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性条件反射是一种由俄国生理学家帕夫洛夫所提出的学说,它指的是当一种刺激与一种生理反应几乎同时出现时,这种刺激就能引起这种反应的现象。这种学说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很多的现象。下面我们就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生活例子。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生活例子
生活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饮食习惯的养成。当我们在吃某种食物时,如果这种食物带有某种味道或气味,而这种味道或气味与这种食物的特点相符,当我们下次再吃到这种食物时,我们的口水就会分泌得更加充分,这种现象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些美食情有独钟的原因,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建立了一种条件反射,让我们在吃到这种美食时产生愉悦的感觉。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宝宝的哭声。当一个宝宝哭的时候,他的母亲会抱起他来安抚他。这种情况下,母亲的怀抱和安抚会让宝宝感到放心和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宝宝再次哭泣时,他会自然而然地期望母亲的怀抱和安抚。这种现象也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表现。宝宝已经建立了一种条件反射,让他在哭泣时期望母亲的怀抱和安抚。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对某些物品的情感反应。当我们与某种物品产生了情感联系,比如一个戒指、一个手表或者一件衣服,这种物品就会成为我们的情感锚点。每当我们看到这种物品时,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应。这种现象同样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表现。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种条件反射,让我们在看到这种物品时产生情感反应。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到,经典性条件反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这种条件反射来引导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但是,这种条件反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我们过度依赖这种条件反射,就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正常判断和反应。
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活中适当地运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有益的条件反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这种条件反射过度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操作性条件反射: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
资料拓展:
1、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感疗法。
2、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联系的基本条件是强化过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某种条件反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十分强调强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依赖于强化。它们的不同点在于:
(1)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
(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
(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资料参考:经典条件反射_??操作性条件反射_
巴甫诺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的,该实验是心理学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巴氏在实验中先摇铃再给狗以食物,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如此反复。反复次数少时,狗听到摇铃会产生一点唾沫;经过30次重复后,单独的声音刺激可以使其产生很多唾沫。但是经过许多重复联系,仅仅听到声音1到2秒后,狗就开始分泌唾液。在这里,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即已有的一种反应诱因;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应——对非条件刺激的非条件反应。铃声是条件刺激——一种被动引起的非条件刺激的反应。巴氏实验中,食物和铃声之间的联系重复,最终导致狗将食物和铃声联系起来,并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这种由铃声一种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反映叫做条件反射。比如一只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狗在一段时间内既没有得到食物也没有听到铃声,那么这种条件反射可以和以前保持一样强烈,当然这“一段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在三天内只有铃声没有食物或只有食物没有铃声,那么原来存在于铃声和食物间的联系将减弱。
条件反射理论可以用来很好地解释使用名人广告的原因。当名人和品牌被反复联起来以后,名人的形象价值等就被转移到品牌上。这时品牌是条件反射,名人是非条件反射,吸引和喜爱的感觉就是非条件反应。百事的主题为“年轻一代的选择”的广告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这个主题,百事反复地将这个品牌和年轻的明星如麦当娜、王菲、郭富城、F4等“与百事共享好时光”联系起来,虽然广告从来没有给出百事是年轻人的选择,或喝百事可以带来快乐,但广告商希望将百事、年轻人、快乐的场面联系起来。因为这种联系可以将美好的感觉转移到产品上。从百事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程度可见广告商这个目的是达到了。
其实在广告实务中,既存在着名人广告晕轮效应也存在名人广告的败笔。之所以会如此,一是名人的品牌因素。品牌因素是重要的因素。作用于广告时,品德是直接影响到效果的因素,这也是我国的文化背景决定的。二是名人与商品类别的相关性。中科院曾做过一次实验,乔丹和基辛格分别为运动鞋和国际时事杂志做广告,基辛格不是做杂志而是做运动鞋广告,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也就是名人错位,这样效果就不如常人,有负面效果。三是受众的相信度。受众的信任度高低差别对购买欲望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名人可以对某个领域的产品有发言权,但并不是对所有产品熟悉。名人和品牌是优势资源互补,名人有自身的优势:知名度、信誉度和亲和力,企业借助名人的优势确立品牌优势,因此企业利用名人树立品牌本无可厚非。不可否认,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中,名人确实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名人对品牌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多个方面,如:该名人是否适合企业产品的代言;该名人是否了解产品的情况(功能、功效、使用范围等);该名人是否使用该产品等等,这些因素都是企业经营者在选择名人时必须考虑的。
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1927年他在〈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著作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条件反射活动的规律。反射活动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又称无条件反射)两类,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后天形成的,需要特定的条件;后者是先天固有的,是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巴甫洛夫发现,某些无关动因或中性刺激(如铃声、灯光)与非条件刺激(如食物)在出现的时间上相结合(专业术语称为强化),经过若干次训练以后,单独的中性刺激(即条件刺激)也能引起与非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例如,狗见到食物开始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如果每次给食物时总是与铃声或灯光相结合,经过若干次以后,单独出现铃声或灯光也会引起狗分泌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的表现。由于饲养员定时给狗喂食;所以饲养员特有的脚步声就使狗开始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大脑活动方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对环境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记忆是条件反射的巩固。实际上条件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联合型学习记忆模式。巴甫洛夫不仅研究了动物的条件反射,而且还探讨了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提出了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首次说明语词对人类的条件刺激作用。语词是客观世界中具体信号(铃声、灯光等,称为第一信号)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人类有语言文字,所以只有人类才有第一、第二两种信号系统,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常常是两个信号系统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基础。例如;“谈虎色变”就是语言(第二信号)作为条件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关于条件反射形成的脑内神经机制,巴甫洛夫提出了暂时联系学说,并认为暂时联系的神经接通部在大脑皮层内。也就是说,由于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二者在大脑皮层内产生的两个兴奋灶之间建立了暂时的机能联系——神经接通。
原则上说,任何一种能被身体感受的动因都可以作为条件刺激信号,在各种非条件反射(食物性反射、防御性反射、性反射以及内脏活动的反射——呕吐反射、排尿反射等等)的基础上都可以通过训练建立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就是学习记忆的过程。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和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训练而建立条件反射来改变身体的反应,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或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或消除不良的嗜好等。例如,有人建议采用催吐剂来戒酒,即饮酒与催吐剂相结合,当形成条件反射以后,饮酒就会引起呕吐,于是就厌恶饮酒。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