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而共情能力则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心理能力之一。共情是指在理解他人感受的基础上,产生类似的情感反应,并以此为基础来帮助他人。共情能力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非常重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共情能力如何影响亲子关系。
共情能力如何影响亲子关系?
一、共情能力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共情能力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如果一个父母能够理解和感受孩子的情感,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要和期望,并在沟通中更加敏感和体贴。此外,共情还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解决争执和冲突,因为如果一个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平衡孩子的感受和自己的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共情能力对亲子情感的影响
共情能力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如果一个父母能够理解和感受孩子的情感,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并与孩子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此外,共情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感受,从而更加尊重和理解父母的想法和行为。
三、共情能力对亲子教育的影响
共情能力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实施教育。如果一个父母能够理解和感受孩子的需求和期望,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为孩子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并在教育过程中更加体贴和尊重孩子的感受。此外,共情还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共情能力对亲子关系的影响非常重要。共情能力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帮助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以及帮助父母更好地实施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共情能力的培养,从而建立更加健康和稳定的亲子关系。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 ?《共情的力量》作者是亚瑟.乔拉米卡利先生,是意大利裔美国学者,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心理学会成员,著名心理学家。
? ? ? 作者通过自身经历的介绍,引入共情这一话题。阐述了为什么要共情,如何共情。
? ? ? 每个人都有共情的潜能,“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共情的实质就是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通过共情,我们能够克服恐惧,学会相互之间重新建立连接,这就是心理治疗的过程。”每次读到这里,深深感受到共情的力量。通过共情,能够提升自己,能够和谐亲情,改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及家庭各类关系;通过共情,能够和睦友情,优化各种人际关系,避免生活阴暗面的影响,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温馨优雅的心理生态环境。
? ? ?如何将这种潜能发挥出来呢?作者认为,共情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诚实、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八种行为训练来获得共情能力。方法也很简单,看一部电影,读一本书,了解“自己是谁,又知道自己不是谁”,诚实地对待自己接纳他人……
? ? ?书中分享了作者与家人、朋友及工作对象的一系列故事,既有专业描述又十分生活化,极具可读性。值得一提的是,共情也有两面性。心怀善意的人用共情回应帮助人,实现共同成长。心怀功利心或邪恶的想法,共情则会带来深深的伤害,最典型的就是诈骗行为。为此作者提醒人们“共情不是好人的特权,也可能被恶意利用。”
? ? ? ? 我一直希望改善自己的沟通能力,书中介绍的表达共情的7个关键步骤对我很有启发。
? 1、使用开放式问题。想想自己和孩子交流常常用是有引导性,带有情绪的问题,常常引起不愉快,今后要多多在意。
? ? 2、放缓节奏。放慢节奏才能让有足够的时间感受对方,尤其说话的时候如果急于表达自己,往往也达不到很好的交流结果。炽烈的情绪让人无法表达出共情。当情绪爆发时花点时间思考,回想一下,让想法跟得上情绪。
? 3、不要匆忙做出批判。这基础就是人的个性,事情是一直在变化中的。心态开放,更多的了解现状,才能更好的做到共情。
? 4、关注你的身体的感受。我们的头脑和躯体反应之间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感受自己,他人身体,表情的变化,能更好的获取共情的信息。
5、向过去学习,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理解现状。了解自己并发展对过去冲突的觉察是培养对他人共情能力的必经之路。
? 6、让故事充分展开。共情能让我们更好的看到事情的原貌。
? 7、设定边界
? ? 共情他人,才能接近对方的心,通过共情更好的认识对方,认识世界。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通过共情,我们能镜映别人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这是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寻求支持、鼓励、温存和爱的基础。
?而这些正事共情给予的力量。
什么是共情力?培养孩子共情力有什么重要性吗?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关爱和体谅他人,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并且有着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共情力则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下面来看看怎么培养孩子的共情力?
培养孩子的共情力,让孩子学会识别另一个人的感受和观点,并且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就能够增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共情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的立场,以他人的视角看世界。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视角看待事物,而且通常只是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但是,如果我们更多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世界,就更有机会用健康的方式来化解冲突。
要教给孩子这个技巧是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处于激烈的情绪中时,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对自己的言行保持警觉,就更可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比如,女儿来告状,说哥哥叫她蠢猪,这时候你可能想说:“你怎么惹着哥哥了?我敢肯定他不会无缘无故就叫你蠢猪。”但是如果你能够保持冷静,明白这是一个培养孩子共情力的好机会,你就会首先表现出你注意到了女儿的感受,先和女儿建立联结,再引导女儿关注到哥哥的感受,可以通过询问孩子“哥哥此刻是怎么想的啊?”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哥哥会做出这样的反应,这样就能够促进孩子共情心理的培养。
二、教孩子理解非语言信息,真正听懂他人。教孩子注意听别人说话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可以跟孩子说:“认真听他说话。他说了他不想被水龙头冲到!”但是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倾听那些没有说出来的东西,这一点孩子们还不熟悉。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哥哥把椒盐饼干浸到妹妹的酸奶中,把妹妹弄哭,而家长训斥哥哥时,他却委屈地说:“妹妹喜欢这样啊!我们正在玩游戏呢。“
非言语信息表达的内容有时候比话语还要丰富,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运用他们的右脑,更好地理解他人表达的东西,即便他们根本没张口。
比如,在好朋友输了一场重要的足球赛之后,你需要引导孩子意识到,好朋友虽然说自己没事,但他现在的确很需要安慰。
作为证据,你可以向孩子指出那位朋友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耷拉的肩膀、下垂的脑袋和沮丧的脸。通过帮助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观察,他的共情力将得到发展,以后将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感受他人的感受。
三、教孩子在冲突发生之后进行补救。我们知道道歉的重要性,也教孩子说“对不起”,但是孩子还需要知道,很多时候道歉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需要用行动把做错了的事情纠正过来。
在某些情况下,孩子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直接的行动,比如把弄坏的玩具修好或者换一个新的,或者帮忙做一些重建工作等。也可以采取一些温暖的举动,比如为这个人画幅画、做一件善意的事情,或者写一封道歉信等。
重点是家长要帮助孩子用行动表现出爱和悔悟,表明他们考虑到了他人的感情,并且希望找到办法来修复关系中的裂痕。
要真诚地修复关系,孩子必须理解他人是如何感受的,对方为什么会感到难过。
家长还可以问孩子:“如果是你心爱的东西坏了,什么能让你好受一些?”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