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觉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我们对幻觉和心理学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幻觉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幻觉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幻觉的历史
幻觉是人类认知的一种特殊体验,它是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经常出现在生活中。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幻觉的概念,但当时的人们对幻觉的认识还很模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幻觉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幻觉是魔鬼的作用,直到16世纪,人们才开始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幻觉。17世纪,英国科学家伯克利提出了幻觉可能是人类本身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观点。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梅特涅尔提出了“感觉上的错误”这一概念,将幻觉归为感觉错误的一种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幻觉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二、心理学的历史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学科,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过关于心理学的许多观点,但当时的心理学还停留在哲学层面,缺乏科学方法的支持。19世纪末,心理学开始向实验科学方向发展,德国心理学家威廉·万特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开创了实验心理学的先河。在20世纪,心理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学派,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巴甫洛夫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等。
三、幻觉的分类
幻觉可以分为真实幻觉和虚假幻觉两种。真实幻觉是人们在特定情况下所产生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虚假幻觉是人们在某些情况下所产生的感觉,但并不存在于现实中,是一种错觉。虚假幻觉又可以分为生理性幻觉和心理性幻觉两种。生理性幻觉是由身体生理机能引起的感觉,如晕厥时出现的视觉幻觉。心理性幻觉则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感觉,如幻觉症的患者产生的幻听、幻视等。
四、心理学对幻觉的研究
心理学对幻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两个方向。在感知心理学方面,研究人员主要探讨了幻觉产生的原因,如感觉器官的失调、大脑对信号的处理和解释等。在临床心理学方面,研究人员主要探讨了幻觉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如幻觉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幻觉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之,幻觉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我们对幻觉和心理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探索。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心理理论的概念介绍有哪些呢?
“心理理论”广义上是关于心理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
狭义上是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儿童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这种心理理论并对此作出解释,就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
概念起源对“心理理论”的探讨源于Premark和Woodruff(1978)对“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这一问题的探究。这里的“心理理论”就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使个体能借助于信念、愿望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概括起来说: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
“理论”的来源1、科学家——建立理论学说——认识和理解众多事实——预测事物或事物间关系的存在。
什么叫做心理理论??
【含义】 “心理理论”广义上是关于心理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
狭义上是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儿童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这种心理理论并对此作出解释,就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
编辑本段【起源】 对“心理理论”的探讨源于Premark 和 Woodruff (1978)对“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这一问题的探究。这里的“心理理论”就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使个体能借助于信念、愿望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概括起来说: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
编辑本段【为什么称之为“理论”】 1、科学家——建立理论学说——认识和理解众多事实——预测事物或事物间关系的存在 2、理论具有逻辑特征(因果联系) 3、儿童以相似的方式建立一种“理论”,解释他人的行为 4、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随年龄的逐渐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发展过程 5、这一过程与科学研究中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1] 编辑本段【研究的具体模式】 1、“区分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2、“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3、“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或者叫“虚无信念” 编辑本段【心理理论的经典测试】 1、错误信念(False Belief) 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要通过有关错误信念的测试,儿童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对事物形成正确观点(信念); 2、知道信念有正、误之分; 3、明白正、误的信念可共存。
(1)意外转移任务:儿童观看实验者和一个叫马克西的男孩一起在房间里的图像。实验者在马克西面前把一块巧克力藏在一个盒子下面。
然后马克西离开房间一会儿,当他不在时,实验者把巧克力移到另一个地方藏起来。问被试儿童巧克力实际在何处,以及当马克西回来后,他会在什么地方寻找巧克力。
(2)表征变化任务: 向儿童呈现一个玩具的盒子并问儿童里面是什么。儿童一般回答:“玩具” 。
然后让儿童看见向玩具盒里放一支铅笔。问儿童,如果现在过来另外一个小朋友,他会认为玩具盒里装的是什么。
测试结果与分析 3岁的儿童不能完成上述两种任务。他们认为主人公会根据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不理解主人公会根据他的错误信念行动。
4岁的儿童能完成。为了正确回答马克西会在 哪里找巧克力的问题,儿童必须知道他人有思想和信念,对错取决于他人现在的知识,他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
愿望心理学到信念心理学 2岁:愿望心理学。了解愿望、知觉、情绪、行为和结果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
3岁:愿望-信念心理学。开始认识信念是心理表征,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不同人之间可能不同。
但仍用愿望而非信念来解释行为。 4-5岁:信念-愿望心理学。
具有了心理表征理论,认识到事实可以用不同方式表征。 信念心理学:表征有所不同 相对于某个真实的客体或事件,表征可能是错误的(错误信念。
但该信念的持有者认为是正确的!) 相对于某种心理状态,行为可能是与其不一致的(悲哀者的微笑) 相对于某一客体的实质,外表可能是错误的(外表-真实的区分) 两个人的知觉观点或信念可能是不同的(观点采择)。
心理的起源
早期的心理学研究是属于哲学的范畴,称为哲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国、埃及、希腊和印度等古代文明。中国古代认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担的,并且其活动会在器官上反映出来,如“心之官则思”(《孟子》),“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黄帝内经》等涉及医学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阐述和应用。在古希腊语中,心理学由“灵魂”(ψυχ)和“研究”(λγο)所组成。柏拉图提出过二元并存的理念,有人认为亚里斯多德《论灵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经由长久的演变,慢慢的产生各式各样不同的学科。
哲学心理学主要是在探讨心身关系、天性与教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知识来源等四大议题。其早期的理论有一元论、二元论、环境决定论、精神决定论等。近代的哲学心理学则是有三大思想流派,包括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浪漫主义。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在中世纪的 *** 医学与心理学中,已经开始进行临床的精神科治疗和实验研究。
心理的起源?
心理是生物神经活动的产物,心理起源的研究主要从比较心理学(研究各生物物种神经功能及心理发展水平),发展心理学(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两方面进行.动物神经系统的产生是心理起源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在前科学阶段属于哲学范畴,科学心理学的涎生是以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研究所为标志,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是这一学科成为科学的转折点.其后的一百多年,心理学门派纷争及高度发展,学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心理学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于视角及立场,因为它本身具备两者的特点.
心理的起源,尤其是人类高级心理过程,如思维,语言,情感,意志,高级心理特怔的产生,是神经基础及人类社会化进程的产物,所以我们不能以单纯的生物学观点来研究此命题.
心理学的起源是什么?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扩展资料: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
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就可以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找到诱发这些行为的内外因素,积极地创造条件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行为的改造。
再如,奖励和惩罚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改造儿童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
什么叫做心理理论??
【含义】
“心理理论”广义上是关于心理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狭义上是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儿童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这种心理理论并对此作出解释,就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
编辑本段【起源】
对“心理理论”的探讨源于Premark 和 Woodruff (1978)对“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这一问题的探究。这里的“心理理论”就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使个体能借助于信念、愿望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概括起来说: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
编辑本段【为什么称之为“理论”】
1、科学家——建立理论学说——认识和理解众多事实——预测事物或事物间关系的存在 2、理论具有逻辑特征(因果联系) 3、儿童以相似的方式建立一种“理论”,解释他人的行为 4、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随年龄的逐渐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发展过程 5、这一过程与科学研究中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1]
编辑本段【研究的具体模式】
1、“区分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2、“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3、“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或者叫“虚无信念”
编辑本段【心理理论的经典测试】
1、错误信念(False Belief) 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要通过有关错误信念的测试,儿童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对事物形成正确观点(信念); 2、知道信念有正、误之分; 3、明白正、误的信念可共存。 (1)意外转移任务:儿童观看实验者和一个叫马克西的男孩一起在房间里的图像。实验者在马克西面前把一块巧克力藏在一个盒子下面。然后马克西离开房间一会儿,当他不在时,实验者把巧克力移到另一个地方藏起来。问被试儿童巧克力实际在何处,以及当马克西回来后,他会在什么地方寻找巧克力。 (2)表征变化任务: 向儿童呈现一个玩具的盒子并问儿童里面是什么。儿童一般回答:“玩具” 。然后让儿童看见向玩具盒里放一支铅笔。问儿童,如果现在过来另外一个小朋友,他会认为玩具盒里装的是什么。 测试结果与分析 3岁的儿童不能完成上述两种任务。他们认为主人公会根据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不理解主人公会根据他的错误信念行动。4岁的儿童能完成。为了正确回答马克西会在 哪里找巧克力的问题,儿童必须知道他人有思想和信念,对错取决于他人现在的知识,他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 愿望心理学到信念心理学 2岁:愿望心理学。了解愿望、知觉、情绪、行为和结果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 3岁:愿望-信念心理学。开始认识信念是心理表征,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不同人之间可能不同。但仍用愿望而非信念来解释行为。 4-5岁:信念-愿望心理学。具有了心理表征理论,认识到事实可以用不同方式表征。 信念心理学:表征有所不同 相对于某个真实的客体或事件,表征可能是错误的(错误信念。但该信念的持有者认为是正确的!) 相对于某种心理状态,行为可能是与其不一致的(悲哀者的微笑) 相对于某一客体的实质,外表可能是错误的(外表-真实的区分) 两个人的知觉观点或信念可能是不同的(观点采择)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回顾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大致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 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萌芽与诞生(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
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 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个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
孔德。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2,西方社会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 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可多年来,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 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
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
这些研究方式集中体现在,依托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为“社会心理学”构建起严谨的科学体系,从而,奠定起它的定量精确研究方向。 3,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的扩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
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
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
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 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追问。
我们说,心理学的发展受制于相互联系着的三个基本条件,并以它们相互作用时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演变为转移。就三者的职能来说,生产实践和科学成就对心理学发展阶段的产生起最后的决定作用。这是上述的历史概述中已经说到的,在下一章还将进一步论证。至于意识形态和个别人物在心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只能在起决定因素这一条件的前提下发挥影响,而且要具体分析。在第四和第五两章将会证明任何先进的历史人物总有局限性,而唯心论者为了取得人们的信赖也不时借助于一些事实。有不少具有科学性的事实,是为了论证唯心观点而被发现的。只是他们往往把这些可靠的事实加以扭曲,为其唯心论辩护。例如18世纪英国大主教贝克莱提出深度知觉的生理机制,就是为了证明他的“存在即被感知”这一主观唯心论观点的(关于这一史实,将在下面适当章节予以论证)。由于以上种种情况,在考察心理学发展的原因时,要十分谨慎、细心,必须照顾到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条件,既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更要注意这些联系和作用的内在逻辑关系,对这些关系进行历史主义分析,把每一个历史人物和事件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才能分辨是非,弄清真假及其功过得失。也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心理学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这样一条根本性的规律。遵循这条规律研究和考察历史,就能够乐观地对待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真谛。
…… 一、西方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轨迹
西方现代心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德国,以冯特创建实验心理学为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冯特在心理学的独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建立等三个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后,和任何一门新兴科学产生时一样,也围绕着这一科学的对象、任务、性质和方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十个学派:(1)内容心理学(2)意动心理学(3)构造心理学(4)机能心理学(5)精神分析(6)完形心理学(或格式塔心理学)(7)行为主义(8)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学派(9)人本主义心理学(10)认知心理学(或认识心理学)
应当指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内在思想逻辑线索的。它围绕着心理学究竟研究什么(对象)、应该怎样进行研究(方法)这样两大基本理论问题,反映着结构主义(或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或功能主义)的对立与论争展开的。
(一)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与冯特同时代的奥国学派创始人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首先冲击了冯特内容心理学。坚持研究心理元素的构成,还是心理的整体?这是当时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争论的焦点。冯特内容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采取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内容(直接经验)构成的元素及其复合体形成的规律。而意动心理学则主张,心理学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应以意动或心理活动为心理学研究对象。例如,人看见颜色,颜色是心理内容,看见是意动或心理活动。它突出了心理学要以研究心理的动态活动、整体指向、活动机能为重点。
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立导致二重心理学的产生。这是冯特的学生符茨堡学派的代表屈尔佩以及麦塞尔所主张的。他们企图缓解这一对立,把内容、意动融合起来,认为意动心理学应有实验的必要,而实验心理学也应有意动的研究。这种调和结果趋于失败,受到批评。
由于内容心理学研究意识经验内容的元素及其构成,意动心理学研究意识活动的机能与整体指向,因而内容心理学即构造心理学、元素心理学,意动心理学即机能心理学、整体心理学。因此,十九世纪末叶,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对立,实质上就是现代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对立的开端。这一对立的远渊,在古代是以古希腊罗马原子论心理学思想与柏拉图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生机论心理学思想的对立为胚胎形式,在近代则以英法两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联想主义与感觉主义)与荷德两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官能主义与统觉主义)的对立为表现形式。
(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
从本世纪初至三十年代,西方现代心理学处于学派林立、众说纷坛的状态,但结构主义与机以主义的对立仍然是西方各心理学派形成与发展的主线。下述的五个过渡,既体现了这一长期争论的思想实质和理论来源,又表明了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趋势。
1.由内向的研究向外向研究的过渡,即由封闭意识的结构、元素的研究,到开放机能、行为的研究。
以冯特为奠基者、铁钦钠为形成者的构造心理学,是用实验法第一个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国际性学派。它促进了西方现代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但属于内容心理学的范畴,最终陷入了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境地。
意动心理学把内容心理学推进了一步,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以构造主义过渡到机能主义,即从对已形成的全部心理内容的分析,到开始强调人的意识对环境适应的研究。机能主义既是一个对意识从内部封闭式的研究到内外关系开放式的研究,又是一个从结构的研究到机能研究的过渡。它企图解决两个主要问题:(1)机能的功用,如芝加哥学派;(2)对心理现象做分割的整体化的研究,如詹姆士的意识流,哥伦比亚学派有关个体差异、学习心理学、心理测量的研究。当然,由于他们片面强调人与动物的连续性而忽视甚至否认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又出现了生物学化的倾向。
(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出现逐渐克服片面性、极端性,互相吸收、融合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不同基础上的综合:
1.托尔曼在行为主义基础上的综合。通过吸收完形学派、机能主义、精神分析及现代自然科学成果,行为主义由华生对分子行为(或小件和行为)的研究发展为托尔曼对整体行为(或大件行为)的研究,并且“中介变量”的形式复活了意识的作用,即S-O-R公式的产生。这就是说,托尔曼在行为的心理分析中,从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探索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以解答“为什么有这反应”的问题。
2.勒温在完形心理学基础上的综合。勒温弥补了这一学派过去只研究知觉之不足,日益重视需求、动力、人格的研究,加强对心理生活空间、心理整个过程的研究,进而开创团体动力学并扩展到社会心理学的领域。另外,在批判构造主义的静态分析的同时又用真实部分的动态分析恢复了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3.文化派在精神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新精神分析注意克服弗洛伊德潜意识决定论和生物主义的极端片面性,不但不否认意识的作用,甚至开始注意意识的功能,特别是日益重视社会文化的因素,提出所谓“社会决定论”(弗罗姆)、“文化决定论”(卡丁纳)的原则,并把重心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转移到人际关系上。
(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中,上述三种综合虽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还没有完全克服各自学派的局限。因而,到了六十年代以后,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又出现了与现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与人体主义两大思潮相适应的两种更大的综合取向。
1.认知心理学的综合。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如行为主义逐渐衰落期间主张研究心理、意识等内部过程的人)和信息加工心理学三种。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则专指信息加工心理学,即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心理活动的历程,这就是现在通常使用此概念的内涵。
如果说新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派和新精神分析的综合主要限于心理学派自身内部的综合,那么认知心理学则除了这一综合外,还包括同邻近科学之间的综合。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既吸收了机能主义、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等心理学派关于认识发展和儿童思维的成果,又集合了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的智慧,以我为主,创造性地综合成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他们把人的认知结构放在历史发展中,认为人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理结构,它们是整体性、转变性、自我调节(反馈)三者的统一体。其中,强调了认知的内外过程统一中的重要作用,并把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适应(平衡)视为主体认知发展的推动力。这种从历史进化、发展去研究人的智慧本质的观点,无疑是一大进步,并支持和丰富了科学认识论。当然,由于这一学派对人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重视不够,因而仍然属于欧洲机能主义的范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已成为西方心理学一种主要取向的认知心理学,主张用信息加工、综合整体的观点研究人的复杂认知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强调在认知过程中,人总是利用过去的经验,使用一定的策略来获得和加工信息;(2)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要进行整体的综合分析。这样,不仅弥补了完形心理学派抹煞人的过去经验作用的弊端,而且促进了多水平、多侧度的认知活动整体的综合分析的科学化。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综合。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所创立。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反对心理学中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故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第三势力”。它不仅把人的本性和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的首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它仍存在强调自然因素在人性中的作用,忽视社会在发展人性与自我实现中的决定意义。②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分化出来一个新学派,即超个人心理学,以追求人生意义和超越自我为主旨,自称是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③如果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渴望以人为中心,崇尚自由和尊严的心理学,那么超个人心理学则是以宇宙为中心,超越人类和人性的心理学。
综上所述,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基本思想线索是围绕机能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对立与争论展开的。其中,机能主义在古代的胚胎形式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近代的表现形式是荷兰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官能主义和统觉主义),现代的发展形式则以意动心理学为开端主要包括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等。而结构主义在古代的胚胎形式是原子论心理学思想,近代表现形式是英法两国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联想和感觉主义),现代的发展形式则以冯德的内容心理学为开端主要包括构造主义、完形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西方现代心理学未来发展的走向
心理学的未来如何?一直是心理学家普遍关注、令人困惑的问题。主要有下述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悲观论,认为心理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从兴盛进展的潮流中衰落和瓦解,未来心理学很可能被其他科学所融合或取代。美国心理学家乔因森提出心理学处于“体弱多病”的状态。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吉布森(在其《自传》中指出:心理学是“站不住脚的”,它获得的“很少”。科克认为心理学已经“解体”。布罗斯基不无忧虑地说:也许心理学的“衰退”正是整个西方世界丧失神经一的部分。甚至有人惊呼:“心理学是一门危机的科学”。⑨
对心理学的未来持悲观论者起码有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即以什么标准判定心理学有无前途的问题?心理学本来并非自然科学,但自冯特创建科学心理学的一百多年来,许多人却沿循自然科学的模式,特别是按着物理学的规范来要求、设计、建构和考验心理学。其结果深感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模式相距甚远,对心理学难以成为自然科学式的科学而感到悲观。詹姆士早就说过一段关于心理学的话,他说:“一系列简单的事实,一些漫谈和意见上的争吵,在简单描述水平上做一些归类和概括,但是没有一条规律足以够得上物理学意义上的规律。这不是科学,这只是成为一门科学的希望。目前心理学处于伽里略以前的物理学状态,处于拉瓦锡以前的化学状态”。⑩今天看来,詹姆士的话一部分已不是事实,心理学在一百年中积累了大量的材料,远远超出了简单描述水平。但是许多人还认为心理学目前仍处于伽里略和拉瓦锡以前的状态。可见,这种悲观论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从把握心理学的中间科学的性质和特点去评价心理学的现在,预测心理学的未来,而是单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去观察心理学前途的结果。显然,用这种标准观察心理学的前途,既不合理,又必然会得出悲观的结论。
第二种看法是乐观论,认为在当代科学急速进展的潮流中,心理学正朝着科学的方向演变,成绩巨大,终会成为一门真正的严密的科学。最近调停乔姆斯基派与斯金纳派的心理语言学的人就持这一主张。不少心理学家大声疾呼:心理学应着手理论综合,其中的乐观派以为今后一二十年是心理学综合各方面成就,成为统一体系的最佳时期。但悲观论者却学着当年华生的口吻说,心理学还得过二百年才能成熟。黎黑认为,心理学中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证明乐观主义者是错误的。(11)
第三种看法是待观论(或不定论),认为在心理学目前状况下,究竟有无前途,一时还看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观察、定论。持这一慎重态度者还为数不少。
应当承认,心理学是一门走向成熟的科学。就是说,心理学还未完全成熟,它还不是一门规范的科学。主要表现在:(1)至今还没有一个学派能成为心理学公认的范式。(2)心理学没有一个理论能贯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3)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是从其它科学中转借过来的。(12)
据未来学(futurology)预测,心理学是大有可为、大有发展的,很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前沿的带头学科之一。
我们知道,科学的发展是由生产决定,但生产的发展又要以科学为条件。每个历史时期,总有带头的科学,促进生产的发展。如果说二十世纪头五十年已成为物理学、化学的黄金时代,那么从五十年代起到本世纪末就是生物学全盛的时期。到了二十一世纪,对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很可能成为个一重点,甚至成为一个带头的科学。(13)
首先,这是由物质运动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无论是自然世界或属人世界的各种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运动形式。人的心理是社会运动形式与生命(生理)运动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过程。因此,在人类对较低级的物质运动形式有了相当认识以后,自然要把探索人类心灵的秘密提到主要日程上来。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其次,这是由人类面临的科学技术革命决定的。以原子能利用、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程和遗传工程等为骨干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必将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信息社会、知识或智力社会。在这一社会里,就是大量生产知识,并且知识的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生产生、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未来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能力型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的情况下,心理科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大。
最后,这是由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决定的。心理学的发展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它对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生产力的最活跃最起作用的是人的因素。科学的创造发明,生产技术的革新,劳动效率的提高,科学的组织管理等等,只有通过人的因素、人的主体心理活动的能动性才能实现。因此,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和有关人的科学的进步,以心理学为中心的许多软科学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的时期。(14)
那么,心理学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如何呢?
第一,树立大心理学观,开展心理学改革,是未来心理学发展必须彻底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目前,造成西方心理学的弊端、困境甚至危机虽然原因很多,但是和传统科学心理学长期被束缚在旧的小心理学观之中有直接关系。旧的小心理学观的主要特征:(1)崇尚科学主义,即一百多年来主流心理学一直沿循自然科学传统,力图建构物理主义的心理学理论模式。(2)崇尚生物主义,即坚持生物还原论,把人与动物相等同,极力用生物学法则与动物心理的研究来解释人的心理发展。(3)崇尚个体主义,即将个体或部分群体(病人或精英)视为研究本体或中心,忽视群体的现实性及其对个体的影响与制约。(4)崇尚客观主义,即宣扬环境决定论,把客观化研究推向极端,完全排斥对主观内在心理过程的研究。(5)崇尚实验主义,即过份强调实验室的实验和确定化的定量研究,完全否定主观经验研究的特殊价值。这种脱离人的现实社会生活的传统的小心理学观,以影响全世界的心理学中的第一势力的行为主义为典型代表,其客观主义与还原主义,使心理学变成了一门“无头脑”、“无心灵”的心理学,最终必然导致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衰落和危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变革,都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开展心理学变革,改变旧的小心理学观,树立新的大心理学观,乃是给心理学带来新的生机,开创兴旺发达的心理学新局面的必由之路。新的大心理学观的基本特征:(1)坚持心理学的人学性质,强调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人的心理生活的整体研究,既要研究人的一般心理过程,更要把人性、人格、价值、潜能、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提到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地位,彻底克服传统心理学中的生物主义和还原主义倾向。(2)坚持心理学的中间科学定向,把心理学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中间科学,但要突出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和精神科学的特性,彻底克服传统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或自然科学主义的倾向。(3)坚持心理学的大研究对象观,心理学既要研究个体(自我和超自我)与群体,又要研究心理(意识与潜意识)与行为。特别强调在群体及其关系中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彻底克服传统心理学中的“心理与意识等同论”、“行为取代心理论”、“患者或精英涵盖全部心理学对象论”等各种小心理学对象观。(4)坚持心理学的大研究领域,在以科学心理学为主体和指导的原则下,既要努力升华和吸收常识心理学以丰富科学心理学的内涵,又要大力发掘和运用哲学心理学和心理学哲学来深化对科学心理学的理解,切实把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彻底克服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和唯智主义的局限。(5)坚持心理学的大研究方法,在贯彻心理学方法服务于心理学对象的原则下,既要把客观实验法与主观内省法统一起来,又要把本学科方法与跨学科方法统一起来,特别要突出自然实验法和主观心理体验的研究,彻底克服实验决定一切的实验主义和否定实验的现象主义倾向。
心理学发展的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是对立统一的。高度分化使科学部类越分越细,越分越多。据统计,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目前已有一百多个。这是科学认识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心理学广泛应用生活的自然产物。
西方现代心理学派除构造主义外,都是反对“象牙之塔”里面的“纯心理学”,主张发展应用心理学。目前它主要包括八个方面:(1)人事行政方面,如人员甄选、训练与人事管理等;(2)工业生产方面,如劳动方式、劳动效率、工作环境、意外事故、人机关系等;(3)商业消费方面,如消费行为、市场心理、广告效应等;(4)学校教育方面,如学生行为、师资培训、教材教法、教书育人、学校管理等;(5)心理咨询方面,如学习、生活、职业、婚姻等的辅导咨询;(6)医疗卫生方面,如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心理康复、心理卫生等;(7)司法方面,如审讯、采证、立法程序、劳教劳改、司法管理等;(8)国防军事方面,如人员选择、军事分类、军事教育、宣传与心理战、谣言心理等。如果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心理学家几乎都局限于大专院校的话,那么今天则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心理学家任职于各级政府机关、工商界、医院诊所、教育部门、法院和部队。
诚然,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已有很大发展,并取得相当成果,但是由于心理学与现实社会缺乏紧密联系,理论探讨与应用研究严重脱节,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内涵越来越丰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样,目前的心理学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期望,对许多心理问题还束手无策,难以解决。因此,心理学面向社会,参与生活,大力加强应用心理学研究的力度、广度、深度和效度,乃是未来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走向。(21)特别是在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在优化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实现人的价值与潜能,造福人类社会方面,二十一世纪的心理学将会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美丽心灵》,这是一部关于20世纪的伟大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讲述着他如何在精神疾病的困扰下,因为对妻子艾丽西亚的爱,通过自己顽强的毅力,依旧努力克服幻觉,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
传记片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类型。 取材于现实,又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因为有着人物本身的制约,如何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这也是评价一部传记片好坏的重要标准。一部好的传记片,以其真切生动的细节刻画,能够在银屏上再现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
而《美丽心灵》则完全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传记片,它成功地再现了一代伟人约翰·纳什传奇般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那种不为人知的顶尖科学家的世界和伟大的爱情。这部电影不仅是纳什的精彩传记,更是对爱情的歌颂——爱是一切逻辑和原由。这也因此在2002年获得了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实在是实至名归。
首先电影在《A beautiful mind》这个电影的名字上就大有文章,“mind”在英语中既有大脑,也有心灵的意思。而在这部电影中就有了它双重的含义了, 一方面是指约翰·纳什聪明的大脑,一方面则指他美丽的心灵。 这二者的结合,正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融合。因为对于妻子强烈的爱才能让他下定决心破除自己的幻觉,因为他保持着高度的理性才能认出幻觉中的人不是真实的。
既然是《美丽心灵》,全片当然都是一种暖色调,非常适合表达一种温馨的主题,给人一种陶醉在故事中的舒适感。而据说为了在电影初期校园的场景中制造出“金黄色的”效果,摄制组还采用了一种低反差电影胶片。
在台词设计方面也是别具一格。为了表现纳什的直率,在男主向艾丽西亚告白之时,他说道: “我觉得你很有魅力, 你对我的主动性说明你也喜欢我。尽管如此,传统的信任仍然需要我们在做爱之前进行数多次柏拉图式恋爱。我正在往这方面发展,但事实说来,我真正想做的只是尽快和你OOXX。” 说完,艾丽西亚就吻住了纳什,而这样的表现和之前纳什在大学时同样因为这句话被打了个耳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代表着纳什终于找到了自己一生的真爱。
剧中感人至深的地方非常多,当艾丽西亚哭着告诉纳什这些都不过是他的幻觉而已,什么都没有,没有谋叛,更没有威廉。纳什的世界瞬间就崩塌了,他难以置信地走开了。
纳什想要证明这些都是真的,他用指甲划破自己的手腕,却怎么找不到芯片。他手足无措地看着前来的医生们,说道:“它消失了。”
而在那个暴雨交加的夜晚,纳什的妻子看到被幻觉困扰的纳什拒绝了自己,终于失声痛哭的时候,我相信看过那部电影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他甚至因为精神疾病,而失去了爱的能力。
最感人的地方,莫过于他曾经在大学里最失意的时候,梦寐以求地看见一群教授送给另一位教授他们的钢笔,这是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高的认可。而当他坐在咖啡馆里,身边的人都纷纷站起来,一个接一个地将自己的钢笔放在他面前。纳什的眼里终于泛起了泪光。
爱作为故事的主线始终贯穿着电影, 尽管故事的前段非常的平淡,然而在后半部分却急转而下,又在精神分裂症被证实的那一刻,达到高潮,然后又回归温馨。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电影中纳什出现的幻觉中一共出现了三个虚构的人物:查尔斯、威廉、玛西。他们并不是凭空出现的空想,实际上在纳什的成长经历中都是有迹可循的。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在1958年提出了一种 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他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 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而这三种基本的需求都必须同时被满足,任何一个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都会造成个体心理上的创伤,而这种未能满足的需要可能就会在虚拟中寻找。
电影中也是如此。在幻觉中,查尔斯被想象成纳什的室友,在他失意的时候,始终理解他、陪伴着他;威廉是国防部的官员,要求他完成任务为国家出力;玛西则是查尔斯的侄女,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这三者其实都反映了纳什情感上的需要。因为纳什长时间缺少人际交往,而又因为自身的高傲,经常被他人所不理解甚至冷眼嘲讽。因此查尔斯就代表了这种渴望被理解和包容,渴望被无条件支持的愿望;而威廉被纳什称呼为“老大哥”,则代表了纳什急需被肯定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在事业上取得极大的成功,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因为纳什几段感情的不了了之,事实上他是很缺少爱的一个人。因此玛西就代表着纳什内心深处对于情感的需要和渴望。
其实,他始终没有克服自己的幻想,他只是选择不去理会,选择了接纳这些幻觉的存在。 这种幻觉始终陪伴着纳什一生,这也象征着这是来自他灵魂深处的深刻的孤独。 因此在剧情方面,完全是根据纳什的经历和心理所设计的,非常合理,而且增加了故事的深度,更利于表现人物内心难以表现的部分。
真实与幻想哪个更好,谁也不知道。但纳什知道,自己所爱的人真的存在,就真真切切地活在现实里。因此,他放弃了活在幻想中,努力去接纳自己,不让自己被幻觉所动。而现实中,他也被称为 “第一个用理性战胜精神分裂症的人” 。
而在电影之外却没有故事中那么美好了。2015年5月23日,86岁的纳什与妻子周六在新泽西州乘坐出租车时,不幸在车祸中双双去世。尽管这结局有些残酷,然而我觉得这却是最好的归宿了,两个人终于再也不会分开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