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说谎者,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说出谎言。那么,说谎者是否更容易陷入困境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说谎者是否更容易陷入困境?
从社会角度来看,说谎者往往会失去信任。在人际交往中,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人总是说谎,别人就会对他失去信任,这样就难以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一旦说谎者被揭穿,他们不仅会被尴尬,还会面临别人的责备和批评,这种情况会让他们更加困境。
从道德角度来看,说谎者的内心也会受到折磨。说谎者往往会感到内疚和不安,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但又不能承认错误。这种心理压力会让他们感到困境,并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从行为角度来看,说谎者往往会陷入更大的麻烦。当他们说谎时,就必须维持谎言,这就需要他们编造更多的谎言来掩盖原来的谎言,这样就会陷入一个不断扩大的谎言网络,最终被揭穿。而且,说谎者还可能因为谎言而做出错误的决定,从而导致更大的麻烦。
总之,说谎者更容易陷入困境。从社会、道德和行为三个角度来看,说谎者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会让他们感到困境,并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诚实守信,远离说谎,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 ? ? 2014年,一部集悬疑、惊悚、推理、反转于一身的影片《催眠大师》上映后一度广受好评。一位天才催眠师在对其“病人”展开催眠治疗的过程中,正当以为挖出了对方心中症结所在时,不料却被其彻底反催眠,掉进了一个事先设计好的“陷阱”。两人不断斗智斗勇,剧情紧张刺激,辅以大量反转,令观众大呼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使用了大量意识流手法以展现被反催眠过程中,以催眠师自己的视角勾勒出其内心深埋的伤痛,加深了影片浑然一体之感。无独有偶,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女作者克莱尔.麦金托什的新作《说谎者》,就是这么一部类似该影片的悬疑佳作。它通过“安娜”、“默里“以及“神秘人”三个不同的视角,不断变换的第一人称口吻为读者揭开了一个关于谎言与人性的故事……
? ? 我们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你能想象得到的人性之恶会到何种程度?是什么让原本的亲密爱人渐行渐远,直至死亡边缘?你所看到的表象内里会掩埋着怎样不欲人知的秘密?读完这本《说谎者》,26%的室内气温依然忍不住一阵阵脊背发凉,寒意透彻心扉。
? ? 26岁的安娜在母亲去世一周年祭日当天收到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自杀?再想想”。没有人知道这张匿名卡片来自何方,出自何人之手。这让本就对父母自杀事件充满疑惑的安娜心头更蒙上了一层阴影。
? ? 作为当地知名车行经营者,父亲汤姆生前在安娜心中一直是个颇具经营头脑,从不与人结怨,且无外债无压力的人。母亲生前同在车行做前台接待。家族传承三代的生意为一家三口带来了令人艳羡的丰厚物质。美中不足的是,安娜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父母之间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相安无事。
? ? 直到有一天传来父亲跳海自杀的噩耗,一向精明强干的父亲选择了在安娜离家几公里以外的一天,开着车行最好的一辆车,停在一个潮汐最高处的悬崖纵身跳了下去。时隔七个月后,母亲卡罗琳也在同样的地方,以同样的方式与父亲“团聚”。
?父母相继离世后,安娜作为独女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父母的大部分遗产(车行另一半经营权属于安娜的叔叔比利)。此后一年里,陷入妄想症的安娜与长其14岁的心理治疗师马克渐生情愫,并生下女儿艾拉。尽管如此,她却对警局初始出具的自然死亡报告始终心存疑虑。在追查父母死亡真相的过程中结识了退休警探默里,这位对身患精神障碍的妻子萨拉半生不离不弃的好男人在工作中同样是个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人。
? ? 然而,追寻真相的过程并非毫无阻力。在经历了扔在门口台阶上被开肠破肚的血淋淋的死兔子和砸向婴儿艾拉窗口的石块事件,诡异卡片上的那句“自杀?再想想”再次笼罩在本就脆弱不堪的安娜心头。此时的安娜并不知晓,那个后来让她纠结无比、一度无法承受,而只能在默里即将揭开父母自杀之谜时,无奈请求他放弃追查的真相已经越来越清晰。
?站在上帝视角的读者,或许很多人会觉得书中花费大量篇幅去铺垫一个个反转,营造了如此多无关紧要的人物事件,仅仅为了最后几章寥寥数语揭开真相不免有些得不偿失。其实不然,正是这种对一开始设置的悬念的不断推翻才是本书最成功的地方,也是精彩之处,它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悬疑推理小说的认知。将读者代入阅读高潮的时候也不禁发出对人性考量的深思……
你是否渴望获得看穿谎言的能力?在维护治安和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辨别出谎言和说谎者至为关键,但又极为困难。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尔德·维吉,致力于运用一个重要理论来改良审讯方法:无论人类大脑能处理的信息量是多么巨大,它在任一时间点只能进行有限量的思考。所以,如果在一般思维过程之外增加额外“思考”,也就是“认知负载”,将会妨害一般的信息处理。相对于说真话来讲,说谎的认知负载更大。这种妨害作用在言行举止中应该有迹可循。
由维吉和他的同事们在实验室中评测出来的辨谎策略,发表于不久前出版的一期《最新心理科学指南》。
第一招:倒叙显示破绽
以倒叙的方式详细讲出故事将会增大认知负载,因为这种叙事过程与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完全相反。说谎者所剩的心理资源已经不多,采取一种陌生的方式进行叙述必然非常困难;而对于说真话者,这种叙述就容易得多。因此,说谎者自相矛盾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
维吉曾做过一个实验,其中一半的谎话者和说真话者被要求以倒叙方式复述他们的说法。之后,观察者观看了记录整个问询过程的录像带并对这些说法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如果说谎者平铺直叙,谎言辨识的正确率只有42%——甚至在平均值之下。这意味着正常叙述的谎言的确难以辨认。但如果说谎者是在倒叙,谎言辨识的正确率会大大提高,达到60%。
第二招:用眼神“杀死”谎言
另一增加说谎者认知负担的策略是要求嫌疑人与他们的审讯官保持目光接触。当人们不得不专心致志地叙说他们的故事时,他们倾向于望向别处某个静止的点,而不是直视他们的谈话对象。与说真话者相比,说谎者更是如此。保持目光接触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令编造细节更加困难。维吉也在实验室中测试了这个策略。不出所料,如果说谎者被要求直视审讯员的眼睛,观察者将会更容易地将谎言分辨出来。
出汗或其它表现焦虑的生理现象并不一定意味着说谎话。面对盘问,诚实的人也会紧张。
第三招:画出真相来
第三个极其有效的策略是要求嫌疑人画一张画,用纸和笔来迫使人们交代空间信息。大多数说谎者在构思谎言时并不会考虑空间问题,临场发挥只会让他们的心理资源捉襟见肘。维吉和他的同事们让志愿者描述其各自办公室的情况,其中一半说真话,另一半说假话。在口述过程中,说真话者和说谎话者都能提供同样详细的信息。但是当维吉让他们画出办公室的样子时,说谎话者画的图比说真话者的简单得多。
而在另一个实验里,志愿者们就一个午餐聚会的情形回答问题,但只有其中一部分人真正参与了这项活动。与说真话者相比,说谎话者对餐厅的口头描述与他们所画的图匹配更差。这些不协调处让谎言暴露无遗。
对于虚拟世界那些全凭直觉就能看穿谎言的人,心理学家只能称他们为“魔术师”。在魔术师的秘密揭露之前,我们这些普通人虽然天分略逊一筹,但还是可以使用一些诸如维吉提出的技巧,利用人类头脑的认知缺陷,抓住那些以谎言伪饰的坏人。
(常丹荐自《华声》)
1 对第一人称敏感美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韦斯曼认为,人们在说谎时会本能地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比如,和朋友的约会迟到,在以堵车为借口时,第一反应是“路上堵车了”,而不是“我路的堵车了”或“我刚刚被堵在路上了”。
?
2 排斥重复提问反复询问说谎者同样的问题,会有一种感觉被怀疑感,因此可能会恼羞成怒地拒绝回答,并表示已经多次说过,希望借此转移注意力蒙混过关。
当然,也有可能觉得被洞穿,而选择坦白。
?
3 眼睛飘忽在说谎时眼睛上下翻转是很容易假装的,所以以眼睛上下翻转作为依据并不可取。
但是,在编织谎言时,说谎者一般不会与人对视,一来可能干扰思考,二来容易被发现真实情绪。
在述说谎言过程中,或者述说完成,说谎者会坚定地对视。这时的效果在于,观察对方是否相信。
?
4 说谎者从不忘记一般来说,说谎者会记住自己近段时间所描述谎言的所有细节。
一是因为,说谎细节本身是仔细思考过的,因此记忆更为深刻;二则因为,要时刻担心被揭穿,所以记住是为了防止自己戳破自己的谎言。
?
谎言的种类
谎言有四种基本类型:无恶意的谎言、有益的谎言、恶意的谎言和欺骗性谎言。正如上文所说,无恶意的谎言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可以避免人们用冷酷、严峻、痛苦的事实在情感上互相伤害和侮辱。有益的谎言用于帮助别人。例如,一个农民帮助犹太人躲避纳粹追踪,在被问及屋里是否有犹太人时说谎,这被视为勇敢的举动。救援人员把一个儿童从着火的汽车中救出来,并告诉他他的父母安然无恙,这是在救这个孩子。医生对病入膏肓的病人说谎,可以激发病人继续活下去的斗志。医生给病人开假药或安慰剂,从技术上说也算是一种说谎。
研究表明:30%—40%的病人服用安慰剂后感觉疼痛减轻。
欺骗性谎言最危险,因为说谎者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故意伤害对方或占别人便宜。例如,我们的一个朋友盖瑞,曾被她的女伴提醒要当心一个在追求她的男人。盖瑞是个单身母亲,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有一次,她偶遇她儿子的一个小伙伴的父亲,他是个单身爸爸。他看上去人很好、很细心、有智慧并且幽默。最重要的是,他对她有好感。她喜出望外。但她的朋友玛姬迅速阻止了这段正要升温的浪漫。她告诉盖瑞,这个男人是出了名的专门玩弄女性的花花公子。盖瑞由于担心男友对儿子的影响,在挑选男伴方面总是很小心,开始对他避而不见。一个月以后,她却在购物中心碰到了他,他怀里拥着的正是容光焕发的得意的玛姬。
欺骗性谎言有两种主要方式——隐瞒或作假。隐瞒,是指说谎者不是真撒谎,而是隐藏真相。比如说,之后,盖瑞听另一个朋友说,这个男人以前曾诱骗他前女友签署财产转让书,卷走所有现金后逃之夭夭,让那个可怜的女人陷入破产困境。你很难责备盖瑞不把这个情况告诉玛姬。玛姬可能根本不会相信她。但是,一旦盖瑞决定不告诉玛姬,她会因隐瞒事实而产生负罪感。
作假,是指把假话说成真话。玛姬为争夺那个男人,在他的品德问题上对盖瑞说谎。这种说谎是故意的,而不是无心的。
恶意的谎言目的有两种,要么是为了报复,要么是为了从中受益。像演员、富翁、政客这样的知名人士,往往是第二种恶意谎言最明显的目标。记者热衷于向八卦小报和杂志贩卖绯闻,明知道是无中生有却能从中受益,这种行径跟他们在商业界、政治界和娱乐界的对手们没什么两样。
恶意的谎言或造谣,是竞争中的常用武器。说谎者传播恶意的谎言,毁坏对手的品德和名声,通常会导致长期的毁灭性结果。例如,某个公司传播其商业对手资金周转困难的假消息,政客造谣说某个政治对手性行为不检点的事很常见。
想像一下,一个男人造谣说他的情敌染有性病或有恋童癖会产生什么效果。恶意的谎言的逻辑是,不管谎言多么无耻和荒谬,重复一百次,就成了真理。
说谎者的类型
“天生的说谎者”是有良知但对自己的欺骗能力深信不疑的人。他们从小就这样做,为的是避免讲真话承担后果遭受惩罚,他们向父母说谎。许多天生的说谎者长大成人后凭借这种本领成为律师、销售员、谈判专家、演员、政客和间谍。
“不会说谎者”是那些从小就被教育绝不能撒谎的人,父母让他深信不疑:说谎是不可能的,父母和别人总能觉察到。这些可怜的傻子在生活中坚持“我不能说谎”的信念,总是在每件事上对每个人都说真话,给大家带来愤怒和麻烦。
而爱情骗子对女性来说危险最大。大多数女人对这种人的谎言毫无察觉。一些爱情骗子善于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另一些则善于扮成律师、医生和成功商界人士以赢得尊敬和产生性吸引。他们天马行空地撒谎,会造成女性感情上、心理上通常还有物质上的巨大伤害。其通常的目的是从毫无戒备的女性身上攫取金钱、食宿、性和其他好处。作为交换,他提供虚假的欢愉和爱情。
心理医生的诊室里坐满了足智多谋的女人,她们都是爱情骗子的受害者。有些原本聪明的女人还沦为连续受害者,不断受到该类男子的伤害。这些遭遇对感情和自尊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物质上的损失,会在女人心灵上留下创伤,让她们再也不相信男人。
爱情骗子总自认为是007詹姆斯·邦德。
爱情说谎者到处到有,网上聊天室是他们的发迹地。那里,大多数人都在说谎,大部分聊天内容都是谎言。许多人认为只有容易上当受骗的女人或是愚蠢的女人才会落入爱情骗子的圈套,但事实并非如此。爱情骗子有本领编造一个个似是而非的谎言,足以冲昏受害者的头脑。即使这些谎言在她的朋友和家人看来是那么明显,她要么熟视无睹,要么固执己见。
一个女性和她的闺中密友缔结这样的约定总是有用:在一个与“他”沉醉于爱河时,授权另一个对他进行犯罪和破产记录调查。无论他在世界任何地方求职,这些信任调查都是标准程序。为什么不在事关你的感情和财产的方面进行这些调查呢?那些以“爱情会征服一切”为借口抵制这个想法的女性,通常是那些不断地重蹈覆辙的人。
人们宣称自己喜欢事实的真相,实际上他们只是相信自己所喜欢的才是真相。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