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是一个人的性格、行为、情感和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童年并不是美好的回忆,而是充满了痛苦和伤害。这些人可能会出现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的情感健康和人际关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并提供一些调整自己情感的建议。
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如何调整自己的情感?
一、什么是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
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是指在童年时期遭受到伤害、忽视、虐待等负面体验的人在成年后,通过一种报复性的方式来弥补这些负面体验带来的创伤感。这种心理状态可以表现为攻击性、敌对性、自大、控制欲等负面情绪,以及过度的自我强化和自我保护。
二、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的影响
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会对个人的情感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具体来说,它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 情感问题: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可能导致个人情感上的问题,如愤怒、焦虑、沮丧、孤独、自卑等。这些情感问题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2. 人际关系问题: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可能导致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如过度控制、冷漠、孤立、依赖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适应和失败。
三、如何调整自己的情感?
如果你发现自己存在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那么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调整自己的情感:
1. 找到原因:首先,你需要找到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的根源。你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与父母和亲人的关系、受到的伤害等,找到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
2. 寻求帮助:如果你无法自行解决问题,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你可以咨询心理医生、参加心理治疗、加入支持团体等。
3.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感,包括愤怒、焦虑、孤独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情绪。你可以通过写日记、绘画、冥想等方式来增强自我认知。
4. 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的影响。你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等。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我有过对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童年时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喜欢钢琴,但无法满足,长大后终于买到心念已久的钢琴。
我小时候家境一般,但是我非常喜欢钢琴对女生来说美丽高贵的三角钢琴如同西藏遥不可及。每次听到美丽高贵的麦克森如同山间清泉的优雅乐声,我就都希望特别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他,但是当时我父母离异加上学业繁忙,所以一直压抑我想学的钢琴,想去克罗地亚的欲望。
每次听到麦克森的优美乐声,我都希望这家美丽高贵的三角琴有朝一日真的属于我。
三年前的秋季央视中秋晚会,现场一架美丽高贵的三角琴前有一个同样美丽高贵的歪果仁当时他手指纯属的上下翻飞。此时我的心潮澎湃当晚我彻夜难眠脑子里全是美丽高贵的麦克森还有漂亮的三角琴。
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钢琴,是在前年秋季当时我对姑姑说我想学不伤手,省力造型漂亮的乐器,当时姑姑就带我去琴行三下5÷2全款买下一架,非常漂亮的书面儿白色三角琴。还装了自动演奏系统。
当如同山间清泉的克罗地亚狂想曲从漂亮的钢琴中传出时,我知道我已经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
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如此喜欢钢琴克罗地亚,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在弥补童年未完成的梦想。
知乎之前有一个比较火的帖子:
一米八的男子常去坐那种“爸爸的爸爸是爷爷,妈妈的妈妈是外婆”的摇摇车。
后来男子胖了,即便是大号的摇摇车也塞不进去了。
于是他开始带家里的小孩出门,请她们坐摇摇车。
再后来,男子的舅舅开了一家童装店,他送了一台摇摇车,放在童装店的门口挣钱。
unsplash
男子的滑稽行为,其实是一种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童年时,家人觉得摇摇车太幼稚不让玩,他每次只能看别的小孩玩。
这成为他难以释怀的遗憾,所以成年后经济独立,他便通过“报复式”坐摇摇车,弥补儿时的自己。
好笑之余,又令人唏嘘不已。
其实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让自己耿耿于怀,至今无法和解的遗憾。
有些心结,甚至迫使我们通过常人难以理解的“报复性补偿行为”进行弥补。
以下有3则关于童年遗憾的故事,或许你能在其中看见,那个被遗忘的童年的自己。
一种充满遗憾的快乐
一种充满遗憾的快乐——
这是我的好友J对于“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的定义。
J的童年由形形色色的缺憾编织而成,这些缺憾大多源于儿时物质的匮乏,那是十几年前,年幼的他只能隐忍承受,无力改变的家庭境况。
在他的回忆里,儿时最丰盛的一餐,是在内蒙古包头过九岁生日时,房东给他买的一个大生日蛋糕:
“那个蛋糕上还插了一个好大的会唱生日快乐歌的粉色莲花,我当时觉得可高级了。”
童年的J只吃过两次生日蛋糕。另一个生日蛋糕是在农村老家时,父亲买的。
“当时,我爸骑单车回村子,单车后座上放着一个生日蛋糕,村子里所有的小孩都追着蛋糕跑。”
回忆父亲带蛋糕回家时的“盛况”,J的眼睛亮晶晶,仿佛生日蛋糕的烛火穿越时空,落入他的眼中——这是在那个一无所有的童年时代,生活里难觅的光。
unsplash
因为很少“吃好的”,J还偷过钱。大约在6岁时,他趁母亲睡觉,偷了5块钱,这对于当时他的家庭,是一笔不小的钱。
他捏着这5块钱去小卖部,一口气买了两根雪糕,还有很多小零食,终于解了馋。
偷钱这件事败露是因为“自己犯傻”。
当时一位邻居见他小小一个人去买东西,怕他被骗,便问他5块钱买了什么。6岁的J怕自己买太多零食的事情暴露,于是骗邻居自己只买了两根雪糕。
邻居一听就惊了,带他去找店家理论,因为J的隐瞒,造成信息不对称,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根本扯不清,最后事情闹到他家里,偷钱的小秘密才以一种十分惨烈的方式公之于众。
这些童年经历和遗憾都为他前几年在高级餐厅报复性消费,埋下了伏笔。
童年受过的伤,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治愈,童年报复性补偿,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为小的时候需求未能被满足,所以长大后我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补偿回来,这就是童年报复性补偿。
我感觉自己对童年的回忆还算是美好。虽然我父亲非常的严厉,甚至是到了一种极其变态的程度。但是因为我母亲的温柔善良。还是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孩子应该得到的母爱。所以对于童年的回忆,我都会主动的过滤掉那些悲惨的经历,而保留那些美好的经历。比如童年的时候,每次父亲都会承诺我做到了什么事情,或者是考试考好了就带我去动物园。然而爽约太多次,我已经对大人的承诺不抱希望了。长大之后,自己也经常去动物园玩,而且我对自己的孩子也绝对不会言而无信,我总是想,做一个父亲就应该有父亲的样子,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性格是非常有益的,就好像我父亲做不到的事情,而我的逆反心态和报复性补偿行为就是我一定要对我的孩子做到。
小时候很喜欢吃泡芙。因为父母离婚之后。我爸不可能给我买这些零食吃。所以想要吃泡芙,只能在和妈妈相处的时候。妈妈会给我买。那个时候觉得泡芙真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但是长大之后也没有报复性的喜欢吃甜食,因为长大之后还是比较注重健康和身材的保养。但是我就会买好吃的给我妈妈,因为我觉得孝顺妈妈是对我童年经历的最好的反馈。
童年报复性补偿,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许多成年人童年时被无情抑制住了买玩具的欲望,在成年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对自己进行报复性补偿的症状。
根据调查,一年有7000万成年人在淘宝给自已买玩具,某乐高玩家一年花费1200万买乐高。这些人在小的时候曾经对某些玩具非常渴望,但是都没有被满足,自己长大之后有能力了,开始满足小时候的愿望。
1、不轻易许诺
千万不要脑子一热,就答应孩子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千万不要为了应付或激励孩子,就轻易许诺。一定要想好了,这件事究竟能不能做到,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别轻易许诺。
2、跟孩子耐心沟通
有的时候,孩子的要求本就不合理,那么这个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提一些无理的要求,但有一些要求实现起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个时候,父母只能是排除万难,说到做到了。
用“以后再说”、“下次”这样的借口来敷衍孩子,只会让孩子感受不到尊重。
用谎言来骗得孩子的信任和努力,这样的机会,你只有一次。因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失去容易、挽回难。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