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人格是依恋样式的一种,它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和避免,即使在需要支持和安慰的时候也难以接受他人的帮助和关心。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人格特质等多个方面。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家庭环境是影响依恋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情感支持和关注程度对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父母缺乏情感支持和关注,儿童可能会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对亲密关系产生回避和避免的态度。
其次,人际关系也对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社交环境和人际交往对个体依恋样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青春期时经历了多次拒绝或遭受了负面评价,他们可能会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这是因为这些负面经历可能导致他们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和避免。
此外,人格特质也对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格特质是人类个体差异的基础,它们对人类行为和情感反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通常具有内向、敏感、神经质等人格特质,这些特质可能导致他们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和避免。
总之,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和人格特质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并尽可能地提供支持和帮助,以帮助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回避型的四大特征,你了解吗?
关于回避型的4大特征
对于回避型没有深入认知的人,往往是意识不到自己有回避倾向的,即使意识到了也会用:”不够爱为理由成为逃避问题的关键。
可能是小时候,父母没能够和你形成良性的依恋关系,从而导致你内在关系模式的逃避;也可能是你曾经遭受过很大的挫折,比如失恋、最爱的人离世等等,导致你不再信任亲密关系。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是由多因素所导致的。但不管诱发的因素是什么,回避型的人都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自我界限过于僵化,很少敞开内心
你是否很少会信任一个人,并且很难对他敞开心扉?你是否经常压抑自己的感情需求,即使面对喜欢的人亦是如此。你是否常常感到孤独但又怯于寻找解决方法,因为害怕受到伤害,其实回避型的人大多不擅长表达,这也是他们不愿与你沟通的原因之一。
其实更多时候他们是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完全的回避型人格也许不仅仅在恋情中,哪怕是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也是非常孤僻的状态;而不完全的回避型人格往往只是在亲密关系中呈现出孤独,在职场,交友圈中却是如鱼得水。
第二:很难从固定的亲密关系中获得稳定感
回避型依恋者会像正常人一样喜欢上他人,因为他们的天性是对亲密关系由所向往的,但是很少主动或完全不会主动。和回避型的人相处,不管是在追求还是确立关系的阶段,基本都是由你主动。
假如你们真的成为恋人关系,也谈了一段时间的恋爱,但是回避型的人会本能的开始怀疑起亲密关系的稳定性。他们普遍认为爱很短暂,很容易转瞬即逝。即使他们遇到了可以长期的亲密关系,也会控制不住,自己人为地破坏掉这段稳定地关系。
比如明知道长时间不回你信息是不对地,但就是不想回;又比如明知道谈了这么久的恋爱,面对你关于未来的规划时应该有所回应,但是就是不会回应......,很多不理解回避型的人,都会把这样的行为误判对方“不爱这9的标志,但对于回避型来说,只“亲密关系是不会稳定地是他们饯行认知罢了。
回避型的人非常害怕争执,只要发生争执,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要离开这个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样的行为,那就是回避的内在保护机制开始启动了,只有离开伴侣,他们才会获得安全感。
第三:恋爱经历很可能很丰富
恋爱经历比你丰富的人在回避型的人当中,应该是不在少数的。回避型依恋者总体给人的印象是孤僻,但你别忘了在他们的思维认知里面,亲密关系等同于伤害因此他们不断地开启全新的亲密关系,是逃避伤害的一种表现形式。
“哪里丢了东西,就去哪里找”,这种心理机制的建议,是他们在遭遇伤害时,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第四:倾向于对伴侣做出负面评价
回避型的人更倾向于对伴侣做出负面评价,也会很容易挑对方的刺。即使恋人给了他们支持温暖和关爱,他们依然毫不留情地对恋人加以贬损。
这种行为模式的根源在于回避型很难相信稳定的亲密感。当他们感受到恋人的真切关怀时,他们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贬低恋人关爱的价值,以便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继续排斥亲密关系。
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群,常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回避型依恋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2、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3、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分,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4、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旦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5、回避型依恋,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不参加各种应酬,不出差,就呆在家里埋头看书,电视,不与家人交往。
6、配偶的亲密行为使他们感到难受,感到被控制,希望有自己的空间。
7、回避型依恋会正面显示自己对于亲密的需要,但是当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面对亲密,就会立即退缩,甚至感到生气。
8、他们感到会失去对方时,便会去讨好,取悦;一旦有了安全感,就表现出退缩,回避。
归根结底,回避型依恋人格就是一种自卑情绪,以及对别人的不信任。
听完她的故事,我立马想到了这七个字——回避型依恋人格。
初中的时候,她在班里公开喜欢一个男生,追了他两年,最终以男生辍学告终;期间她和另一个关系不错的男生在一起了,三两天却没了兴致。
高中,一向自卑的她,面对男孩子的殷勤送零食打开水,有了满足与虚荣,在一起的第一次约会,操场上男孩子牵了她的手,全身上下的抗拒与抵触,随后说了分手;接着与同班为她打架的男生在一起,大概那个时候都觉得打架的男生很有魅力很有安全感,中途男生被父母安排去当兵,她觉得分别前应该哭一下,但却不是因为舍不得;她又与一见钟情的男生在一起了,但所有的感觉都和最初不太一样,没有完完全全的爱,100天后分手后又是各种藕断丝连;高中三年,谈了六个男朋友,被人说成水性杨花的女生,她却不自知,觉得自己并非不是真心,只是不懂得拒绝别人,因为每段感情来临之前,她都有幻想过天长地久,只是习惯性地冷淡…最后一个,是陪她度过18岁生日的男生,体育生,很高也很帅,温柔体贴,但在她毕业后突然不愿意打电话发信息,在没有说分手的情况下,分开了!
印证了一句话:明明很想要,却又抗拒。很喜欢一个人,可当对方对你表现出同样的好感时,你却对这种情感产生了恐惧,并加快了逃离的速度。她有爱别人的能力,却也有坚持不下去的障碍。
为什么会想到"回避型依恋人格",因为我似乎同她一样——
学生时期的两段恋爱,一个是被学长精心策划每天一个快递的浪漫所感动,我们的关系就好像他喜欢的陈奕迅的歌词:你说了所有的慌,我全都相信,简单的我爱你,你却老不信…我擅于封闭自己,从来不会和他说心里话,学校的时候,我们甜蜜也恩爱。寒假回到家,我像是被下了魔咒,变了一个人,对他的消息感到厌烦,最终提了分手。之后我的生日,他来送我礼物,我们重归于好,在他看来,可能这礼物唤起了我们的回忆,对于我来说,所有的行为都是大脑临时支配。我很难感受到他的喜欢,正如后来分手后的一个大雪天他专门从深圳赶到武汉和我吃饭,渴求我最后一个拥抱时,我都感觉不到这个人有多爱我。
另一个是我第一眼看中,三言两语追上手的男生,我用了很老套的话,和我在一起会死吗?!热恋期很短,我开始嫌弃他打游戏,不上进,各种冷战,不接电话,确实也是我擅长的。也是一个暑假,我去支教以及厦门徒步的途中,决定了和他分手,找不到任何有意义的话题,每句话都可能让我生气,我还记得,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算你狠,我无动于衷。人们问我从一段感情里恢复,需要多久时,我说睡一晚上就够了。
最近几年,我遇到了一个让我眼里都是星星的人,我想爱,也变得更懂事,不矫情。很多事情之后确定了对方的爱,也开始第一次向别人敞开心扉,也是第一次让我觉得这一次我是完整的,我们的关系也是完整的,我找到了某种安全感。然而内心深处,我还给自己留了后路,即使迫切地想和他在一起,也不愿下定决心去他的城市工作,万一分开了呢。嗯,就好像墨菲定律,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也是这种害怕,让我在他面前,习惯沉默,怕出错,怕对方看到自己更多的不足。种种导致这段感情的终结。
闺蜜说我的感情来的快去的快,分手了都不用想着怎么安慰,自愈能力太强。于是前段时间给我看了樊登说的一些话:我们内心的需求,是对于童年没有满足到的需求的一些追求,童年时始终追求两样东西,一是归属感,二是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童年没有得到来自父母足够的归属感的感受,以及确定他对整个家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他就会在一生当中不断地寻找,谁能给他带来这样的感受。
恋爱和童年的经历息息相关(原生家庭)
归属感,确认自己的重要性,两样我都没有,另一方面来说,是缺爱,所以我们会接受身边和自己示爱的人。那个明明不喜欢,明明知道不对,但还是会答应追求者的朋友,现在想想,拒绝不了的应该是那份爱,别人对她的爱。在学校的时候,跟恋人挺好的,回家了,跟家人在一起,就会有烦躁,无所谓的感觉,出现这种情况,大抵是因为我们一个人在外比较缺爱,回家之后,家人的爱弥补了这个缺口,所以就会不再需要这份感情!回避依恋型人格的人终其一生都在逃避真正的亲密关系,从这里我找到了自己不愿结婚的原因所在。
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些顿悟的道理,慢慢让我们意识到自身,从而变得越来越完整!在这个不一样的本命年里,和家人在一起的安心舒适让我找回了归属感,不断督促自己去学习进步也逐渐有了面对未知的勇气。既然缺爱,就得更有爱的对待这个世界,才能吸引有爱的人来爱我们。
我是回避型依恋人格,自卑,怕爱,善变,冷漠,但一直努力爱着这个世界!
一个88年,总是把日子过成诗,符合我眼中女神所有特征的神仙姐姐最近来找我,说她失恋了,对方是个比她大半岁的男人。一开始我在开心,这些年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努力劝她别那么作,争取下抓住当下好好过日子,毕竟,年龄越大,好像越难遇见所谓真的爱情。
“在一起的时候,我一直问他,你喜欢我吗,他总是回避,说这些都是虚的。我又问,你对你前任也这么说的吗,他说是,也是不知道,分开后才知道是喜欢的…”
“本来我该大年初一去他家见父母,结果2月份一直吵架,他也决绝地说分手,他妈妈从中劝说也没用,他怪我没有早点去湖北找他…”
我本以为一段感情已经结束了,最近得知两个人见面了,和好了,虽然感觉感情变了质,他们还是在一起了,因为某种原因吧。
他既不像当下着急结婚抓住一个女孩子就穷追不舍的男生,也不像忠于爱情的人,又不重感情,又不重现实,在一起怕就是因为寂寞吧。我猜,哪怕30好几,他也根本看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待爱情,在我眼里,幼稚极了。我不能确定他也是这种人格,形形色色的人太多,虽然爱情由不得自己控制,但是我总希望会有某种责任,或者两个人达成共识的价值观,支撑着爱情达到一起学习,一起互助成长的生活状态!
最近傅首尔微博发了一篇长文—— 好的伴侣治愈原生家庭 。
她生于不幸的童年,和各种类型的人谈过恋爱,她很难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了也不会长久…我想这么多年,她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下,越发独立,自信,乐观,坚强。我喜欢傅妈的文字,因为它们真诚,智慧,像极了生活。
正是这份优秀,才更值得被爱,终会有老刘这样的人懂她,珍惜她。我也更坚定自己的内心,向阳而生,等一个看的见我的软弱,心疼我的不堪,不离不弃的人,然后,我们一起努力,患难与共,做刎颈之交!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