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对某个人产生依赖,这种依赖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我们会感到焦虑、失落、自卑、无助等等。那么,怎么摆脱对一个人的依赖性呢?
怎么摆脱对一个人的依赖性
1. 寻找原因
要想摆脱对一个人的依赖性,首先要找到依赖产生的原因。这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安全感,或者是我们内心孤独寂寞。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依赖产生的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摆脱对一个人的依赖。
2.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当我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这样我们就不会总是想着某个人,以至于对他产生依赖。比如,我们可以学习一门新技能,参加一个社团,或者去旅游。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充实,也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结识新的朋友。
3. 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
人类是社交动物,我们需要和别人交流、分享。如果我们只和一个人有联系,就容易对他产生依赖。因此,我们应该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和更多的人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摆脱对一个人的依赖性,也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
4. 改变思维模式
如果我们总是想着某个人,就容易对他产生依赖。因此,我们应该改变思维模式,尝试去想一些别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想想自己的未来,或者是一些有趣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摆脱对一个人的依赖,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积极乐观。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自我矫正
1、首先要矫正日常行为习惯。要认真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那些是习惯性地依赖他人去做,那些是自己做决定的。可以每天做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每周一小结。
2、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一旦形成习惯,你会发现要自己决定每件事毕竟很难,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老路上去。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自己最依赖的人作为自己的监督者。
3、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之道:
(1)形成童年不良印痕。依赖型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十分低下,这与童年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印痕有关。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消极影响的话,把它们仔细整理出来,进行认知重构。
(2)重建勇气。可以选择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游,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勇气,改变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过于依赖别人是一种心理缺陷
很多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有依赖的行为,如果我们身边有第二个人存在的时候,我们永远仰仗他去做事,而我们则成为那个享受成果的人,我们盲目地以为身边的人应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不是亲力亲为。
很多时候,这种依赖性是人格障碍的一种体现,如果过于强烈的话,就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这种疾病,更多的是从孩童时期就开始体现出来。
此类人格障碍患者在生活的很多重大领域里都放弃了自己对他人的义务,并且让被依赖者的需求取代了自己的需求。
依赖型人格形成原因依赖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格障碍,它是一切人格障碍的基础和雏形。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主要成因是,童年早期的依赖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成年期的心理固著在“口欲期”,以至于使一个人的“心理哺乳期”不断延长,有的人甚至处于“终生心理哺乳”状态。
依赖性的人常常被别人称之为“长不大”、“幼稚”等。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
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
依赖性的行为动机首先,他们中的有些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家长包办的环境中,父母把本该由孩子决定的事揽过来自己承担,待到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会具备“知觉型”特点,也就是更善于认知和学习,而不是做决定和判断,这样的人往往优柔寡断、依赖性强,虽然聪明却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种情况是,那些做不了决定的人往往有一种不现实的完美主义渴望,企图把握所有的因素。这让他们变得“前怕狼,后怕虎”,担心在某一个环节上出了差错,或是让身边的人不够满意。而一旦他们做出了计划,也总会把能想到的所有情况都包括进去,最终却由于缺乏创造性,反而失败。
法国心理治疗师皮纳认为:“那些不做决断的人是在等别人替他们做决断。他们因此不用承担任何因选择失误而导致的责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3种情况,有的人本来完全可以做决定的,但由于害怕承担责任而放弃了这一权利。他们把决定权交给别人的方式好像在说:“你帮帮我吧,我倒乐得悠闲。”
对一个人产生依赖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精神寄托,一种是物质依赖。
通常我们都习惯性的会对我们好的人产生依赖,依赖父母,依赖亲人,依赖爱人等等!
精神依赖:得到一份温柔,一份相思,有了期待和向往,最终还是让自己无法自拔的期待着这份感情,我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精神依赖,说不上是爱情还是什么,每天总是期待着他的消息,不停的翻看他朋友圈里的状态,就算好久没有联系我,突然收到他的消息任然会开心很久,于是一下子就忘记了自己的煎熬等待,我想,到了骨子里,思念是如此的卑微。心动是本能,行动是可以选择的,理智和现实结合,我们还是要从当下生活的实际出发,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依赖,如此漂浮不定,到底是图了什么呢?如果已过了耳听爱情的的年纪,我们还是认清事实,提高自身能力,自己才是自己最可靠的依赖。
物质依赖: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得到别人的帮助就要心存感恩,就算是家人和爱人也是需要对等付出的,钱对于每个人都不够用,他还能给你说明了你在他心里的分量已经超过了金钱,可千万不能有一种理所当然和对这种事情产生依赖。
产生依赖就会对某人放过高的期望值,一旦不能如愿以偿也会感到失落,同时也给对方带来心理的伤害,对人对己都不利。
有时候,适当的依赖可以是人情往来,生活的调味剂,过度的依赖只会让自己变得无能,给他人造成负担,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理智的对待身边的人,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何有人对你产生依赖了,你会如何?
依赖一个人,就是意味着自己的所有思想还有日常行为都是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的时候你才能生存,而这样的一个依赖会让你渐渐的变得不是自己。那么如何改掉经常依赖这么一个人的习惯呢?那我认为一下三点一定是要遵从的。
第一点,要学会自己独立去完成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的一句话在我们小学的时候老师就一直在教导我们。而现在一般来说太依赖一个人的这些人是出现在成年人,小孩子的独立能力都比我们大多数成年人要强。因此我们更是要向小孩子学习。当然其实努力的去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尽量的不要去依靠别人,如果实在自己不会做的时候,那么可以去请教,但是不要完完全全的依靠。
第二点,远离你依赖的那一个人。事实上我明白依赖一个人的那种感觉,我也曾特别依赖于一个人,在他的身边我不用去考虑任何事,只需要带个身体就好,脑子都不带。而现在他跟我不在一个地方了,我想依赖也依赖不了了,所以我现在做什么时候都得自己去完成,其实只要你所依赖的那一个人不在身边了,日子还是得照常过。因此你自然而然的就会自己去做了。
第三点,多去专注做自己的一个事情。一个人自己的事情多了,别人顾及不过来的时候,养成一个自己走在不断成长的路上的一个习惯。多去专注提升自己,不要想通过别人就能够成长。
总之,独立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的,一个人只有不依赖别人而活,才能独自盛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