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它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学生如何应对内卷?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给出一些建议。
学生如何应对内卷
一、了解内卷的本质
内卷是指在一定的竞争环境下,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更好的职业前景而不断竞争、攀比,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向少数人聚集的一种现象。学生应当认识到,内卷并非是一种正常的竞争现象,而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学生应当摆脱攀比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合理规划时间
学生应当合理规划时间,避免过分攀比和追求完美。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高分。同时,学生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的压力,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
三、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学生应该多读书、多思考,积累自己的阅历和见识。同时,学生应该注重自身的身体素质,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
四、发展兴趣爱好
学生应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同时,发展兴趣爱好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放松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
五、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学生应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通过多方面获取知识和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获取信息,也可以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活动,拓宽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之,学生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应对内卷问题,避免过分攀比和追求完美,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发展兴趣爱好,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最近听得最多的就是“内卷”二字,不管做什么都能听到别人说“又在内卷”“你想卷死我们啊”,内卷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现状。今天就来谈谈我对内卷的看法以及该如何应对内卷。
一、内卷的含义
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二、我对内卷的看法
其实,我认为内卷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从好的方面来说,它可以督促我们努力,让我们跟上别人的脚步。众多周知,现在很多人都佛系生活,不知道努力,总觉得生活压力大,就放弃努力。比如很多大学生,每天一下课就待在寝室打游戏、追剧,一年去不了几次图书馆,该拿的证一个不拿,专业课也不认真听,期末考门门挂科。这时候,就很有必要内卷,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别人的压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加有动力努力。
从坏的方面来说,它会让我们压力过大,造成抑郁。大家都说,现代社会压力特别大,每天都在被人追着走。确实,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压力都特别大:成年人每天都在被别人拿着比,比房子,比车子,比工资;而未成年也一样,比成绩,比特长,从小补习班、兴趣班就没停。大学生看似轻松,实则压力不比别人小:在大学,比专业成绩,比谁拿的证多,比谁图书馆去得多,比谁奖学金拿得多,处处是内卷。各种内卷小视频大家也能刷得到,虽然夸张了点,但是跟现实也差不多。
我认为,内卷是把双刃剑,应该理性看待。对于本身就努力进取的大学生来说,根本不用去管别人如何内卷,只要按自己的步骤来就好;而对于不思进取的人来说,内卷就很有必要了,应该通过别人的内卷来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好好努力。
三、如何应对内卷
内卷这种东西不用太过在意,如果你本身就是非常努力、有自己的目标的人,那么别人的内卷就与你无关,你只需要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自己的目标就行。当然,你也没必要在别人面前炫耀,不要让别人觉得你特别卷,这样对于一些不喜欢你的人就会在背地里说你坏话,很容易招仇恨,所以啊,我们的努力自己知道就行,不要太过招摇。相反,如果你是不思进取、没有目标的人,那么你就应该受别人内卷的影响好好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别人学习。但是,也不要压力太大,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压力太大反而很难成功,要知道,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一听到内卷就觉得这人不行,其实“内卷”现象不是不好的,我们不要一棍子拍死,有时候内卷反而可以督促我们更好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内卷”,只要我们理性看待,内卷就会被我们很好利用。
考试周,定下闹钟早上七点起床的我,洗漱完后去食堂不紧不慢地吃个早餐,瞥了眼表,才七点半,我内心还为自己感动了一把,然后优哉游哉地走到图书馆,却看到书山人海的一幕,我错愕地瞪大眼睛,无奈下只能站在书柜前复习。这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内卷”离我的距离越来越近。
各行各业都会存在内卷行为,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作为一名学生,在舍友们还在睡觉的时候早起背单词,会被说卷,在别人吃喝玩乐的时候埋头写论文也会被说卷,好像“万物皆可卷”,面对这一现象,我是怎么看待的?应该如何跳出内卷的怪圈呢?我将从以下方面谈谈我的见解。
一、什么是“内卷”?
1、? 网络热词
自从2020年内卷一词出现以来,就频频出现在我的视野中,很多社交平台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类似“卷王”“早安打工人”“996” ?这样的词语好像也成为了我们的口头禅,甚至还被做成了表情包用来调侃。在2020年“内卷”一词就被提取为年度关键词,时隔一年,丝毫没有意外,2021年的年度热词中仍有它的一席之地。
总是说内卷内卷,什么是内卷呢?我查看了许多关于它的解释,我觉得最好的解释就是:大量投入,却没有效益。通俗的来说,就是“内部的非理性竞争”。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引发的过度竞争行为。其实是供需不平衡的一种体现。
2、大学生内卷现状
“考前都说要补考,考后分数都比我高”这句话狠狠地戳中我的泪点。学习是大学生内卷的重灾区,下面这张疫情下的学霸作息时间表又让我看到了我和学霸们的差距。我的隔离=睡觉,他们的隔离=更加自律,我原以为的大家的隔离生活应该都是懒散自在的,原来还有那么多优秀的人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坚持自律。
?
哪怕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大家也在暗自较劲,常常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愉快玩耍,可是转身却拿起了高数课本,在手机上刷网课背单词却执拗地说自己在打游戏…此时,你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一个鲜活的身影?
最可怕的是,内卷,不仅仅是卷学习,更是全方位的卷,假期健身?考证?都给我卷起来,连吃都逃不过内卷。那么,你是卷王,还是“被卷”了呢?
3、? 区分内卷和“理性竞争”
内卷or理性竞争?内卷≠理性竞争
竞争是普遍存在的,就像我们高中课本上讲的,对立是绝对的。竞争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但不是所有的竞争都有利。当一个人在竞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攀比心理,最终为了得到某样东西或者超越某个人而支配自己的思维,这个竞争过程就变质了,这是非理性的,也可以说是演变成了“内卷”。
内卷和合理竞争如何具体的区分呢?我觉得不同主要体现在心态上。举个例子,高数在大学里是令许多同学头疼的一门科目,在期末考试周,大家都会通过刷题来补救或是复习平时较为生疏的知识点,原本刷上30个题你已经完全掌握了,但是当你看到你的舍友做了50个题,你便总觉得你也应该刷上50道甚至要比他更多,不然就会落后。
这时候你已经无意识地掉入了内卷的漩涡,你多做的那20个题,其实是无用功,在已经完全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情况下,你应该将余下地精力投入到其他的板块,而不是重复性的操作。从这方面看,内卷让你的“收益努力比”下降了,而导致你内卷的原因是你对“我要超过你”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对自身进步的渴望。?
而合理的竞争是为了寻求个人的突破而努力,这个过程是积极向上的,不会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它的结果是双赢的。
二、为什么会“被内卷”?
1、? 外部因素
学历内卷——考研竞争激烈
去年考研的初试已经落下帷幕,马上就要进入紧张的复试了。在我身边的大部分人,包括我,早早就在大一定下了考研的目标,在前一年中,我们学校就开过很多个讲座宣传考研,学历的重要性,大多大学生也是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又或者是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都会选择考研这条道路。这也导致考研人数逐年增加,今年预计报考人数会突破400万。下面这张是近年来考研人数的增长趋势,光是看着这串庞大的数字,我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压迫感,但是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在考研这条路上下定了决心,我们就不得不卷。
工作压力
大学毕业生人数基数大,加上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导致本科学历的贬值。工作岗位就那么多,可是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再加上这几年疫情的影响,情况复杂多变,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压力更大了。因此,要想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好的学校是一个优势条件,但自身的素质更是一个关键因素,毕竟在工作中是能力与能力之间的较量。所以,若不想“毕业即失业”,大学就不能荒废时间,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参加各种比赛,早早实习,早早的就要做好准备以应对将来的工作压力……
?
不良竞争,互相攀比的风气影响
之前有段时间,抖音上我经常刷到“舍友都在…,我偷偷学习,卷死他们”,或调侃或认真,看到的人心里挺反感的,学生们每天把“宁可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同学”这种话语挂在嘴边,不太喜欢看到这种反向攀比的思想传播,回想起自己也遇到过这种事,毕竟大学里竞争无处不在,保研奖学金竞赛,哪一个不是挤得头破血流。在残酷的竞争面前,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多学一分钟,他六点起床,那我就要五点半起……当我在社交平台频频刷到所谓学习行为,我感觉这种风气已经成为了主流,很多人并不是为了提高自己而去学习,而是为了和别人争个高低,这种竞争没有转化为正向的激励,就会有人陷入内卷的泥潭。
?
2、? 内部因素
没有明确目标,盲目努力
借用雷军说过的一句话“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很多人在大学时期都过得比较迷茫,每天按部就班的上课,完成作业,然后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对自己的日常安排一无所知。但是看到身边的人在努力学习,又不甘落后,于是,就有了“我在图书馆坐了一天,但就只是坐了一天”这种情况,不要为了卷而卷,没有目标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目标过于理想化
最了解自己的人只有自己,我们对自己的极限应该是清楚的,虽然很残酷,但是这就是事实,我们有自己的天花板,如果将目标定的太高,高到无法触摸的程度,就会很容易迷失方向,不排除有奇迹,但当下我们还是不能好高骛远,将目标定得现实一点,会更有利于去执行,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也就不会轻易的随波逐流,被别人的一举一动打乱自己的节奏。
三、内卷背后的心理
首先是竞争心理,我们所在的社会环境是资源有限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参与竞争。其实对于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内卷无非是为了取得更高的成绩,超过别人,大家在一个大学里,就说明智商水平和学习能力就相差不大,因此,唯有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如果看到别人比你更努力,这时候心里就会产生危机感,这就是恐慌心理:害怕被别人甩在身后,所以你就更加努力,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大学生之间的内卷现象,你也无意识的被卷了进去。
?
四、如何破解“内卷化”?
1、? 正确看待内卷化现象
凡是都有两面性,在我看来,内卷也是。他既然存在就必然有他的意义,我们想要破解内卷化,不被卷入内卷的漩涡,就要正确客观的去分析他,内卷也是有利有弊的。
利处
内卷的本质也是一种竞争,在争取某个东西是一定会产生竞争,就能提高人的努力程度,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必须全力奔跑,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圈,才能跟上别人的步伐。适度的内卷可以体现人的上进心,个人在短时间内能获得分数上的提升,从集体来看,也有利于提高青年一代的整体素质,社会的文化水平的进步。
弊端
首先,长期处于一个高压的大环境下,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让你的神经高度紧绷,会带来一定的焦虑,降低幸福感。内卷使人投入更多的精力而获得了与之不匹配的回报,有点类似边际效益,收益与付出长期不对等,就会产生自我怀疑,陷入自责中。最典型的是大学的绩点之争,为了提升绩点,筋疲力尽,卷来卷去,像陀螺一样抽打自己,在无效竞争中循环。
2、? 找准自身定位,坚持自我原则
很多参与内卷的同学都是因为自身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本着不能落后的心态跟随着周围大多数人的步伐,在这样的盲目从众中愈加迷茫。首先我们应该从内卷中抽离出来,看看自己认清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想想现在所做的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对自己有实际帮助的,又或者只是随波逐流停留在表面上消耗的努力。
我们应有辨别事物的锐利双眼,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一个清晰可行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规划,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内心强大一点,不被身边人牵着走。
?
3、? 全面发展,丰富课余生活
成熟的社会对优秀的评价是多元的。受小时候教育观念的影响,普遍的观点认为,绩点高,奖学金,保研就是优秀。但优秀不仅仅是局限在一个领域,大学处于黄金时期,爱玩有活力是我们的特点,也是优势。
大学生活自由,熬夜、睡懒觉,逃课等等都成了常态,因此要养成自律的习惯,可以锻炼身体,在锻炼的过程中塑造自己,你会发现长期坚持下来,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这份自律和良好的心态还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和生活。
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兴趣爱好,没有竞争,只有热爱,还能修身养性,减去一些浮躁,社会实践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中间不在隔着那一串冷冰冰的数字,这时候就会发现,每天困在分数排名上,一定要争个高下是件多么狭隘的事情。
4、? 主动提高自己,拒绝跟风
寒假刚刚过去,你是如何度过的?有没有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寒假生活?如果自己心中有一个小目标,比如下学期我要考计算机二级,那就从合理的利用寒假时间,主动学习备考,这样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在3月份考试时,当别人边拼命刷题备考,边哭诉时间不够时,你已经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开始准备新学期的课程学习了,这样就不会被别人的抱怨带偏节奏。
其实很多内卷都是跟风式卷起来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只能随波逐流,这样的效率十分低下,只有摆脱这种惰性思维,一定要主动地去寻求自我突破,找到自己的方向,才能站稳脚跟不被卷化。
结语
在这个“万物皆可卷”的时代,竞争处处存在,时时存在。我们渐渐变得很浮躁,做事的目的性太强,失去了很多原本的乐趣。
我们总是将目光锁定在别人身上,当我们改变不了这个大环境,那就从改变自身开始,内卷的赢家不是最终的赢家。深知才能深行,比起每天纠结着如何取胜,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思考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带着那份初心,坚定不移地往前走,活在自己的时区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