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如何处理因不信任而引发的孤独感

时间: 2023-08-25 12:16:25

当我们感受到身边的人对我们不信任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和孤独。这种感觉可能来自于家人、朋友、同事或伴侣对我们的质疑和怀疑。这种不信任的感觉会让我们觉得无法被理解和接纳,进而导致孤独感的产生。那么,如何处理因不信任而引发的孤独感呢?

如何处理因不信任而引发的孤独感?

一、接受现实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信任是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情况。我们不能期望每个人都对我们充满信任和好感。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们需要接受这个现实,并且让自己从中成长和改善。

二、尝试理解对方

当我们感受到别人对我们的不信任时,是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的。但是,我们需要尝试理解对方的想法和原因。或许是对方曾经受到过伤害,或者对我们的能力和品质有所质疑。只有在理解对方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

三、加强沟通

沟通是消除不信任的最好方式。我们需要与对方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对方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和行动。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对方的想法和看法,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努力。只有通过沟通,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双方的信任和理解。

四、提高自身能力

当别人对我们的能力和品质产生怀疑时,我们需要尝试提高自身能力,让别人重新对我们产生信任。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来提高自身能力,让别人看到我们的进步和成长。只有在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赢得更多人的信任和尊重。

总之,不信任是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情况,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处理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接受现实、尝试理解对方、加强沟通和提高自身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摆脱孤独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怎样可以排解孤独孤单的情绪?

很多人都喜欢独处,因为一个人做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

而有孤独心理的人,尽管常常独自生活,甚少进行社交活动,但他们这种“独处”,是被动的选择,因为害怕社交互动,而且往往在社交中感到消极。

更甚者,有一种所谓的“外向孤独症”的人,他们在人群中,永远是嘻嘻哈哈的那个人,但在内心深处,却又抑制不住的孤独感,无法将其消除,为什么会这样呢?

真正的“孤独感”,往往存在于那些虽然进行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却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之中。不管你是身处于人群,还是独处一室,只要你对周围的情况缺乏“互动性”的了解,也就是你与身处的世界无法沟通,你就会产生孤独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战胜孤独。

有些人的孤独是内在而稳定的。他们面对孤独时经常无能为力,手足无措。而有些人的孤独则是外在而可以控制的。这些人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感到莫名的孤独感。

他们相信自己能够驾驭它,并相信自己能够积极做些解决孤独的事情。

那,通常怎么调整自己,才能够消除心里这种孤独感呢?


孤独的类型与危害

孤独一般有两种类型:

1,情绪性隔绝孤独;

指的是孤独者不愿意与周围的人来往,把自己封闭起来,什么人都不想见,对外界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从而让自己陷入一个人的困境里。

2,社会性隔绝独孤;

指的是孤独者没有朋友或者社交关系网,想做什么都只能是一个人,缺乏友情、爱情甚至是亲情,尝尝被动一个人去生活,缺乏社交能力,或者社交渠道。

孤独产生的原因比较繁复,有时是因为事业上遭受到挫折,缺乏与异性朋友的交往,或者夫妻间感情不和,周围没有交往的朋友等等,都是导致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某些人的孤独感,往往跟他的性格有关。

比如有的人情绪易变,经常大起大落,很容易不小心得罪别人,或者不知道正确的社交技巧,不懂得维和人际关系,从而让自己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

甚至有些人善于算计,做事都喜欢斤斤计较,考虑个人的得失太重,因此造成了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这些类型的孤独,都是客观存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当然,过重的孤独心理,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据统计,身体健康但精神孤独的人,在十年之中的死亡数量,要比那些身体健康而合群的人,死亡人数多一倍。

人的精神孤独所引起的 死亡率与吸烟、肥胖症、高血压引起的死亡率几乎一样高。

心理学家发现,孤独者的一些行为,会经常让他们处于一种不讨人喜欢的境地。好比说,他们很少注意谈话的对方。在谈话中只注意到自己,与对方交谈的互动次数很少。不是经常突然改变话题,就是不善于及时填补谈话的冷场等。

研究发现,如果孤独者受到一定的社交训练,懂得如何注意与对方构建良性互动的谈话,从社交中获得足够的愉悦感,那他们的孤独感就会大大减少。

记住,是“良心互动”的谈话或者社交活动。如果你的社交能力很强,但从来都是听别人诉说情感,而你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的情感,然后装出一种“我没事”、“我很快乐”的感觉,这就会让你的孤独感变得更加强烈。

换言之,想要解决孤独,我们首先要懂得让自己的内心跟外界连接起来。


战胜孤独的方法

其实摆脱孤独心理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你愿不愿意踏出一步,主动去改变而已。

因为人对于改变,会有一种“迟缓和懒惰”的定势思维,尽管觉得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但既然都已经习惯了,也就没所谓了。

这种思维定势,就导致了大多数人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去改变,不肯去改变。

所以,只要你能够主动踏出第一步,想要克服孤独心理,也不是什么难事而已。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战胜孤独呢?有五个建议:

第一,与外界多接触、交流。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内心感受的需要。独自生活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与世隔绝。

就算你的工作或者生活,不得不经常要一个人去面对,但内心的感觉和情绪,随时都可以跟身边的人去分享。与朋友聚会时,可以多多交流一些自己工作的感受,获得心理上的支持。

如果没有人愿意听你倾诉,你可以用录音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录下来。心理学家认为,把自己的想法用录音或者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其舒缓心理情绪的效果,与他人分享感受的效果几乎没有差别。

所以,尽量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压抑着,释放情绪,诉说感情才是摆脱孤独感的重要方式。

第二,与态度积极的人相处。

人的性格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如果你能够经常与性格乐天、态度积极的人相处,你自然就会受到他们情绪的感染,从而获得正面的心理感受,产生“近朱者赤”的效果。

久而久之,你的心扉就会敞开,思想也慢慢跟着积极起来,孤独感也因此而减少了。


第三,“忘我”地与人交往。

与人相处时感到孤独,有时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你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无法从中获得存在感。

例如你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由于你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情的情绪环境中,那么你在他人热烈的氛围中,就会倍感孤独。这就是我们常说地“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

所以,你在与他人相处时,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不要把自己的感受放大去看待,要忽略自己当下的感觉,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

当你与他人产生互动,别人感受到你的温暖,你同时也会温暖到自己的。

第四,享受生活的乐趣。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是充满乐趣的。一个人在家?那么尝试玩玩游戏吧。

觉得一个人玩游戏很无聊?那么联网跟别人对战吧。觉得跟陌生人联网玩游戏很抗拒,尝试去邀请朋友出去玩吧。

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要盯着负面的地方去看,积极寻找好的方面,发现事物的美好之处。当你能够充分领略到事物的美妙之处,你就会消除孤独感了。

例如有些人遇到挫折,心情不好,但又不愿意跟别人倾诉感情时,经常跑到大自然里面,感受一下田野风光,或者看看美妙的风景,人的心情也会逐渐开朗起来。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去看风景,没有与人同行时那么有趣,那为什么你不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让自己认识更多的朋友,结识喜欢的异性,然后大家结伴同行呢?

说不定,这也是享受生活乐趣的一种方式!

第五,确立人生目标。

当我们身处社会当中,发现自己跟他人格格不入,害怕自己不被人尊重或者理解,而你又不想因此而改变自己,那么专注自己的人生目标,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进发,你就因此而拥有力量了。

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内心很容易因此而出现恐慌,这种不踏实的感觉,会让一些人感到越来越孤独,心灵也随之而变得脆弱。

想要克服这种恐慌与脆弱,我们就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些人生目标,培养和选择一些兴趣爱好。毕竟一个人活着有自己的所爱,有自己的所求,就不怕寂寞,也不怕孤独了。

所以,懂得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适当去调整自己,主动做一些事情,让自己摆脱不良的心理,这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具备的“生存能力”。

毕竟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有时感到特别孤独,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自己摆脱孤独感?

孤独的人总是紧绷着一根神经,时刻准备着迎接他们预想中一定会来的失望与拒绝。正是这种扭曲的观点,让他们把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挡在门外,陷入自我封闭的怪圈里无法自拔。想要改变这一状态,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孤独的人需要移除消极负面的悲观设想,逐渐让自己的生活恢复活力。

长时间的孤独,会使人禁铜在受害者思维中,觉得自己没办法改变社交和情感与世隔绝的现状。如果不移除悲观消极的设想,这种感受会变得愈发强烈。那么,具体该怎么做,才能够真正地帮助自己,摆脱孤独感呢?


1、查看你的通讯录,找到你心目中认可并信任的亲人、同学或朋友。

2、回想你和每个人上一次见面的时间、地点、情景。

3、 根据你与每个人相处时的感受进行评分,排出顺序。分数越高者,就是越需要你该主动联系的人。

4、根据上述筛选出的名单,每周至少联系一两个人,最好能见面。

5、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等,在网络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读书俱乐部、心理沙龙、插花活动等,从中筛选出2~3个,报名参加。

坚持做这样的尝试,直到自己可以消除对社交的负面假设,减少精神上的痛苦。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都遵从“给予-接受”的模式。接受的前提是给予,你递赠出去的是温暖与善意,才可能接收到来自他人同样的馈赠。然而,孤独感对人的影响之一, 就是会削弱个体换位思考的能力。削弱了换位思考的能力,就意味着孤独者存在共情障碍,没有办法准确判读他人的观点,不能预测他人的反应或行为,继而做出不恰当的举动,破坏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被误解为“冷血”“没有眼力见”等。因此,容易有孤独感的人,可以加强自己的换位思考能力,这也是使自己摆脱孤独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