着一种寻求共识的'平和心态讨论问题。而一个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受损、受害的社会则完全相反。

首先,正如鄢烈山所言,人与人之间会变得刻薄、偏激,缺乏平常心,不宽容。人人都是“受害者”,哪里还会有宽容和平和,自然会带着一种“他人即是地狱”的对抗心态去看待他人行为――在言语上,表现为网络空间中愈演愈烈的话语暴力。在舆情上,表现为舆论空间争议性、交锋性话题越来越多,人人“得点小理便毫不饶人”。在行为上,表现为暴力冲突的增多,强烈受迫害意识下的暴力会比一般暴力强得多。在这种刻薄的舆论喧哗中,大家带着一种对立情绪互相讨伐,不是想着寻求共识而是想着互相伤害,结果形成莫大的舆论内耗。人人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发动攻击,冲突越来越剧烈、侵害越来越理直气壮。

然后是舆论失去理性,没有了多少是非感,更多是一种站在受害者角度的道德优势。宝马车撞人了,会首先被解读成为富不仁的富人炫富作恶;穷人即便做错了事,也会赢得同情,富裕成为一种舆论原罪――不少人不是以是非看问题,而是带着强烈的阶层对立色彩和“站队意识”:我们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我们要团结起来向那些“施害者”抗争。

受害者心态弥漫,也使人习惯性地拒绝反省自身的责任,总感觉自身很无辜,然后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不少问题上我们多数人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施害者,但习惯了受害者心态后,公众常常会放弃对自身的反省。比如环境保护,许多问题缘于大多数平庸的人那些庸常的恶――从随地吐痰到随手倾倒垃圾,从使用塑料袋到私车废气,从乱砍滥伐到频繁使用空调,可我们谈环境污染时,只会倾向于把自己当做受害者,而故意忽略自己的责任。再比如反腐败,人人都在“喊打”,可一旦自己有了机会,“照腐不误”。

受害者心态使得责任与义务缺失,规范和秩序失衡,体谅和宽容也随之变得稀缺。;

受害者有罪论,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受害者有罪论,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什么是受害者有罪论?

受害者有罪论,即认为受害者之所以被害,是因为其自身存在问题的一种言论。受害者有罪论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思想截然相反,不考虑事物的因果关系发生概率。

“受害者有罪论”的思想不仅会给受害者及其家人还造成二次伤害,会导致犯罪事实被模糊,给犯罪者和潜在犯罪者侥幸的暗示。从某种程度上说,“受害者有罪论”就是为犯罪者辩解,相信“受害者有罪论”就是纵容犯罪。

“受害者有罪论”心理学原因

在任何时候,如果有人质疑受害者本可采取某种方式来避免侵害,那么TA在一定程度上就参与进了“受害者有罪”的观点之中。

例如,一个人被扒窃但有人会责怪他不应该把钱包放在身后的口袋里。

例如:一位女性被骚扰但是有人责怪她穿的暴露。

人们可能并未意识到他们在用更轻描淡写的方式来指责受害者。

比如当你听闻某个犯罪事件时,你会想如果你是受害人的话,你会更加小心翼翼,这也是一种温和地指责被害人的方式。

促使这些人指责受害者的最大原因是所谓的:公正世界假说

该假说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得到的都是他们理应得到的。不幸的人所遇到的不幸都是咎由自取,而幸运的人则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们应得的奖励”。

让受害者为自身的不幸负责,也是为了避免承认出乎意料的类似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即使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确的”。

南方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暴力心理学》杂志的创始编辑雪莉·汉比说道:

“这是一种善恶有报的观念。人们迫切地需要相信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是因果报应”。

人们会指责受害者以换取自己的心安

人们往往认为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却认为自己更有能力避免成为受害者,因为他们可以未雨绸缪,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因此,有些人很难接受受害者没有把责任归咎于自己。

这种行为有助于让他们认为坏事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他们能继续保持安全感。

例如:邻居家的孩子受到霸凌是有原因的,一定是因为他们的家长做错了什么,而这种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例如某些自我保护课程的心理治疗师。他们会教导女性如何更加小心翼翼并避免成为受害者。这点更需要避免被“受害者有罪论”。

集体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

集体价值观更强势的人倾向于保护一个群体或一个团体的集体利益,而个体价值观更强势的人则更注重公平和保护个人利益。

支持集体价值观的人更倾向责备受害者,而支持个人道德价值观的人更可能同情受害者。

如果报道聚焦于受害人的经历和故事——即使以同情的笔触一一也可能会增加受害者被指责的可能性。

当犯罪者变成主语时,该研究的参与者对受害谴责程度和及责任划分程度明显下降。

研究表明,如果报道集中在受害者的经历和故事上一一即使是也以同情的笔触——也可能会增加受害者被指责的可能性。

人们会对自己所熟知的受害者产生更强烈的同情,但空倒搽灿归癌啊哀隘吧霸盎艾霸敖 拌挨唉岸唉岸摆崩抱唉罢按氨犯罪的媒体报道有时会增加人们指责受害者的倾向。人们在媒体报道中看到的受害者通常是陌生人,这些故事会引发认知失调——认为世界公平公正的执念与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事实之间的认知失调。

受害者有罪论:让我们需要明白

一、接受坏事有时的确会发生在好人身上。

二、一些看似正常的人也会做坏事。

三、受害者不一定完美但犯罪者一定有罪。

受害者有罪论者是什么样的心理机制?

受害者有罪论者都是道德逃脱心理机制

施害者/加害者——道德推脱

道德推脱是指,个体会采用各种认知策略和认知倾向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进行解释,从而使人们即使做出了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也不会感到羞愧。

道德推脱共有八个机制,其中责备归因与非人性化机制与受害者有罪论的常见论调非常相似:

责备归因:通过罗列行为对象的过错,认为对方本就应该遭到这样的结果或惩罚,而使自己免除责任,拒绝对对方的同情和移情。

非人性化:非人性化则是将行为的对象视为非人,一旦个体在认知上把行为的对象贬低,不将其视为“人类”对待,自然会拒绝对这些对象进行帮助,并且在进行不道德行为时,不激活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自责情绪。

旁观者——公正世界假设

公正世界假设,指是个体在经历一系列公正或不公正事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或社会、或特定社会现象等是否公平、公正等的稳定的看法、态度或信念。

如果这种信念缺失,个体就很难使自己致力于长远目标的追求,难以遵循社会规范行事。由于公正世界信念在个体适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所以人们极不情愿放弃这种信念,并且一旦遇到例证表明世界是不公平的,无秩序的,他们就会陷入忧虑烦恼之中。

受害者越祈求,施害者越变本加厉是什么

您要问的是受害者越祈求,施害者越变本加厉是什么行为?转移行为。根据查询个人图书馆官网显示,这种症状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转移行为,即受害者将自己的痛苦和压力转移给其他人,从而变成了施害者。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