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DISC个性测验:如何优化你的个人品牌

时间: 2023-08-24 17:32:43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个人品牌变得越来越重要。个人品牌是一个人在社交和职业生涯中的形象,是人们对你的印象和信任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因此打造一个成功的个人品牌需要了解自己的个性和特点。DISC个性测验是一种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性格的工具,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如何优化你的个人品牌。

DISC个性测验:如何优化你的个人品牌

一、了解自己的DISC类型

DISC个性测验是一种常用的人格测验,它通过对人的行为、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等方面的测量,将人的个性划分为四种类型:支配型(D)、影响型(I)、稳健型(S)和规律型(C)。了解自己的DISC类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例如,支配型的人通常具有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但可能会显得过于强势和不够灵活;影响型的人通常具有热情、开朗和说服力,但可能会过于追求表面上的成功;稳健型的人通常稳重可靠、有耐心和善于倾听,但可能会显得过于保守和不够冒险;规律型的人通常精确细致、有组织和善于分析,但可能会过于追求完美和过于拘泥于细节。

二、利用DISC类型打造个人品牌

根据自己的DISC类型,可以有针对性地打造个人品牌。例如,如果你是支配型的人,可以强调你的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突出你的实干精神和坚定信念;如果你是影响型的人,可以强调你的热情、开朗和说服力,突出你的人脉和社交能力;如果你是稳健型的人,可以强调你的稳重可靠、有耐心和善于倾听,突出你的信誉和口碑;如果你是规律型的人,可以强调你的精确细致、有组织和善于分析,突出你的专业性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利用DISC类型优化沟通和合作

了解自己的DISC类型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和合作。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合作方式。例如,支配型的人通常直截了当、强势和决断,需要快速决策和高效执行;影响型的人通常兴奋、热情和有感染力,需要表现自己和激励别人;稳健型的人通常冷静、温和和有耐心,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考虑问题;规律型的人通常精确、有条理和善于分析,需要准确的信息和详细的计划。

因此,在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和合作时,需要根据对方的DISC类型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合作方式。例如,在与支配型的人沟通时,需要表现出自己的自信和决断,同时注意尊重对方的意见和需要;在与影响型的人沟通时,需要表现出自己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注意表达清晰和具体的信息;在与稳健型的人沟通时,需要表现出自己的耐心和温和,同时注意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与规律型的人沟通时,需要表现出自己的精确和有条理,同时注意给予对方详细的计划和信息。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DISC、MBTI……性格学派眼花缭乱怎么破?一文带你看清!

创派初衷

纵观现在的性格分析领域,可谓“百家争鸣”。既有为大众津津乐道的“性格色彩”、“气质类型”、“星座”和“血型”,也有科学范儿十足的“DISC”、“PDP”和“MBTI”,更有历史悠久的“九型人格”。如果我们把现在的性格分析领域看作江湖的话,那么各门各派都在带领着自己忠实的拥护者不断研习和演化着本门派的独门武功,江湖也因此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见图1)。

然而,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大众在享受各门派缤纷武功的同时,也容易深陷其中。试想一下,你手里拿着五、六份测评报告,能够清楚的知道应该如何分辨和解读吗?谁对?谁错?还是都对?又或者是都错呢?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有一种理论能够把各大门派的工具都统一在一起就好了!

——这就是“性格本源回溯理论”的创派初衷。

性格本源回溯理论

什么是“性格本源回溯理论”?

“性格本源回溯理论”(又称“性格大一统理论”)是通过对性格认知本源问题的重新思考,结合对现有认知工具的分析和整理(见图2),进而得出的一个对性格认知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的方法论。

性格认知的本源究竟是什么?

性格认知的本源,即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在处事中较为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进而更好的实现内在自我与外界环境的和谐互动及共同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收获幸福的人生。

一个神奇的坐标系——“性格大一统坐标系”

我们遵循这样的理念:

“正确的坐标系能把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变成两个可以解决的难题。”

通过综合分析大量性格认知工具的解读维度,终于发现了一个关键现象——这些工具的解读维度具有同质性!具体来说,我们尝试了用一个坐标系来呈现复杂的性格(见图3),横轴从左至右为理性(结果取向)到感性(人际取向),纵轴从上到下为外向到内向,同时形成了四个空间。

1.维度解读

1)横轴——理性VS感性

横轴的维度设置是以人体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为基础的。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见图4),他认为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

理性对应的是左半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负责逻辑、语言、数学、文字、推理和分析等活动;在处理事情过程中,更关注于“事”(结果取向),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的特点,习惯对问题进行非个人因素的分析;

感性对应的是右半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负责图画、音乐、韵律、情感、想象和创造等活动;在处理事情过程中,更关注于“人”(人际取向),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和直觉性的特点,比较看重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2)纵轴——外向VS内向

纵轴的维度设置则与个人实现价值观的反馈路径相契合。

外向对应“外观”,即倾向于从外界环境获得心理能量。通过不断在外界环境中搜寻行为反馈的方式,来获得评价依据,并将其作为评定自我价值实现满意度的重要标准;

内向对应“内观”,即倾向于从内心世界获得心理能量。通过不断在内心世界里反思(内省)的方式,关注内在感受,并将其作为评定自我价值实现满意度的重要标准。

2.基础四空间

性格大一统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把整体空间划分为了四个象限,它们共同形成了性格认知的基础空间,我们称之为“基础四空间”(见图5)。

根据坐标维度对空间的定义,我们分别提炼出了四大空间(外向&理性、外向&感性、内向&感性、内向&理性)具有代表性的性格特征和行为表现(见图6)。

接下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就是这样一套坐标系和行为特征,竟真的可以对性格江湖中各大门派的理论进行梳理和整合!其契合程度,令人惊喜!

性格江湖大对比

下面,我们将尝试用性格本源回溯理论对性格江湖中的各大门派进行分析,挖一挖他们的历史,看一看他们的解读维度,想一想相互之间的比对关系。

1、教父大派——气质学说

之所以将气质学说门派称之为“教父大派”,一是因为它创立的时间早;二是因为后期成立的许多门派都是以它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时期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即是人体性质的物质基础”,指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液体,人的体质不同,是由于四种体液的不同比例所致。自此,创立门派。

到了古罗马时期,该门派另一位代表性人物,克劳迪亚斯?盖伦从体液理论出发,创立了气质学说。之后,在该门派后生晚辈们的继续努力下,逐渐发展形成了经典的“气质四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见图7)。

对比性格大一统坐标系,我们会惊奇的发现:

气质学说对四种类型行为特征的描述与性格本源回溯理论的相似度高达90%以上。

2、门生众多的门派——DISC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江湖中门生众多的门派——DISC。该门派因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心理特征、行为风格、沟通方式、优势与局限性等方式有效预见其未来的工作表现,故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人才培养,也因此成为了江湖上门生众多的门派。

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在希波克拉底“体液理论”的基础上,创立门派。他设计出了一种可测量四项重要性向因子的行为特征分析法,展现了四种基本风格,分别为:掌控型、影响型、稳定型与谨慎型,并指出这些性向因子以复杂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性格特征(见图9)。

看看马斯顿对这四种基本风格的描述吧,有没有觉得眼熟?

没错!它和性格大一统坐标系的描述也是一致的!

3、当红炸子鸡——FPA性格色彩

21世纪最火的大型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捧火了两个人,一个是孟非,一个是乐嘉。后者于2002年在一次偶然的教学中,受自己魔术表演“四布合一布”的启发,首次用四种色彩代替相应的性格,从此开宗立派,创立了“FPA?性格色彩”门派,受到一众粉丝的热烈追捧(见图10)。

4、动物系流派——PDP

PDP的全称是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行为特质动态衡量系统),是以Dr.Samuel R.Houston,Dr.Dudley Solomon和Bruce M.Hubby,三位PDP研究机构创办人领导40余位行为科学家在1978年研发的100万个案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后来,该门派根据人的天生特质进行形象化演变,将人们分为五种类型: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和变色龙,用来衡量个人的行为特质、活力、动能、压力、精力以及能量变动情况(见图11)。

5、科学范儿十足的门派——MBTI

江湖中永远不会缺少走科学路线的流派,MBTI就是典范中的典范。

1921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性格差异理论,认为性格差异会决定并限制一个人的判断,并指出“感知和判断是大脑的两大基本功能”,从而奠定了MBTI门派的理论基础。

到了4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里格斯(Katherine Cook Briggs)和她的心理学家女儿Isabel Briggs Myers在荣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个性测验模型,并以她们的名字命名“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MBTI。这套理论从纷繁复杂的个性特征中,归纳提炼出了4个关键维度、8个端点以及16种性格类型,从而把不同个性的人区别开来(见图12)。

6、神秘的古老门派——九型人格

最后,我们来看看江湖中最神秘的门派——九型人格,该门派一直都是一个谜。相传它的起源极为久远,可能要追溯到西元前二千五百年或者更早。还有一种更普遍的说法,九型人格起源于2000多年前印度西部研究出的人性学,后来由讲求苦行和冥想的神秘主义教派苏菲教所传承,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沿袭下来。

九型人格理论,是按照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情绪反应和行为习惯等特质,将人类的性格划分为九种类型,并用数字1-9进行命名。之后,为了便于交流和应用,后人又给每种类型起了对应的名字(见图13)。

我们来对比性格本源回溯论看一看(见图14):

3号性格(实干者)和8号性格(保护者)的价值诉求与“外向&理性”空间的核心描述“从事中获得成就”相符;

2号性格(给予者)和7号性格(享乐主义者)的价值诉求与 “外向&感性”空间的核心描述“从人中获得快乐”趋于一致;

6号性格(怀疑论者)和9号性格(调停者)则与“内向&感性”空间的核心描述“从人中感受和谐”趋同;

1号性格(完美主义者)和5号性格(观察者)正是“内向&理性”空间“从事中感受品质”的完美体现;

4号性格(悲情浪漫者)居于四象限的中间位置(类似于PDP中变色龙性格的位置),他们一生执着于对自我认同和存在意义的探索,坚持自己是独特和与众不同的。

4号性格与变色龙性格的差异:

成功的变色龙性格的人,可以自如地游走在“基础四空间”中,根据环境差异灵活发挥各空间的性格优势;而成功的4号性格的人,则更趋近于“个性化”,他们会在对自我需求和定位明确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的性格特点进行强化,形成独特且相对稳定的个人风格。

回溯性格认知的本源,可以使我们站在全新的高度看待整个江湖。其实,各门各派只是解读的角度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既不必局限于各门派的界限,也不必将自己困于工具之中。让我们一起回溯性格认知的本源,自由享受认知带来的乐趣吧!

内容来自宇航老师的分享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