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想症,也称为妄想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妄想、幻觉和思维紊乱等症状。但是,在社会中,关于臆想症的误区和谣言也是不少的。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臆想症的常见误区和谣言。
臆想症的常见误区和谣言
误区一:臆想症患者只是在做表演
有人认为,臆想症患者只是在做表演,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病情。这种误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臆想症患者的妄想和幻觉表现得非常夸张。实际上,臆想症是一种真正的疾病,患者的痛苦是真实的。他们的妄想和幻觉并不是故意表演出来的,而是由病理因素造成的。
误区二:臆想症患者没有自我意识
另外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臆想症患者没有自我意识,他们完全被妄想和幻觉所控制。实际上,臆想症患者的自我意识并没有丧失,他们仍然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且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是,由于妄想和幻觉的存在,他们的自我意识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误区三:臆想症患者是危险人物
还有一种误区是,臆想症患者是危险人物,他们容易伤害他人。实际上,绝大多数臆想症患者并不具有攻击性,他们更多的是退缩和回避。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妄想和幻觉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但是,这并不是臆想症的本质特征,而是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表现。
误区四:臆想症患者无法治愈
最后一个误区是,臆想症患者无法治愈,他们只能终身服药。实际上,臆想症是可以治愈的,但是需要一个长期而系统的治疗过程。目前,针对臆想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减轻症状,而心理治疗则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除了以上的误区之外,关于臆想症还存在一些谣言。例如,有人认为臆想症患者只会出现幻觉,而不会出现妄想;有人认为臆想症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有人认为臆想症是由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导致的。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点,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臆想症:
由不同病因(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因素)作用于大脑,破坏了大脑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功能状态,导致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异常,异常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均超出了正常精神活动波动的范围,因而或多或少损害了患者的生物及社会功能的 一组疾病。
精神病的早期症状如同其他疾病一样,症状轻、不典型,往往不为人注意,或认识不到是精神病,以至延误治疗时机,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如能早期识别精神病,对治疗是十分有利的,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可表现为:
(l)性格改变: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
(2)神经症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
(3)情感改变: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发脾气;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愁眉不展,唉声叹气,自责自罪,悲观厌世,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或情绪波动,焦虑紧张,缺乏适应的情感交流等;或对镜自我欣赏,自言自语,无故哭笑等。
(4)行为改变:有的人表现奇怪动作和行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无目的性;有的举止迟缓,生活懒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务;有的人收集一些无意义的物品,甚至随身携带一些果皮、废纸等不必要的东西;有的人反复洗涤或表现刻板仪式样动作等。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或迟钝,好遗忘,丢三拉四,工作效率下降。
(6)敏感多疑:如有人怀疑别人讲自己的坏话,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含沙射影的针对他,甚至认为电视上、广播里、报纸上的内容也是与他有关;有人感觉自己的同事、邻居、甚至父母兄弟害她,恐惧不安;有人觉得周围一切事变得对他不利,有某种特殊的含义等。这种人对自己的观念常坚信不疑,别人的劝说、解释都不能改变他的观点。
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是精神病明朗化之前的异常精神状态,加要确定是否属于精神病,或属于那一种精神病,需请精神专科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
人格分裂症:
人格分裂症,这是一个医学上的名词,是指性格的多重性,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双重人格。
分裂样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据上海市青少年小理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其中分裂样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总数的29%左右,接近l/3。l 975年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罗逊特指出这种类型的人约占正常人群的7.5%,且男性多于女性。
一、表现特征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一R)中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征表述为: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