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认知疗法:如何应对人际冲突

时间: 2023-08-24 12:42:4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不论是在家庭、工作、学校还是社交场合,人与人之间都会产生摩擦和冲突。如何应对这些人际冲突,以及如何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认知疗法:如何应对人际冲突

在人际冲突中,我们往往会认为是对方的错,而忽略了自己的问题。这时,我们需要运用认知疗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人际冲突。认知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来缓解负面情绪和行为。在人际冲突中,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人际冲突中,我们往往会受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及它们对我们和他人的影响。例如,当我们感到愤怒和不满时,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了解这些情绪的来源,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情绪。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冲突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而忽略了他人的情绪和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换位思考,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求。例如,当我们与他人发生争执时,我们可以尝试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来理解他的情绪和需求,以及如何满足他的需求。

第三,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人际冲突中,我们往往会受到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及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例如,当我们感到愤怒和不满时,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总之,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人际冲突,并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换位思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来更好地应对人际冲突。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情绪,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如何有效处理人际冲突?

人际冲突,是我们人际关系交往中最正常不过,但却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比如家庭关系中,你和伴侣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你和孩子经常因为不想完成作业和只想玩耍而冲突,你和婆婆因为照顾孩子不周的问题而冷战;比如工作关系中,你因和同事意见不合而影响项目进度、你和上司因职位权力不平等而产生嫌隙等……

所以,很多人都讨厌冲突,因为冲突伴随着争吵、纠纷、决斗、暴力等不和谐的情景。但是,难道我们不能直面冲突,以更积极、更有益的方式去解决吗?

”我们害怕冲突,或许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如何沟通。当我们学会更好地沟通,也就能优雅巧妙地化解各种冲突,甚至对彼此产生积极作用。”

这是 《沟通的艺术》 中的一段话。而此书最新版的作者,是人际沟通界的两个大牛人:美国北肯塔基大学教授普罗科特,以及沟通研究与写作专家阿德勒。

《沟通的艺术》是一本关于沟通细节的经典之书 ,作为美国高校御用的权威教材,以及过去四十年里全美最畅销的沟通类图书,已经再版了15次,畅销40多年,是200多万大学生使用的人际关系教材,中文译本的销量也有数十万。它作为一本工具书,教我们学会如何与人更好地沟通。

而解决人际关系的冲突方法是书中其中的一章,也是本人认为需要加以学习并不断提升的必修课。

01

了解冲突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根源

冲突,是至少两个相互依赖的个体在实现他们目标的过程中,察觉到彼此目标的互不相容、资源的不足和来自另一方的阻挠,并通过斗争的形式表达出来。

目标的互不相容:比如你要睡觉、而邻居在唱歌;

资源的不足:两个人需要在同一时间或利用同一地点来完成演出;

另一方的阻挠:父母为了让孩子完成作业而不允许玩耍;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根源,如果你采取合适的方式就可以避免冲突的发生。比如你可以采取关窗户、塞耳塞来避免邻居的噪音而不是破口大骂;比如你可以选择妥协退让的方式与对方协调演出时间地点而不是用恶性竞争;比如你可以跟孩子沟通玩耍之后必须要完成作业或者完成了作业以玩耍作为奖励;因此采用正确的冲突处理方式之前,必须要了解清楚冲突的本质。

02

合适的处理方式,能让冲突变得有益

综艺节目《饭局的诱惑》当中,张歆艺、袁弘夫妻两个人一起贴窗户膜,然而对“怎么贴”的问题,两人出现意见不和。袁弘主张先贴再裁,而张歆艺则觉得,一定要先裁再贴,一时之间语气非常强硬,对没听自己意见的丈夫显得很生气,气氛变得异常尴尬。

在所有人都以为,两个人可能无法避免要起冲突时。袁弘灵机一动,用非常好笑的语气自嘲:

这种用幽默化解冲突的处理方式,化解了家庭常见小矛盾,让袁弘收获了大批粉丝。

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个超过二十年的研究成果。

研究显示: 不论快乐和不快乐的婚姻都会存在冲突,但他们处理冲突的方式截然不同。

快乐的婚姻,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让冲突变得有益;而不快乐的婚姻,争论方式通常是破坏性的。会处理冲突的人幸福感更高。相反,不会处理矛盾的人,严重的甚至可能酿成惨祸。

03

合作是解决冲突中寻找双赢的解决之道

书中介绍了几种冲突的处理方式,分别是逃避、竞争、妥协、调适、合作。 而其中“合作是在冲突中寻找双赢的解决之道。”

这种解决人际冲突的方式,通常不是用“我的方法”或者“你的方法”,而是 用“我们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一对新婚夫妇经常为了怎么花钱而争吵,因为丈夫很喜欢买一些无用的摆设,妻子却觉得这样做会破坏家庭预算计划。

后来,他们采用了“合作”的方式,找到了解决之道:

每个月列出一小笔钱作为娱乐支出,这笔金额不至于让他们负担过重,又能满足丈夫的需求;而妻子也满意这样的安排,因为有了这项单独的娱乐预算,就不怕丈夫破坏预算计划。

我们可以借由这个例子,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冲突。比如到了周末,丈夫爱睡懒觉,妻子早晨起来要带孩子、买菜、做饭。妻子很恼火,因为她忙不过来,需要丈夫带带孩子,而丈夫说他忙了一星期,周末需要睡懒觉补充能量。如果妻子开口大骂,避免少不了一场“大战”。而如果妥协退让,默默忍受,也迟早有一天会爆发。最后,这位妻子觉得把这个问题列出来,跟丈夫协商合作的方式:让妻子把孩子送到外婆或奶奶家照看,自己再去市场买菜、做饭,到饭点叫丈夫起床把孩子们接回来,下午时间就让丈夫带孩子去玩,自己在家休息或者做家务。协商之后,丈夫欣然答应了。

可见,合作的目标是找到让冲突双方都满意的解决之道,它可以有效避免冲突的发生。

04

如何使用“合作”法解决冲突?

“虽然合作模式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很少用到。“

作者说,这是因为 人际冲突经常涉及情绪性事件, 当我们在吵架时,我们的情绪会让我们剑拔弩张,让我们无法冷静下来思考“合作”的方式。

在介绍方法之前,请先采取“从1数到10”的方式让自己冷静下来后再按书中的步骤采用“合作”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冲突:


步骤1:确认你的问题和未满足的需要。

先了解清楚引起冲突是否是自身的问题,问问自己不满意什么,即便是对方不对。只有先意识到“冲突”是我们的问题,在我们与冲突对象协商时,才可以更加客观地描述问题,而不是带有强烈的情绪来反问和质疑。

比如,付钱买到劣质商品,还是被邻居的噪音吵到无法睡眠,是我们对商家以及邻居不满意的。

下一步就是界定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朋友很久以前跟你借的钱,却一直没有还给你。表面上,你的需求是把钱要回来;而实际上,你的需求可能是,避免成为被朋友利用的受害者。

相当于,设计产品前要进行市场调研一样。清楚自己的问题和需求才能在采用方式时运筹帷幄。

步骤2:找一个恰当的时机。

有时候,我们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谈判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当你试着要求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时:“有些事情困扰着我,我们可以谈谈吗?”

假如对方说“好”,就继续; 假如当下不是切入问题的适当时机,就再选一个你们双方都满意的、觉得可以好好交流的时间。


步骤3:清楚地描述你的问题和需求。

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个让信息清晰表达的方法,即, 用“肯定法”陈述我们的行为、想法、感觉、意图。

当冲突发生时,我们应尽可能地向对方说清楚,传达一个完整的信息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让对方了解清楚我们的行为和意图,为一步寻找解决方法提供必要的依据。

当清楚的描述完后,我们可以试图反问:请问您能理解清楚我刚刚说的意思吗?或者您可以提出你的见解和疑惑。

步骤4:思考对方的观点。

当对方说出他的见解和疑惑时,我们就进入到这一步骤:“你觉得我们应该要如何做呢?”仔细倾听对方的观点,了解对方此时此刻的想法与需求。


步骤5:商议解决之道。

《优势谈判》中谈到:最好的谈判结果就是双赢。

同样,解决冲突最好的结果也是双赢。既解决双方的问题,还能增进双方的感情和合作关系。

当双方都了解各自的需求和观点后,共商更多的解决冲突的方式,然后逐一评估并决定哪一个方式是能促进“双赢”。


步骤6:后续跟进。
解决冲突的方法好不好,要看后期的执行效果。如果不好则需改进,已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05

“合作”并不是唯一解决冲突的方式

虽然“合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冲突的方式,这却不是唯一的一种方式。本书还提到其他几种冲突的处理方式,分别是逃避、竞争、妥协、调适。有时候,以上几种方式有可取之处。

当你决定用哪一种适合的沟通方式时,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情境、关系、对象。

一看情境,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场合常常会影响沟通的结果。而没有任何沟通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情境,它需要“因材施策”。

二看关系,是疏远、增进、还是维持现有关系?如果你想融入一个新集体,那积极参与每一项集体活动,可以帮助你快速和大家建立联系,如果你更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适当地拒绝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三看对象。如果对象是个不善言辞、严肃的长辈或上级,或许保持沉默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对象是深交的闺蜜,你就可以直率地坦白自己的情感;如果对象是个敏感的同事,当面指责他/她的不对,很可能会让他恼羞成怒,进而破坏你们的关系。

以下介绍的几种方法需要基于以上几点因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调整或者综合运用沟通策略。


1.调适法

当对象权力较大,且你无反驳的余地,或者你发现自己错了等情形,可以采用调适法来解决当下的冲突。

调适,即采用别人用他的方法,而不是用你自己想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比如,你正在忙一件事时,你的老板却告诉你立刻去做另外一件事。这时候,也许“调适”你自己,并且没有任何异议地去完成这件事,是比较聪明的回应。当然,这不意味着你要去做“好好先生”,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拒绝。


2.逃避法

当发生的事情微不足道的或者对象是你很重要的人,你可以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一带而过。逃避并不是要一味忽视所有的冲突,相反,它是要我们将精力集中在解决重大的冲突问题上。

比如,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你被踩了一脚;在恋人和夫妻之间,“选择性地忽视”对方微小的瑕疵,反而可以让生活更加幸福。

3.竞争法。

当对方不愿意合作,或者这件事其实并不值得花太多时间协商的情况下,“竞争”法比较适合用来解决冲突。

“有些情况下,竞争会强化关系。”竞争来解决冲突,有时候是有益的:比如男朋友会为了让女朋友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而采用竞争方式故意牺牲来增进感情。

作者说,这是因为,这些情侣把竞争看得很正面、积极,而不是将竞争视为缺乏欣赏和尊重的信号。

4.妥协法。

当双方都强烈主张自己的目标,且目标互相排斥时,比较适合用“妥协”的方式。“妥协是给予对方少部分他们想要的东西,双方都需要牺牲一部分目标。”

比如古代“六尺巷”的典故就是妥协的一个表现。古时有相邻的两户人家,一家在外地做官,另一家是本城的商贾。两家都在建房子,房子建得差不多了,在砌围墙时,双方为地界发生了争议。古人素来就有“寸土必争”之说,不要说邻里之间,就是兄弟之间为了祖业也是吵得不可开交,闹到最终,“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为了区区三尺地,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商贾大户各不相让。于是就向城里官人报信。但是官人心胸仁厚,信上说:“来信为争三尺房,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家人遵信所嘱,在离原地界退后三尺砌上围墙。对面商家看到此景,深受感动,也在原地界退后三尺砌上围墙。这两道围墙中间形成一条巷子,后人就给这条巷子取名为“六尺巷”。

可见,妥协也可以成就一段“佳话”。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一种沟通方式,人际冲突也并非总是是负面的,我们在人际沟通的冲突中不停的学习、训练、调整、提升,没有人天生就是沟通高手。沟通高手也是在懂得一定的方法并不断在学习精进中成长,愿你学会有效地处理人际冲突,拥有让自己和他人幸福的能力。

怎样克服交际恐惧心理?

社交恐惧症。那么,得了社交恐惧症怎么办?
一、自我疗法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中,自我疗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社交恐惧症的发生,和盲目全面的自我否定有直接关系,所以自我疗法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不盲目否定自己,需告诫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承认自己的闪光点。第二,不苛求自己完成无法完成的事情,凡事追求尽力就好。第三,不沉浸于以往不愉快的经历,学会放下过去的阴暗面,活在当下。
二、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以不断灌输观念为主要目的,医生会不断告诉患者,社交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况,但一方面也会告知正确与人交往的程序,以及一些与人沟通、交完的方法,来改善患者对社交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三、催眠疗法
对于因经历过窘迫事件而患病的患者,精神分析师会采取催眠的方式,挖掘记忆和心里深处不愿面对的事情,也会试图明确发病根源。不过该疗法的治疗时间比较长,所以花费也会较大,对于普通工薪层来说可能无法承受。
四、情景疗法
为了让社交恐惧者逐渐适应社交,精神分析师会让患者在一个假想空间里,在不断模拟生活中可能会诱发社交恐惧的场景,再针对某个场景不断练习应对措施。另外,精神分析师也会鼓励患者用于面对这类场面,以在假想中慢慢适应焦虑、紧张的环境。

运用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运用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的注意事项:引导儿童在社会认知冲突中主动寻求正确的答案;在儿童经历社会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之后,再给与正确的意见。

社会认知的过程既是根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和归纳)来进行。社会认知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

扩展资料: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两层意思:一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二为对他人与他人之间的认知。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经常表达的意见、表露的态度和情绪,来推测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

它使得对人际关系认知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是否正确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能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